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学家顾颉刚认为大禹是条虫子,但有青铜器证明是大禹划分了九州

史学家顾颉刚认为大禹是条虫子,但有青铜器证明是大禹划分了九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萌心生活馆 访问量:1769 更新时间:2024/1/29 8:33:52

大史学家顾颉刚在观看戏曲时,无意中注意到一个现象:同一个题材的戏曲,越到后来越内容越丰富。

于是,他突生奇想:中国的历史会不会也有类似现象呢?即越到后来,被编造出来的“历史内容”就越丰富。

于是,他开始动手研究。

当时,恰逢他应提倡“整理国故”的胡适之邀,负责整理和考辨古史。

这样,他把研究对象锁定在中国古史上。

他惊奇地发现:时代愈靠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比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而到了孔子时代,就有了生活在禹之前的、舜;到战国时代,又出现有了生活在尧、舜之前的黄帝、神农;等了到秦朝,又有生活在尧、舜之前的燧人氏伏羲氏、有巢氏;到汉朝以后,又有了开天辟地的盘古等。

由此,顾颉刚提出了震惊学术界的“层累说”——即“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他认为,盘古三皇五帝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并不存在。

他甚至认为:大禹其人也是不存在的,而是先由神,再人格化为人而来的。

顾颉刚在1923年发表的著名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写道:“至于禹从何来?……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禹,《说文》云,‘虫也,从厹,象形。’厹,《说文》云,‘兽足蹂地也。’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蜥蜴之类。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样子,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

即顾颉刚认为:大禹只是一个图腾。

为了证实自己这一推断。

顾颉刚提到:自己翻遍古籍,发现最早记载大禹的是《商颂·长发》:“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而在最初的记载里,禹不是作为凡人出现,而是一个下凡的神。直到鲁僖公时,《鲁颂·閟宫》里提到:“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大禹才开始作为一个人间之王被传颂。

不过呢,在顾颉刚看来,无论是《商颂·长发》还是《鲁颂·閟宫》,都是出自《诗经》里的东西,而《诗经》和《尚书》一样,都是春秋时期的产物,并不能真正说明商朝时就有“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的诗句。

.3.

顾颉刚认为,最早记载大禹事迹的文献是《尚书》,其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与传说中大禹生活的公元前2000年有1600余年的差距,不能作为信史。

那么,大禹如果只是一条虫子,一个图腾的话,夏朝的有或无也同样存疑了。

《尚书》到底是不是最早记载大禹事迹的文献呢?

2002年,文物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了中国西周时期带有铭文的青铜器“遂公盨”。

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内底有铭文,共10行,98字,里面居然提到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相关事件,有“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之句。

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李学勤教授指出: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献,最终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

李学勤进而表示:铭文中所述“禹”便是夏王朝的奠基人。

蒋迎春教授则说,遂公盨的发现,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即早在2900年前,人们就广泛传颂大禹的功绩。夏为夏、商、周“三代”之首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

铭文里既然提到大禹划分九州的事迹,那么,夏王大禹令九州州牧铸九鼎用以象征九州的事就可能不仅仅是传说。

实际上,《竹书纪年》和《史记》记录,舜要把位子传给大禹,大禹拒不肯受,躲到阳城隐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考古学家在河南登封告城镇的王城岗发现了一个遗址。根据出土青铜器残片鉴定,这个遗址应该属于龙山文化晚期,也就是距今约4000年。巧的是,这个时间正好符合史料记载夏朝建立的时间。

更多文章

  • 大禹治水这么大工程,考古为何找不到痕迹?俄专家:治的不是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秦皇汉武标签:黄河,洪水,夏朝,先秦,大禹治水,考古发现,十大考古

    大禹的成功治水是夏朝能够建立家天下王权政治的前提。能够直接证明属于夏朝遗迹的考古学遗存虽然还没有出土,但我国的考古学家通过旁证法和文化比较法等多种科学手段,依然证实了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广域王权社会组织。正如考古学家邹衡先生所说“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

  • 大禹治水画像中的大禹,为何老拿把叉子?叉子能治水吗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大禹,大禹治水,洪水,息壤,天帝

    引言相传在三皇五帝时期,我国基业主要以农耕为主,治理江山的金钱就来源于老百姓们的农耕收入,故当时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命脉,那时的每个人都期望着风调雨顺,便一切安好。但常人都知晓,天气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旱涝雨灾时常会卷席某个村庄以及那里的土地,故治理洪涝灾害也就成为了一大重要工程。可要想彻底治

  • 史海谜案:大禹治水是否真实存在?为什么有人说“大禹是条虫”?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大禹,大禹治水,殷墟,铭文,二里头,夏代,史海谜案,禹,夏朝,先秦

    引言1923年,历史学者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指出:“大禹是一条虫”!并解释说“…至于禹从何来?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一种动物…”,此言一出,震惊天下!其实,虽然目前已经因为殷墟甲骨文的出现,使质疑商朝的声音基本消除了,但也造成国际上只认可殷墟盘庚3300年历史…而对5000年以上

  • 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何避讳谈大禹治水呢?考古:洪水时间有Bug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洪水,考古,商朝,夏朝,先秦,夏商周,大禹治水,断代工程,神话传说

    对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治水英雄大禹,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现象: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中,大禹治水这个历史事件却被避讳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考古工程,旨在系统地研究夏商周三代的年代和历史,挖掘出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然而,这项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却让人们

  • 大禹治水的工具,考古表明并非“叉子”:教科书都搞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大禹治水,大禹,考古,河姆渡遗址,少康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禹能够成功治水,必然要有相应的挖掘工具。以当时的洪水规模来说,大禹治水工具必然较为先进,否则无法治理洪水。在大禹的各种画像中,在教科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禹手持一把“叉子”(见下图),造型比较奇特,这种“叉子”一直被人为是大禹治水的工具。然而,以这种“叉子”的造型来

  • 民间传说:大禹出世

    历史解密编辑:中条山上的风标签:洪水,舜帝,龙门,水患,先秦,夏朝,大禹治水,民间传说

    禹王名叫文命,后人称他为大禹,他的父亲是鲧,民间流传最广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今天咱们也聊聊大禹的一些传说或故事。在尧帝的时候,洪水泛滥,包围了高山,淹没了丘陵,百姓死伤无数,民不聊生!大臣们向尧帝推荐了大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治理水患的理念是堵,带领百姓用石块土壤把洪水一块块的围起来,让洪水不能到处

  • 历史冷知识:夏朝开启者-大禹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二把刀标签:大禹,大禹治水,五帝,涂山,夏王朝,黄帝

    三皇五帝之时,中国基本还是处在部落制阶段,可以说整个三皇五帝时期,社会基本处于部落联盟状态,组织比较松散,也没有特别严谨的政治体系。大禹作为五帝之后的继任者,也是中国从原始部落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的关键人物,他是夏朝文化的开启者。夏王朝地图大禹,姒姓,名文命,字高密,是黄帝玄孙,黄帝次子昌意之后,也

  • 绍兴大禹陵景区,即将全面升级!

    历史解密编辑:绍兴快报标签:大禹陵,大禹,绍兴,九州,绍兴市

    点击上方蓝字 绍兴阅读 阅读绍兴 │ 每天有惊喜近日,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发布《大禹广场及大禹纪念馆附属用房方案规划公示》。大禹陵景区(公祭典礼)提升项目二期工程位于稽山街道大禹陵景区内,由绍兴大禹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实施,新建大禹广场及大禹纪念馆附属用房,建设单位已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项目

  • 大禹治了一场水,为何就能得天下?考古揭开大禹治水的水分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大禹,大禹治水,水患,商朝,二里头

    “大禹治水”这件事并不出出自于夏朝的文献记载里,因为夏朝连文字都还没有,因此关于夏朝的记载,也仅仅是在古文献上查到。因为没有文字,而且古人的叫法也不确定,没有发现夏朝时期的文物。导致到现在为止,一些西方学者对于夏朝是否存在,都持怀疑的态度。那么问题来了,夏朝为何消失得这么干净,就像是被抹除了一样,只

  • 大禹为何姓姒?甲骨文改写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大禹,甲骨文,大禹治水,考古发现,商朝

    关于大禹的姓氏,史书记载得非常清楚,史记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姒姓,与姬、姜、嬴、妘、妫、姞、姚一起被称为上古八大姓,其中姒姓至今犹存,但总数在2000人左右。与西方姓氏不同,中国每一个姓氏的背后,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与其所在的族群、部落密切相关。那么,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