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买臣,跌宕起伏的一生,映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哀人生

朱买臣,跌宕起伏的一生,映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哀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灰脸娱乐说 访问量:1593 更新时间:2023/12/25 19:52:28

提到朱买臣,很多人会人也他也算是个励志人物,有人会认为他度量狭窄,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映射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哀。从最开始的不得志,连自己的妻子都瞧不起他,以至于妻子羞愧不已离开他而去;但等到他爬上了统治阶级的高位之后,大家又都来奉承他。人生的起落并没有让朱买臣看淡世态炎凉,而是让他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他表现出的恩怨分明,和战国时六国拜相的苏秦,秦国范睢的睚眦必报,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知识分子也要受时代的约束和影响,这就决定了他们无法超越自身的阶级,他们所有的努力不过是为了得到统治阶级的信任和倚重,“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是那个时代的特征,概莫能外。汉高祖刘邦年少时不愿意和父亲兄长一样务农,也被人说成是不务正业的市井之人。胸无大志的人总是难以超越自身的局限,看不到更远处的未来,而作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所看到的未来也只是统治阶级的未来而已。

朱买臣一心读书、不治产业,想靠读书求取功名,换取荣华富贵。他只有依附于统治阶级才能生存下去,并依靠统治阶级是否收容来决定他的人生道路。封建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和春秋战国有很大的不同,以朱买臣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们,不断努力迎合皇帝,治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天下而是为了自己。

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汉书·朱买臣列传》

朱买臣从小家境贫寒,他不治产业只能靠打柴维持生计,每次打柴后去叫卖,走在路上的时候还要发生读书。

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汉书·朱买臣列传》

他的妻子跟在他身后,感觉很羞愧,就让他不要继续读书了,并说:“我们是贫苦的打柴人,没有大富大贵的命,你这样大声,我听了都替你感到羞愧!”朱买臣不听,还是继续我行我素,他的妻子便离开了他。朱买臣望着妻子远去的背影,大声说道:“你都已经和我过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了,再过一段时间你就可以和我过上好日子,还是不要离开我了,好让我好好报答你。”朱买臣的妻子并不相信,说道:“等到你富贵了,恐怕早就饿死在山沟里了!”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她不相信朱买臣的话。

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汉书·朱买臣列传》

朱买臣这下彻底成了孤家寡人,还是天天依靠打柴为生,有时候还吃不上饭,经常在荒郊野地里过夜,有时候前妻和丈夫上坟,看到朱买臣,还会给他一些吃的,接济一下他。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汉书·朱买臣列传》

又过了几年,朱买臣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他作为士卒跟随上计吏来到长安,上书给汉武帝后,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信用,但是等了很久也没有任何消息,粮食没有了,大家就轮流来接济朱买臣。

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汉书·朱买臣列传》

这时候朱买臣的老乡严助正受到汉武帝的宠幸,他在汉武帝面前推荐了朱买臣。在汉武帝面前,朱买臣把自己这些年读的《春秋》、《楚辞》都侃侃而谈,让汉武帝十分高兴。于是在老乡的引荐和汉武帝的赏识下,朱买臣可谓平步青云,做上了会稽太守,可谓衣锦还乡。

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汉书·朱买臣列传》

衣锦还乡的朱买臣,回到了家乡开始“有恩报恩、有怨抱怨”,这一做法颇似当年秦国范睢“睚眦必报”的作为。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做法,就是朱买臣令自己的前妻羞愤而死,毕竟前妻尽管离开了他,但在他没有发迹前疾病交加的时候,还曾接济过他。朱买臣痛恨过去的自己,想和过去的自己彻底摆脱任何的联系,这其中就包括那个给自己带来伤害的女人。心中容不下过去的自己,容不下曾经的妻子,那么他心中怎么可能容得下天下之人呢?况且在政坛上,怎么可能有长胜将军,不过都是皇帝的工具罢了。

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汉书·朱买臣列传》

朱买臣利用汉武帝开边兴利的机会,为汉武帝谋划了平定东越的策略,并且跟随韩说一起攻破了东越,从此朱买臣的地位更加显赫,因功做到了九卿之位,走到了自己人生的顶峰。

朱买臣和张汤的矛盾,源于张汤对于严助的打击,而严助作为朱买臣的老乡,又对他有举荐之功。

后汤以延尉治淮南狱,排陷严助,买臣怨汤。及买臣为长史,汤数行丞相事,知买臣素贵,故陵折之。买臣见汤,坐床上弗为礼。——《汉书·朱买臣列传》

朱买臣感激严助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因此对于排挤诬陷严助的张汤恨之入骨,张汤知道朱买臣地位显赫,又得到汉武帝的信用,因此想和朱买臣拉近关系,但朱买臣并不买账,因为严助的缘故,朱买臣一直想置张汤于死地。

买臣深怨,常欲死之。后遂告汤阴事,汤自杀,上亦诛买臣。——《汉书·朱买臣列传》

人无完人,更何况是酷吏张汤,朱买臣刻意收集张汤的黑材料,然后让人在汉武帝面前告发张汤,不过张汤倒台了,朱买臣的末日也到了,汉武帝不久也把朱买臣诛杀了,这一切表面上看是因为张汤临死前写的一封信。

汤乃为书谢曰:“汤无尺寸之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位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者,三长史也。”遂自杀。——《汉书·张汤列传》

张汤被下狱,张汤不甘心被审判,于是自杀而死,临死之前写下了一封遗书,在遗书中写道:“害死我的是三长史!”这三个人中就包括朱买臣,朱买臣被汉武帝诛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表面上看是臣子之间的派系之争,而背后暗涛汹涌,所有的臣子不过是汉武帝手中的棋子,那个掌控全局的人一直是汉武帝本人。张汤和朱买臣不过是两枚弃子,他们不在了,自然有其他人接替他们的位置。

汉武帝用了“一石二鸟”的办法,让酷吏张汤和朱买臣最后同归于尽。如果仔细观察下,我们会发现:汉武帝身边哪有什么常青树,除了那个老狐狸公孙弘外,几乎在他身边的重臣,最后没有一个能够得到善终。就算是曾经的帝国双壁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外戚,也概莫能外。

因一人之意志而飞黄腾达,因一人之意志而灰飞烟灭,这就是朱买臣所代表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更多文章

  • 汉朝名臣朱买臣发迹后,接前妻过来享福,他前妻为何羞愧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朱买臣,刘彻,太守,刘启,严助

    古人总说“糟糠之妻,何以不弃”,一个男人在发迹之后如果能够不抛弃跟自己同甘共苦的发妻,那便是美德。而朱买臣的人生却不同,在他贫瘠穷困的岁月中,他的发妻离他而去,嫁给了别人,在朱买臣衣锦还乡后,也没有对前妻落井下石,依然选择了善待。所以朱买臣这也是一种美德,只是有些另类罢了。西汉时期的朱买臣乃是一位奇

  • 戏剧也能“杀人”:马前泼水讲述的朱买臣的前妻真的那么不堪么?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朱买臣,戏剧,刘彻,太守

    作者:阿赖耶识作为一个东北人,儿时的小调就是二人转,无论是包公断后,还是罗成算卦,还有王二姐思夫,黄氏女游阴等等。在小时候,这些唱段都能张口就来,其中有一个马前泼水,记忆尤其深刻。(一)戏剧:马前泼水这段戏唱的是一个叫做朱买臣的学子,娶了一个懒惰的媳妇。婚后的朱买臣一边砍柴筹钱,一边读书刻苦,一边伺

  • 朱买臣的前妻崔氏是拜金女吗?还是朱买臣是负心汉?

    历史解密编辑:邹祥爱看电影标签:崔氏,太守,朱买臣,穷书生,负心汉

    朱买臣是汉朝人,官衔是太守,在汉朝时期的太守,就相当于省长的职位,朱买臣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马前泼水的一出戏。说这朱买臣原来是一个穷书生,家里穷得叮当响,朱买臣平时只能上山砍柴,把柴卖了,才能维持基本生活,靠着卖柴,朱买臣也賺不了几个钱,日子过得也是饥一顿,饱一顿。朱买臣在砍柴的时候,也不忘记读书,

  • 民间故事:朱买臣荣归故里,马前泼水的故事到底打了谁的脸

    历史解密编辑:纪良民间故事标签:太守,富贵,书生,崔氏,朱买臣,汉武帝,民间故事

    很久以前,大约在西汉时,有一对夫妻,丈夫朱买臣,他的媳妇崔氏,朱买臣家里贫穷,却非常爱好读书,嗜书如命,穷困落魄的一个书生,家无田地、无生意,也无产业,标准的三无家庭,靠砍柴为生,家中缺粮少油,常有的事。适逢战乱,朱买臣和妻子逃到会稽郡富春县后,在人烟稀少的深山里,靠水搭了两间茅屋居住。夫妻俩一同到

  • 朱买臣:用一生的经历告诉你,人生一世,如大梦一场

    历史解密编辑:迷途行者标签:朱买臣,刘彻,大梦一场,富贵

    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朱买臣是个特别的存在,在江浙一带,他的名气很大,不是因为他的功绩,也不是因为他的才气,而是因为一个典故:覆水难收。江浙有一个地方戏曲越剧,有一系列关于这个故事剧目《风雪渔樵记》、《朱买臣休妻》等,说的就是这个朱买臣的故事。他的故事很具有戏剧性,非常符合先是历经磨难,而后扬眉吐气的

  • 妻子无法忍受清贫生活,恳请朱买臣写休书,朱发达后前妻悔恨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朱买臣,刘彻,太守,公孙弘,丞相

    西汉初年,有个叫朱买臣的樵夫,虽年近半百,仍穷困僚倒,家徒四壁,其妻崔氏不堪忍受和他在一起的穷苦生活,离他另嫁。没成想朱买臣做官回乡后,竟将崔氏和其丈夫接到太守府予以厚待。这个叫朱买臣的人乃会稽郡吴县人氏,今江苏苏州一带。他虽家境贫寒,却尤喜读书,平日里靠砍柴度日,四十好几了仍一无所成。朱买臣有个妻

  • 朱买臣休妻:史实中朱买臣的为人和剧中判若两人,其妻也并非恶妇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朱买臣,朱买臣休妻,马前泼水,刘彻,太守

    在传统戏里,有很多描述痴情女子负情汉的故事,对那些被遗弃的妇女寄予无限同情,而《朱买臣休妻》叙述的却是有志男子无情女的故事,为那些落魄的读书士子大大出了一口气。我们先来了解下《朱买臣休妻》的创作《朱买臣休妻》又名《烂柯山》、《渔樵记》、《马前泼水》、《崔氏逼夫》、《负薪记》,《别古寄信》等。不少剧种

  • 第一金!陈登兰,祝贺你!

    历史解密编辑:普洱广播电视台标签:陈登兰,普洱市,特奥,普洱,奥林匹克运动会

    9月6日,景谷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陈登兰为普洱代表团赢得了云南省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第一金!9月4日,云南省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玉溪举办,景谷特殊教育学校的陈登兰、韩国雯、李阳、李兆成、余东五名同学代表普洱市代表团参加此次运动会。9月6日晚,陈登兰

  • 明朝御史陈登云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陈登云,明朝,知县,张氏,御史,大名府

    明朝御史陈登云文/邢顺兴2021年5月,柏乡县小里村村民张全国,要把原第十生产队的牲口棚拆掉,建造楼房。牲口棚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墙体外表砖,内土坯,根基用的全是石碑,当时正处于十年动乱,破四旧,立四新,地里各户的坟头全部平掉,坟地里的石碑全部推倒,此时第十生产小队,正建盖牲口棚,生产队长张二训,

  • 曹魏名臣,生鱼片战士——陈登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曹魏,陈登,曹操,刘备,吕布,孙策

    我们今天来聊聊汉末徐州牧陶谦手下的谋士,也是在历史上陶谦死后极力主张刘备入徐州接任的领头羊,陈登陈元龙。陈登是汉末时期有名的官员,在史书中以注重民生以及农业发展闻名,单论个人能力以及主张来说他毫无疑问是一位爱惜百姓的好官,但是他的为官经历比较坎坷。从最早的跟随陶谦再到陶谦病死后主张迎来刘备,再到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