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抑郁症,好了!张仲景千年经方,清热,安神,见证中医力量

抑郁症,好了!张仲景千年经方,清热,安神,见证中医力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精诚名医汇 访问量:1516 更新时间:2024/1/20 14:15:00

(本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朋友跟我说,文老师,你说,中医是不是科学的?

对此,我想问,你眼中的科学,指的是什么?

是数学定理、化学符号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吗?

如果你把这些,看成科学,那中医显然不是科学的。中医里,只有汉字,没有其他。

如果你把科学,看成天地万物所遵循的规律,看成是一种朴素而现实的客观认知,那中医无疑是科学的。

现在,我给你说一个医案故事。你来体会一下,中医是不是科学的。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51岁。

大概在八年前,他因故和人闹矛盾,精神上受到了刺激,此后便郁闷愤恨,整个人心态特别不好,容易发怒,但是又少言不语。

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怒目圆睁,跺脚拍桌。你问他到底怎么了,人家却丝毫不说。

八年时间里,此人就这样跌跌撞撞地熬了过来。其中,他甚至有半年的时间,大小便不能自理。

然而,大概在就诊前的半年左右,他因故又和别人生气恼怒了。这一次,病情开始加重,整个人完全失去理智,胡言乱语,毫无逻辑,不知道热,大便小便随意排泄在裤子里,晚上失眠,白天大部分时候不说话。

对于饮食,家里人如果不给喂的话,他就干脆想不起来,两天不吃也不知道饿。但是,能明显感知到,此人喜欢冷饮凉食。

这可怎么办?家里忽然出现一个50多岁的“精神病人”,其父母愁得日夜掉泪。二老想,假如自己百年,患者由谁来照顾?

后来,经过劝说,家人决定带患者就医。

到医院检查,此人被诊断为抑郁症。西医西药,不用说了,用了很多却无效。家人遂转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舌苔黄腻,关脉滑而有力。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方子。但见——

生石膏60克,知母、粳米各18克,甘草和石菖蒲,各12克,夜交藤和炒酸枣仁,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患者服用30剂以后,竟然神识清楚,可以和人正常对话,大小便知道上厕所,甚至能做一般的家务。

亲戚朋友听说,纷纷来家中探望。看到患者和从前判若两人,觉得不可思议。

随后,原方服用继续15剂,患者能上班工作了。

曾经的那个老大难,如今又出去赚钱了。其父母每每死思之,喜得热泪盈眶。

后来,此患接受随访3年,病情没有复发。曾经为他诊治的西医,皆啧啧称奇。

这是1986年,于《新中医》上刊发的验案。

它背后有什么道理呢?

其实,对于患者的这个抑郁症,西医自然有西医的解读。那是一套西医的科学理论。

现在,文老师只给你讲,中医对此的科学解读。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阳明有热,上扰心神。

什么是阳明有热?阳明经,有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可见,胃与大肠,皆属阳明。所谓阳明有热,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理解成,胃肠有热。

怎么知道胃肠有热?很简单,患者平时喜欢吃冷饮凉食。同时,舌苔黄腻,关脉滑而有力。苔黄腻,主有热。右关脉,候脾胃。滑而有力的脉象,可以主热。

所以说,这个患者,阳明有热。

这个热邪,是可以扰神的。所以,当阳明热邪上犯于心,扰乱心神,那患者自然就会出现一系列神志错乱的现象。

那么,患者这个阳明之热,哪儿来的,考虑和之前多年的郁怒、郁闷、少言有关系。说白了,就是有怒气,上火憋出来的。怒气内郁,痰热交织,日久耗伤阴津,形成阳明之热。

我这么说,你能理解吧?

所以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清阳明之热。

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生石膏60克,知母、粳米各18克,甘草和石菖蒲,各12克,夜交藤和炒酸枣仁,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这里头,夜交藤和炒枣仁是安神的,石菖蒲是开窍醒神化痰浊的。这些,不必多说。

关键,是生石膏、知母、粳米和甘草这四味药。

这四味药,组成了著名的清热剂,白虎。它的原始组成,是石膏30克,知母9克,炙甘草3克,粳米9克。它出自《伤寒论》,是仲景的经方之一。

它最初治什么呢?就是人感了伤寒以后啊,邪气往里传,化热,使得阳明经有了热邪,形成所谓阳明气分热盛证。患者表现,就是脸红、身热、特别渴、爱喝凉水、多汗、恶热、脉洪大有力或者滑数。

这个时候,就用白虎汤来清热。其中的石膏,辛甘大寒,可以制阳明热邪。知母清热滋阴。甘草和粳米,可以养胃护津。

对上文医案里这个患者来说,既然问题毫无疑问出在阳明有热,那正好利用白虎汤清热。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在这个基础上,再加点安神开窍之品,患者自然就好转了。

现在,我们来回想开篇时提出的问题——中医,算不算科学。

按理说,这抑郁症,不好对付。你没看吗?有那么多人,因为抑郁症自杀了。

现代医学,对它的治疗,形成了一套很不错的理论和方法。这些,文老师不精通,也没资格评价。

我只能说,中医用它质朴的思维模式来解读它,然后治疗它,也是确有成效的。既然理论成功,实践成功,那你说中医在这方面,算不算科学呢?当然算。实践结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说,中医,你别看没那么多深奥的数字,没有那么多的公式定理,也没有纷繁复杂的化学符号,但它依然是科学,而且已经为临床,所验证了几千年。

临床上,因为久怒郁闷生热,而影响心神的例子有很多。医案里的方子,值得专业中医同道们好好揣摩借鉴。非专业读者,不宜盲目尝试,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加减调整。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标签: 中医安神抑郁症生石膏白虎汤

更多文章

  • 张仲景一张泻火方,只需三味药,调理耳鸣,还能调理失眠!

    历史解密编辑:耳鼻喉科郝大夫标签:耳鸣,失眠,黄连,火气,肝胆,泻火,张仲景,医学家,中国古文献

    耳鸣在中医上需分虚实。如果耳朵里是轰隆隆的,很大声很大声,像过火车一样,一般是肝胆火旺,因为耳朵周围走的是胆经,肝胆又互为表里关系。像有些人特别爱生气,每次气完以后耳朵里头就响个不停,属于实证。生气又叫上火,因为火性炎上,大自然的火,都是往上烧的,人体的火也一样,火性炎上,就会上冲到耳窍了。今天这篇

  • 张仲景治失眠第一方,补肾水降心火调阴阳速睡催眠,还你深度睡眠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失眠,心火,补肾,肾阴虚,张仲景,腰酸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医圣张仲景所创的“速睡方”,堪称失眠第一方,已经流传千年,可以滋补肾阴,清心降火,让你晚上速速入睡,远离失眠! 前几天有个病人,王先生,说自己顽固性失眠几年,晚上该睡觉时,躺在床上翻过来翻过去,就是睡不着,总觉得心里烦躁,身上燥热难受,手脚心发热,并且口干口渴,

  • 肾强一倍,长命百岁,张仲景补肾祖方,阴阳双补,让你肾好寿命长

    历史解密编辑:青青爱做菜标签:张仲景,补肾,茯苓,泽泻,牡丹皮,桂枝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肾强一倍,长命百岁,张仲景补肾祖方,阴阳双补,让你肾好寿命长,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中成药,出自医圣张仲景之手,金匮肾气丸以及六味地黄丸都是由此方延续出来的,堪称补肾祖方,可阴阳双补,少火生气,快来看看吧!肾为先天之本,储藏“精气”以维持人体生殖发育和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因此肾强一

  • 张仲景治“静脉曲张”的经典方子!七味药,补血散寒

    历史解密编辑:初晓微芒凉凉标签:张仲景,静脉曲张,补血,当归,虚寒

    在传统医学里,有这样一张经方,它对我们静脉曲张患者来说,是宝贝。话说有这么一个女性,年56岁。什么毛病呢?小腿内侧有静脉曲张,已经3年了。她这个静脉曲张很严重,像一团蚯蚓盘踞在那里,而且最近半年时常疼痛,难以忍受,颜色看上去青紫青紫的。这种疼,已经让她夜不能寐了。刻诊,见患者患处皮肤摸上去冰凉冰凉的

  • 陈寿写三国史书时,为啥只写华佗,却不提同样医术超绝的张仲景?

    历史解密编辑:发带月亮标签:陈寿,华佗,张仲景,史书,三国志

    引言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由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为无数医者所尊崇。明末清初的医学家喻嘉言曾经在《中国医籍考》里评价《伤寒论》为:“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众所周知,东汉末年还有一名大名鼎鼎的神医华佗。在史书《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对华佗有着高度评价。但令

  • 现代人常见“上热下寒” , 张仲景这个方子管用!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道医标签:虚火,阳虚,中焦,热病,张仲景,医学家,中国古文献

    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病,很流行,十个人当中九个人都有,这种病叫上热下寒。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因为上面动得太多。眼睛老在动,看手机;嘴巴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冰镇饮料,服用各种各样的抗生素;脑子老在动,各种念头潮水一样袭来,操心完国家大事又操心自个小事……唯独不动的就是下半身,老坐

  • 南阳市中医院挂牌望京医院南阳医院牌子和背后的张仲景国医大学雄心

    历史解密编辑:金水路7号站标签:张仲景,中医院,南阳市,中医,大学

    想了解河南医疗,一定要关注本号常年无休,每篇都是精选南阳医疗圈一直有大新闻,放到全国范围,也是比较突出的。前两天组建了一个超大医院,南阳市中医院和南阳市骨科医院合并,床位数达5700张。7月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将在南阳市中医院举行揭牌仪式。这是之前就议定好的。2021年6月,在国家中

  • 补肾不补气,越补越没力,张仲景补肾第一方,补肾益气 阴阳双补

    历史解密编辑:知心学姐说健康标签:补肾,张仲景,补气,补阳,桂枝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补肾不补气,越补越没力,为什么肾虚了吃补药却补不进去,经常容易上火,甚至越补越虚呢?今天赵医生就告诉你答案。多数人知道肾虚该补肾,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后腰酸疼无力,双腿发软,耳鸣耳聋,精力不足,欲望下降等症状时,就知道自己肾虚了,然后就开始用些补肾阴肾阳的药,但效果不好,一补就上火甚

  • 一个怪病:“气上冲胸,发作欲死”,医圣张仲景:这个良方有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神希园标签:甘草,葛根,当归,半夏,原方,医学家,老中医,金匮要略,医圣张仲景,中国古文献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中医对于疑难杂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一些看上去匪夷所思的疾病,中医却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有些疾病看上去“怪怪的”,但实际上却在中医善于治疗的范畴内。今天我们来说一个怪病,它怪在哪里呢?按照医圣张仲景的说法,就是这种疾病发作的时候,“气上冲胸,发作欲死”,但是

  • 南阳发力中医!张伯礼受聘张仲景国医大学!

    历史解密编辑:阿牛不出门标签:张仲景,张伯礼,南阳理工学院,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院士

    正在筹建张仲景国医学院筹建一所新大学并非易事,需要学校、主管部门等相互配合,在大力投入之下,才有可能实现!众所周知,南阳市正在筹建“张仲景国医大学”,该大学的筹建基础是现在的张仲景国医学院,实际上,张仲景国医大学真实存在过,他就是现在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的前身,在后来的发展中,这所大学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