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景之乱(二一)窦婴并非军人出身,为何刘启将他任命为大将军?

文景之乱(二一)窦婴并非军人出身,为何刘启将他任命为大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614 更新时间:2024/1/27 15:06:29

窦婴是窦太后的堂侄,在汉景帝刘执政期间备受重用,并且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在刘启重用窦婴之前,窦婴因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储君与窦太后不合,辞去詹事官职,还被窦太后从允许出入宫门的名单上删去,禁止他入宫朝见。七国之乱发生后,刘启考察皇族和窦氏外戚的名册,从中提拔了窦婴。于是窦婴被任命为大将军,赏赐黄金千斤。窦婴利用这些黄金招揽当时的名士为国效力,还带领他们率军镇守荥阳,为平定七国之乱立下大功。事后刘启封窦婴为魏其侯,让他参与讨论朝中军政大事,地位与条侯周亚夫平起平坐。

对于刘启这样的安排,历史上都给予了非常正面的评价。很多人认为刘启有识人之明,能够发现窦婴的才能,让他有机会在七国之乱中立功。而窦婴在这过程中也成为扭转朝廷局势的关键人物,正是因为他推荐了赋闲在家的袁盎,才推动了朝廷诛杀晁错的操作,让刘启重新得到朝廷大臣的支持,拉开了朝廷出兵讨伐吴楚联军的序幕。然而从军事角度来看,刘启的重用窦婴为大将军是非常冒险的,这与他一贯稳妥的用人原则不符。实际上在此之前,窦婴从未有过军事生涯,家族也没有军人出身,与军队并无任何接触。

在当大将军之前,窦婴当过最大的官就是詹事,这其实是个没有什么发挥余地的中层官职。詹事是主管皇太子事务的官职,不参与朝中事务,只辅助皇太子。在刘启没有册立皇太子的背景下,窦婴当詹事其实没什么重要工作,只是做个样子而已。所以窦婴自己也不太喜欢这个官职,在于窦太后闹矛盾后,果断辞职回家。可以说在这期间窦婴是没什么政绩的,最大的表现就是在讨论立梁王刘武为储君的时候表示反对。在这种前提下,刘启将窦婴提拔为大将军,并且赐予大量黄金,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大将军是汉朝最大的军职,向来由军队第一人担任,以统领全国的军队。这样的职务一定是赋予军事能力卓越的名将,或者是在对外作战中取得赫赫战功的功臣。然而在当大将军之前,窦婴并没有任何军事生涯的履历,更没有赫赫战功。相对于窦婴,周亚夫反而是最佳人选,他当时已经是汉朝军队的第一人。这既是因为在细柳练兵抵抗匈奴入侵的功劳,也是汉文帝刘恒临终时对刘启的嘱托。可刘启却反常的只升任周亚夫为车骑将军,把大将军的官职交给了毫无军事经验的窦婴,这大大出乎了朝廷中大臣们的意料。

在七国之乱发生的大背景下,吴楚七国联军五十万西进攻打长安,刘启的这个操作很多人无法理解。从军事角度分析,让毫无军事经验的窦婴领兵出征显然是不现实的,窦婴在当时也不具备这个能力。从能力和资历上看,统帅朝廷大军的只能是周亚夫,也只有他有能力击败五十万吴楚七国联军。而且周亚夫又是刘恒临终时嘱托的将军,在政治上比窦婴更有资格当大将军。这些背景因素刘启都是心知肚明的,可他仍旧坚持提拔了窦婴,并赋予了很大的权力。而刘启这种不合情理的操作让很多人感到疑惑,也产生了很多猜测性的说法。

分析刘启进行这种不合情理安排的原因,可以从七国之乱前后的汉朝政局中找到答案。七国之乱是因为晁错的"削藩策"而引发的刘氏诸侯王叛乱,去本质是刘邦大封刘氏诸侯王引发的尾大不掉问题。当时刘邦大封刘氏诸侯王,希望他们替代异姓诸侯王管理国家,拥护朝廷和刘氏天下。这个想法虽然好,但刘氏诸侯王做大后野心勃勃,对朝廷诏令视若罔闻,甚至出现了密谋反叛的行为。因此从汉文帝时期的贾谊"治安策",再到晁错的"削藩策",都是为了解决刘氏诸侯王威胁朝廷,尾大不掉的问题。

然而晁错的策略过于激进,不但激起了以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为首的七国诸侯王叛乱,而且被朝廷中的大臣抵制。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刘启要么和吴楚七国和谈,要么朝廷出兵平乱。虽然刘濞等人打起了"诛晁错,清君侧"的大旗,但刘启不会幻想杀了晁错,就能让吴楚七国联军自动退兵。所以刘启面对这种危局只有两手准备,一是争取和刘氏诸侯王和谈,二是朝廷整军备战。一旦谈判破裂,朝廷肯定要出兵平乱的。这样刘启就需要得到朝廷中权贵的支持,尤其是掌握军权的,以周亚夫为首的开国元勋集团的支持。

可是由于周亚夫等人与晁错不合,他们不可能支持晁错的平乱计划,所以朝廷中出现了对立的两派。虽然晁错提出了自己镇守长安,让刘启和御驾亲征的办法,但是刘启并不赞同,这种办法虽然加强中央集权,从周亚夫等人手中收回兵权,但却无法保证平乱战争的胜利。因为刘启自己根本没有军事经验,没有周亚夫等人的支持,朝廷军队如何在作战中战胜吴楚联军?因此从军事上稳妥考虑,平叛的首要人选自然是周亚夫这样的沙场宿将。于是刘启没有答应晁错的平乱策略,而是继续使用周亚夫等人领兵平乱。

可是刘启对周亚夫等人并不放心,这些开国元勋集团的重臣向来把持朝政,嚣张跋扈,对皇权的威胁仅次于刘氏诸侯王。如果任命周亚夫为大将军,把军权都交给他,那平定七国之乱后很可能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而且这些开国元勋都是拥有各自封地的列侯,在地方上资源和权力都很大。如果再让他们掌控了军权,消灭了刘氏诸侯王,那很可能对皇帝和朝廷产生不臣之心。所以刘启不可能把军权放心的交给周亚夫,必须派自己的心腹加入军队。这一方面是监督和遥控朝廷军队平乱,另一方面也是掣肘和制衡周亚夫在军队的权力。

窦婴作为窦太后的侄子,是外戚窦氏的核心人物。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外戚在朝廷中的代表。在讨伐刘氏诸侯王的大背景下,刘启自然不可能让刘氏皇族的人出任大将军,那外戚就成为另一个选择。而窦婴作为外戚向来是开国元勋集团排挤的人物,不会和周亚夫等人合谋,这就保证了两人在平乱的军队中互相制衡。窦婴又没有军事经历,在军队中没有根基,出任大将军也不会出现拥兵自重的问题。再加上因立储的事,窦婴与梁王刘武不合,所以他与刘武也是站在对立面的。这些情况都打消了刘启的疑虑,使他能充分相信窦婴。

窦婴成为大将军,实际上是不具备朝廷军队指挥权的。他在朝廷军队中的作用主要是监督军队作战和制衡军权,同时也代表着刘启在军中意志。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是在周亚夫的指挥下展开的,而窦婴率军只是镇守荥阳作为后备,并不是主动到一线作战。因此刘启选派窦婴根本不需要看他是否具有军事能力,只需要让窦婴监督和掣肘周亚夫。他赐予窦婴大量黄金,就是让窦婴去拉拢朝廷和军队中的文臣武将,招揽被晁错排挤下野的名士官员,让他们能够在窦婴身边形成新的势力,与周亚夫的开国元勋集团形成制衡。

从刘启任命窦婴为大将军来看,这种不合理的操作之下,藏着他费尽心机的安排和策略。从这些方面也充分体现出刘启心机的深沉,和对朝廷重臣周亚夫的猜忌。而且这种安排不仅仅是在战争中对周亚夫的不信任,更是为了在战后阻止开国元勋集团进一步扩大在朝廷中的权力。

实际上从史料来看,七国之乱后开国元勋集团因平乱的功勋势力大增,得到了很大的权力和国家资源。而周亚夫更是成为朝廷第一人,甚至坐上丞相之位。而窦婴却也因功被封为魏其侯,在朝中议论军政大事时和周亚夫平起平坐。在他的身后也招揽了一大批的功臣和名士,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由此可以看出,刘启提拔窦婴为大将军的安排,是为了与周亚夫等人的开国元勋集团形成权力制衡,避免朝廷大权旁落的提前布置,与平定七国之乱的军事布置无关。刘启有意在朝廷中布置这种局面,目的是让朝廷出现权力制衡,两个权力集团互相争斗的格局,自己作为皇帝就能以超然的地位控制朝政大局。这种帝王权术在古代的历朝历代是备受推崇的,被认为是掌控皇权的必备素质。可是从治国的角度看,这些操作也是非常危险的,极易引发党争和内乱。古代效法刘启这种策略的皇帝不少,成功者寥寥无几,便是如此。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杀窦婴, 绝对是冤杀, 目的就是不许外戚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馨馨的生活标签:窦婴,刘彻,丞相,刘启,太后,司马迁

    有人说司马迁写《史记》是激愤之作,对于外戚和酷吏极为的不满,这也是司马迁为何刻意抬高李广的原因。但在所有的外戚里,唯独一人司马迁对其评价极高,此人就是魏其侯窦婴,此人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他的被杀更多是政治牺牲品,是汉武帝告诫太后,今后外戚不许干政。窦婴这个外戚非常有意思。他是窦太后的亲侄子,是景帝在

  • 得罪太后冒犯景帝,为人草率屡屡吃亏的窦婴,为何能够成为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窦婴,景帝,丞相,刘启,太后,刘彻

    窦婴,西汉大臣,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在汉景帝时期任魏其侯,汉武帝时期任丞相。汉景帝曾经评价过窦婴性格骄纵,做事莽撞,难当重任。按理说景帝这样评价窦婴,窦婴应该当不成丞相。在汉景帝时期,窦婴却没有任丞相,但是为什么到了汉武帝时期就当上了丞相?汉景帝为什么会这样评价窦婴?窦婴在田窦之争中作为朋友,十分讲

  • 窦婴之死:交友不慎其实只是诱因,背后隐藏着一场细思极恐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窦婴,灌夫,丞相,刘彻,刘启,王太后

    魏其侯窦婴是谁?那绝对是西汉政界当之无愧的大佬:既是历经文帝、景帝、武帝的三朝元老,又是窦老太太在世时的头号外戚,因为他是窦老太太的亲侄子。文官,干过百官之首的丞相;武官,干过至高无上的大将军。关键是,窦婴这个位高权重的外戚还真不是一个花架子,人家要功劳有功劳,要能力有能力,要品行有品行。他是平定“

  • 窦婴在汉武帝时期已是必死之局,其一生可谓汉朝外戚的缩影

    历史解密编辑:鹏哥爆笑视频标签:窦婴,刘彻,窦太后,太后,王太后,田蚡,汉武帝

    汉朝与其他朝代不同的地方在于从前汉到后汉一直摆脱不了外戚擅权的问题,也因此,汉朝朝堂内斗也大多围绕着一波又一波的外戚进行。窦婴的死也正是汉武帝一朝初期外戚争权的结果。窦婴其人窦婴是汉文帝皇后窦氏的侄儿。窦婴这个人,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有能力,一个是有原则。有能力体现在他是平定汉文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功

  • 窦婴的死,田蚡的疯与汉武帝的诡计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窦婴,田蚡,刘彻,灌夫,刘启,王太后,窦太后,汉武帝

    窦婴的死,田蚡的疯与汉武帝的诡计汉武帝,是中国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也或许是有史以来最独裁、最有权势的君主。帝国上下,汉武帝总能支如臂使,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撼动汉武帝的权威。然而或许很少有人知道,汉武帝当权之初,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傀儡,而压在他头上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奶奶——孝文窦太皇太后。一、窦太

  • 窦婴之死:吓疯了汉武帝的舅舅与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让风替我保密标签:刘彻,田蚡,景帝,王太后,窦太后,汉武帝,窦婴之死

    公元前131年12月,窦婴被腰斩于长安渭城,家人180多口受到株连,满门抄斩。这位曾经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有赫赫大功的勋贵外戚,竟以这样的结局告别人世,让人唏嘘不已。而《史记》与《汉书》中都将矛头指向窦婴的死敌,武安侯丞相田蚡。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武安侯田蚡竟因此吓病了,并于前130年病逝。那么

  • 窦婴:不看立场的公正,只会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窦婴,丞相,刘启,太后,刘彻,灌夫

    夫家乍贵,窦漪房很是慌张,昨日还是温言润语的代王,今日却被要求摆出威严少说话,因为他成为了皇帝。虽然身为代王的时候,刘恒一家也很富贵,但在山西的封地里,生活总是无拘无束的,不爱折腾的诸侯王向来命好,偶尔亲自松土种田可能还会受到皇帝的称赞。窦漪房阴差阳错来到山西后,就被这样与世无争的刘恒百般宠爱,人生

  • 伪诏风波:靠着一份“伪诏”和窦婴的人头,汉武帝铲除了外戚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窦婴,刘彻,丞相,太后,刘启,遗诏

    提到窦婴之死,很多人一定会说他是个好人,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如果不是结交了灌夫这个草包,恐怕还不至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但是政治斗争那有什么道理可言,只要能够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什么样的手段都是使得出来的。窦婴只不过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罢了,从他一出场就已经很明确,他政治觉悟不高,根本不适合搞政治

  • 许昌最新人事任免

    历史解密编辑:这儿是许昌标签:许昌,任命,副主任,许昌市

    来源:这儿是许昌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曲丰霞等同志 职务任免的通知 许政任 [2022] 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市政府决定:任命曲丰霞同志为许昌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副主任,原任许昌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职务随机构更名自行免除;

  • 许昌八龙游园停车场即将扩建!

    历史解密编辑:许昌春秋网标签:林荫,停车位,文峰路,许昌市,八龙游园,地下停车场

    八龙游园停车场即将扩建!5月25日,八龙游园智慧停车项目在市委规委会2023年第二次会议上评审通过,停车场车位将由31个增至104个。据了解,八龙游园周边有酒店、超市、医院等,对停车位需求量较大,而八龙游园停车场目前仅有停车位31个,不能满足市民停车需求。为有效缓解该问题,我市决定实施八龙游园智慧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