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名臣朱买臣发迹后,他的前妻为何选择悬梁自尽?

汉朝名臣朱买臣发迹后,他的前妻为何选择悬梁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1480 更新时间:2023/12/20 5:57:26

当初是朱买臣的妻子崔氏主动提出离婚的,崔氏嫌弃朱买臣穷酸不会挣钱,只会“之乎者也”。

朱买臣确实家贫,娶了崔氏后,主要经济来源就是上山砍柴换点零用钱。

但朱买臣不向命运低头,依然是个乐天派,每天大声背诵诗词歌赋,治国策论等文章,这在当时人们眼中就是不务正业,四邻八家都笑他是个呆瓜。

老婆崔氏觉得脸上无光,不让朱买臣背书,朱买臣说:“不吃饭可以,不读书不行”。崔氏说,“你读书我就和你离婚。”

其实崔氏想找理由离开朱买臣,她早就有了外心了。原来她常趁丈夫上山砍柴之机,和邻村的小木匠偷情,小木匠手里有个钱,每次都给她几两银子。

这事只瞒过了朱买臣。

崔氏萌生了和小木匠做长久夫妻的念头,于是逼着朱买臣写休书。

崔氏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朱看这日子确实没法过了,干脆写了休书。

崔氏的目的达到了,和小木匠过起了日子。朱买臣孤零零一个人,更加努力学习。

谁知道离婚五年后,朱买臣被汉武帝刘彻慧眼识珠,提拔朱做了会稽太守,朱的仕途一帆风顺,听说还要提拔他做都尉。

这时朱的前妻崔氏心想:“太守可比木匠挣钱多,我抹下脸来求他和我复婚,如果能行,我后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崔氏找到前夫朱买臣,一见面跪倒磕头,现在朱是会稽(江苏)太守,崔氏只是一个农村木匠的妻子,身份有天地之别。

崔氏哭着说:“千错万错,看在曾经夫妻一场,咱俩复婚吧,说罢呜呜哭了起来。”

朱看了一眼前妻,说,“平身吧,外面自己搬个凳子坐在旁边咱们唠唠嗑。”

崔氏一看有缓和的余地,屁颠屁颠从外面搬了一个凳子坐了下来。

朱买臣开言道:“我以为咱俩这辈子不会再见面了,当初你死心塌地的要和我离婚,我苦苦挽留你,你还记得我说的话吗?”

崔氏一脸的茫然。

朱接着说:“我就知道你忘了,但我不会忘记。你骂我四十岁了不会挣钱,只会上山砍柴换点小钱过日子,嫌我穷。我说再等10年,50岁时我就会发达,到时候好好让你享清福。你不信,说我穷酸样,你能当上官,天底下就没有穷人了,难道你一点不记得了?”

崔氏这才想起来了,感觉当初自己确实够尖酸刻薄的,毕竟夫妻一场,没有给前夫一点时间和面子,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坚决要离婚,这事确实怪自己。

崔氏低下了头,诺诺说道:“谁知道离婚五年你走运了,知道这样打死我也不离婚”。

朱买臣听了心中暗笑:“这女人始终就是一个势利眼,没有真爱!”

朱买臣朗声说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道君子贫,只是时未到”。

这话我爱听,没毛病,男人一时落魄不可怕,有时候苦难对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

比如历史上的模范夫妻薛平贵与王宝钏,王氏始终对丈夫有信心,哪怕一时住寒窑,她相信有一天丈夫会住官府大殿,这就是真爱。

还有宋朝宰相、写出著名《寒窑赋》的吕蒙正。吕蒙正家贫比朱买臣有过之而无不及,吕蒙正最后做了宋朝的宰相。

可惜崔氏目光短浅,有眼不识金镶玉,把一颗明珠无情抛弃了。

也不知道崔氏咋想的?换做任何一个女人也没脸来找前夫。自己也不照照镜子,朱买臣是一方大员,他现在还能接纳一个黄脸婆的村妇吗?

崔氏简直自取其辱,最后恳求朱买臣把他接回来。

朱买臣挥挥手命仆人打来一盆水,对崔氏说:“这样吧,我把这盆水泼在地上,如果你能把水原封收回来,咱就复婚。”

崔氏不死心,想试一试,于是同意了。

朱买臣把水泼在地上,崔氏急忙跪在地上往盆中收水。急手忙脚收了半天,盆子里只有少半盆泥水。

崔氏恍然大悟,这是前夫羞辱自己,天底下哪有“可收回的覆水”呢!

崔氏满面羞愧地跑了,回到家就悬梁自尽了。

有时候人犯的错误无可挽回,如果崔氏不是如此弱智,她也许不会死。

对于崔氏的做法你有什么说的,不妨留言评论一番。现在的女孩子不比崔氏多聪明,不是吗?

文/秉烛读夏秋

标签: 朱买臣吕蒙正太守宰相刘彻崔氏

更多文章

  • 朱买臣, 他是励志哥, 更是腹黑男, 将妻子逼上绝路

    历史解密编辑:电竞前线标签:刘彻,太守,武帝,富贵,朱买臣

    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朝著名大臣朱买臣被汉武帝任命为会稽太守。当他衣锦还乡时,在迎接自己的队伍里,见到了自己的前妻以及她的丈夫。朱买臣立即命人停车,把两人接到太守府,每天热情接待他们,但仅过了一个月,前妻就在太守府里自杀身亡了。关于她的死因,《汉书》这样记载:“居一月,妻自经死。”一条人命,区区

  • 朱买臣因何发迹,缘何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朱买臣,刘彻,北魏孝文帝,太守,张汤

    朱买臣画像朱买臣的一生可谓颇为传奇,“覆水难收”、“马前泼水”就是讲的他和他老婆的故事,大意就是朱买臣年轻的时候抛,他老婆嫌弃他穷,抛弃了他然后改嫁,当朱买臣发达了以后,又回来找到朱买臣想依靠他,但此时的朱买臣就拒绝了她老婆的请求,最后他羞愧难当选择自杀了。朱买臣的发迹,得益于他的好友严助,汉武帝时

  • 朱买臣对前妻很厚道马前泼水是抹黑幸亏朱买臣老婆自杀了要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朱买臣,刘彻,丞相,太守,刘邦

    有人说汉武帝刘彻对待大臣,就像一个始乱终弃的情人,看你顺眼的时候,你咋做都好,时间长了、腻了,看你不顺眼你咋做都是个死,比如李广受重用的时候,杀了无罪的霸陵尉也每事,等到有了卫青,李广迷个路都得死;窦婴灌夫都曾可以横行无忌,跟田蚡吵一架,就被灭了门。朱买臣虽然没有建立卫青李广那样的功业,但是却也被汉

  • 朱买臣,跌宕起伏的一生,映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哀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朱买臣,刘彻,知识分子,那个时代,太守,公孙弘

    提到朱买臣,很多人会人也他也算是个励志人物,有人会认为他度量狭窄,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映射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哀。从最开始的不得志,连自己的妻子都瞧不起他,以至于妻子羞愧不已离开他而去;但等到他爬上了统治阶级的高位之后,大家又都来奉承他。人生的起落并没有让朱买臣看淡世态炎凉,而是让他表现出了封建社

  • 汉朝名臣朱买臣发迹后,接前妻过来享福,他前妻为何羞愧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朱买臣,刘彻,太守,刘启,严助

    古人总说“糟糠之妻,何以不弃”,一个男人在发迹之后如果能够不抛弃跟自己同甘共苦的发妻,那便是美德。而朱买臣的人生却不同,在他贫瘠穷困的岁月中,他的发妻离他而去,嫁给了别人,在朱买臣衣锦还乡后,也没有对前妻落井下石,依然选择了善待。所以朱买臣这也是一种美德,只是有些另类罢了。西汉时期的朱买臣乃是一位奇

  • 戏剧也能“杀人”:马前泼水讲述的朱买臣的前妻真的那么不堪么?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朱买臣,戏剧,刘彻,太守

    作者:阿赖耶识作为一个东北人,儿时的小调就是二人转,无论是包公断后,还是罗成算卦,还有王二姐思夫,黄氏女游阴等等。在小时候,这些唱段都能张口就来,其中有一个马前泼水,记忆尤其深刻。(一)戏剧:马前泼水这段戏唱的是一个叫做朱买臣的学子,娶了一个懒惰的媳妇。婚后的朱买臣一边砍柴筹钱,一边读书刻苦,一边伺

  • 朱买臣的前妻崔氏是拜金女吗?还是朱买臣是负心汉?

    历史解密编辑:邹祥爱看电影标签:崔氏,太守,朱买臣,穷书生,负心汉

    朱买臣是汉朝人,官衔是太守,在汉朝时期的太守,就相当于省长的职位,朱买臣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马前泼水的一出戏。说这朱买臣原来是一个穷书生,家里穷得叮当响,朱买臣平时只能上山砍柴,把柴卖了,才能维持基本生活,靠着卖柴,朱买臣也賺不了几个钱,日子过得也是饥一顿,饱一顿。朱买臣在砍柴的时候,也不忘记读书,

  • 民间故事:朱买臣荣归故里,马前泼水的故事到底打了谁的脸

    历史解密编辑:纪良民间故事标签:太守,富贵,书生,崔氏,朱买臣,汉武帝,民间故事

    很久以前,大约在西汉时,有一对夫妻,丈夫朱买臣,他的媳妇崔氏,朱买臣家里贫穷,却非常爱好读书,嗜书如命,穷困落魄的一个书生,家无田地、无生意,也无产业,标准的三无家庭,靠砍柴为生,家中缺粮少油,常有的事。适逢战乱,朱买臣和妻子逃到会稽郡富春县后,在人烟稀少的深山里,靠水搭了两间茅屋居住。夫妻俩一同到

  • 朱买臣:用一生的经历告诉你,人生一世,如大梦一场

    历史解密编辑:迷途行者标签:朱买臣,刘彻,大梦一场,富贵

    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朱买臣是个特别的存在,在江浙一带,他的名气很大,不是因为他的功绩,也不是因为他的才气,而是因为一个典故:覆水难收。江浙有一个地方戏曲越剧,有一系列关于这个故事剧目《风雪渔樵记》、《朱买臣休妻》等,说的就是这个朱买臣的故事。他的故事很具有戏剧性,非常符合先是历经磨难,而后扬眉吐气的

  • 妻子无法忍受清贫生活,恳请朱买臣写休书,朱发达后前妻悔恨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朱买臣,刘彻,太守,公孙弘,丞相

    西汉初年,有个叫朱买臣的樵夫,虽年近半百,仍穷困僚倒,家徒四壁,其妻崔氏不堪忍受和他在一起的穷苦生活,离他另嫁。没成想朱买臣做官回乡后,竟将崔氏和其丈夫接到太守府予以厚待。这个叫朱买臣的人乃会稽郡吴县人氏,今江苏苏州一带。他虽家境贫寒,却尤喜读书,平日里靠砍柴度日,四十好几了仍一无所成。朱买臣有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