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财主多次向一名士求春联,名士看不惯财主,却还是满足他,财主大喜,可第二天,财主却气得一把撕下对联!
原来,这个财主为人自私刻薄,热衷敛财还偏偏喜欢附庸风雅,多次向当地名士求春联以光耀门庭。
名士对他的恶劣行径早有耳闻,本不予理睬,但一个想法突然浮于脑海,便同意了财主的请求。
这财主是开酿造作坊的,名士给的对联也以此为题,上联是“酿酒缸缸好”,下联“造醋坛坛香”,横批则是“酒醋”两个字,写的十分开阔霸气。
财主十分满意,回家后立刻命人张贴到大门上。
第二天,财主被门外的喧闹声吵醒,出门一看,门口围了一群人,对着自己家指指点点,财主一看,自家对联一夜之间变成了:“酿酒缸缸好作醋,造醋坛坛香如酒”,抬头再看,横批变成了“不酒不醋”。
财主气得直跺脚,明白了这是名士在戏弄自己,一把撕掉了对联。
这是明朝的一个小故事,但说起来酒和醋,还真是不分家呢。
相传杜康发明酒之后,就将这一技术传给了儿子黑塔。
黑塔性格豪爽,又特别爱喝酒,有一日,朋友和黑塔相聚,席间,朋友们轮番劝酒,黑塔喝得酩酊大醉,昏睡三天不醒。
待他醒来,已经错过了发酵在窑的杜康酒的蒸馏。黑塔清醒后追悔莫及,但马上父亲就要来检查了,黑塔硬着头皮把这些发酸的“酒”过滤装坛,企图蒙混过关。
不料杜康巡检时,发现这坛酒毫无香味,命人打开之后酸气扑鼻,杜康没有第一时间责怪黑塔,而是用手蘸了一口,竟觉得别有风味,数次品尝,顿觉胃口大开,杜康惊喜异常,给这坛酒取名为“酢”,也就是现在的醋。
黑塔阴差阳错发明了醋,不但没有被训斥,反而被老父大加赞赏,杜康还嘱咐他专门从事这一调味品的生产研制。因此,我国很多地方都将黑塔视为醋祖。
在黑塔发明醋之前,古人们都是用天然梅果作为酸味的调料,到了北魏时期,酿醋技术就已经很成熟了,《齐民要术》中记载了许多酿醋的方法,有的现在依然在使用。
唐朝以后,有了“吃醋”这一说法。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奖励房玄龄,赐给他几名小妾,可是被房夫人拒绝了,李世民知道后,觉得这房夫人脾气刚烈,竟然拒绝天子的旨意,就让长孙皇后前去劝说,谁料房夫人态度坚决,再次拒绝了。
李世民也气不过,于是赐了一壶“毒酒”,让长孙皇后带着前去再劝,下令若是房夫人还不从,那就让她把这壶毒酒饮下。
长孙皇后没想到,房夫人宁死也不愿丈夫纳妾,果断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而此时的房玄龄得到消息飞速赶回家,因为没见到夫人,以为她被毒死了,伤心地痛哭起来。
这时李世民大笑着缓缓走出,还叫出来了房夫人。原来那壶酒并不是真的毒酒,李世民调皮地把它换成了一味自己喜欢的调味品——醋。
看着房氏夫妇二人,李世民开玩笑道,房夫人为了丈夫可是舍命吃醋啊!
而后,“吃醋”一词在民间逐渐演变成了,男女情侣间对第三者介入的抵触感和嫉妒心的代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