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是造酒人的始祖,关于他的传说一波又一波。据说在一个酒店门面上挂着“喝上三碗醉三年,不醉三年不要钱。”看样子对自己的酒十分有信心,宋时有三碗不过岗就已经够夸张的了。看样这句话可以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这么夸张又夸张的语句出自于谁手呢?他就是正在卖酒的杜康。
杜康
有卖酒的当然也会有爱酒的,当时就有一个对酒十分钟爱的人,他就是刘伶。有天他从酒店门口路过,手里有文钱,正愁无处买,更何况对于非常爱喝酒的刘伶来说,看到一醉醉三年,那不服的气瞬间就涌了上来,我什么样的酒没喝过,这也太能吹了,今个我必须见识见识。刘伶急忙进屋,看到杜康上前迎来,还没等杜康开口,便说:“快把你店里最好的酒先来三碗尝尝。”杜康答道:“三碗得醉上三年呢,我看不妨先喝一碗尝尝鲜,能喝下去咱就继续喝,不能咱也不浪费。”刘伶气不打一处来:“就算喝死我,那也是我自愿的,你这么说分明是瞧不起我!我又不差你的酒钱,真多嘴!”杜康一听,答道:“是个好汉!那就三碗吧,喝完这三碗先不用付钱,等到三年后我再去你家管你要。”于是端来三碗酒,刘伶迫不及待的端起来咕咚咕咚的喝下去了,一碗接一碗,沉迷其中。喝完后还不忘杜康所说,三年后去家里要钱,于是真的回家了。
刘伶
刘伶回到家中,身体恍恍惚惚,媳妇看到他这样,问道:“你喝什么酒了?从来没见你醉成这样,莫非是生病了?”刘伶说:“我只是喝了杜康三碗酒,没什么,就是有点困。”说完,便躺下睡过去了,一直睡了几个日夜。
转眼间三年已过。杜康拿着钱袋子寻到刘伶门口,问:“刘伶在家吗?”刘伶媳妇出门答道:“在呢,请到屋里坐。”杜康进屋望着刘伶还在睡觉,便近身喊他,说:“兄弟醒醒吧,三年已过,酒钱还没付呢。”刘伶恍恍惚惚的醒来说:“三年了?我只是睡了一觉,这就三年了?”刘伶媳妇说:“是啊,这都过了三年多了。”刘伶忽然坐了起来说道:“好酒!果真是好酒!”杜康接着说道:“确定是好酒了,酒钱也别差着了。”刘伶急忙起身在屋内拿钱,交到杜康手里并说道:“杜康的酒真是太好了,我还要喝!”
杜康接过钱来放入钱袋,说:“好,我有的是酒,既然遇到喜爱它的人,要多少有多少。”刘伶激动不已:“兄弟,我定要开怀畅饮!”
真如刘伶自己所说,这回真的酒不绝口,到了店里一碗又一碗,细细数来居然喝了一百多碗。到家他媳妇一听杜康说一共喝了一百零八碗,顿时惊慌,这三碗就醉了三年,你这一百零八碗那可要醉到何时啊!这时候跟着的杜康说道:“嫂子,不如你也喝一些,这样你也不用照顾他,正好和他一块睡,要不等你们的儿女都老了,也没人照顾你。”刘伶媳妇听来有理,便也开始大口大口的喝,同刘伶一起醉倒了。
杜康见况,便喊来刘伶家中的儿女,说道:“二老这一睡至少要一百零八年,将来恐怕等你们老死了,他们也不会睡醒,为了省去麻烦,不如现在将他们埋起来,等过了这一百零八年,自然会有人来救他们。”孩子们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同杜康一起,将父母埋进土里,并立碑写到:刘伶之墓。
一百多年后,杜康来到刘伶的坟上,一看时机已到,便拿着铁锹将土挖开,打开棺材,同上次一样推了推刘伶,说道:”老兄,你已经醉了一百零八年了,该付酒钱了。刘伶睡了这么长时间,酒劲已经全部散去,起身说道:”你太唬人了,这一百零八年说过去就过去了?”说着发现自己居然在棺材里,他媳妇也醒了过来说道:“我同你一起醉了,不知谁将我们弄进棺材了。”杜康笑着说:“你们回家打听一下,当真过了一百零八年,便付给我酒钱,如果没有,我就不要酒钱了。”刘伶听着有理,便拉着媳妇一同回家了。
回家路上一看,竟物是人非。直到家中看到一位白发老人悠悠的从屋里出来,刘伶见有人便问:“这不是刘伶家吗?你又是谁?”老人答道:’是啊,刘伶就是我的祖太爷,已经过世一百多年了。“刘伶一听,果真过了一百多年了,那酒钱到哪去拿呢,总不能问后辈要吧。和媳妇商量说:”你我不能在这个家待了,如今又没钱,我们还是真死了吧。”媳妇也没办法便想着依从刘伶的法子,杜康见夫妻想撞死急忙拦住,刘伶说:“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正打算死去,怎么不愿放过我吗?”杜康哈哈大笑,说道:”你们回头看一下就明白了。”刘伶回头看,原来他们夫妻的尸体正在墓碑下躺着呢。
这时杜康便带着刘伶夫妇遥遥而上,踏着一股仙气消失在云端了。这是“杜康造酒刘伶醉”的传说,多少年来,杜康一直被造酒人尊为师祖,而品酒的师祖便是这不管遇到再大的挑战,依然敢于尝试的品酒大师——刘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