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清朝皇帝有哪些娱乐方式?

揭秘:清朝皇帝有哪些娱乐方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01 更新时间:2024/2/29 17:40:22

著名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本是朝廷官员,但做官几年后他便厌弃官场生活,在担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后终于无法忍受,弃官离去,从此归隐田园,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喜欢看古装剧的人很多,不免有人好奇古代帝王是怎么放松自己的,古时又不像现在有手机和电视,那么他们平时的娱乐活动是什么呢?其实在我国古代,建筑物比较有特点,比如说故宫,是于明朝时期便建设。距离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居住过二十多位皇帝。

清朝灭亡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故宫里的东西却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还给我们留下很多历史痕迹以作参考,故宫中的房屋建筑也没有出现破损断壁的现象,不得不夸赞古人的智慧。故宫占地面积有千亩之宽,城墙有十米高左右,城外还有五十二米宽的护城河,为抵御外敌入侵而建造。

就连它的城门都有四座,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可以想象宫中的宫殿之多,外朝的中心分别有三个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专门举行典礼的地方,到内廷的中心又分为:干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些通通称为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的地盘。

这样一个庄严威武的宫殿,自然是寻常老百姓都不敢随意靠近的,这个庄严神武的地方皆为皇室贵族方可进入,且将其称为“紫禁城”,为什么这样称呼呢?紫禁城的“紫”字代表着“紫垣正中”,古人认为北极星所在的地方就是天的正中央,是星宿的中心,因此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着皇家的威严。

这样一来,紫禁城不管是在政治还是文化上,都代表着皇权至高无上的思想。在这样一个守卫森严的地方,皇帝每天又是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根据史书记载,清朝皇帝在每天起床后就需读书学习,一般都是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起床,读完书之后就练习拉弓射箭,紧接着又到宏德殿中读书,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必须去。

清朝的皇帝不仅要学习满族的语言,为更好地处理朝政之事,还要学习汉族与蒙古族的语言,清朝的皇帝在学习方面很是看重,会让有学问的大臣每天陪伴着自己讲解问题,还专门有人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把他们的日常都写在书中。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康熙皇帝,他的知识领域就很广泛,不仅会简单地文学,还会医学,天文和数学。

皇帝几乎一整个上午都在读书学习,读完书后就是用午膳的时间,与常人不同的是,皇帝一天只能够吃两顿饭,第一顿是在上午的七点到九点,第二顿是下午的一点到三点。他们不吃晚饭,晚上只有一些点心来填饱肚子,皇族吃饭的规矩也很多,在皇帝用膳前太监会把饭菜和桌椅摆放好,随后用银针试色,待到一切安全方可进餐。

为何在用餐之事上如此麻烦谨慎呢?这是为表现出君王的尊贵,所吃饭的器物都由顶级工人打造而来,食物也是精心烹饪,光是厨房中的御厨就有三百多个人,而茶房有一百多个人,由此可见皇室生活的奢华。吃过饭后,皇帝就会和文武百官商量国家大事。

初时大家都严格遵守规则,每日都上朝,可时间一长很多人都松懈,由一日一次变成每周两三次。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枯燥的生活才会多出一些乐趣,宫中在过节的时候会提供不少娱乐活动,例如请戏班子来唱戏,或者跳舞弹琴之类的,这其中最热闹的便是看戏,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会有表演。

再然后就是等到过年过节,或者帝后及太后的生辰,这可就隆重了,这戏一演就是连着十几天。若说平常日子里皇上想要看戏,可以随时传唤演小戏的,在后宫中,还有一个小小的戏台,这就是每天皇帝快乐的源泉。

满族人信仰萨满教,特别是皇帝尤其信奉,认为萨满教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卜等诸多能力,可以说萨满教对满族的生活习惯有着重要影响。在清朝,很多人都很是忌惮萨满这个职位,皇宫中所有祭祀都需萨满来主持,足以见得有多么重视。从雍正开始,皇帝每日都夜宿养心殿,即便是皇后在婚后三天里,也要搬回自己的寝宫。

而妃嫔只有在被翻牌子的时候才能够暂住养心殿,等到服侍完陛下就需送回去。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登基仪式,登基对皇帝来说至关重要,在清朝,共有九位皇帝在太和殿登基,当天的礼仪以及祭拜都十分严格繁琐。

皇帝的新婚大典也是十分讲究,在清朝历史中,顺治、康熙、光绪同治等帝王的结婚典礼格外隆重,连着举行整整两天两夜,估计还没进到洞房,人就已经累趴。这些就是清朝皇帝平时的日常生活,看起来非常繁琐,光是吃饭就要花两三个小时,与如今人们的生活相比较,皇帝的生活真可谓是繁琐劳累。

标签: 古代清朝

更多文章

  • 张俊与岳飞和韩世忠的关系有多复杂?张俊与岳飞的死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俊,南宋

    张俊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熟知宋史的读者都知道,北宋出名相,南宋出名将。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覆亡。势如破竹的金国正准备继续南下统一整个中国,此时正是“中兴四将”的横空出世打破了金国的美梦,为南宋小朝廷开辟了一席回旋之地

  • 胤禩的能力如何?他与雍正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胤禩,清朝

    胤禩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如果一个人能让他的对手恨得咬牙切齿的同时还能表达出佩服和遗憾,即使这个人是失败的一方,也足以证明他实力的强劲,当然,这个赢家虽然胜了,但依旧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对手,这对很多人来说也不容易,而雍正帝和他的八弟胤禩就是这种关系。胤禩可以

  • 宋英宗皇后名为高滔滔,她为何会被后人誉为女中尧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英宗,皇后

    高氏(1032年—1093年),小字滔滔,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宋英宗皇后,宋神宗之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氏拥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十分繁荣。因而,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

  • 北齐开国君主高洋,为什么说他是独特的存在?他做过哪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高洋,北齐

    高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南北朝时期,长江以北有个统一的政权叫北魏。后来权臣高欢和宇文泰篡权夺位,分别拥立北魏皇室成员建立了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高欢死后,高欢的儿子高洋废东魏傀儡皇帝孝静帝,自己荣登大宝,改东魏为北齐,至此北齐王朝正式建立,高洋成为北齐的开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为何始终没有篡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魏,司马昭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昭篡位,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曹魏大将司马懿,成功消磨曹操和曹丕的寿命,他70岁时发动高平陵政变,成功掌握军政大权,这也奠定司马家窜魏的基础。到了司马昭掌权时,司马家势力已经遍及朝野,因此当时出现一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司马昭掌权很久,却不敢篡魏,究竟

  • 邓艾作为一个有功的大将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邓艾,司马昭

    对大将邓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邓艾是魏国名将,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就是他带兵偷渡阴平,打到成都,迫使刘禅投降,灭了蜀汉。但就是这样一个对魏国有功的人,结局却很悲惨,司马昭下令把他杀了。这是为何呢?这时的司马昭大权在握,应该重用人才,怎么会

  • 孙权在称帝的路上 孙权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权,东吴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称帝,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20年,枭雄曹操的病逝,这对当时曹、刘、孙三方对峙的势力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事件,这三家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最终由三方鼎立演变成三国鼎立,政治、军事上的竞争更显白热化与精彩纷呈。继承父兄基业的孙权,以其精明的政治头脑,在强敌环伺的

  • 吴王李恪不能成为太子是因为他的出身吗?历史上的他是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王李恪,唐朝

    大家好,说起吴王李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吴王李恪他是李世民与隋朝的公主生下的儿子,这也是李恪不能成为皇帝的一大根本原因,他虽然文武双全而且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儿子,但李世民性格犹豫不决一直想立吴王李恪为太子,总是有各种原因阻碍他,他也放弃了这份念想。吴王李恪的生母杨妃是李世民攻下隋朝的战利品,他

  • 明末士兵打不过八旗兵,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明朝

    纵观明末的军队,对外无法镇压努尔哈赤,以至于让努尔哈赤一步步崛起,到了皇太极时期,不仅统一了关外,甚至降服了强大的李氏朝鲜和蒙古诸部;对内则是镇压不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使其一步步发展壮大,威胁明朝统治,最后让这个并不具备帝王之才的农民首领李自成崛起,消灭了明朝,令人唏嘘。虽然明末也有战斗力强

  • 刘知远作为后汉开国皇帝,他如何恰到好处地争得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知远,后汉

    古代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对时机把控的精准度,经常让现代人深感敬佩。比如说做皇帝,那是万人争过独木桥,而最终只有一人能达终点。其余的人,终归难免一死。在争夺这唯一的机会上,需要十分敏锐的洞察力,要有异乎寻常的沉稳老练的做事风格,对事物的理解要有入木三分的能力,而最后出击的时机,需要精准无误。所有这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