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仲景经典方子,囊肿,斑点,瘀滞皆可用

张仲景经典方子,囊肿,斑点,瘀滞皆可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有史 访问量:2001 更新时间:2024/1/24 14:02:45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中成药,出自仲景之手,价廉效好,把你身上的囊肿,斑点,瘀血通通化掉。

有的人手臂上,脸颊上慢慢出现了很多小黑点,以为是老年斑,不重视。同时呢,还总是觉得头晕头疼,肚子疼,胁肋疼,感觉像有针在扎一样,到了晚上还会加重,有的人甚至在医院查出了包块,囊肿等等。舌头颜色偏紫,舌头下面的两根血管比较粗,同时舌苔也比较厚腻,容易犯恶心,大便黏腻,容易粘在马桶上面冲不下去。

其实皮肤上的瘀斑、身体里的囊肿,一般都是提醒我们身上有痰瘀了。

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我们的气色就不会红润,容易发紫,有暗斑。身上有痰湿,就会影响我们的脾胃运化能力,所以总是舌苔很厚,犯恶心,大便黏腻。

同时,我们身上瘀血痰凝还很容易黏在一起,变成“痰瘀互结”,就是痰凝和瘀血结合在了一起,不仅会阻碍我们的气血运行,还会越来越大,慢慢就变成了包块,囊肿等等有形的痰瘀。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活血化瘀,化痰消结,改善我们的囊肿,包块体质,也防止瘀血痰凝,堵塞血管,造成心脑血管疾病。

今天沈医生给大家推荐一个中成药,是张仲景专为囊肿,包块,瘀血创造的方子,因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包块体质,所以这个方子也被做成了中成药,来更方便我们的使用。

这个中成药就是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可以活血化瘀,缓消癥块,就是用比较缓和的药性来消除我们身上的包块,不会伤害到我们的身体。

桂枝茯苓丸用到的药物分别是桂枝,茯苓,桃仁,牡丹皮,白芍。桂枝可以温通经脉,打通我们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让他们不容易聚积。茯苓可以健脾渗湿,来减少我们身上痰凝的形成。

牡丹皮和桃仁,都可以活血化瘀,同时牡丹皮还可以清热凉血,对于瘀血阻滞,导致的郁而化火,烦躁失眠,上火心烦,有清热宁心的作用。

最后再加一味白芍,在活血的同时,还可以收敛阴血,防止阴血的过度耗散,这也是说这个方子缓消癥块,用药缓和的地方。

桂枝茯苓丸这个方子,虽然用药简单,但是5味药的配伍,堪称经典,所以沿用至今。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药物虽好,但中医讲究辨证治疗,不对症,再好的药也不能用,如果你对自己的情况拿不准,就需要寻求医生的辨证指导啦,以免误用伤害身体。你学会了吗?

标签: 张仲景茯苓囊肿桃仁桂枝

更多文章

  • 解读一剂张仲景最简单的祛湿方,只需三味药,清肺健脾、利水渗湿

    历史解密编辑:傻妞说事标签:茯苓,水湿,渗湿,张仲景,祛湿方,医学家,清肺健脾,中国古文献

    喉咙痰多不祛、吃什么感觉都没味道,做什么事也都提不起精神,有气无力的,脸色也黯淡无光,四肢水肿,舌苔也特别的黏腻、这些都是典型的体内痰湿湿重的表现,为什么身体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这些问题在中医上讲跟我们的脾肺两脏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医上讲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气虚弱,

  • 张仲景“除湿圣方”,除去一身湿气,排尽肺中顽痰巧治睡觉打呼噜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湿气,茯苓,五苓散,打呼噜,白术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经常感觉喉咙里有痰,怎么吐也吐不完?睡觉时还经常打呼噜,吵得人睡不着觉?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了!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张仲景除湿圣方,祛除全身湿气,化尽肺中顽痰,巧治睡觉打呼!你知道吗?体内湿气大,不仅会导致心慌,头晕,头发脸上爱出油,早上起来脸面浮肿,以及嘴里粘腻,不想吃饭,经常腹胀

  • 便秘严重、痛苦不堪,医圣张仲景:以这个方为基础,那都不是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神希园标签:便秘,中药,君药,大黄,承气,医学家,医圣张仲景,中国古文献

    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能够及早实现“财富自由”,因此对于“貔貅”可是十分热衷。“貔貅”作为五大瑞兽之一,它的特点是“有嘴无肛,只进不出”。然而,像貔貅这般“吞万物而不泄,纳食四方而不出”,也只能是“貔貅本貅”,换做其他任何生物,恐怕很难做到,尤其对人体而言,要是“只吃不排”,那整个身体是受不了的。别说

  • 张仲景的一个安神方,两味药,让你一觉到天明

    历史解密编辑:能量源标签:滋阴,阴虚,生地黄,张仲景,安神方,医学家,中国古文献

    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养生堂饮食养生,药物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百科偏方!百合地黄汤在生活中用到的机会特别多,如果你经常失眠,并且是心阴亏虚、心神不宁导致的,这个方子就可以做个参考。失眠的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病位主要在心,

  • 上热下寒?张仲景用一方,打通中焦脾胃,引火归元,泻心补肾

    历史解密编辑:水大叔叔标签:张仲景,甘草,中医,中焦,上焦,补肾

    上热下寒到底如何调理?为什么有的人啊,容易上火、口腔溃疡,并且还容易长痘,咽干舌燥,牙龈肿痛。同时呢,还容易拉肚子,手脚温度不高,还怕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女性同志呢,还多见宫寒痛经。一个人身上,同时有热又有寒,这该如何调理呢?中医认为啊,这多半是中焦不通,导致身体里的阴阳啊,出现了不平衡的情况。

  • 专家建议抵制中医:李时珍是扯淡,张仲景是迷信,中医是骗子

    历史解密编辑:马芳菲娱乐说标签:李时珍,张仲景,中医,王福重,伤寒论,西医

    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华夏,我们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传承了很多具有自己独特性的文化。无论是汉语言文化还是中医,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瑰丽的一部分。但进入现代社会后,有关中医是否真的有科学依据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西医大行其道的当代,更是有很多年轻人对于中医嗤之以鼻。但好在大部分的人对于中医

  • 水湿在哪里,病就在哪里,张仲景两味药祛湿方,横扫体内一切湿气

    历史解密编辑:意难平标签:水湿,祛湿,湿气,运化,健脾,湿方,张仲景,医学家,中国古文献

    中医上讲,“湿多百病生”,你的湿气在哪,哪就会生病,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名医张仲景的祛湿方,让你无湿一身轻。那水湿是从哪生出来的呢?也就是我们的脾脏,中医上讲,脾主运化,可以运化体内的一切水液,我们的身体平时摄入的一些水谷精微都需要脾主运化的功能来分散布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很多人平时喜欢吃一些性凉的

  • 湿气很重怎么办?张仲景用两味药泡水,一升一降,化一身痰湿

    历史解密编辑:静静的空间标签:祛湿,湿气,白术,枳实,痰湿,张仲景,大腹皮,医学家,不适症状,中国古文献

    湿气很重怎么办??张仲景用两味药泡水,一升一降,化一身痰湿。大家好,我是和医生,痰多湿气重有什么表现,又该怎样精准化痰祛湿?今天我来告诉你。首先啊,湿气重多是因为脾虚,如果脾虚导致无法有效地运化水湿啊,就可能出现湿气内停的情况,如果湿气久停啊,无法排出体外,就会出现聚集生痰的情况。这些痰湿啊,又会阻

  • 失眠?抑郁?两千年前张仲景有“神奇良方”!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道医标签:失眠,柴胡,呕吐,头晕,症状,张仲景,医学家,中国古文献

    01现代人压力特别大,结果出现了无数很奇怪的病症,怎么调理都很难见效,让人伤透了脑筋,比如有突然呕吐的,有头晕到无法站立的,有失眠到每天睡两个小时的等等。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的一个方子谈起,这个方子,叫小柴胡汤。我先把小柴胡汤的方子给大家写一遍,这个分量不是原文的分量,是我通常使用的:柴胡9克

  • 医圣张仲景活血化瘀“第一方”,活血利湿调肝脾,瘀血一去百病消

    历史解密编辑:神希园标签:当归,茯苓,白术,大黄,川芎,瘀血,张仲景,医学家,老中医,活血化瘀,中国古文献

    在当今,但凡提到活血化瘀,几乎所有的中医都会第一印象想到清代名医王清任以及他的一系列逐瘀汤,尤其是血府逐瘀汤不仅被列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更是被誉为“活血化瘀第一方”。对于血府逐瘀汤,还是归入了时方系统,那么,在经方系统中,是否也有“活血化瘀第一方”呢?还真有,只不过,单纯从它的方药组成上看,似乎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