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到:蜀汉最神秘的大将,生平经历如何?

陈到:蜀汉最神秘的大将,生平经历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56 更新时间:2024/1/24 12:31:38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蜀汉王朝的兴起,乃是刘备酝酿已久的战略,创始人刘备他建立蜀汉的实心正是匡扶汉室,还民众一个太平的天下。

奈何,刘备在前期只是一个卖草鞋的大叔,要权没有,要钱更是没有!于是两手空空的他便四处寻找合伙人,起初便是在涿郡涿县识得了关羽张飞这两个猛兄弟。当时,他们两个一个卖枣,一个卖猪肉,没想到都包含爱民之心,很快他们三人便拜把子。

想要匡扶汉室,仅仅用关羽张飞来实现,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怎么办呢?刘备想通了,他想到一个绝妙计策,不但可以使他尽快完成任务,而且还可以招揽到更多的人才来帮助他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

到底怎么做呢?第一步就是宣传口号,用现在的手法来解释就是“人物事件营销”

营销到底怎么做?向全天下抛出口号,他刘备乃是汉室宗亲,他想要做的就是拯救如今战乱不止的天下,求生民于水火之中。至公元184年,(镇压黄巾起义)到公元207年(借居刘表帐下),这长达23年的漂泊之旅,刘备硬是把自己的个人IP打造出来了。

不管是谁,只要说到刘备的名字,那么立刻就明白,他是一个匡扶汉室的人,而且他是说话算话的,绝对不是闹着玩的!

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在张飞丢掉徐州之时,刘备说道:“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我可以不穿衣服,但是不能没的手足!”这话从刘备口中说出来,或许说世人意料不到,但如果站在当时刘备的立场,我想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自己的铁兄弟也就两个(张飞关羽),即使他们犯了错,终究不是致命的!说出此话,只是让刘备的仁义之气,进一步被世人传扬而已。

口号打响之后,刘备开始四处招揽人才

在刘备打响口号之后,他也混迹于江湖将近30年的时间了,在此期间除了结识了关,张,赵,还有一个有钱的赞助商麋竺支持他之外,在刘备帐下的人才还真没有。徐庶勉强算是一号人物,但是他与刘备的相交很短便被曹操诓走。

好在徐庶离开之时,留下一句话,“天下大才,隆中有卧龙”,卧龙之才不可斗量,乃是王侯之佐也!为了能请出卧龙先生,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亲自上门,终于在第三次拜访之时,成功把卧龙感动。从此,卧龙便效力于刘备。

经历数战之风云,结识更多人才

在卧龙加入刘备团队之后,经历了博望坡之战,赤壁之战,火烧新野,雒城攻防战,汉中之战等战事。早期还有徐州之战,与袁术的交战等。

经历过这么多战事的刘备成功吸引到了很多人才如:庞统,法正张松严颜马超黄忠,魏延等等。

然而以上人物,都是最为显眼,最为突出的精英人才。但是蜀汉绝对不止以上人才,今天就来分享一位武艺高强,能力突出,又身居要职的神秘大将,只因为他极为低调,如今说起来根本没有几个人认识他,更没有人能听过他的名字。

蜀汉最神秘的大将,为人比赵云更低调,是诸葛亮和刘备最后的依靠!

到底是谁呢?为何说他比赵云还低调?其实很简单,因为赵云跟随刘备数十年,在长阪时,他也曾七出七进,后来又参与北伐,他的形象及名声相信是无人不知。但是此人呢?虽然武艺不弱,但始终在做幕后工作,从始至终,他都没有真正走向世人的眼前。如此说来,是他没本事吗?

答案很显然不是的,一个没本事没能力的人,又怎么说他是诸葛亮和刘备最后的依靠呢?

他是谁呢?凭什么成为诸葛亮和刘备的依靠?其实这个低调的大将就是永安守将陈到,陈到这个人在刘备做豫州牧之时便跟随了他,一直到他离世(公元247年),一直在为刘备打工,但是提起陈到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蜀汉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由于工作性质,陈到一直跟随刘备身边,起初是做了护卫工作,后来由于武力出众又颇具胆识及领导能力,于是他便做了白毦兵的总统领。

白毦兵,这可是蜀汉最牛的军队之一,还有一个便是王平所统领的无当飞军。他们的本事就相当于隋唐时期的无名十二和燕云十八骑,他们的本事非常大,而且人数也比较多。因此,用他们来执行特殊任务时,就非常合适。

白毦兵乃是西方上兵,个个都是精英。在刘备夷陵兵败之后,诸葛亮便下令让陈到用刘备起家用的江州兵,用他们当中的精锐,扩充白毦兵的数量,其目的很简单。那便是防备着东吴的偷袭,后来陈到把兵力扩充到了1万左右。而且陈到一直在永安镇守,即使刘备与诸葛亮相继去世,陈到他也恪尽职守,真正做到了一个军人应该完成的使命。

公元263年,蜀汉面临着灭亡,无能的后主投降了,东吴此时想要来瓜分蜀汉的土地。于是,派遣了数路大将前来永安,想借此时打开蜀汉的防守大门,奈何此时永安的守将虽然换成了罗宪(具体史料,可参考下文参考资料。),但是他的精神却延续了陈到。以守永安为天职,仗着1万的精兵硬是把东吴的精兵猛将挡在了城墙之外!东吴连攻半年也没有攻下永安。

陈到一生,虽然在幕后做事,但是他的事迹却应该却历史记载,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他。

标签: 陈到三国

更多文章

  •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陶渊明,东晋

    陶渊明是东晋到刘宋这一时期的南朝杰出诗人,他是江西历史上首位文学巨匠,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除了诗歌广为人知之外,陶渊明身上还有一处著名标签就是他看淡功名利禄,“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那么问题来了,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田园呢?陶渊明出身于官宦之家,其曾祖是东晋名将陶侃。

  • 秦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与三个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鞅,战国

    商鞅、张仪与范雎,三个“外国人”,是怎么接力把秦国抬上天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战国历史,就是秦国的崛起、奋进史;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掌舵的秦王外,对秦国贡献最大的还有三位秦相:商鞅、张仪与范雎。这三个人都不是秦国人,而且他们为秦国服务的时段也很有意思:商鞅(公孙鞅)公

  • 崇祯如果不杀魏忠贤和袁崇焕的话 明朝最后还会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崇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崇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大明王朝实在是承载了太多人的理想和梦想,毕竟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样的话听起来总是那么的激动人心。所以明朝亡了之后,很多人都在总结经验,经常会有人讨论这样的话题,如果怎么怎么样,结局

  • 昭仪、修媛是什么位分?揭秘宋朝妃嫔等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宋朝

    近日,古装电视剧《清平乐》热播让许多观众对宋朝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在《清平乐》中反复被提到的昭仪、修媛、顺容等后宫妃嫔名号都是什么级别,以及如何看懂宋朝后宫妃嫔的位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根据《礼记》中的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

  • 历史上曹皇后的家族在宋朝时期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北宋

    近日,古装电视剧《清平乐》热播让许多观众对宋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些与《清平乐》女主角曹丹姝相关的话题,看看历史上的曹皇后家族在宋朝时期到底有多牛。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史上宋仁宗的曹皇后真名并不是叫曹丹姝,事实上现在也没人知道她的真

  • 孙策托孤给周瑜 周瑜为什么没有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策,周瑜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策托孤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当中我们经常所说的便是曹孟德和刘玄德,两个人是三国当中的主角,也是非常令人遐想万千的人物。丞相的性格以及他的经历值得我们学习,也让人深思。而刘备他以他的仁义道德诱惑了许多的仁人志士跟随于他,但是最后蜀国国力的消亡

  • 刘禅是因为懦弱愚蠢才投降的吗 其实这一切并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禅,蜀汉

    你真的了解刘禅投降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君王,在位时间比同时期的所有帝君在位时间都长,却被人戴上扶不起的帽子,这又是为何呢?是因为他真的懦弱愚蠢,还是另有其原因?不错,这位君王就是刘禅,也就是人们口口声声讲的扶不起的那个人,也是大家一直认为最平庸软弱的君王

  • 朱棣能造反成功,朱高煦为什么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明朝

    1399年8月,燕王朱棣指责建文帝违背祖训,听信谗言,并以此为名义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造反。经过三年时间的“靖难之役”,朱棣打败建文帝,成功夺取了皇位,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任皇帝,史称永乐皇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棣的非正常即位方式让自己这一

  • 三国时期孙权最想攻占的两个地方是哪里?最终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三国

    三国时期孙权最想攻占的两个地方是哪里在汉末三国时期,存在众多兵家之地,促使各个诸侯反复争夺。比如东汉末年的徐州,就被刘备、吕布、曹操等诸侯所争夺。围绕着徐州这一兵家必争之地,吕布最终付出了性命的代价。在此之后,曹操和刘备曾围绕着汉中之地,爆发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

  • 大明王朝怎么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崇祯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明朝

    大明王朝举国皆乱的背后,崇祯到底做错了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崇祯皇帝算是我大中国最后一位汉族帝王,偏偏又没能得到善终。他临自杀的时候留下遗言,声称自己并非亡国之君,而大臣们才是亡国之臣。这个话的意思,就是他崇祯从没做错任何事,错的都是别人。但是我们当然很难理解,在万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