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主父偃作为汉武帝身边的红人 最后为什么落到满门抄斩的地步

主父偃作为汉武帝身边的红人 最后为什么落到满门抄斩的地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32 更新时间:2024/4/1 13:16:5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朝主父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这本来是形容一个人的性格非常豁达大度,而且心胸宽广,但是实际生活中,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寥寥无几。

而且大部分人真实的样子恰好与这句俗语相反,比如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寒门出身的学子,他不断在皇帝身边成长为最主要的顾问之一,可谓一步登天,飞黄腾达。

但他却是个瑕疵必报的人,在享受着荣华富贵的同时,却也在给自己的灭亡一步步埋下隐患,他就是汉武帝时期的中大夫主父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图片:走向灭亡剧照

一、睚眦必报的人

1、主父偃的小算盘

在历史上主父偃是个很有才的人,他在汉武帝朝的时候靠着一道“推恩令”的“大一统”主张,迅速上升为汉武帝身边的红人之一。

根据史料的记载,他最猛的时候,曾经在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升了四级官,一直做到中大夫,放眼整个朝廷根本没有人做到这一步。

成为中大夫的主父偃,也就是皇帝身边最重要、最资深的顾问之一,不过主父偃这个人有才归有才,性格上的缺陷也不小,他出人头地之后不想着怎么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反而心中开始算计起自己的私利,还经常为了谋取利益不顾眼下的形势。

图片:主父偃与汉武帝剧照

有一年,汉武帝的母亲太后打算把自己的外孙女许配给诸侯王,当时有一个叫做徐甲的内官由于是齐国出身,就打算毛遂自荐到自己的家乡为齐王提亲。

这个时候主父偃听到这个消息,就主动联系到了徐甲,希望他到齐地之后能够一并把自己的女儿介绍一下。由于徐甲办事不稳惹怒了齐王的母后,于是这两段姻缘都没有成功。

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事,儿女亲事有一方不愿意的也就算了,毕竟汉武帝的母亲也没有说什么,可是主父偃就不这样想了,他觉得齐王是看不上自己的女儿,那就必须要报复他。

图片:到齐府提亲剧照

2、与诸侯王的对立

于是主父偃主动上疏汉武帝,说齐地的主城临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商业十分发达,基本上仅商贸这一块一日就能有千金的收入,只可惜这些都入了王府的金库,不能成为国家运用的资产。

另外,他还造谣说齐王的人品很差,甚至做出了一些有悖人伦道德的事情。汉武帝听后勃然大怒,立刻任命主父偃为齐国相,手持皇帝令牌前去问罪齐王。

齐王本就不是个什么有本事的人,听说汉武帝来问罪,立刻被吓破了胆,还没等主父偃到临淄,他竟然选择服毒自尽了。

但是在自尽前给赵王送过去了一封遗书,陈述自己其实是清白的,什么违法和违背道德的事情都没做,完全是被主父偃冤枉的。

这封信被赵王接到后,立刻联合很多诸侯王一同告到朝廷,他们认为主父偃贪赃枉法还迫害齐王,应该被问罪。

说白了,主父偃哪怕和齐王没什么,但他的推恩令已经和各地藩王形成了对立,也必将被针对。

图片:赵王收到遗书后剧照

二、主父偃的性格决定了命运

1、过于嚣张遭反噬

由于和诸侯王在意识形态与利益上不断对立,最终汉武帝为了平息诸王的怒火,便下令将主父偃抓了起来。当然,这并不是什么真的下大狱要动刑判决之类的,完全只是演戏给诸侯王看。

在汉武帝心中主父偃还是十分重要的,只不过想要释放总得找个理由,所以在这个时候,汉武帝就征求了御史大夫公孙弘的建议。

结果公孙弘却解释道:“齐王被主父偃逼死之后,由于他本人没有留下子嗣,所以封国已经不存在,如今被中央收回设置了郡县。可是主父偃作为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如果不进行判罚,就没办法向全天下人解释,大家都会认为是陛下贪图土地,逼着齐王自杀。”

公孙弘的这番话应该是汉武帝怎么也没想到的,等于直接给主父偃判了死刑,汉武帝要求正式将主父偃下狱接受严格审查。

在我们中国民间还有一句俗语:“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这句话用在主父偃的身上可以说十分恰当,当年他风光的时候欺行霸市、疯狂敛财,上到诸侯王下到平民百姓,几乎是有利就图,这也让他在朝廷中树敌无数,眼看被汉武打入大牢,昔日不敢说话的这些人纷纷落井下石,拿出手中掌握的证据。

图片:诸侯王们拿出手中的证据剧照

2、报复亲人掩退路

其实在主父偃去齐国担任齐国相之前,他在家乡的哥哥、弟弟以及原来的亲戚朋友,有很多都主动不远万里来迎接他,不过主父偃在看到他们的时候却说:“当年你们都不拿着我当人看,现在觉得我发达了,就开始低三下四的来迎奉了。”

其实主父偃的言下之意就是觉得父老乡亲们都是一帮典型的势利眼,根本不值一提,接着他还说:“看在以前都相识相知的份上,今天就赏赐给你们五百金吧,说着就把钱撒了一地,他自己则转身离开,这就是著名的散金断交”。

此后有人说主父偃的结局其实早就已经注定了,所以才回去主动和自己的家人们断交,果然,主父偃出事之后他的哥哥和弟弟都没有受到牵连。

不过就大多数学者来说,依然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巧合,因为按照主父偃的性格特点和办事风格来看,他根本不具有这样长远的眼观,否则也不会不管不顾的只会疯狂敛财了,应该知道为自己留一条生路。

图片:疯狂敛财剧照

总之不管怎么说,汉武帝还是响铃斩杀了主父偃,并且株连了他的全家,在主父偃身上也很好的体现出了一句话,那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标签: 汉朝主父偃

更多文章

  • 徐寿辉被拥立为帝后,他手下的五大主将有怎样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寿辉,主将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卖布出身的徐寿辉利用莲教聚众起义,徐寿辉被拥戴为首领。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为红巾军。同年十月,徐寿辉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并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任命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领军元帅,陈友谅为元帅

  • 戴思恭有什么本事?为什么他能被三朝皇帝看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戴思恭,明朝

    对戴思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被载入《明史‧方伎传》中的御医共有五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令三朝帝王看重的御医戴思恭。戴思恭(1324~1405年),字原礼,号肃斋,明朝浦江(今诸暨市马剑镇马剑村)人。他“生儒家,习闻诗礼之训,拳拳有志于泽物”;“自幼庄重,

  • 盘点历史上四位二婚嫁给皇帝的妇女们,她们的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薄姬,西汉

    对历史上二婚嫁给皇帝的妇女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手中中国虽然封建礼法严苛,但是也有许多例外之处,就拿至尊天子来说,应该娶最温柔娴熟、地位尊崇的皇后吧,但有些皇帝偏不,非要喜欢二婚女子甚至寡妇。二婚嫁给刘邦的薄姬薄太后名字不详,史家以薄姬称呼之,她原是项羽部

  • 盘点历史上七位最节俭的皇帝,他们有哪些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祯

    对节俭的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富有四海的皇帝与节俭这个词似乎不沾边,可是凡事总有例外。在中国古代400多位帝王中,有这样几位皇帝,当真是特别节俭,按照大体排名,得到第一的这位,甚至让人感觉他不是节俭,而是吝啬了。第七位:吃上很会省的宋仁宗赵桢有一次,时值

  • 伊秉绶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能进入扬州四贤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伊秉绶,清朝

    对伊秉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伊秉绶,男,汉族,公元1754年生,寿命62岁。属相狗,星座为水瓶座,福建宁化人。扬州四贤祠:供奉欧阳修、苏轼、王士祯,另一位是书法家。《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记载“在扬州,宏奖文学。殁后士民怀思不衰,以之配食宋欧阳修、苏轼及

  • 清朝名臣孙嘉淦是个什么样的人?雍正为何会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嘉淦,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嘉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大哥李建成,夺取了政权。在李建成的旧部中,有一人名叫魏征,此人敢于直谏,多次用语言激怒李世民。李世民几度想要杀魏征,但最终还是把魏征的话当作金玉良言,魏征因此成为青史留名的谏臣。在清朝雍正年间,也

  • 朱祁镇被放过来之后 朱祁钰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朱祁钰

    对朱祁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当年白居易官场失意,以深宫中的宫女妃嫔为表象,写出一首充满幽怨意味的《后宫词》,其中“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这一句更是道出了千年以来帝王家的残酷。权力至上,没有亲情、友情与爱情。1449年,瓦剌部落大举入侵大明。明英宗

  • 窦德妃在后宫中过着怎样的生活?她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窦德妃,唐朝

    对窦德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李显去世之后,韦皇后灭掉李氏家族,想要跟武则天一样,当上皇帝。当李唐再次遭到劫难的时候,临淄王李隆基就发起了“唐隆之变”,把韦后的势力全部清除掉了,而且让自己的父亲李旦登上皇位。但是,局面并没有得到平息,当时还存在一个问题,那

  • 萧观音是什么出身?她为何会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萧观音,辽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萧观音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和皇后,要说中国历史上最惨的皇后还是要讲一下辽代的皇后,那就是名叫萧观音的皇后,竟然被自己的丈夫亲自赐死,而且死后的尸体任由士兵践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萧观音的出身是萧家,当时的萧家是贵族,而且在那个时期

  • 袁崇焕为大明王朝效力 最后为什么会死在自己人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袁崇焕

    你真的了解袁崇焕之死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反间计,成本出奇的小,收益却相当的大,无数的英雄豪杰,因为它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公元1630年,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以极其惨烈的方式在帝都被凌迟,其兄弟妻子被流放。据野史记载,当时民众都认定他通敌卖国,袁崇焕受刑时,其尸体被百姓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