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庚迁都和武丁中兴(原典阅读)

盘庚迁都和武丁中兴(原典阅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弗兰力艺术 访问量:3564 更新时间:2024/1/8 22:27:11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商朝前期经常迁都,自从盘庚迁都到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殷墟,就再也没有迁都,所以周人称商朝为殷。盘庚迁殷和武丁中兴是商朝中后期的两件大事,阅读原典,体会《史记:殷本纪》对这两件大事的记载:

中丁以来,废適 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从商王中丁以来, 嫡子继承的制度逐渐荒废,经常是兄终弟及,商王的儿子、兄弟,以及兄弟的儿子,为了王位继承权斗得不可开交,造成了连续九代的乱局,因此诸侯都不来朝见商王了。

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

商王阳甲死后,他的弟弟盘庚继位。当时商朝的都城在黄河以北,盘庚就要迁都到黄河以南,前往成汤的故居。商朝已经迁都五次了,可以说是居无定所。

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

所以老百 姓怨声载道,觉得太折腾人了,都不愿意再迁都。

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日:“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

盘庚就召集诸侯、群臣,对他们训话,说:我的祖先成汤,和各位的先祖一起打天下,留下的制度应该遵循,如果不能将它发扬光大,怎么能彰显德行呢!

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後百姓由宁,殷道复兴。

于是盘庚来到黄河以南,营建新都,推行成汤的政教,从此百姓安宁,国家复兴。亳本来是商汤建国时的都城,在今天的安徽亳州,但是商汤也曾在其他地方短暂建都,比如今天的河南商丘、偃师,这些地方也叫亳,所以商朝有个习惯,用亳代指都城。这里说的亳,其实就是殷。

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从此诸侯又来朝见商王, 盘庚继承了成汤的伟业。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

盘庚去世以后,也是兄终弟及,小辛继位。小辛在位时,商朝又衰败了。百姓怀念盘庚,就写了《盘庚》三篇,后来被人编进了《尚书》。

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

商王小辛死后,还是兄终弟及,小乙继位。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家宰,以观国风。

小乙死后, 由他的儿子武丁继位。武丁看到国家衰落,觉得复兴是要靠人才。他三年不发政令,国家大事都交给冢宰,就是宰相。有人认为这是古人守孝三年的制度,武丁也趁这个时机默默地在观察时局。

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 (yue) 。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

有一天,武丁梦见一个圣人,名叫说,第二天他仔细观察百官,觉得都不是梦中的人。

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

他就派人到野外寻访,终于在傅险这个地方,也叫傅岩,找到了说,当时说只是一个服役的苦力,正在傅险筑墙修路。

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说被人带去见武丁,武丁说就是他!两人交谈甚欢,武丁说果然是圣人啊!就让他做了宰相,从此国家大治。说就以傅险为姓氏,叫傅说。

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响,武丁惧。

武丁有一次祭祀祖先成汤,第二天,有一只野鸡飞到鼎耳上鸣叫。古人都相信灾异,所以武丁被这种不常见的现象震住了,心里很害怕。

祖己日:“王勿忧,先修政事。”

大臣祖己就说,大王别担心,我们先把政事办好。

祖己乃训王日:“唯天监下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天民,中绝其命。

祖己提出训诫,说上天监督人间是否符合道义,赐给人的寿命有的长有的短,不是上天让人短命,让人中途丧命。

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

有的人不遵守道德, 不承认罪过,上天就降”下惩罚,让他们改邪归正,这时候人们才大呼怎么办,这就来不及了。

呜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继,常祀毋礼于弃道。”

大王继位以后,要爱护民众,从没有做过违背天命的事,只要照常祭祀就行了,不要在意那些歪理邪说。

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驪,殷道复兴。

武丁 就励精图治,天下一片欢乐,国家又一次兴盛了。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

武丁去世以后,他的儿子祖庚继位。大臣祖己想起了先王武丁看到野鸡飞到鼎耳上的异象,就兴修德政,对此非常赞赏,就给武丁上庙号为高宗,写了《高宗肜日》,也是《尚书》的一篇。后世帝王的庙号制度,比如太祖、太宗、高宗之类,都是从商朝开始的。

标签: 武丁盘庚成汤商朝高宗肜日商王

更多文章

  • 武丁中兴:几千年前的超级奴隶制帝国,武丁如何开辟辽阔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学堂标签:商朝,殷墟,墓葬,先秦,奴隶制,武丁中兴,神话传说

    商朝,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建立成熟国家机器的奴隶制朝代。虽然商朝的事迹在《史记》当中记载的不多,但通过大量甲骨文的出土和殷墟的挖掘,人们对商朝的历史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经过历史学家的研究和考证,目前已经研究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商高宗武丁在位期间开辟了辽阔广大的商朝版图,武功赫赫四海宾服

  • 武丁中兴:所有的成功,都藏在这三个字里

    历史解密编辑:富书标签:商朝,傅说,皇帝,刘备,宰相,武丁中兴

    文|青青(富书专栏作者)中国历史悠久,有不少贤明的君主励精图治,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盛世,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但大家耳熟能详,主要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康乾盛世等。但第一个缔造了盛世传奇的,是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君主——武丁。武丁继位时,商朝国力已经变得衰弱。《史记.殷本纪》记载

  • 商王武乙:司马迁眼里的无道之君,让中国避免沦为神权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王权,商朝,无道,西汉,汉朝,司马迁,科学家,商王武乙,历史学家,烽火戏诸侯

    所谓“无道”,即为暴虐、没有德政,差不多是对一个君王最差的评价,往往是亡国之君的待遇,比如夏商的桀纣。然而,司马迁却用“无道”评价了商纣王的曾祖父武乙:《史记·殷本纪》:“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於河渭之间,暴雷,武

  • “射天”而遭雷劈?商王武乙冤大啦

    历史解密编辑:琳之说史标签:商王,武乙,周人,贞人,君王

    武乙,名瞿,商朝第 27 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 1147—前 1113 年。武乙是一位很能折腾的君王。在继位第三年的时候,《竹书纪年》说他“自殷迁于河北”,实际上是说武乙在黄河以北设立了行宫,但具体地址目前尚不得而知。但仅仅 12 年之后,他又在沬即今河南淇县,修筑了一处行宫

  • “徙于武乙,去于帝乙”:甲骨文揭示晚商都城所在地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甲骨文,孙伯灵,孙武,庞涓,史记,殷本纪

    随着收集甲骨文材料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罗振玉终于在1910年从甲骨文上发现了“殷王名谥十余”,并进一步推断出土甲骨的小屯村当是“徙于武乙,去于帝乙”的晚商都城所在地。又经多人的深入研究,确定这些甲骨的出土地就是《史记》中所说的“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所在地。这些甲骨文,主要是商王室进行占卜的记录

  • 《封神演义》中商容隐藏的小故事,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纣王,女娲,封神演义,丞相,王和,诸侯

    在《封神演义》第一集中,有一个关于尚容的隐藏故事。纣王七年三月十四日,早朝时,尚容说:“大臣尚容治罪丞相,主理朝政,……请至女娲宫降香这个词,因为全书没有上容的过错,所以有人认为是谦词,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我不如我,我不如我等等。但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纵观整本书,【受罚】这个词只出现了一次,其他

  • 《论语》第十八篇:微子篇

    历史解密编辑:谈政论经标签:孔子,微子,柳下惠,叔齐,子路,季氏

    第十八篇:微子篇本篇共计1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一篇中有如下内容: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弟子与老农谈孔子、孔子关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原文】18•1 微子(1)去之,箕子(2)为之奴,比干(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注释】(1

  • 仰慕先贤宋微子

    历史解密编辑:华豫资讯标签:姬发,箕子,孔子,纣王,商朝,宋国,周公,先秦,周朝,宋微子

    仰慕先贤宋微子作者:王万顺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虽然时过三千年之久远,但他们依然象天空的明星一样熠熠生辉。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在《论语》之中赞颂过殷商“三仁”微子、箕子和比干,他们不畏殷纣王之苛暴,仗义执言,彰显了为国为民之浩然正气。其中微子虽为纣王之庶兄,但他也

  • 游读济宁丨微子文化苑:晓人文历史 品微子古韵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网标签:微山湖,济宁,微山县,微山岛,微子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郑州 见习记者 朱晨 邢德蕊 济宁报道6月7日,“游读济宁”2022山东省旅发大会百人创作行动团走进济宁市微山县微山岛镇微子文化苑,感受其中的历史人文与自然风光。微子文化苑坐落在微山岛东部微子中路,依托殷微子、宋贤目夷君墓而建。对于微山来说,微子更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微山县、

  • 商书·微子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商书,微子,父师,天命

    商书·微子原文殷既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小师。微子若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我祖厎遂陈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凡有辜罪,乃罔恒获,小民方兴,相为敌仇。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曰:“父师、少师,我其发出狂?吾家耄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