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破奴:在匈奴长大的霍去病嫡系,700铁骑破楼兰,最后惨遭灭族

赵破奴:在匈奴长大的霍去病嫡系,700铁骑破楼兰,最后惨遭灭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阴雨天讲故事 访问量:3642 更新时间:2023/12/26 0:55:52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出自唐朝的诗人王昌龄。

然而,在唐朝,楼兰已经在滚滚黄沙中湮没数百年,早就不存在了。诗人在这里,用的是汉朝的典故。

历史上第一个攻破楼兰的将军,叫做赵破奴。一看他的封号就知道,他曾经是霍去病的嫡系——从骠侯。

一提到汉武帝时期的将军,人们想起的,一般是李广卫青、霍去病。提到反面教材的时候,也都在说李广利

赵破奴算是汉武朝将军的小透明。然而,他的一生,跨度很长,折射出了汉武朝对外作战的局势变化:卫霍横扫匈奴-后卫霍时代的西域作战-后卫霍时代对匈奴作战。

赵破奴的一生,跟着整个大汉王朝的战绩,一同起,又一同落,值得我们好好看一看。

01、初随骠骑

赵破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汉人,却从小在匈奴流浪,后来才回到了汉朝,加入军队。

在赵破奴归汉前后两年,汉军发生了一件大事:漠南之战中,匈奴降将赵信重新回到匈奴,娶了匈奴单于的妹妹,并给匈奴单于献计,迁移到漠北,以逸待劳,对付汉军。

这是史书上,第一次出现匈奴人作为汉朝的将军出战,结局却是如此惨烈的背叛。

可以想象,这件事给汉朝的军队带来了多大的震撼。甚至有可能,有些人心里萌生出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

在这种背景下,可以想象,匈奴降将的日子,并不会很好过。像赵破奴这样血统上是汉人,却在匈奴长大的人物,地位也相当尴尬。

幸运的是,赵破奴遇上的,是霍去病。

赵信叛逃的时候,18岁的霍去病就在军中,作为嫖姚校尉,目睹了全程。

这件事并没有给霍去病留下心理阴影。他是汉武帝一朝最敢用、最善于用匈奴人的将领,没有之一。

当霍去病晋升为骠骑将军,独立领军作战的时候,他的麾下,聚集了一大堆来自匈奴的高级将领。

匈奴人,“带路党”,实在是太好用了啊。

霍去病在狭长而陌生的河西走廊,6天转战5国,半点不乱,不迷路,还能和匈奴人友好交流,示意他们,放下武器的不杀,也不夺走财物,敢反抗的,全军诛杀。

这自然是得益于手下的匈奴人。

赵破奴,一个拥有着汉朝人血统、匈奴人背景的人物,更是成为了霍去病最信任的人。

赵破奴是史书记载里,第一个跟随霍去病的高级将领。最晚在霍去病第一次以骠骑将军身份率军出击的时候,赵破奴就已经跟在他身边了。之后霍去病的每一次出击,身边都有赵破奴。

赵破奴的职位是“鹰击司马”。之前在汉军,并没有这个称号,这是霍去病为赵破奴独家定制的。

史书没有记载赵破奴在第一次河西之战的表现。

到了第二次河西之战,赵破奴的战绩,非常亮眼:匈奴的遬濮王被他斩杀,稽沮王被他活捉,俘虏了王子以下高官41人,杀敌数千。

这是霍去病手下将领里,军功最大的。

他也因此被封为“从骠侯”。

从骠侯,跟从骠骑将军的侯爵,一看就知道,这是霍去病心腹中的心腹、嫡系中的嫡系。

2年后的漠北之战,赵破奴又跟随霍去病完成了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的壮举,立下大功,加封300户。

在这一阶段,昂扬的斗志、酣畅淋漓的胜利,是赵破奴人生的主旋律,也是汉军的主旋律。

02、再战匈奴

漠北之战后,匈奴远遁,霍去病去世,汉匈之间的战争,暂告一段落。

这段边境相对和平的时期,赵破奴的日子,却过得相当郁闷。

他一次次浴血奋战赢来的“从骠侯”爵位,莫名其妙就被汉武帝找理由撸掉了。

那是漠北之战后7年,汉武帝要祭祀宗庙,让列侯们进献酎金。

酎金献上去之后,汉武帝突然翻脸说,你们的酎金分量不足,或者成色不好,并以这个理由,把当时汉朝大半的列侯,都给废了。

这一方面,是削减工资开支,另一方面,是打压列侯们的地位。

赵破奴的“从骠侯”,就是在这个事件中丢掉的。

仅仅过了一年,汉武帝就给了赵破奴戴罪立功的机会。

那时候的汉朝,已经灭了南越,汉武帝的目光,再次投向匈奴。

漠北之战之后,虽然“匈奴远遁,漠北无王庭”,但是匈奴只是跑远了,远远没有被打垮。还在霍去病活着的时候,匈奴人就敢扣押汉朝的使者。

但是经过连番大战,汉朝的军马数量,已经很难支撑起一次大战,加上汉武帝最信任的霍去病又去世了,于是,汉朝多年没有出击匈奴,给了匈奴人猥琐发育的机会。

漠北之战才过去几年,匈奴人就派出军队,多次攻击和劫持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者。

如今,汉朝的马重新养起来了,汉武帝一次巡边,都能凑出18万骑兵。他打算,再次出击匈奴。

他选中的将军,是卫青的姐夫公孙贺,以及霍去病曾经的嫡系赵破奴。

然而,公孙贺率领5000骑兵出塞2000多里,赵破奴率领1万骑兵,从另一个方向出塞几千里,都没有看到一个匈奴人。

耗费了这么大得人力物力,两人却双双无功而返。

这段时间的赵破奴,可以说相当郁闷,有劲没处使。这也是这一阶段,汉朝的底色。

03、出击楼兰

赵破奴出击匈奴无功而返之后2年,在西域,发生了一件让汉武帝震怒的事。

自从张骞出使西域,走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通道之后,汉朝使者就频繁来往于西域和汉朝。

派出的使者实在太多了,也就良莠不齐,有些使者在西域各国犯事,私吞汉朝给各国的礼物。

西域各国,对汉朝使者褒贬不一,又觉得汉朝离西域太远了,汉朝军队鞭长莫及,就对汉朝使者下手,断绝食物,乃至攻击、扣留他们。

其中,有两个出于交通要道的小国,对汉朝使者的攻击尤其凶猛,还扣留了汉朝使者。

这两个小国,一个是姑师,另一个,就是楼兰。

勃然大怒的汉武帝,决定拿楼兰和姑师开刀,给西域各国一点颜色瞧瞧。

尽管不久之前,赵破奴才在出击匈奴地战役中无功而返,汉武帝依然信任他,把出征西域的重任交给了他。

前109年,赵破奴率领几万大军,前往西域。

赵破奴曾经的顶头上司喜欢率领精锐骑兵,甩开大军单独行动。赵破奴也一样。

他仅仅率领700精骑,率先到达楼兰的城墙之下。

等到大军姗姗来迟的时候,赵破奴已经把楼兰王都俘虏了。

楼兰,这个出现在后世无数诗歌中的地方,有史以来第一次被汉人征服。

姑师,也被轻而易举地攻陷。

赵破奴这一仗,打得实在太漂亮。回到汉朝之后,再次被封为列侯。

不过,不再是“从骠侯”。他有了新的名号:浞野侯

这场战争,对汉朝的意义重大。不仅西域各国都受到了震慑,并且,汉朝的堡垒也从玉门关延伸到了楼兰。

这一时期的赵破奴,春风得意,正如此时的汉朝,在西域问题上又推进了一步,志得意满。

04、再战匈奴

接下里的几年,汉朝对西域进行了轮番打击,而老对手匈奴这边,出事了。

前105年,匈奴的老单于去世了,他的儿子继位,号称“儿单于”。儿单于年少轻狂,杀人不眨眼,匈奴内部,人心惶惶。

也就在这一年,匈奴在冬天遭遇大雪,大多数牲畜在严寒中死去。看天吃饭的游牧民族,遇到这种事,是致命的打击。

在这双重打击之下,匈奴左大都尉决定,杀了儿单于,投降汉朝。他派出使者,要求汉朝派兵接应他。

汉武帝收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立刻让人建了一座“受降城”,迎接匈奴左大都尉,又派出军队去迎接他。

那么,率领这支军队的主帅是谁呢?

汉武帝的选择,依然是赵破奴。

在汉匈之战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匈奴投降事件,发生在河西之战中。当时,汉朝受降的人,是霍去病,而赵破奴,就跟在霍去病身边,对于受降这种事,经验丰富。

前几年,赵破奴又只用700骑兵,就攻破了楼兰。

此时的汉朝,几乎找不到比他更好的将军了。

赵破奴率领2万骑兵,去迎接匈奴左大都尉。

还没去到,意外就发生了。

左大都尉要杀死儿单于、投降汉朝的事情泄露了,反被儿单于所杀。

儿单于也知道了汉军正在前来的路上,当即派出军队,攻击汉军。

赵破奴见势不妙,一边反击,一边退兵。就快回到受降城的时候,他的2万骑兵,被儿单于的8万人团团围住。

就在这个时候,赵破奴做了一件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蠢事。

他作为一军的主帅,居然趁着夜色,离开大军,亲自寻找水源。

很快,他就被匈奴地斥候发现了。匈奴人一拥而上,生擒赵破奴。

他留在军中镇守的部下吓破了胆,商量说:主帅没了,就算可以突围回到汉朝,也要受到惩罚。不如我们一起投降吧。

就这样,前来受降的2万军队,非但没有看到匈奴人投降,反而自己集体投降了匈奴。

赵破奴的遭遇,也是汉朝这一时期的一个缩影。漠北之战已经结束十几年,卫青、霍去病都已经去世了,汉匈之间,战火重燃。然而,汉朝再也找不到以前胜利的感觉了,几次大战,不是堪堪平手,就是惨败而归。

05、巫蛊之祸

匈奴人素来不杀汉朝俘虏,而是把他们留在军中,希望能策反他们,为己所用。

赵破奴在匈奴待了整整10年之后,终于找到机会,带着儿子赵安国,逃回了汉朝。

这个儿子,是随他出征、和他一起被捕,还是他在匈奴生的孩子,史书没有记载。

逃回汉朝的赵破奴,有没有受到处罚,有没有重新得到官职,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史书上全都没有记载。

关于他最后的结局,史记上只写了一句话:后坐巫蛊,族。

意思是,他受到巫蛊之祸的牵连,被灭族了。

巫蛊之祸的局势,异常复杂。

支持太子的,全部被杀;不支持太子的,在汉武帝回过神之后,也被杀;就连中立的人,只要碰巧和巫蛊之祸沾边,还是被杀。

我们无法知道,赵破奴是属于哪种情况。

不过,他是霍去病的嫡系,堪称霍去病最信任的人,而太子是霍去病的表弟。

或许,赵破奴是因为支持太子,导致家破人亡的吧。

巫蛊之祸前后牵连数万人,赵破奴和他的家族,是其中的一员,甚至连被牵连的原因,都没有写入史书。

这是赵破奴个人及其家族的悲剧,也是整个汉朝的悲剧。

06、写在最后

对于汉朝而言,赵破奴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将军。

他有战功,但是战功并不那么夺目;他有过错,但他造成的损失,在汉武朝里,也排不到前列。

但是,他一生的跨度足够长,从霍去病横空出世开始,就活跃在这个舞台上,直到巫蛊之祸落幕。

他的一生,也见证了汉武一朝的起起落落。

  • 当卫青、霍去病还在的时候,汉军连连大胜,赵破奴也立下不小的军功;

  • 当后漠北之战时代,汉军在匈奴问题上郁闷的时候,赵破奴也先失侯、后率领数万大军出征无功而返;

  • 当汉朝对西域动手的时候,赵破奴一马当先,700铁骑破楼兰;

  • 当汉匈战火再起,汉朝连连失败,赵破奴也兵败被俘;

  • 最后,赵破奴死在了巫蛊之祸,这个汉朝最惨痛的伤口中。

透过他生命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汉朝历史的缩影。

这样丰富、这样跌宕起伏的一生,即便是在群星闪耀的汉武朝,也是相当罕见的。

你觉得是不是呢?

更多文章

  • 不破楼兰终不还,赵破奴如何攻破楼兰的?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赵破奴,李广利,匈奴,楼兰,霍去病

    如果说占据河西走廊是断匈奴右臂,那么控制西域就是再断匈奴一条右腿。 公元前108年,汉军灭卫满朝鲜同年,武帝对西域楼兰和姑师(车师)用兵。 楼兰和姑师都是吐火罗人,来自北欧,与凯尔特人、日尔曼人相近,头发金黄、眼睛蓝、鼻梁高、须髯浓密。在我国夏商时期,吐火罗人迎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东迁,在塔里木

  • 胡赳赳:陆九渊心学大要④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书评周刊标签:朱熹,陆氏,义理,宋朝,陆九渊,王守仁,胡赳赳

    本文为学者胡赳赳对陆九渊心学的系统研究与梳理,全文分五部分,依次是“陆九渊的思想脉络”“陆九渊言义理之理路”“ 陆九渊言为学之学风”“ 陆九渊言修身之修法”和“陆九渊与朱熹的辩难”。今天我们刊发第四部分,“陆九渊言修身之修法”,前三部分链接在下方,剩余部分将陆续刊发。陆九渊,(1139-1193),

  • 赵梅阳:陆九渊【7024】——百世大儒(2022年6月3日)

    历史解密编辑:大师之道标签:陆九渊,赵梅阳,大儒,心即理

    《赵梅阳:陆九渊【7024】——百世大儒》此文收录于赵梅阳《路遥知马力——开启感悟之门》总文集-第九十九子文集《登高壮观天地间》中。时间:2022年6月3日……以此送给我那遥遥无期的奋斗征程……百世大儒唯心主义开山祖,鹅湖之会辩鸿儒。象山先生宇宙观,六经注我不著书。陆九渊(1139—1193),字子

  • 胡赳赳:陆九渊心学大要③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书评周刊标签:孔子,陆氏,圣贤,学人,宋朝,陆九渊,胡赳赳,儒家思想

    本文为学者胡赳赳对南宋哲学家陆九渊之心学的系统研究,全文共五部分,依次为“陆九渊的思想脉络”“陆九渊言义理之理路”“陆九渊言为学之学风”“陆九渊言修身之修法”和“陆九渊与朱熹的辩难”。今天我们刊发第三部分,“陆九渊言为学之学风”,详述为学者之立志、用心法,及“学”与“思”、“道”与“艺”之关系。其余

  • 胡赳赳:陆九渊心学大要①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朱熹,孟子,六经,理学,宋朝,陆九渊,胡赳赳,儒家思想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本图源自明万历《三才图绘》。遇事逐物皆有省发陆九渊(1139-1193)思想之得力处,跟两位前人最是相关。一个是孟子,一个是程灏。他自况:“因读孟子而自得之于心也”。读程灏时又赞其“通疏”。陆九渊有先天之识。

  • 司马懿的兄长,能言善辩的司马朗,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去世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馨讲故事标签:董卓,曹操,丞相,汉朝,司马懿,司马朗,史说三国

    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人物搬上银幕了。很多观众应该都见过大军事家司马懿。这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观众可以看到司马懿的哥哥司马郎因为曹植闯入司马门而被陷害下狱。由于司马懿智慧过人,善于用计过关。通过一些策略,他救了他的哥哥。他大哥的下场尤其惨。刚被救出监狱时感染了瘟疫,因无法治愈而不幸离世。这就是电视剧

  • 司马朗:《三国志》司马家有传的只得我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阿斗木标签:司马朗,司马家,董卓,三国志,曹操,司马懿

    司 马朗,河内郡温县人,在今天的河南焦作温县一带。 他九岁的时候,有一次碰到有客人当面提到了他父亲的字 。 司马朗的父亲叫做司马防,字建公,曾担任洛阳令、京兆尹 。司马防对 曹操十分看重,他生有八子,教子极严, 之后 个个成才,人称“司马八达”。 古人有个规矩是要避家讳,在言语中一般不会称父母的名

  • 司马懿家族,为什么只有司马朗一个人被写进了三国志?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司马懿,司马朗,三国志,陈寿,曹操,袁绍

    司马懿虽然名声不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司马家族在那个时代,的确是最厉害的家族,建立的晋朝也是为了二十四史的正统朝代。司马家族能够发迹,其实不用追溯到很远,看看司马懿的父亲就明白了,毕竟在乱世之中,连袁绍荀彧这种大家族出身的都能灰飞烟灭,在一个巨大变化的乱世,追溯那么久,意义不是很大。司马懿的老爹官做得

  • 小说推荐:《一梦烟雨》香奴,刘解忧叶微澜小说全本免费阅读

    历史解密编辑:三秦生活啊标签:一梦烟雨,微澜,皇弟,香奴,殿下,美男

    我大步出去,打开了房门。月光下,叶微澜在庭院中站着,他明明穿了一身红,可身上似乎依旧有微光闪烁,仿佛这夜色下所有的光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他回眸看我一眼,眸中了无情绪。他的不喜明明白白,偏偏我一腔炙热视而不见。我想起,上一世,我命人请他进来,他拒绝了。事情传到宫中,皇弟赐了我六个美男。可惜,那六个美男

  • 越南“打虎”行动继续,又两名高干被起诉,这次涉及到驻日总领事馆

    历史解密编辑:越南语学习平台标签:外交部,越南,安全局,公安部,卫生部

    越南“打虎”行动继续,又两名高干被起诉,关于越南外交部领事局行贿受贿案大案:截至10月4日已有22人被起诉,其中多名为高干,政府办公厅4人、外交部7人、公安部3人、卫生部2人、交通运输部1人、其它公司职员5人。越南公安部办公厅主任、公安部发言人苏恩苏中将于10月4日下午表示,公安部调查安全局在扩大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