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是大别山北麓的中心城市。六安市历史悠久,城东有一座皋陶墓可以为证。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皋陶生于大禹治水的年代,是大禹的助手和接班人,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因为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修过皋陶墓和皋陶祠,拉近了皋陶与我们之间的距离,使得我们心中的皋陶不再那么遥远,不再那么陌生,不再那么模糊,而是可爱可亲了。皋陶长什么样子,没有画像,搞不清楚。但是,刘铭传是有画像的,照着刘铭传的模样,想象皋陶的模样,皋陶也就活灵活现了。
1996年,六安市重修皋陶墓,许多领导来到施工现场,讲皋陶的故事,讲刘铭传的故事,讲得是天花乱坠。有一位领导说:“在皋陶墓旁,给刘铭传搞一个衣冠冢。”有人问:“没有衣冠,怎么搞衣冠冢?”领导说:“从新华书店买一套《刘铭传全集》,装进腌菜的陶瓷罐里,大罐套小罐,套个三层,层层密封,放下去就行。陶瓷罐密封得好,里面的书籍几百年都不会坏,许多民间艺人都会搞。”
一天,领导郑重其事地对大家说:“全国曹操墓不知有多少,给刘铭传建个衣冠冢,怎么就不行啦?这是积善行德的好事,利国利民利自己。现在,我给你们预留了这一大片土地,我们搞不成,你们年轻人要接着搞。”
那几年,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挖出了许多曹操墓,真假难辨,吵得不可开交。于是,“曹操墓”不论真假,都不给再挖了。给刘铭传建个衣冠冢,也不能再提了。
有一次,我从新闻中得知:在刘铭传纪念馆里展出的虢季子白盘,不是真品,而是仿造品,而且还是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仿造的。于是,我就想:既然虢季子白盘可以仿造,在皋陶墓旁给刘铭传建个衣冠冢,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