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31年,大将军窦婴患了中风,不愿意治疗,也不愿意吃饭。听说汉武帝没有处死他的意思,窦婴才开始吃饭,接受治疗。谁知,窦婴还没吃饱饭,汉武帝就派人将其拉到大街上,斩首示众。
窦婴,河北衡水人,汉文帝的小舅子,堂姐是窦皇后。有了这层关系,窦婴前途无量,他是汉文帝的亲信,许多人都纷纷投奔其门下。可惜,窦婴赳赳武夫一枚而已,为人直来直往,不懂得低调做人,说话不经过大脑思考。三次酒宴,终结了大将军窦婴的性命。汉景帝请客吃饭,窦皇后、梁王、窦婴都在场。也许是酒过三巡,汉景帝不胜酒力,说了一句糊涂话,“我百年之后,皇位传给弟弟梁王”。梁王,窦太后非常宠爱的儿子,汉景帝这么一说,窦太后非常高兴,说汉景帝够义气,是个好哥哥。汉景帝儿子一大堆,岂能传位给弟弟呢?历史上,皇位继承搞“兄终弟及”的王朝,没有一个不出现问题,内部不大动干戈。窦婴性情很直,便站起来,劝谏汉景帝:“有儿子在,岂能传位给弟弟呢?这不符合规矩。”
窦婴的话没有错,问题是他不应该讲这话,更不应该在公众场合讲话。汉景帝请客吃饭,是家人的团聚,皇位传给谁,也是皇帝的家务事,你一个外戚来凑什么热闹了。如此,窦婴得罪了窦太后、梁王,日子很不好过。作为堂舅,窦婴参与皇帝的家务事,实在不应该。酒醒之后,窦婴知道自己犯下了错误,便主动辞职,回家休养。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30万大军杀向长安,汉景帝惶惶不可终日。此时,汉景帝派人去请窦婴出山,让他火速带兵前往荥阳,守住长安的东大门。有了上次的教训,窦婴学聪明了,他说自己正在治疗中,身体不好,婉拒皇帝的邀请。窦太后知道窦婴有所顾忌,便主动上门跟他唠家常,窦婴觉得“戏份”已经做足了,便答应率兵出征。窦婴守住荥阳,齐军、赵军不敢妄动,周亚夫得以轻松搞定“七国之乱”。
武将序列,平定“七国之乱”的功劳以周亚夫、窦婴为最。论功行赏时,周亚夫册封为条侯,窦婴册封为魏其侯。此时,由于窦太后的关系,窦婴一路青云直上九云天,他担任丞相职务,位极人臣。辉煌时,窦婴门客三千余人,各行各业都有,人才济济。一朝天子一朝臣,汉景帝死后,汉武帝继位,另一个外戚快速崛起,此人就是与窦婴“同归于尽”的田蚡。没有发迹之前,田蚡对窦婴恭恭敬敬,鞍前马后地伺候着,俨然如同晚辈。汉武帝继位后,田蚡的同母异父姐姐王娡临朝,田蚡成为宰相,窦婴则闲居在家中。闲居在家,自然是门庭冷落鞍马稀,门客都纷纷转投田蚡麾下。此时,窦婴的好朋友灌夫看不下去了,便主动出击,去田蚡府上打探消息。田蚡无意中说,自己想要去窦婴家中做客,吃一餐饭。灌夫抓住机会,立马告诉窦婴,让他做好迎接准备,争取一个人脉资源。
田蚡为人刻薄,又屡次犯规,跟他往来只能自找麻烦。但是,窦婴不想就此被埋没,他还想东山再起,便在家里布置好宴席,迎接田蚡。宴席当天,田蚡并没有按时到来,灌夫便去丞相府上找他,结果发现田蚡还在睡大觉。看到灌夫,田蚡很惊讶,说自己那天只是说说而已,你居然当真了。田蚡此举,着实打了窦婴的脸,虽说后来他也去赴宴。灌夫为窦婴打抱不平,酒过三巡,公然数落田蚡,说他不讲诚信,让大伙都在等他。灌夫言辞犀利,让田蚡非常难堪,窦婴只好让人把醉酒的灌夫抬出去,并向田蚡道歉。此后,田蚡对窦婴、灌夫不满,双方矛盾很深,相互拆台。前131年,田蚡迎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太后很高兴,便下旨让群臣去丞相府上祝贺。窦婴、灌夫也一起前往祝贺,酒席上,双方再次冲突。田蚡敬酒,各位大臣纷纷下跪,讨好丞相大人。窦婴敬酒,大家都坐着。灌夫很生气,田蚡是武安侯、窦婴是魏其侯,为何差距这么大。
灌夫二话不说,直接拿起酒杯去敬酒,田蚡只是意思一下,没有一饮而尽。灌夫便数落田蚡,说他不够义气,还把自己杯中的酒给田蚡。如此,双方再次大闹一场,不欢而散。大喜之日,就这么草草了事,田蚡非常恼火。王太后觉得灌夫太过分,便让汉武帝将其处死,窦婴则极力施救。酒席上的口角,何至于此呢?窦婴拿出汉景帝的“遗诏”,想要面见汉武帝,为灌夫赎罪,还将田蚡私底下会见淮南王刘安的事情说出来。如此,王太后、田蚡联手,说“遗诏”是窦婴伪造,他犯了欺君之罪,理应处死。此时,汉武帝还斗不过王太后,只能“委屈”了窦婴。窦婴死后,田蚡惶恐不安,身体每况愈下。前130年,田蚡惊惧而死,其子田恬继承了爵位。前126年,田恬穿着短衣入宫,犯了“不敬”之罪,武安侯爵位被废除。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谋反,汉武帝追查,想要诛田蚡九族,但碍于王太后的面子,也就不了了之。参考书目:《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