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禹得位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大禹会禅位给伯益

大禹得位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大禹会禅位给伯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百家杂评 访问量:3192 更新时间:2023/12/17 16:28:04

关于帝舜禅位大禹的原因,以史记为代表的主流思想,将之归结为大禹有德,治水有功、泽被苍生,故而得到万民敬仰,帝舜顺应天命禅位于大禹。

然而,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无一真正依靠“德行”得天下的,往往都是一手大棒、一手德行,乃至还有一些单纯依靠杀戮得天下的,真正追求仁义道德的宋襄公,却成了历史的笑柄。说到底,如来无畏身边还要有护法金刚,光靠德行肯定走不远,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据此,不能不让人怀疑,大禹真是因为“以德服人”、“以德得天下”吗?

其实,大禹继位的真正原因,固然与他的德行有关,但还有一部分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所以才会有帝舜杀了大禹父亲却还禅位大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敢入”、大禹禅位伯益、夏启与伯益争位、夏启死后不久后羿就爆发政变等问题。

帝舜、大禹、皋陶、伯益的真正身份

舜禹时代,一共有四个人身份极其不凡,帝舜与大禹自不必说,皋陶、伯益两人也差点成了帝王。那么,这四个人的真正身份是什么呢?

首先是帝舜。史记中说帝喾是商人始祖,但《礼记》说“殷人帝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商汤)”,《国语》说“商人帝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山海经》中说后稷(周人祖先)是帝俊后代,帝俊妻子叫娥皇(帝舜妻子)。如何理解这些记载?

《竹书纪年》记载:“帝舜二十九年,帝命子义均封于商,是谓商均。”帝舜亲子叫商均,史记上说商均不肖,于是帝舜禅位于大禹。问题在于,“商均”这个名字,明显反映了帝舜将亲子封于商地。那么,商均与后来的商朝有无关系?

甲骨文中有“高祖夒”、“高祖夋(通俊)”的记载,如今可以确认帝俊是商人始祖。东晋郭璞注解帝俊时说“俊亦舜字,假借音也”,因此帝俊其实也是帝舜。

可见,帝喾、帝舜、帝俊应该是同一个人,是商人的始祖。

也就是说,大禹号令诸侯之前,华夏联盟的盟主是商人始祖帝舜。

其次是大禹。就目前文献资料来看,大禹是夏族首领,的儿子,夏启的父亲,夏朝的奠基者。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大禹可能与夏朝没有什么关系。

第三是皋陶。大禹继位后,向上天推荐了皋陶,并让皋陶处理国政,准备将来禅位于皋陶,但皋陶早早去世了。

皋陶到底是谁,史书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源自少昊之墟,即出自东夷,后来秦国嬴姓就出自他们部落;一说出自山西临汾洪洞县,大概与山西临汾襄汾县的陶寺遗址有关,而陶寺遗址一般被认为是都。

第四是伯益。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因此在皋陶去世后,被大禹推荐给了上天,后来禅位给了伯益。当然,史记说“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其实,司马迁这是在扯淡,在大禹治水时,伯益就开始辅佐大禹,一直持续到大禹去世,怎么能说“佐禹日浅”?

关于伯益的身份,根据史书记载比较容易判断,他是东夷人,秦国赵国的祖先(秦人在山东曲阜一带,周初被强制迁徙到西部)。另外,根据清华简《厚父》、上博简《容成氏》等文献记载,有学者认为皋陶是伯益的父亲。

从以上四人的身份来看,舜禹时代至少有三股强大势力,即夏族、舜部(包括商族)、东夷。华夏联盟的盟主位置只有一个,三股势力会如何推选盟主,是看德行,还是看实力?

大禹凭什么成为华夏联盟的盟主?

史记中说大禹“以德得天下”,但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也不知道,似乎只能相信史书记载。然而,史书上的一些记载却有悖常理,为还原当时的真相提供了重要线索。

首先,帝舜杀了禹父,为何又任命大禹治水,后来还禅位于大禹?大禹治水过程中,为何过家门而“不敢入”?

上古大洪水时,帝尧任命鲧治水,后来鲧治水无功,到底鲧有什么过错,史书没有记载,但帝舜毫不犹豫地把鲧给杀了。

随后,帝舜任命鲧的儿子大禹,让他继续治水。大禹治水时,有一个细节让人不寒而栗,即“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传统解读是双方都高风亮节,大禹对杀父之仇似乎都能一笑了之,但联系到彼此的身份背景,事情就非比寻常了。帝舜杀了夏族首领,然后任命新首领大禹治水,并让大禹“过家门不敢入”,其真相应该是帝舜打压夏族,时刻寻找夏族过错,导致大禹不敢“过家门”让帝舜抓住把柄。

不过,从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来看,夏族与东夷、乃至与皋陶部落可能成了同盟,共同对抗帝舜。在这种情况下,帝舜不得不禅位给大禹。那么,大禹会如何安排皋陶、伯益呢?

其次,大禹为何禅位于伯益,夏启又为何与伯益争位?夏启去世之后不久,为何后羿就政变成功?

如果大禹与皋陶、伯益结成同盟,针对最强大的帝舜势力,那么出于利益交换,大禹理所当然地要给予皋陶、伯益相应的利益回报。或许,在这种情况下,大禹先准备禅位于皋陶(早死),后来禅位给了伯益,而不是传统解读中的伯益有功德。

但问题在于,大禹将盟主之位禅让给东夷部落的伯益,夏族能否心甘情愿?正常来说,强大的夏族肯定不甘心,或许由此才是夏启与伯益争位的根本原因,最终夏族击败东夷,夏启成为盟主。

有意思的是,按照“以德得天下”来解释大禹禅位伯益,就无法解释夏启与伯益的争位了。既然伯益有德,得到上天认可,为何还争不过夏启?于是乎,史记给了一个勉强的解释,即“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按此解释,诸侯朝拜大禹之子,拥有大禹血脉的人,换言之血脉比德行更重要。血脉更重要,还是德行更重要,儒家常常自相矛盾。

中国人常说“德与位要匹配”,其实后面还有一个意思没有表达,即“德”是要有实力相匹配的。既然大禹禅让伯益,说明东夷肯定有一定实力。果不其然,夏启去世不久,东夷人后羿、寒浞就成功发动政变,史书上称之为“太康失国”,东夷取代了夏族的地位,持续时间长达半个世纪。那么,后羿发动政变的原因,与伯益失位有没有一定关系,会不会是对夏启夺取伯益之位的报复?虽然注定无法找到真相,但联系到夏启与伯益的事迹,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关于大禹上台的原因,除了儒家“德行说”之外,还有更为黑暗的记载,可以印证上述分析:

《竹书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韩非子·说疑》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虽然《竹书纪年》与《韩非子》的记载,不太符合我们对上古的美好想象,但却更符合古今权力斗争的逻辑。帝舜、大禹、伯益代表着各自部落,部落的实力决定着他们的话语权,部落的利益诉求也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因此这其中不可能不存在黑暗的算计、乃至战争。

李连杰主演的《笑傲江湖》中,任我行被救出之后,幻想一呼百应,黑木崖上的原来首先会立即为他效力,但向问天却直指核心:“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在乎实力。”

参考资料:《史记》、《竹书纪年》、《韩非子》等

更多文章

  • 大禹治水究竟在哪里?为何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历史解密编辑:夏朝与诗经研究标签:烈士,舜帝,上古,夏禹,涂山,夏朝,先秦,大禹治水,神话传说

    (作者:赵辉 民族科学家)大禹治水成功,“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为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稳定的自然环境和政通人和的人文环境。大禹治水的故事,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民族记忆;大禹治水的事迹也被历代中国各类文献典籍所记载。但是,通观所有中国文献典籍,只有禹的事迹故

  • 大禹涂山之会:考古发现反常现象,难怪大禹会禅位于伯益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伯益,皋陶,夏朝,唐朝,先秦,大禹会,考古发现,大禹涂山之会

    大禹继位之后,先是选择皋陶接班,但皋陶去世的早,于是就选择了伯益,《史记》云“而后(向上天)举益,任之政”。不过,伯益在与夏启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上博简《容成氏》记载“禹于是乎让(禅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最终由夏启建立夏朝。问题在于:大禹为何选择禅位皋陶、伯益?在高度疑似“涂山之会”的会场,考古

  • 1.5亿的“水生意”:陕西两国企牵手“大禹”?

    历史解密编辑:西安金融棒棒糖标签:陕西,大禹节水,大禹,水务,杨凌

    撰文 |孙壹璨 张梦凡编辑 |简佳大禹来陕,意味几何?8月15日,甘肃上市公司大禹节水(3000021)联合陕西水务集团成立陕西省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水务投资),注册资本1亿元。8月25日,其又联合陕西粮农集团成立杨凌节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杨凌节水),注册资本5000万元。这是我们极少接触的“水生

  • 禹州市大禹像打人事件最新消息

    历史解密编辑:这儿是许昌标签:禹州市,大禹,禹州,中心派出所,许昌

    来源:这儿是许昌6月27日,从禹州市公安局了解到,2022年6月25日晚发生在禹州市大禹像附近的殴打他人事件已依法处理。据禹州市公安局夏都中心派出所办案民警介绍,6月25日23时28分,夏都中心派出所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称,大禹像附近有人殴打他人。接到指令后,该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当场控制带离涉嫌

  • 大禹治水痕迹全无?不只是黄河,专家猜测其他河流也可能被治理!

    历史解密编辑:侃人物标签:黄河,洪水,河流,夏朝,先秦,二里头,大禹治水,考古发现,十大考古

    能直接证明属于夏代遗迹的考古遗迹目前还没有出土,但是中国考古学家还是确认了新石器时代从龙山文化晚期到第二代早期商代文化之中黎港,曾有一个广域的皇家社会组织。正如考古学家邹衡所说:“夏文化不是未被发现,而是如何识别”。但是,这种间接的论证方式有一个不可回避的缺点:我们可以通过早期商代文化的上限来确定夏

  • 为何大禹陵在浙江,大禹故里却在四川?考古发现一件奇特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大禹,考古发现,大禹陵,大禹治水,四川,河姆渡遗址

    大禹陵,古称禹穴,大禹的埋葬之地,位于浙江绍兴会稽山。根据史书记载,大禹晚年东巡,最终死在了绍兴一带,后被葬于会稽山。秦始皇、司马迁都曾登临会稽,亲自祭祀大禹,可见最迟战国时绍兴已有大禹陵。大禹故里,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该州一共有107处禹迹,以及众多大禹文化活动。比如每年六月初六,在汶川

  • 2023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浙江绍兴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谷雨,祭禹,公祭,绍兴市,浙江省,大禹陵典礼

    公祭大禹陵典礼现场 骆海淼 图4月20日,癸卯谷雨,2023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浙江绍兴市大禹陵祭祀广场举行。祭禹之典,发端于夏王启,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之子夏王启,祭会稽大禹陵,首创祭禹祀典之先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大禹墓地亲祭大禹,“上会稽、祭大禹”,开启了祭禹祀典的最高礼仪。此后,历

  • 大禹之禹是何意思,周朝金文揭开谜团,难怪大禹会叫大禹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大禹,大禹治水,共工,神农氏,伏羲,伯益

    1923年,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疑古派代表顾吉刚认为大禹是一条虫:“至于禹从何来?……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蜥蜴之类。”当时,中国内有军阀割据,外有列强虎视眈眈,“禹为虫”

  • 王吉怀 | 涂山大禹文化的积极弘扬和传承者——2023年涂山庙会民祭大禹典礼成功举办

    历史解密编辑: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标签:涂山,庙会,祭礼,先秦,夏朝,王吉怀,大禹治水,大禹文化,大禹典礼

    涂山大禹文化的积极弘扬和传承者——2023年涂山庙会民祭大禹典礼成功举办文 / 王吉怀大禹是中华文明源头的杰出代表,大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大禹是中华各民族古今一脉的认同,大禹是世界文明史上独特无二的骄傲。他是史籍记载的巨人,他是神话传说的艺术瑰宝,他在民心口碑世代敬仰中矗立,他在文明传承精神

  • 夏朝在中原,大禹陵墓为何却在浙江?日本教授:禹不是夏朝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秦皇汉武标签:战国,始祖,中原,夏朝,先秦,二里头,浙江省,大禹治水,大禹陵墓

    在春秋以前,还没有“疆域”这个概念,华夏大地上的不同政权之间是以所能控制的附属城邑、据点作为势力分界的。直到战国以后,随着诸侯国的征战扩张,所控制区域才从过去的“点”扩散为“面”,产生了疆域。夏朝虽然是我国史书记载当中的第一个广域王权政治实体,但它所能控制的区域十分有限。不仅如此,史书关于夏朝“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