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孙权最想攻占的两个地方是哪里?最终结果如何

三国时期孙权最想攻占的两个地方是哪里?最终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827 更新时间:2024/4/20 9:32:08

三国时期孙权最想攻占的两个地方是哪里在汉末三国时期,存在众多兵家之地,促使各个诸侯反复争夺。比如东汉末年的徐州,就被刘备、吕布、曹操等诸侯所争夺。围绕着徐州这一兵家必争之地,吕布最终付出了性命的代价。在此之后,曹操和刘备曾围绕着汉中之地,爆发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

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对于刘备来说,通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击败了曹操,夺得了梦寐以求的汉中,这成为蜀汉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而就本文所要说的孙权,也有两块非常想要攻占的地方。围绕着这两个地方,孙权多次出动大军,派出了众多名将,最终的结果则是一个如愿以偿,一个屡战屡败。

首先,孙权最想攻占的两个地方,分别是荆州和合肥。一方面,就荆州来说。东汉末年,荆州原本属于刘表的地盘。公元208年,荆州牧刘表去世后,荆州一度被曹操所占据。不过,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刘备便向孙权两次索要荆州的南郡,东吴鲁肃劝说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于是刘备便有了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蜀帮助刘璋抵御张鲁,刘备、诸葛亮等人相继入蜀。关羽镇守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孙权放弃了荆州。反之,这只是为了对抗曹操的权宜之策。在三足鼎立的格局日趋稳定之后,孙权夺取荆州的愿望可谓越来越强烈。公元215年,孙权派出大军和关羽争夺荆州,虽然这场战役主要是双方对峙。但是,孙权一方给出的压力,还是迫使刘备在荆州划分问题上做出了让步,这就是“湘水划界”。湘水划界的主要内容为:刘备和孙权平分荆州,即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湘水划界后,关羽只拥有南郡、零陵郡、武陵郡这三郡之地了,而东吴在荆州占有的郡县得到进一步扩大。当然,对于孙权来说,依然没有满足,而是希望彻底将刘备势力赶出荆州,从而消除关羽在长江中游一带给下游江东带来的威胁。公元219年,镇守荆州三郡的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趁着这一机会,孙权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并亲自率军为后援。镇守后方的麋芳和傅士仁,因为与关羽有嫌隙而不战而降。此时关羽得知南郡失守后,立即向南回撤。

回师途中,关羽多次派使者与吕蒙联系,吕蒙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允许在城中各种游览,使者返回,关羽部属私下向他询问家中情况,尽知家中平安,所受对待超过以前,因此关羽的将士都无心再战了,士卒渐渐溃散,退至麦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十二月(公历的220年1月中下旬和2月上旬),关羽率十余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因此,对于孙权来说,终于在公元220年斩杀了关羽,并夺取了关羽镇守的荆州三郡,实现了占据了荆州的夙愿。

另一方面,虽然在荆州问题上,孙权终于如愿以偿。但是,在合肥这座城池上,孙权则是屡战屡败。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权一方与曹操一方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合肥位于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间,安徽省中部,西接六安市,北连淮南市,东北靠滁州市,东南靠马鞍山市、芜湖市,西南邻安庆市、铜陵市。对于合肥来说,靠近长江,而在汉末三国时期,长江无疑是东吴防守的重要基础。所以,合肥由于被曹操长期占据,这导致东吴的长江防线被嵌入了一颗钉子,甚至有可能撕裂东吴的长江防线。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合肥的存在,限制了东吴北伐中原的作战,也即只有夺取合肥,才能进一步进攻曹魏的淮南等地。于是,和荆州一样,合肥也是孙权梦寐以求的地方。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孙权进攻合肥,得到魏将蒋济的信函。蒋济在信中谎称大批援军将至,孙权信以为真,便撤兵。彼时,曹操刚刚经历赤壁之战的失利,实际上难以支援到蒋济。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孙权显然被蒋济忽悠了,从而错过了攻占合肥的最佳时机。

最后,到了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魏将张辽、乐进、李典

等守合肥。孙权攻之,被张辽突击,孙权人马皆披靡。孙权撤退时,又被张辽突击,再次兵败。俗称逍遥津之战。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太和四年(230年),在满宠的建议下,曹魏遣兖州、豫州的军队共守淮南。孙权攻合肥,不克而还。

青龙二年(234年),魏将张颖等守合肥新城。孙权攻之,被张颖屡屡击退,一些攻城器具也被烧毁。后来,魏明帝曹睿亲自率领大军来救,孙权大惊,不敢再战,便退走。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孙权生前多次进攻合肥,不仅没有实现攻占城池的目标,反而损兵折将,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三国时期,东吴北伐难以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也即相对于蜀汉北伐,东吴北伐的战绩实在不值一提了。总的来说,在汉末三国时期,荆州、合肥是孙权最想攻占的两个地方。虽然孙权基本上占据了荆州,却在合肥这座城池上屡战屡败。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标签: 孙权三国

更多文章

  • 大明王朝怎么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崇祯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明朝

    大明王朝举国皆乱的背后,崇祯到底做错了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崇祯皇帝算是我大中国最后一位汉族帝王,偏偏又没能得到善终。他临自杀的时候留下遗言,声称自己并非亡国之君,而大臣们才是亡国之臣。这个话的意思,就是他崇祯从没做错任何事,错的都是别人。但是我们当然很难理解,在万恶

  • 嬴政、赵政、吕政,秦始皇的真实姓名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人,他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制度,但是秦始皇的真实姓名到底是什么呢?在那个男子称氏不称姓的时代,他平时用的是哪个名字呢?在历史上,对秦始皇姓名的称呼,有三种情况:第一是嬴政;第二是赵政;第三是吕政。首先看第一种情况,秦始皇能不能被称作“嬴政”呢?在春秋时代,这肯定

  • 汉朝的创始人是刘邦 刘备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是刘邦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自称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自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看三国演义,我们经常都能看到刘备对外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表明自己乃是皇室后裔,提高自己的身份。那么我们不禁要好奇了,汉朝的创始人乃是刘邦,为啥刘备不直接说自己是刘邦的后人,而要专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呢?不得不承认,刘

  • 乌江自刎的项羽能流传千古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项羽,秦朝

    每当一提起项羽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乌江自刎,是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情;正是这个举动,让他从一个失败者,升华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悲情英雄。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把楚汉相争视为一部战争大片,男主角项羽的自杀,使结局免于俗套,由此让这部大片的评分从

  • 如果龙且驻守荥阳,项羽攻打韩信,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秦朝

    大家好,说起项羽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十月,项羽得知韩信已经攻破齐地,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劝降韩信失败后遂派龙且统兵二十万攻打齐地,结果龙且于次月的潍水之战中惨败于韩信,楚军几乎全军覆没,主将龙且也被灌婴斩杀。那么,如果项羽留龙且驻守荥阳,自己攻打韩信,能够取胜吗?相同的

  • 魏国第二位皇帝曹叡,他的妃子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叡,三国

    曹叡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多次抵御了来自蜀汉、东吴的进攻,同时又平定了鲜卑的叛乱,消灭了辽东公孙渊的势力。政治上,又设置律博士,改革汉法,制订新律。可以说曹叡是三国时期,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都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为他付出的女人,但是作为曹叡的女人命运大多都比较悲

  • 邓绥的名声如何?她是如何扭转东汉危机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邓绥,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邓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有人问汉朝最出名的女子是谁?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吕雉。最出名的女政治家是谁?还是吕太后。吕雉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一起经历无名之师,坐上高位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政治眼光。当刘邦去世之后,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汉惠帝继位之时,虽然

  • 武则天都已经是李治的皇后了,为何还要当这一代女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李治

    对于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们有着很多的疑问,其中一个就是武则天在被李治重新迎回宫中后,即使一开始被人非议,在李治这个皇帝跟前所受到的待遇都是最高的,就连皇后都嫉妒,一直想要将武则天处死。可是在李治的庇护和武则天自己的争斗中,还是坐上了皇后之位,这时的武则天有李治的专宠,后宫的女人也都对她敬而远之

  • 被称为阎王的卢象升最后为何会战死?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卢象升,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卢象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卢象升,大家可能都没怎么听过这个名字,但是,在明朝末年,卢象升的名气甚至不亚于被百姓常常称颂的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他是明末的抗清名将,他不仅能武还能文,在战场上足以以一敌百,在学识上亦是精通“经世之学”,因此《明史》中称赞其为

  • 秦始皇如果实行分封制,秦朝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如果实行分封制,秦朝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朝历代以来,巨大的变革总会引起社会的急剧动荡,因而秦、隋作为历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两个国家,却也变得极为短命,但不可否认的是两个国家的改革是具有相当先进性的,否则便也不会有汉唐的强盛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