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窦婴矫诏案:魏其侯窦婴所持汉景帝遗诏是真是假

窦婴矫诏案:魏其侯窦婴所持汉景帝遗诏是真是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1266 更新时间:2023/12/16 16:38:53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元光四年(前131年),丞相田蚡与魏其侯窦婴、将军灌夫发生冲突,靠着姐姐王太后的支持而迫使外甥汉武帝将窦婴、灌夫逮捕治罪。随后窦婴为了救自己与灌夫,便拿出汉景帝给自己的遗诏,将之献给汉武帝。然而朝廷认为诏书为假,便处死了窦婴、灌夫。那窦婴所持的遗诏是真是假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灌夫骂座

夏,丞相取燕王女为夫人,有太后诏,召列侯宗室皆往贺。(史记·田蚡传)

元光四年(前131年)夏,燕王刘定国为了掩盖自己私通庶母、强夺弟媳的丑事,便把女儿刘氏嫁给了权倾朝野的丞相田蚡为妻。田蚡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便大操大办此次婚礼。王太后为了给弟弟田蚡助势,便下诏让长安的宗室和列侯都去田府祝贺。

魏其侯窦婴此前与田蚡交恶,但迫于太后的诏书,只得邀请好友灌夫和自己一同前去。灌夫不满田蚡小人得志,便向窦婴推辞说:“我多次酒后失礼而得罪了田蚡,况且不久前又与他发生过冲突,还是不去为好。”

原来田蚡出任丞相后不久,灌夫就请他去窦婴家作客以示好。然而田蚡却对此十分轻慢,由此惹怒了刚正不阿的灌夫,二人于是互相敌视。后来田蚡又向窦婴强索良田不成,导致二人交恶。

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请。”灌夫亦持丞相阴事,为奸利,受淮南王金与语言。宾客居间,遂止,俱解。(史记·田蚡传)

然后田蚡为了报复灌夫,就在元光四年(前131年)春严查灌夫家族的不法行为。幸亏灌夫握有田蚡私交藩王的罪证,这才迫使田蚡收敛。随后二人就在双方门客的调解下和解,不再互相追究对方。

但窦婴认为此事已经过去,况且双方已经和解,担心不去会惹怒田蚡,便硬拉着灌夫去了田家祝贺。然而参加田蚡婚姻的宗室和列侯都对田蚡恭敬有加,在他祝酒时全都离席祝贺。可等到窦婴祝酒时,只有他的老朋友离席还礼,其他的宗室和列侯都无动于衷。

灌夫对此很气愤,怨恨那些轻视窦婴的人只会阿谀奉承。随后灌夫起身敬酒,等轮到田蚡时,他表示自己喝不了多少。灌夫见田蚡不给自己面子,于是劝酒说:“丞相是贵人,都喝完吧!”

然而田蚡执意不肯喝完,灌夫无奈,只得向其他人敬酒,轮到了临汝侯灌贤。虽然灌贤是灌家家主而自己曾是灌家家臣,但灌夫自认为为灌家效力多年,灌贤应该给自己这个老臣面子。可灌贤忙着和卫尉程不识小声耳语,就没有离席还礼。

灌夫早就积攒了一腔怒气,于是对着灌贤怒骂说:“你平生把程不识看得不值一钱,现在长辈敬酒,你又学小女子切切私语。”

田蚡听了很生气,认为灌夫是在挑衅,于是质问灌夫说:“程不识和李广是东西两宫的卫尉,你今天当众羞辱程将军,难道就不给李将军留面子吗?”

灌夫回答说:“今天你就是砍掉我的头颅,我也在所不惜,哪里还会在乎什么程将军和李将军呢!”

(田蚡)劾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皆得弃市罪……诸灌氏皆亡匿,夫系,遂不得告言武安阴事。(史记·田蚡传)

前来祝贺的宗室和列侯见田蚡与灌夫争吵起来,不愿惹麻烦,于是纷纷起身以上厕所为由离开。窦婴见了,连忙拉着灌夫离开。然而田蚡对灌夫骂座十分生气,强令仆人将其扣押,决定将其除掉,以免他再拿自己私交藩王的罪证威胁自己。接着田蚡以灌夫藐视太后诏书为由将其拘禁,还派人追捕灌夫族人想要斩草除根。

二,田窦辩论

窦婴派人去向田蚡求情,希望他放了灌夫。然而田蚡早就想杀掉灌夫,便对此予以拒绝。窦婴无奈,决定挺身而出,一定要救出灌夫。窦婴夫人担心丈夫此举会惹怒太后而导致窦家遭祸,便劝他不要去。可窦婴宁愿失去爵位也不愿看着好友被害,便执意向汉武帝上书求助。

汉武帝召表伯窦婴入宫,向他问明事情原委,认为他说得对,灌夫罪不至死,便让他到朝廷上公开讨议此事。然后百官在朝廷上讨论灌夫之事。窦婴为了救出灌夫,于是大力称赞灌夫的功劳,说他只是酒后糊涂,没有什么大罪。

田蚡为了反击窦婴,便极力诋毁灌夫横行霸道,还给他按上大逆不道的罪名。窦婴见田蚡不讲理,于是揭露他强占土地,收受财宝的丑事。田蚡十分生气,于是反驳称自己只是喜好财货美女,并没有什么野心;可窦婴与灌夫对朝廷心怀不满,还收拢天下豪杰,明显是图谋不轨。

汉武帝听了,于是询问百官说:“他们二人谁说的对?”

御史大夫韩安国为了缓和田蚡与窦婴的矛盾,于是和稀泥的回答说二人说的都有道理,希望皇帝圣裁。主爵都尉汲黯支持窦婴,内史郑当时则左右摇摆,其他大臣为了自保则默不作声。

汉武帝对此十分生气,故意斥责郑当时说:“你平时多次议论窦婴、田蚡的长短,现在众人一起讨论,你却畏首畏尾地像驾在车辕下的小马驹,我要把你们一起杀掉。”

三,窦灌遇害

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且帝甯能为石人邪!此特帝在,即录录,设百岁后,是属宁有可信者乎?”(史记·田蚡传)

王太后担心弟弟受委屈,便派人在宫外探听朝会的消息,对结果十分生气,便训斥儿子汉武帝放任其舅被人欺负,于是以绝食来威胁他处罚窦婴和灌夫。汉武帝无奈,只得向母亲谢罪,派御史调查此事。随后御史就奉皇帝的旨意调查窦婴所说,发现其所说不实,有包庇灌夫的嫌疑,于是以欺君之罪捉了窦婴。

孝景时,婴尝受遗诏,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汉书·灌夫传)

窦婴是汉景帝时的重臣,因为平定七国之乱而深受皇帝重用。汉景帝晚年担心儿子刘彻年少难以坐稳皇位,便给窦婴留了遗诏,授予他便宜行事之权。此时窦婴身陷囹圄,为了自救,便通知侄儿拿着遗诏去找汉武帝,希望求见皇帝。

汉武帝见到遗诏,便命主管官员核实真假,然而该官员没有发现宫内的遗诏备份,便弹劾窦婴伪造先帝遗诏。汉武帝无奈,于是先处死了灌夫。随后田蚡担心窦婴获释,于是派人散播攻击他的谣言。汉武帝听了谣言,于是处死窦婴。

四,遗诏真假

船长认为窦婴所持汉景帝遗诏为真,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婴亦薄其官,因病免。(汉书·窦婴传)

首先窦婴在汉景帝时直言敢谏,敢于顶撞堂姑窦太后“兄终弟及”的心意,支持皇帝“父死子继”的心意,可见窦婴是对汉景帝忠心耿耿的大臣,加之他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有大功,所以汉景帝对他十分信任,让他成为与周亚夫共同位高权重的大臣。虽然窦婴因为反对废太子而惹怒汉景帝,但他淡薄名利与权势,所以汉景帝完全放心给他留遗诏而不怕他造反。

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於栗姬,曰:“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史记·外戚世家)

其次汉景帝之所以废皇太子刘荣,就是担心其母栗姬会成为吕后。而汉景帝去世时,儿子汉武帝只有15岁,属于主少国疑。那汉景帝极有可能担心儿子即位后受制于其母王氏而无法掌控权势,会成为王氏外戚的傀儡,便给予窦婴便宜行事之权,让两家外戚互相牵制。同时《史记》和《汉书》都记载窦婴“常受遗诏”,认为遗诏是真,可见窦婴没有伪造遗诏。

书奏上,而案尚书大行无遗诏。诏书独藏魏其家,家丞封。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史记·窦婴传)

最后窦婴所持汉景帝遗诏在宫内没有备份,后人猜测有多种可能性:汉景帝故意不留备份;王太后和田蚡私毁备份;汉武帝私藏备份。然而这些猜测都却乏有力证据,可能永远都无法说清备份丢失真相。

标签: 窦婴刘启遗诏太后丞相灌夫

更多文章

  • 文景之乱(二一)窦婴并非军人出身,为何刘启将他任命为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窦婴,刘启,晁错,大将军,周亚夫,窦太后,汉景帝,文景之乱

    窦婴是窦太后的堂侄,在汉景帝刘启执政期间备受重用,并且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在刘启重用窦婴之前,窦婴因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储君与窦太后不合,辞去詹事官职,还被窦太后从允许出入宫门的名单上删去,禁止他入宫朝见。七国之乱发生后,刘启考察皇族和窦氏外戚的名册,从中提拔了窦婴。于是窦婴被任命为大将军,

  • 汉武帝杀窦婴, 绝对是冤杀, 目的就是不许外戚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馨馨的生活标签:窦婴,刘彻,丞相,刘启,太后,司马迁

    有人说司马迁写《史记》是激愤之作,对于外戚和酷吏极为的不满,这也是司马迁为何刻意抬高李广的原因。但在所有的外戚里,唯独一人司马迁对其评价极高,此人就是魏其侯窦婴,此人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他的被杀更多是政治牺牲品,是汉武帝告诫太后,今后外戚不许干政。窦婴这个外戚非常有意思。他是窦太后的亲侄子,是景帝在

  • 得罪太后冒犯景帝,为人草率屡屡吃亏的窦婴,为何能够成为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窦婴,景帝,丞相,刘启,太后,刘彻

    窦婴,西汉大臣,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在汉景帝时期任魏其侯,汉武帝时期任丞相。汉景帝曾经评价过窦婴性格骄纵,做事莽撞,难当重任。按理说景帝这样评价窦婴,窦婴应该当不成丞相。在汉景帝时期,窦婴却没有任丞相,但是为什么到了汉武帝时期就当上了丞相?汉景帝为什么会这样评价窦婴?窦婴在田窦之争中作为朋友,十分讲

  • 窦婴之死:交友不慎其实只是诱因,背后隐藏着一场细思极恐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窦婴,灌夫,丞相,刘彻,刘启,王太后

    魏其侯窦婴是谁?那绝对是西汉政界当之无愧的大佬:既是历经文帝、景帝、武帝的三朝元老,又是窦老太太在世时的头号外戚,因为他是窦老太太的亲侄子。文官,干过百官之首的丞相;武官,干过至高无上的大将军。关键是,窦婴这个位高权重的外戚还真不是一个花架子,人家要功劳有功劳,要能力有能力,要品行有品行。他是平定“

  • 窦婴在汉武帝时期已是必死之局,其一生可谓汉朝外戚的缩影

    历史解密编辑:鹏哥爆笑视频标签:窦婴,刘彻,窦太后,太后,王太后,田蚡,汉武帝

    汉朝与其他朝代不同的地方在于从前汉到后汉一直摆脱不了外戚擅权的问题,也因此,汉朝朝堂内斗也大多围绕着一波又一波的外戚进行。窦婴的死也正是汉武帝一朝初期外戚争权的结果。窦婴其人窦婴是汉文帝皇后窦氏的侄儿。窦婴这个人,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有能力,一个是有原则。有能力体现在他是平定汉文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功

  • 窦婴的死,田蚡的疯与汉武帝的诡计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窦婴,田蚡,刘彻,灌夫,刘启,王太后,窦太后,汉武帝

    窦婴的死,田蚡的疯与汉武帝的诡计汉武帝,是中国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也或许是有史以来最独裁、最有权势的君主。帝国上下,汉武帝总能支如臂使,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撼动汉武帝的权威。然而或许很少有人知道,汉武帝当权之初,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傀儡,而压在他头上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奶奶——孝文窦太皇太后。一、窦太

  • 窦婴之死:吓疯了汉武帝的舅舅与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让风替我保密标签:刘彻,田蚡,景帝,王太后,窦太后,汉武帝,窦婴之死

    公元前131年12月,窦婴被腰斩于长安渭城,家人180多口受到株连,满门抄斩。这位曾经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有赫赫大功的勋贵外戚,竟以这样的结局告别人世,让人唏嘘不已。而《史记》与《汉书》中都将矛头指向窦婴的死敌,武安侯丞相田蚡。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武安侯田蚡竟因此吓病了,并于前130年病逝。那么

  • 窦婴:不看立场的公正,只会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窦婴,丞相,刘启,太后,刘彻,灌夫

    夫家乍贵,窦漪房很是慌张,昨日还是温言润语的代王,今日却被要求摆出威严少说话,因为他成为了皇帝。虽然身为代王的时候,刘恒一家也很富贵,但在山西的封地里,生活总是无拘无束的,不爱折腾的诸侯王向来命好,偶尔亲自松土种田可能还会受到皇帝的称赞。窦漪房阴差阳错来到山西后,就被这样与世无争的刘恒百般宠爱,人生

  • 伪诏风波:靠着一份“伪诏”和窦婴的人头,汉武帝铲除了外戚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窦婴,刘彻,丞相,太后,刘启,遗诏

    提到窦婴之死,很多人一定会说他是个好人,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如果不是结交了灌夫这个草包,恐怕还不至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但是政治斗争那有什么道理可言,只要能够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什么样的手段都是使得出来的。窦婴只不过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罢了,从他一出场就已经很明确,他政治觉悟不高,根本不适合搞政治

  • 许昌最新人事任免

    历史解密编辑:这儿是许昌标签:许昌,任命,副主任,许昌市

    来源:这儿是许昌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曲丰霞等同志 职务任免的通知 许政任 [2022] 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市政府决定:任命曲丰霞同志为许昌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副主任,原任许昌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职务随机构更名自行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