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9月上新日:《张仲景》与《鸽》邮品上线

9月上新日:《张仲景》与《鸽》邮品上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邮票暗记 访问量:4408 更新时间:2024/1/20 13:06:28

  自从中国集邮2020年3月设立“上新日”以来将,每个月的20日设立为“上新日”。

  随着2022年9月20日的临近,又一个“上新日”来临。

  随着2022年9月20日来临,一个中国集邮被玩坏的“上新日”又要来了,那么在这个“上新日”,中国集邮准备了哪些产品?

  首先就是将在10月22日发行的《张仲景》的邮品——《医圣仲景》:

  《张仲景》邮票,除了版式一和小型张之外,应该还会按照惯例发行版式二。至于版式枚数安排,参考当年的《华佗》邮票及邮品,应该不会有太多差距。

  之后就是将在11月5日发行的《鸽》邮票,这套邮票一套四枚,鉴于这套邮票面值就已经4.8元,所以这套邮票的版式安排应该是比较“迷你”。

  杭州亚运会原计划是2022年9月10日举行,但是因为疫情延期一年,其中各种产品又多了一年的制作周期。

  2022年中国航天最大的事情就是中国空间站将在轨建设完成,成为国家宇宙空间实验室。还有一件事情,就是中国的载人航天走过整整三十年。

  在中国纪念载人航天三十年之际,英国也正在纪念“女王上天”,所以中国集邮怎么能放过这个热点,于是就推出了英国的“变形金刚”和法国的“木乃伊”两套邮票的系列邮品:

  当然这个月新品之中,最“迷”的肯定要数这款——《清平之世 梦华之章》的邮品:

  在产品介绍中言明“欣赏宋代文化,领略宋韵之美”的册子,就这个名字大概率是鉴于某部自称是“开创新时代的神作”的电视剧热度,制作的产品。可惜没有人家命,却有人家的病。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过“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永远之瑰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其中很多事物,都值得身为后代的我们,穷尽一生所研究。既然要言宋,被誉为“五大名窑”为何集体缺席?其中已经发行的“汝窑”和“钧窑”:

  言宋,不说《水浒传》可以,不说岳飞不说也可以,但总不能不说宋徽宗吧。其书画皇帝的艺术成就可以被忽视,两宋之际的风云变幻其是罪魁祸首。

  在《高逸图》小型张的画面中,可是其有徽宗亲笔瘦金体题写的“孙位高逸图”。这邮册可是一部“展现宋代绘画的珍贵史料”,可是中国邮政上还有两幅宋画,一幅是《诗经》邮票边饰上的《唐风图》,另外一幅是《琴棋书画》版式二上的《深堂琴趣图》均没有选录。除此之外,涉及到宋朝邮票还有很多,我们之前在介绍电视剧时候就已经提及的包公、文彦博范仲淹欧阳修等等。还有大量壁画,文物邮票之中,均有宋朝的内容,以后有空可以漫漫闲谈。

  最后,无论是邮票设计还算邮品的筹划,一定要多做一些案头功夫,基础扎实,互为表里,否者“以色侍人就是溅”。

  来源:8090集邮

  免责声明:本文章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仅供参考

标签: 张仲景邮品新日集邮邮票

更多文章

  • 「医圣汉张仲景先生之碑」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进士,撰述,颜平原,医学家,中国古文献,张仲景先生之碑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碑文刻有中国明末清初进士桑芸撰述的祠墓记,文体采用唐代名书法家颜真卿之字体,约一千二百字。该碑由日本医家泷清于日本文政十年(1827年)募集百余名汉方医家出资而建立。

  • 脾肾阳虚百病生,张仲景一个神奇的药方,上能温脾,下能温肾

    历史解密编辑:医承有道标签:温脾,茯苓,脾肾阳虚,肾阳虚,医宗金鉴,真武汤,张仲景,温肾,中国古文献,医学家

    真武汤是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所记载的。真武,又名玄武,为四方宿名之一,是北方七宿的台称,因其虚危两宿形似龟(玄)、蛇(武),故称玄武。《医宗金鉴》记载,“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以之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汉方精义》记载:“名真武者,全在镇定坎水,以潜其龙也。”真武汤有温肾行水之

  • 经常腿凉、腿麻,小心是“腿梗”,张仲景一方,温阳活血

    历史解密编辑:水大叔叔标签:张仲景,温阳,活血,当归,瘀血,桂枝

    如果你经常腿发麻,发凉,特别是天冷了以后加重,这就要小心是腿梗了,听说过脑梗、心梗,可从来没听说过腿也会梗塞!其实下肢血管也会阻塞,如果我们经常不注意腿部的保暖,血液受寒以后,也会流不动,慢慢地形成瘀血,瘀血堵在小腿肚上,上面的血液通下不来,下面的血液又回流不上去,越堵越严重。再一个,人的这个血脉管

  • 张仲景“启动阳气”的方子!突发性耳聋,被它通开了,请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老柯讲标签:张仲景,阳虚,风寒,耳聋,阳气

    昨天,有一位中医前辈跟我讲,说我的中医科普专栏办得好,把原汁原味的中医,呈现给读者。如果继续这样做下去,一定会为中医的传播、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其实,产生多大的作用,我不敢奢望。我只是自私地,想让更多人感受中医的魅力。这样,我们这些中医人,好能有一口饭吃。初衷,仅此而已。现在,我要给你说的这个故事,

  • 经脉不通,百病丛生,张仲景“通脉方”通脉散寒,治肢体冷痛抽筋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张仲景,经脉,当归,温经散,通脉

    大家好,我是屈医生。中医上有句话叫做“脉通一寸,延寿一年”,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张仲景独传的“通脉方”,专治肢体冷痛、抽筋。经脉是我们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道路畅通气血运行才能畅通,我们身体才会无病无痛,身体好了心情好,寿命自然长久;可一旦我们的经脉气血不通了,就会腿疼腰疼,还特别怕冷,特别是如果天

  • 张仲景治疗腿抽筋,只用了一个2味药的方子!

    历史解密编辑:医承有道标签:芍药,张仲景,痛性痉挛,老中医,医学家,朱氏集验方,中国古文献,白芍,甘草,腿抽筋

    一个朋友,从去年冬天开始,夜间睡觉的时候经常发生“腿转筋”,几次痛得他从睡梦中醒来……去看医生,医生说缺钙,于是,我的这位朋友天天喝牛奶、晒太阳,腿转筋现象并没有缓解,反而趋向严重。一些人,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腰酸了,背痛了,腿抽筋了,就开始吃钙片了。但是吃了真那么有效吗?我且不评判,从中医的角度来

  • 含冤而逝的著名中医陈慎吾,一生专学张仲景,人称“伤寒论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老程健康谈标签:伤寒论,陈慎吾,中医,金匮要略,张仲景

    陈慎吾先生,1897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儒学世家,是清代医学家陈念祖的后代。他的原名为租望,号慎吾。陈慎吾自幼家学严格,从小就饱读诗书,精于儒学,又旁通岐黄。后来因为其亲族被庸医所误,所以立下了学医之志,开始发奋学习中医。由于他的儒学功底深厚,学习医学来事半功倍。33岁的他跟随河南儒医朱壶山学习,学

  • 南阳张仲景健康公园开园

    历史解密编辑:扬眼逗眉标签:张仲景,公园,南阳,仲景,中医药

    6月10日,南阳张仲景健康公园开园。南阳是医圣仲景故里,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张仲景健康公园是仲景文化品牌提升工程的有机单元,也是中医药文化推介传播的重要窗口和有效载体。公园建设因地制宜,将绿化融入城市生态,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乐,让仲景品牌这张城市名片更加靓丽,成为中医药文化科普和宣传教育的前沿阵

  • “细辛不过钱”?别逗了!医圣张仲景告诉你:需要用多少就用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神希园标签:配伍,中药,细辛,白芍,生用,张仲景,医学家,老中医,本草别说,中国古文献

    古人曾说,“济世之道,莫大于医;疗病之功,莫行于药”,也就是说,在大千世界中,有什么东西是比生命健康重要的呢?在中医世界里,有什么东西是比中药更重要的呢?当然,古今中医几千年,针灸与中药可以并列作为中医最独到的文化符号,不过要论使用频率最高、受众面积最大、接受度最广的,依然还是中药。在使用中药的过程

  • 湿气重,百病生,张仲景千古祛湿第一方,祛湿散寒,断湿气之源

    历史解密编辑:知心学姐说健康标签:祛湿,湿气,甘草,茯苓,健脾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湿气重,百病生,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经典的祛湿方,由医圣张仲景所创,可健脾散寒祛湿,彻底斩断湿气生成的源头,如果你也有以下症状,那就快来看看吧!现在人都知道,湿气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当体内湿气严重时,我们就会头晕头重,脸上油腻,四肢困重,腰酸无力,关节肿胀,浑身发懒不想动,只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