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禹治水的工具,考古表明并非“叉子”:教科书都搞错了?

大禹治水的工具,考古表明并非“叉子”:教科书都搞错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百家杂评 访问量:3250 更新时间:2024/1/23 6:44:13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够成功治水,必然要有相应的挖掘工具。以当时的洪水规模来说,大禹治水工具必然较为先进,否则无法治理洪水。

在大禹的各种画像中,在教科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禹手持一把“叉子”(见下图),造型比较奇特,这种“叉子”一直被人为是大禹治水的工具。

然而,以这种“叉子”的造型来说,似乎不太适合挖掘,不太适合治水。既然如此,大禹到底是用什么工具治水的呢?浙江六千年前的遗址揭开谜团,教科书可能都搞错了!

本世纪初,在浙江宁波市姚三七市镇相岙村,距离河姆渡遗址仅七公里的地方,考古发现田螺山遗址,属于河姆渡化的遗址,距今大约6500多年,时间上不晚于河姆渡遗址。

2004年,浙江考古队开始第一期300平米的挖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骨器等,其中更让人惊喜的是稻米与一种神秘工具。

在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碳化稻米,总计高达几十万颗,数量之大保存之好,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由此带来的疑问是,田螺山农业如此发达,那么他们是以什么工具种植水稻的呢?发掘过程中,散落在地层中的数十件特殊骨器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经过研究之后,考古人员确认这些骨器就是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骨耜(sì)出现!

田螺山遗址的骨耜,采自水牛肩胛骨,很像现代的锨铲,从造型上看,应该就是当时农业工具,但到底能不能用,以及效果如呢?考古人员仿制了一批骨耜,亲自使用挖土实验。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指出:骨耜对当时的农业生产作用很大,实验证实骨耜与如今铁锹类工具的效率相差不太大。

农业革命中的关键一环,就是生产工具的革新,因此田螺山农业之所以发达,必然与这种划时代的革命性工具密切相关。(下图,牛的肩胛骨)

更重要的是,如果大禹使用“耜”掘土治水,以考古人员试验结论来说,的确可以大幅度提升治水的效率。那么,大禹有没有可能使用类似田螺山骨耜的工具呢?

首先,史记记载大禹在位第十年巡游东南,到了会稽之后去世,后来就葬于如今的浙江绍兴会稽山(距离河姆渡遗址大约100公里);越国始于夏代少康分封,少康中兴之后,将小儿子封于越国。大禹为何到绍兴巡游,少康为何将儿子分封到浙江绍兴一带?显然,大禹部落有可能源自浙江一带,自然早已掌握了“耜”这种工具。

其次,大禹使用的“叉子”,在史书上也被称之为耒耜,这种工具相传始于神农氏

由于大禹与田螺山遗址相隔2500余年,中间存在技术进步问题,因此大禹使用的耒耜应该比骨耜更为先进一些。但为何大禹手持的却是不太利于掘土的叉形工具呢?笔者认为,要么古人搞错了,要么现代人理解错了,包括一些教科书。

大禹使用的“叉子”,被称之为“耒耜”,其中“耒”往往被认为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横梁架在骨耜上面,这样便于用脚将骨耜踩下去,相当于骨耜的木柄。

但实际上耒与耜是两种工具,《易经》中说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lěi sì)之利,以教天下”,可见耒耜明显是两种不同的工具。

根据金文耒字字形来看(见上图),“耒”是一种古老的农耕工具,曲柄或直柄,带有两个叉的木棒,当掘土工具用,可见大禹手持的是“耒”,也有书中称之为“大禹耒”。起初,“耒”可能只有一个尖头,后来为了提升翻土效率,就被改为两个,成为了“双齿耒”。到了后世,“耒”演变为了“犁”,如今中国一些农村地区还在使用,有的是三个尖头。

由于“耒”是一种耕田工具,因此如今很多与耕田有关的汉字上,都有“耒”部,比如“耕”、“耘”、“耙”、“耦”等。(上图,耧车,一种用于播种的农具,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前行,现代播种机的原型)

通过田螺山遗址出土的骨耜可见,“耜”的形状与今天的铲子相似。

因此,“耒”是一种耕田工具,估计前面需要有人辅佐拽动,“耜”是一种挖掘工具,形如今天的铲子。或许后来两者合一,成为完整的农耕工具,故而“耜”字有“耒”字旁。但论掘土的功效,“耜”明显要比“耒”大得多。(下图,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青铜耒)

然而,即便不谈大禹部落是不是源自浙江,现代考古也早已证实,早在大禹治水之前,中原与南方江浙一带有过密切的交流,“耜”这种工具必然会传到中原,考古也可以证实这一点(其中,比大禹晚的四川金沙遗址出土的“耜”与如今铲子几乎别无二致),因此大禹治水时不可能不使用比“耒”更先进的挖土工具“耜”,既然大禹应当使用“耜”治水,为何画像中的大禹却手持“耒”?

显然,古人画出手持“耒”的大禹,要么赞扬的重点不是大禹治水,而是大禹在农耕上的贡献,只是现代人错解成大禹治水的工具,要么古人搞错了大禹治水的工具,要么古人认为大禹手中的“耒”是一种权力象征。

笔者认为,战国时还有木耒这种工具,考古就曾发现战国铁口木耒,因此秦汉时手持“耒”的大禹画像,其中的“耒”应是一种权力象征,而不是实用的挖土工具。也就是说,大禹治水的画像中可以手持“耒”,但不应该理解为当时的挖土工具,而应该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史记》等

更多文章

  • 民间传说:大禹出世

    历史解密编辑:中条山上的风标签:洪水,舜帝,龙门,水患,先秦,夏朝,大禹治水,民间传说

    禹王名叫文命,后人称他为大禹,他的父亲是鲧,民间流传最广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今天咱们也聊聊大禹的一些传说或故事。在尧帝的时候,洪水泛滥,包围了高山,淹没了丘陵,百姓死伤无数,民不聊生!大臣们向尧帝推荐了大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治理水患的理念是堵,带领百姓用石块土壤把洪水一块块的围起来,让洪水不能到处

  • 历史冷知识:夏朝开启者-大禹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二把刀标签:大禹,大禹治水,五帝,涂山,夏王朝,黄帝

    三皇五帝之时,中国基本还是处在部落制阶段,可以说整个三皇五帝时期,社会基本处于部落联盟状态,组织比较松散,也没有特别严谨的政治体系。大禹作为五帝之后的继任者,也是中国从原始部落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的关键人物,他是夏朝文化的开启者。夏王朝地图大禹,姒姓,名文命,字高密,是黄帝玄孙,黄帝次子昌意之后,也

  • 绍兴大禹陵景区,即将全面升级!

    历史解密编辑:绍兴快报标签:大禹陵,大禹,绍兴,九州,绍兴市

    点击上方蓝字 绍兴阅读 阅读绍兴 │ 每天有惊喜近日,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发布《大禹广场及大禹纪念馆附属用房方案规划公示》。大禹陵景区(公祭典礼)提升项目二期工程位于稽山街道大禹陵景区内,由绍兴大禹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实施,新建大禹广场及大禹纪念馆附属用房,建设单位已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项目

  • 大禹治了一场水,为何就能得天下?考古揭开大禹治水的水分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大禹,大禹治水,水患,商朝,二里头

    “大禹治水”这件事并不出出自于夏朝的文献记载里,因为夏朝连文字都还没有,因此关于夏朝的记载,也仅仅是在古文献上查到。因为没有文字,而且古人的叫法也不确定,没有发现夏朝时期的文物。导致到现在为止,一些西方学者对于夏朝是否存在,都持怀疑的态度。那么问题来了,夏朝为何消失得这么干净,就像是被抹除了一样,只

  • 大禹为何姓姒?甲骨文改写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大禹,甲骨文,大禹治水,考古发现,商朝

    关于大禹的姓氏,史书记载得非常清楚,史记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姒姓,与姬、姜、嬴、妘、妫、姞、姚一起被称为上古八大姓,其中姒姓至今犹存,但总数在2000人左右。与西方姓氏不同,中国每一个姓氏的背后,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与其所在的族群、部落密切相关。那么,姒

  • 大禹得位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大禹会禅位给伯益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伯益,大禹,皋陶,大禹治水,竹书纪年,史书

    关于帝舜禅位大禹的原因,以史记为代表的主流思想,将之归结为大禹有德,治水有功、泽被苍生,故而得到万民敬仰,帝舜顺应天命禅位于大禹。然而,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无一真正依靠“德行”得天下的,往往都是一手大棒、一手德行,乃至还有一些单纯依靠杀戮得天下的,真正追求仁义道德的宋襄公,却成了历史的笑柄。说到底

  • 大禹治水究竟在哪里?为何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历史解密编辑:夏朝与诗经研究标签:烈士,舜帝,上古,夏禹,涂山,夏朝,先秦,大禹治水,神话传说

    (作者:赵辉 民族科学家)大禹治水成功,“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为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稳定的自然环境和政通人和的人文环境。大禹治水的故事,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民族记忆;大禹治水的事迹也被历代中国各类文献典籍所记载。但是,通观所有中国文献典籍,只有禹的事迹故

  • 大禹涂山之会:考古发现反常现象,难怪大禹会禅位于伯益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伯益,皋陶,夏朝,唐朝,先秦,大禹会,考古发现,大禹涂山之会

    大禹继位之后,先是选择皋陶接班,但皋陶去世的早,于是就选择了伯益,《史记》云“而后(向上天)举益,任之政”。不过,伯益在与夏启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上博简《容成氏》记载“禹于是乎让(禅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最终由夏启建立夏朝。问题在于:大禹为何选择禅位皋陶、伯益?在高度疑似“涂山之会”的会场,考古

  • 1.5亿的“水生意”:陕西两国企牵手“大禹”?

    历史解密编辑:西安金融棒棒糖标签:陕西,大禹节水,大禹,水务,杨凌

    撰文 |孙壹璨 张梦凡编辑 |简佳大禹来陕,意味几何?8月15日,甘肃上市公司大禹节水(3000021)联合陕西水务集团成立陕西省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水务投资),注册资本1亿元。8月25日,其又联合陕西粮农集团成立杨凌节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杨凌节水),注册资本5000万元。这是我们极少接触的“水生

  • 禹州市大禹像打人事件最新消息

    历史解密编辑:这儿是许昌标签:禹州市,大禹,禹州,中心派出所,许昌

    来源:这儿是许昌6月27日,从禹州市公安局了解到,2022年6月25日晚发生在禹州市大禹像附近的殴打他人事件已依法处理。据禹州市公安局夏都中心派出所办案民警介绍,6月25日23时28分,夏都中心派出所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称,大禹像附近有人殴打他人。接到指令后,该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当场控制带离涉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