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因个人性格短板而被灭族的西汉名臣主父偃

因个人性格短板而被灭族的西汉名臣主父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2689 更新时间:2024/1/28 21:48:41

汉武帝那个年代,不论文武,优秀人物实在是数不胜数,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并珍惜人才。但是也并非所有的人才都有受到任用的机会和机缘,因此,不少人就想法设法为自己创造机会,主父偃就是一个典型。

主父偃影视剧图片

01

主父偃仕途

主父偃(?-前126年),齐国临菑人(今山东临淄),年少好学,主攻长短纵横之学(春秋战国时期的显学,很容易出名),但是在儒学氛围浓厚的齐国,主父偃受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排挤,也不受亲戚朋友的待见——这说明主父偃的人际关系和为人是很有问题的。穷困潦倒的主父偃被迫离开齐国,到北方的燕国、赵国和中山国寻找机会,终不遇。(笔者注:那时的“国”的政治待遇远不及先秦时期的诸侯国,只是刘姓皇亲国戚的封国。)

走投无路的主父偃做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入函谷关投靠卫青。

那时的卫青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一是因为自己的军事才能受到汉武帝的高度重视,二是因为他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那时还未做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是最信任的身边人。几次交流下来,卫青认为主父偃是一个有真才实学之人,多次向汉武帝举荐,但事出意外,主父偃并未得到汉武帝的接见。

无奈中,主父偃又做了一个充满危险但又极其重要的决定:直接上书汉武帝。

《史记》及《汉书》均未交代他的疏是如何到得汉武帝手上的,但是记载了汉武帝早上看到疏晚上就召见了主父偃。

主父偃在疏中说了九个方面的事情,其中八个与法律法规有关,一个事关匈奴。汉武帝自幼就立志要灭了匈奴,但主父偃通篇反对与匈奴的战争。疏中,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且以史为鉴指出秦始皇及汉高祖刘邦伐匈奴都以失败告终的事实,反对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要说,这样一个不识时务、不懂政治,还不讲规矩贸然上疏的人多半会被惩治至少置之不理的。但是汉武帝就是汉武帝,他认为主父偃的反对说到了汉朝与匈奴战争中的痛处。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说到了点子上”,于是汉武帝当天就召见了主父偃。(同时被召见的还有同时上书的赵人徐乐、齐人严安二人。)

一番交流后,汉武帝说出了那句名言: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笔者分析,主父偃是剑走偏锋,以反对出兵匈奴引起汉武帝的注意,再以为何反对来反证如何才能取胜而博得汉武帝的欣赏。不管怎样,主父偃这种锲而不舍地为自己创造机会的精神确实值得敬佩。这应了《易经》名言:穷则变,变则通。

见面之后,三人均以“郎中”(皇帝秘书处秘书)入仕。主父偃很受汉武帝重视,一年中四次升迁。后位列三公,在齐国丞相职上“事发”遭灭族。

02

主父偃的政治功绩

主父偃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为官时至少做出了三项对汉朝的政治、经济、民生起到极大积极作用的政绩。

其一,推行“推恩令”。

汉武帝有如此大的作为,除了自身因素外,与其父亲汉景帝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有直接的关系,其中一个重大的事件就是引起“七国之乱”的削藩。“七国之乱”被周亚夫窦婴平定后,诸侯国的势力大减,中央集权得到实现。

但是,在汉武帝初年,有实力的诸侯国还有不少,于是主父偃向汉武帝建议:

“当下不少封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无事时他们骄奢淫逸、难以管理,有事时他们又容易聚众叛乱,如果强行削除,当年的‘七国之乱’就是前车之鉴。今诸侯们大多有十来个儿子,可是按照现在的‘世袭制度’,封国只能传给一个儿子,而其余诸子并没有受到皇家的恩惠,何不如允许诸侯王可以将封国内的地盘分封给不同的孩子?这样不论是诸侯王还是受封的孩子们都会感恩皇帝,但实质上我们将一国分为多国,不断分化、削弱他们的实力。”

主父偃这一策略实在是高明!不用一兵一卒、皆大欢喜中实现了汉武帝想要的中央集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推恩令”。

其二,茂陵迁徙。

茂陵是西汉的皇家陵园,位于西安郊外。一方面,那时正在大兴土木,二方面居民稀疏。于是主父偃向汉武帝建议将全国豪强均迁到茂陵,一则增加那里的人口、二则将豪强置于皇帝眼皮底下也便于国家的政治稳定。

这显然又说到了汉武帝的心坎上。

其三,设立朔方郡。

朔方即今河黄河套西北地区,土地肥沃,秦朝名将蒙恬为抵抗匈奴曾在那里建城,后被匈奴占领。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兵收复朔方。于是主父偃建议在那里设立行政区域朔方郡。他的理由是那里土地肥沃,又是交通要塞,设郡后不仅有效增加了国土面积,还可以成为剿灭匈奴的根据地和大后方。

主父偃的这一建议遭到了以实权派公孙弘为首的朝臣的普遍反对,公孙弘认为秦始皇当时发动30万人在朔方建城,劳民伤财,最终还是失守,因此反对。汉武帝最终力排众议,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朔方郡果然在之后与匈奴的战争中起到了极大的战略作用。

03

主父偃的人格短板

其一,人际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伴随着主父偃一生。穷困潦倒时敏感、偏激,得势时又张扬,这显然是他的一个极大短板。

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被派往自己的家乡齐国担任丞相。当年在家乡时,主父偃受排挤、不被待见,这次算是衣锦还乡、扬眉吐气了。真的聪明人,这种情形下或许会更加低调、谦逊,主父偃则不然,他将所有亲戚朋友邀请到相府,拿出五百两黄金分给众人,说道:

“当年我穷困的时候,亲戚们不会给我一口饭吃,也没有人会跨进我的家门半步。今天我发达了,担任了齐国的丞相,你们不远千里迎接我。但是我没有忘记当年的情形,你们拿着钱走吧,我们今天就是就绝交了,你们不必再踏入我家半步。”

个性十足,不给自己留丝毫余地。

其二,任性妄为。

有人对主父偃说:“你太横了!”主父偃说出了一段“名言”:

“我穷困潦倒游学四十余年,父母不认我、兄弟不接纳我、朋友不理我,我苦厄的时间太长了。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要么活着的时候用大锅吃饭,要么死的时候受大锅烹煮的刑罚!颇有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气势。

其三,贪得无厌。

由于位高权重又深得汉武帝的信任且喜欢打小报告,很多官员甚至诸侯王都惧怕主父偃,纷纷向主父偃行贿,主父偃来者不拒,因此他的贪也成了公开的秘密。

心胸狭隘、任性妄为、贪得无厌,终究不仅让自己身首异处,还害了整个家族。

04

主父偃的覆灭

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告发齐王刘次景乱伦(与亲姐姐私通)。诸侯王中屡屡有乱伦事情发生,汉武帝对此深恶痛绝。于是就任命主父偃担任齐相,彻查此事。(于是就有了上文主父偃用五百两黄金羞辱亲戚朋友的事情。)

这里有个环节需要交代一下:主父偃年轻时在齐国待不下去后,去了燕国和赵国寻找机会,但都不得待见,所以一朝得势后他想到了报复。在报复齐国之前,他揭发了燕国诸侯王刘定国与女儿、妹妹乱伦的事情,燕王被汉武帝赐死。

当年轻的齐王发现主父偃表面为自己的丞相,实则来查自己的乱伦罪行后便胆战心惊。面对主父偃的霹雳手段,想到燕王被赐死,吓破胆的齐王居然自杀了。由于没有子嗣,齐国被分解成了郡县,算是亡了国。

燕王被赐死后,赵王感觉主父偃早晚会报复自己。于是一直想举报主父偃贪腐,由于主父偃身在朝中,举报很不方便。当主父偃被派往齐国任职后,主父偃刚离开朝廷,赵王就开始了行动。恰恰又遇到齐王自杀,于是赵王抓住时机举报主父偃贪腐和逼死诸侯王。

汉武帝震怒,将主父偃扔进了监狱。在汉武帝看来,贪腐尚且可忍,逼死齐国这样一个封国的诸侯王是不可饶恕的。

狱中的主父偃只承认受贿,坚决不承认逼死齐王——事实也似乎如此。考虑到主父偃的才能和贡献,汉武帝也想免去主父偃死罪。这时,时任三公之一御史大夫(主管司法)的公孙弘发话了:

“逼齐王自杀,致使齐国灭国,主父偃是首犯,如果不杀他,很难平息其余诸侯王的怒气。必须杀他以谢天下。”

于是,主父偃被灭族。

从力主杀郭解、杀主父偃的事情来看,很难说公孙弘是出于公心。

主父偃得势时,门客上千,灭族后居然没有一个人为他收尸。还是一位叫孔车的老仆人为他收尸并将其掩埋。汉武帝见此还是非常感慨,将老人封为“长者”(每月享受国家财政养老金)。

在历史大势面前,个人力量极其渺小,无法左右,但是自己的人格短板是可以依靠强化自己的修养和品行来弥补,进而改变命运的。

更多文章

  • “悲夫”主父偃·倒行逆施|穷人思维,是深烙骨髓的暴虐基因

    历史解密编辑:风尚论说标签:齐王,刘彻,宦官,卫青,晁错,张仪,主父偃,公孙弘,倒行逆施

    咏史上·主父偃南宋·陈普当年齐赵倚黄昏,曾叹蒙恬灭子孙。一日上天沾五鼎,依角蜚粟度龙门。该诗是南宋著名理学家陈普所著《咏史》系列中,有关主父偃的一首诗。翻阅相关诗词文献,历代诗词作家以主父偃为题材的作品非常少见。作为西汉时期,如此重要的历史人物,单凭他“继晁错、贾谊之过往,开自家之后来”提出的“推恩

  • 帮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成就霸业的主父偃,为何落得灭族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中外历史说标签:主父偃,刘彻,诸侯国,齐国,刘启,刘邦

    公元前126年,主父偃去世。主父偃是被汉武帝下令处死的,而且是灭族的下场,这和后来的诛杀九族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他提出的推恩令更是帮助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汉武帝后期成就霸业奠定了基础。不过就是这样一个成就西汉的功臣,为何会落得灭族的下场?我们今天来看一下大致状况。先

  • 主父偃的“推恩令”是千古奇谋,理论上却有一种特殊方式可以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诸侯国,刘彻,分封,刘恒,诸侯

    在中央朝廷的实力能够绝对压制地方诸侯的前提下,“独生子女”政策理论上确是能对付推恩令的。“推恩令”推行的核心条件,就是子嗣。以子嗣来瓜分诸侯国的土地,这就是推恩令的全部。诸侯王子嗣多,诸侯国的土地就被瓜分得多。反之,子嗣少,诸侯国的土地就被瓜分得少。因此,若是诸侯王这一辈子就生一个儿子的话,那推恩令

  • 主父偃为什么被汉武帝灭族?如何评价他的功过?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主父偃,刘彻,公孙弘,齐国,丞相,卫青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出身于今天山东淄博的一个贫寒人家。早年学习长短纵横之术,也就是谋术。后来才开始学习《易》《春秋》和百家之言。主父偃也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只是一开始不被认为是主流知识分子。因此,在齐国时受到儒生排挤,后来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也不被礼遇。我个人觉得,跟当年的孔子差不多

  • 西汉名臣主父偃死因新探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主父偃,公孙弘,丞相,刘彻,武帝,诸侯

    引言西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启用主父偃,推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王长期“尾大不掉”的问题,主父偃因此成为西汉中期拥有较强影响力的官员。学界对于主父偃其人生平、功绩、死因等方面的研究已颇为丰富。其中对于主父偃被处死原因的研究,多局限于主父偃的性格、行为缺陷等方面。本文拟从汉武帝

  • 主父偃的悲喜人生:身为汉武帝的屠刀,用一生来贯彻皇命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刘彻,燕王,皇帝,主父偃,王太后,卫子夫,汉武帝,汉武大帝

    主父偃的悲喜人生:身为汉武帝的屠刀,用一生来贯彻皇命导读: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时期西汉的国力空前强大,这一时期,国内的政治向心力极强,而外患也基本上被平定,中央集权制度再度发展,汉武大帝集国家权力于一身是汉帝国无可争议的中心人物。然而,回顾汉武帝开创这一盛事的过程却并不轻松。而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许多才

  • 李旻:高地龙山社会及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杰哥爱生运动标签:龙山,中原,殷墟,殷商,二里头,十大考古,高尔夫球运动员,奥林匹克运动会,李旻(高尔夫运动员)

    中国青铜文明形成所涉及的空间范畴接近整个地中海世界——在历时千年的过程中,诸多政权与社会群体在持续的互动中此消彼长,形成复杂的政治遗产。面对大量出土资料,在描述区域文化间风格差别的同时把握社会变革的宏观特征,是考古分析向史识转化的必经之路。这要求学者反复思考作为研究工具的考古学分类,兼顾不同时空尺度

  • 华人青年李旻禧在草坪里创业!打造具有台山元素的特色咖啡店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江门青年大会标签:台山,糖水,咖啡厅,咖啡,咖啡店

    2022年9月7日《江门日报》A05版面。点击视频,看更多内容。“这里可以增加点聚光灯,融合台山元素在店的设计里面……”“对,还要设置制作咖啡店新制服,印上祠唐咖啡糖水铺的标签。”每次开完会后,草坪里文旅发展项目发起人林志成便一如往常地走进祠唐咖啡糖水铺,与店主李旻禧聊聊咖啡店的升级计划。在台山市水

  • TVB男主持因《东张》食螺丝被讽高攀女神!老婆李旻芳护夫

    历史解密编辑:TVB资讯台标签:李旻芳,东张,tvb,靓仔,女神,电视演员,香港交易所,中国交易所,电影演员

    星岛网:黄耀英主持《东张》食螺丝被讽高攀女神老婆李旻芳护夫:渠系好好先生无线艺人黄耀英与「东张女神」老婆李旻芳主持《东张西望》而为人熟悉,两人2019年结婚时,《东张西望》更是全程直击。早前黄耀英参加《全能司仪选拔大赛2022》第一回合被淘汰,又被观众指他态度高傲嚣张,中英夹杂,幸得老婆出post返

  • 李旻智3杆优势领跑美国女子公开赛,林希妤交67杆冲到并列第四

    历史解密编辑:高尔夫杂志标签:林希妤,美国,大满贯,高真荣

    美国东部时间6月4日,由ProMedica特别呈现、总奖金1000万美元的美国女子公开赛在松针高尔夫俱乐部第三轮比赛。周六的移动日比赛上,两位36洞领先者:澳籍韩裔球员李旻智(Minjee Lee )打出67杆,以-13杆的总成绩单独领先54洞;美籍日裔球员张替美那(Mina Harigae)完成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