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才能怎么样?

张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才能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80 更新时间:2023/12/25 10:08:20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纮与昭,号二张;纮柔克,昭纯刚。纮先死,德不亡,昭后死,誉益彰。——萧常

提起东吴的大臣,大家最容易想起的是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其实这几位都是侧重于军事,东吴早期的文臣代表是“二张”——张昭、张纮。他们为孙策、孙权早期在江东奠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广陵名士,高名远播

张纮字子纲,徐州广陵人。年轻时游学京都,曾曾跟博士韩宗学习《易经》和欧阳《尚书》,又到外黄跟濮阳闿学习《韩诗》、《礼记》和《左氏春秋》,

后回到本郡,被荐举为茂才,当时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辟为掾属,拒绝应召,避乱江东。

紘既好文学,又善楷篆书,后来代表江东前往许都,孔融与之交好,多次称赞张纮的才学。张纮在许都时和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见过一面。张纮称陈琳的文章写得好,陈琳说道:“我的文章比起你的来,就好比小巫见到大巫一样。”成语“小巫见大巫”也由此而来。简而言之,张纮可谓是徐州名士,天下皆敬。

擘画江东,辅佐孙策

当初孙策在江都时,正好张纮母亲去世守丧在家。孙策多次拜访张纮,咨询当世的时事。孙策对张纮说:“现今汉室衰微,群雄并起,没有能够匡扶朝廷的。我的父亲讨董卓收复洛阳,壮志未酬死于黄祖之手。我虽然年轻,但有志向收兵吴会,为父亲报仇,成为朝廷的外藩,先生认为如何?”

一开始张纮并不认可孙策,回答道:“我这个人向来没什么能力,现在又在守丧期间,没什么能够帮助您的。”孙策说:“先生高明远播,远近怀归,如果能够得到您的帮助,我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您何必推辞的。”说完涕泪横流,张纮感念孙策情真意切,于时回答道:

“当年周王室衰微,齐桓晋文相继而起,诸侯自此恢复朝贡。您的父亲孙坚忠于汉室,您又是骁勇无比,如果能够依靠舅父起兵,一统荆、扬二州全据长江,则大仇可报功业可成。肯定不会亚于当年齐桓晋文的功业,我决定与您共同南渡长江,成就一番事业。”

孙策高兴的说:“一与君同符合契,同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以老母弱弟委付于君,策无复回顾之忧。自此之后,孙策带兵四处征战,张纮常替孙策坐镇后方。后来张纮代表孙策出使朝廷,曹操非常欣赏张纮,为了拉拢他,征辟紘为掾属,举高第,补侍御吏,后以紘为九江太守。然而张紘心恋孙策的旧恩,思还反命,以疾固辞。

公元200年,曹操听说孙策去世,打算趁江东举丧期间进行征伐,张纮进行劝谏,认为乘人丧事而用兵,既有违传统的道义,如果攻而不胜,还会使两方结仇而丢弃往日盟好,不如借此机会厚待江东。曹操听取了意见,表任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会稽太守。曹操想让张纮劝引孙权归降,外任张纮为会稽东部都尉。

鞠躬尽瘁,奠基江东

孙权刚刚统事时,正当盛年,吴夫人以外部多难,深怀忧虑劳苦,多次感谢张紘,嘱咐他们的辅助之义。张紘立即上书答谢,思索的唯有补过误张紘以孙坚击破董卓,扶持汉室的功劳和孙策平定江东,建立大业写了一篇铭记颂扬。写完后呈给孙权,孙权阅读悲痛伤感,说:“君真了解我家的经历啊。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任命张纮为长史,随军征讨合肥。孙权率领轻骑准备亲自前往突击敌人,张纮劝谏说:“兵器即是凶器,战争即是凶险。现如今您依恃旺盛雄壮的气势,轻视强大凶暴的敌人,三军将士无不寒心,斩将夺旗威震敌军,这是偏将的责任,而不是主帅所干的事情。希望您抑制住孟贲、夏育那样的勇猛鲁莽,胸怀成为王霸的大计。”

孙权接受了他的建议而放弃了行动。

回师后第二年孙权准备再次出兵,张纮又劝谏说:“自古以来帝王是承受天命的君主,虽有皇灵辅佑在上,文德传扬于下,也要依靠武功来昭其勋绩。然而武功贵在因时而取,然后才建树威势。如今理当暂且隐伏偃息军队,广泛开垦农耕,任贤使能,务须崇尚宽和仁惠政策,顺应天命来施行诛讨,这样就可以不劳师动众而天下平定。”于是孙权便停止了军事行动。

张纮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建业),孙权依从其说。孙权让张纮回吴郡接来家眷,走在半路上张纮病逝。临死前,他授意儿子张靖给孙权留下书笺说:“自古以来君王都想修治德政来兴隆盛世,然而大多没有理想的结果。并非没有忠臣良将相辅佐,不是不明白治国的根本,而是由于君主不能克服自己的好恶情感,不善于听取意见。”

“人之常情是畏难趋易,喜好相同的意见而讨厌不同的意见,这与治世法则正好相反。《易传》有言‘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说学好不容易。君主继承数代相传的基业,凭借自然的趋势,掌握着驾驭群臣的八柄权威,乐于做好做的事、听好听的话,无须向他人索求什么。”

而忠臣心怀难于进用的治国之术,说出逆耳的忠言,两者不能相互合意,不也是理所当然吗?不合就会产生隔阂,巧言令色之人便乘虚而入,君主就会被假忠迷惑眼睛,贪恋小人的恩爱,于是贤愚混杂,长幼失序,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人情关系扰乱了正常的统治秩序。

故此圣明的君主醒悟到这一点,如饥似渴地寻求贤才,不厌其烦地接受忠谏,克制感情、减抑情欲,为了道义而割舍恩爱,在上者无偏颇错误的任命,在下者也就绝了非分之念。您应当加以三思,忍受辱垢、掩藏锋芒,以成就仁义泽被天下的大业。建安十七年(212年),张纮卒,时年六十。孙权看了他的遗书涕泣交流。

孙权对群臣大多直接称呼其字,唯独称呼张昭为张公,称张纮为东部,可见孙权对二人的器重。作为高明远播的天下名士,张纮辅佐孙策、孙权兄弟,为孙氏在江东立国贡献颇多。

标签: 张纮汉朝

更多文章

  •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董卓

    还不知道: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重新温习一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就能够看到曹操内心的纠结和较量。曹操从王允那边拿到了那把宝刀,然后去董卓家里面玩儿,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什么都没有说

  • 关羽在兵败被困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没有及时派人支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羽,刘备

    对关羽兵败被困时,刘备为何不派人支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曹魏势力最大,吴国经济最繁荣,而蜀国综合国力最弱。其实刘备也曾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期,只是关羽丢掉了荆州,后来张飞又死了,接着刘备又在夷陵大败,蜀国这才损失惨重,蜀整体实力才严重下滑了。换句

  • 历史上的孙尚香是什么样的人 孙尚香在刘备死后自杀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尚香,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尚香为什么没和刘备生下子嗣?她真的在刘备死后投江自杀了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随着近年来关于三国的影视剧和游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孙尚香”这个人物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玩过《王者荣耀》的朋友们都知道,游戏里的孙尚香是

  •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昭,三国

    三国时代,在东吴的职业人团队之中,张昭应该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但同时也是一个悲情人物。“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内事不决问张昭”、“带投大哥”这些都是网络上调侃东吴重臣张昭的段子,在众多网友心目中,张昭似乎成了个没什么骨气的老头子。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张

  • 清朝时期的总兵是什么官职 比巡抚还要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总兵

    对清代的总兵是个什么官,比巡抚大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总兵这个官职,在很多清代的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作为地方上的高级将领,总兵身份威望极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同属一省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巡抚手握地方刑名、钱粮、人事,是皇帝委派到地方的封疆大吏,非心

  • 孟获是什么人?历史上真实的七擒七纵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孟获,三国

    七擒孟获,又称南中平定战,是建兴三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发动平定南中的战争。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集各种传说和故事为一体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的很多历史事件都是虚构的,如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关羽战黄忠、三英战吕等。当然也有一些是真

  • 清朝后宫妃子走路都需要宫女扶着 她们身体有那么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妃子

    对清朝后妃走路时,为何要宫女扶着胳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经常看清宫影视剧的朋友不难发现,清朝后妃在走路时,往往需要宫女或太监搀扶。对于古代的达官贵族而言,出行以他人搀扶,主要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而对于清宫后妃而言,这个却不是主要原因,她们之所以要人搀扶,

  • 作为二婚女,刘娥有什么魅力迷得宋真宗神魂颠倒?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娥,宋真宗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刘娥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作为二婚女,刘娥有什么魅力迷得宋真宗神魂颠倒?请听我详细道来。刘娥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刘延庆曾在五代十国的后汉政权出任右骁卫大将军之职,她的老爹刘通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曾出任四川嘉州(现今四川乐山)刺史

  • 五虎上将之中三人有异心 刘备统一天下会先对谁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虎上将,刘备

    还不知道:五虎上将之中,有三人存异心,若刘备一统天下会首先杀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能人辈出,了解那段历史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当时有三个人物最具夺得天下的实力,即西蜀刘备,东吴孙权,北魏曹操,他们让天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三人能够打败这么多的

  • 刘裕在掌握朝中大权之后 刘裕为什么还要选择杀光司马懿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裕,司马家族

    对刘裕已掌握大权,为什么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结束三国时期混乱纷争局面的,是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政权。不管司马懿当时受到多少人的讨厌,但三国时期的混乱年代实在是持续了太久,民间生活的百姓管不了谁做皇帝只知道自己希望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