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丞相之位频繁遇难,公孙丞相却寿终正寝,公孙弘的为官之道

西汉丞相之位频繁遇难,公孙丞相却寿终正寝,公孙弘的为官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毛迪说教育 访问量:3306 更新时间:2023/12/17 7:59:21

公孙弘,西汉丞相,与旁人不同的是,公孙弘四十岁才开始读书,六十岁初徵博士,后来出使匈奴,不合皇上心意,于是免官回家。

七十岁的时候汉武帝下令要求郡国举荐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收到了汉武帝的青睐,于是又被任命为博士。

前124年,公孙弘拜为丞相。公孙弘能够在丞相之位上平凡渡过没有祸患,和他为臣的智慧分不开,公孙弘有他独有的为官之道。

一、察言观色

公孙弘入仕的时候已经六十岁了,在为人处世上自有一套,对待汉武帝这样的年轻皇帝,公孙弘也总是时刻揣摩圣意。公孙弘每次在朝上与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开头陈述他的全部观点,供汉武帝去选择,绝不会只给汉武帝一个观点让汉武帝去接受。

由于公孙弘不在朝廷中当面辩驳和争论,汉武帝就常常观察他,认为他品行忠厚,善于言谈,熟悉文书法令和官场事物,还对儒家文化十分了解,总是把事情与儒学相结合,所以汉武帝非常喜欢他。

两年之内,公孙弘就官至左内史,有时公孙弘向皇帝奏明事情观点不被采纳,他也不加以辩解。公孙弘曾与主爵尉汲黯一起向汉武帝进言,汲黯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他经常直接向汉武帝提出建议,但是公孙弘是一个很会察言观色的人,他进言不先开口,总是等其他人先说,然后观察汉武帝的脸色,再顺从汉武帝的意思开口。所以公孙弘的意见总是被汉武帝采纳,因此与汉武帝关系一天比一天亲密。

在公孙弘当御史大夫的时候,汉朝正在开通西南夷,东边设置沧海郡,北边修建朔方郡城。公孙弘屡次劝谏汉武帝,认为这些做法会使国家疲惫不堪,想让汉武帝停止这些事情。

于是汉武帝让朱买臣提出关于设置朔方郡有利的十个问题来为难公孙弘,而公孙弘是一个不愿意和汉武帝争执的人,既然汉武帝不高兴公孙弘阻止,那么公孙弘只好一个问题都不回答。公孙弘道歉说:“我是一个鄙陋之人,不知道修朔郡有这些好处,希望陛下停止西南夷和沧海郡的事情,全力经营朔方郡城。”于是汉武帝高兴的同意了。

公孙弘从不辩解,善于察言观色也是使他升迁的重要原因,试着从汉武帝的角度想想,汉武帝也不会喜欢一个总是使自己下不来台的臣子。

所以公孙弘运用他的丰富阅历,面对年轻的汉武帝,总是能正确猜出汉武帝的心思,让汉武帝对自己另眼相待。

二、心思深沉

建元元年,汉武帝招选贤良之士,六十岁的公孙弘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后来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后向汉武帝汇报情况,汉武帝不满公孙弘的办事结果,公孙弘一看皇上都不高兴了,连忙辞官回乡。元光五年,距离上次一共十年的时间,汉武帝又下诏书,征召文学之士,菑川国又推荐公孙弘。公孙弘本人是想去的,但是他先是推辞,经过国人的坚决推举,公孙弘才到太常那里对策。

太常看了公孙弘的对策文章后,认为他写的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于是把他的文章排在最后,后来汉武帝看了全部文章后,大为惊叹,于是又把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提拔为第一。公孙弘被汉武帝召见,汉武帝见公孙弘形貌昳丽,心中喜欢,就将他封为博士。

公孙弘此人猜疑心重,心思深沉,但是表面总做出宽宏大量的表情。曾经与公孙弘有仇的人,公孙弘都表面和他们友好相处,但是暗地里却加以报复。杀死主父偃,把董仲舒改派到胶西国当相的事都是公孙弘的主意。

但是公孙弘表面上做的非常好,他每顿饭只吃一个肉菜和脱壳的粗米饭,老朋友和喜欢他的门客都给他送来衣食,公孙弘的俸禄也给他们用,家中没有余财,世人都觉得他贤明。

当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的时候,公孙弘正在病中,认为自己工作不称职才让诸侯谋反,要是病死,恐怕没办法搪塞责任。于是公孙弘很审时的请求辞官回乡,汉武帝允许他休假,好好治病,后来公孙弘养好病之后,就能继续上朝了。

公孙弘想要及时退位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如果有一天汉武帝怪罪,到时候就不能免罪,还不如自己辞官回乡,汉武帝体谅公孙弘,特意让他养病,公孙弘也运用自己的才智解除了隐藏的危机。

三、两次危机

上面说过公孙弘很会察言观色,很会看汉武帝的脸色,顺着汉武帝说话。但是公孙弘总是与公卿们约定好向皇帝谈论的问题后,面对皇帝时又违背约定,顺从皇上的旨意,大臣们心中都有不满,尤其是汲黯。

这第一次危机就是汲黯给公孙弘带来的。汲黯在朝廷上责备公孙弘说:“齐地之人大多数都是无情善于欺诈的,他一开始和我们一起提出这个建议,但是后来就全都违背了,是不忠诚的人。”

公孙弘是齐地人,他对于这次指责,只说了两句话:“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不忠诚。”这句话十分有水平,它涵盖了两个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说自己是一个忠诚的人,只有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不了解的人就会说他不忠,所以汲黯说自己不忠是一个不正确的说法;第二层意思正好绕开了汲黯所说的具体的事情,不在“不守约定”这件事上争论,因为公孙弘在这件事上也理亏,所以公孙弘很巧妙的绕开了这件事,直接引导自己的人品上,说自己人品是没问题的,绝对没有不忠。

因为公孙弘的巧言善变,汉武帝赞同公孙弘的说法,更加信任公孙弘了。此后只要有人说公孙弘的不是,汉武帝都不相信他们,只认为他们不了解公孙弘,因此公孙弘得到汉武帝更多的厚爱。

第二次危机又是汲黯。汲黯曾向汉武帝说:“公孙弘处于三公的位置,俸禄很多,但是盖的被子都是布被,这是欺诈。”汉武帝十分奇怪,公孙弘难道买不起好的被子吗,于是汉武帝问公孙弘此事,公孙弘的回答也非常出彩。

公孙弘这样回答:“确有其事,九卿中只有汲黯与我关系最好,但是今天他却在朝廷上为难我,不过他确实说得对。我位居三公却盖布被,确实想要欺诈,妄图钓取美名。况且我听说管仲当齐国相国的时候,有三处住宅,奢侈的能与齐王相比,但是管仲还是辅助齐王称霸了。

晏婴是齐景公的相,吃饭时的肉菜不超过两样,他的妾也不穿丝织的衣服,但是齐国依旧治理的很好。我现在是御史大夫,盖布被,和九卿以下的小官没有区别。就像汲黯说的一样,如果没有汲黯的忠诚,陛下怎么能听到这些话呢?”

公孙弘这样回答先是承认了自己欺诈,沽名钓誉,但是自己的做法却是好的,就算沽名钓誉也钓的是美名,还给大家做了表率。而且就算是这样也不耽误自己辅佐皇上,既然不耽误正事,盖布被又能有什么关系呢?

而且公孙弘高明就高明在他可以以退为进,直接表扬了汲黯的做法正确,这样更显得自己心胸宽广,就算被告状也能包容。汉武帝果然认为公孙弘谦让有礼,更加厚爱他,还让他当了丞相,封为平津侯。

总结

公孙弘的德行美好,再加上他遇到了好时机,在他垂暮之年的时候汉武帝发展儒家学说,公孙弘才能被挖掘出来。公孙弘作为汉武帝时期为数不多能够善终的丞相,也得益于他的智慧。公孙弘第一次当博士的时候汉武帝才十六岁,而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了,就算是第二次仕途的时候,汉武帝不过才二十六岁,公孙弘和汉武帝年龄差距这么大,却还能跨越代沟让汉武帝青睐,足以体现公孙弘的过人智慧。

参考文献:《史记》

标签: 公孙弘丞相刘彻皇上为官主父偃

更多文章

  • 如何在征召制下成为丞相——公孙弘的成功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青年农民小黑胖标签:皇帝,丞相,才干,公孙弘,征召制,尚书令

    在征召制的模式下,人才的选拔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偏好和实际需要,而这种制度下的晋升也并非唯一途径。公孙弘就是一个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并采取切实可行策略的代表, 成为了西汉的丞相。公孙弘出身卑微,没有任何显赫的背景,但他却拥有强大的思想能力和才智,因此在进入官场后很快就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和赏识。公孙弘深入学习兵

  • 被称为毒牙丞相的公孙弘,真的靠拍马屁,六年从老百姓做到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公孙弘,丞相,主父偃,刘彻,董仲舒,司马迁,皇帝,史记

    丞相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人臣所能达到的顶峰。自汉武帝起,丞相还有一个荣誉——封侯。所以,在帝制社会,一个人能做到丞相位置,无异于登天。当然,汉武帝一朝除外,那时候的丞相是高危职业。汉武帝一共提拔了十三位丞相,六位被杀,一位自杀,剩下的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只有两位除外,一位是最后一任丞相田千秋,另

  • 公孙弘从布衣到丞相只用了6年,经常给同事挖坑,到底是忠还是奸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丞相,刘彻,刘恒,汲黯,公孙弘,主父偃,董仲舒

    公孙弘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丞相,他之所以著名,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身上有比较浓厚的传奇色彩。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小小的狱吏,没干多久就因作风问题被免职,一度落魄到海上养猪为生;40岁又开始正儿八经地潜心学习,60岁的时候才被推荐入仕,没干多久,却因出使匈奴回来汇报工作让大老板汉武帝感觉不尽如人意而再

  • 削竹简抄读的公孙弘,是怎样大器晚成,最终成为布衣丞相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丞相,武帝,刘彻,皇帝,宰相,汲黯,公孙弘,主父偃

    《三字经》中“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自勉。”描述的是:西汉时期,公孙弘以及董仲舒的弟子路温舒早年皆因家贫而买不起书。于是路温舒便将书抄于蒲草之上,而公孙弘则在自己牧猪的竹林中砍伐竹子削成竹简,将内容抄于竹简上。虽然他们二人没有书,但是却不忘勤奋勉励。公孙弘削竹简抄读浮雕今天我们就说说公孙弘的故事

  • 汲黯两次硬怼公孙弘,却被轻松化解,堪称教科书般一对一现场教学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公孙弘,汲黯,刘彻,丞相,齐国

    公孙弘是汉武帝时期的第六任丞相,当他进入官场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年逾七十的老头。让人奇怪的是,公孙弘是汉武帝时期为数不多能够老死在丞相任上的。要知道,汉武帝亲自任命了12任丞相,有6人的下场都是惨死,死亡率高达50%,公孙弘能够在丞相任上死去,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由此可见,公孙弘的确是有一些本事的,

  • 汉朝以丞相封侯第一人,公孙弘有何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封侯,丞相,武帝,刘彻,贾谊,汲黯,汉朝,公孙弘,董仲舒

    元光五年(前130年)八月,汉武帝再次下诏各郡国举贤良,菑川国再一次推荐公孙弘赴京。能够进京接受皇帝召见,这绝对是天大的机会。元光元年(前134),广川人董仲舒就是在与武帝的策问中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而名扬天下。但公孙弘对送上门的机会却予以婉拒,建元元年(前140)公孙弘就曾被郡国举荐

  • “李姓”富豪有哪些?李想、李斌携手登榜,李蔡美灵家族拥有千亿

    历史解密编辑:柳先说标签:李想,李斌,李蔡美,富豪榜,李宁,胡润百富榜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姓李的人口超过1个亿,是全国前三大姓氏之一。李姓分布在全国各地,在我国西南和华北是最常见的姓氏。下面依据胡润研究院公布的“2022胡润百富榜”数据,来看看到底有哪些“李姓”富豪登上榜单。维达集团创办人李朝旺排在富豪榜第1127名,出生于广东江门,64岁身价55亿元。维达为亚洲具规模

  • 石庆圣:英超7连红,昨天都是欧冠!(冠军福利)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综艺分享标签:英超,英冠,欧冠,诺维奇,西布朗,石庆圣,布莱克本

    昨天的比赛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虽然两场冠军赛确实存在失误,但胜场总收入不成问题。他们还赢得了冠军联赛和曼城的大胜利,并且最多的连续进球都得到了精心管理,收获没有问题。还有,昨晚NBA比赛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掘金犯了一个错误,我要向大家道歉。但是,NBA4连胜的实时表现仍然不是问题。今晚的NBA比赛还处

  • 林高远逆转张禹珍,樊振东/王曼昱苦战晋级 | WTT新加坡大满贯赛

    历史解密编辑:乒乓世界标签:张禹珍,奥林匹克运动会,林高远,世乒赛选拔赛,梁靖崑,新加坡,樊振东,王曼昱,大满贯赛

    2023WTT新加坡大满贯赛继续进行,男单1/16决赛今天正式拉开了幕布。继首轮比赛3比0战胜了丹麦选手乔纳森后,梁靖崑又在今天比赛直落三局战胜了东道主选手冯翊新,顺利晋级16强。和首战开局被乔纳森咬到17:17平后才分出胜负相比,今天梁靖崑更显张弛有度,几乎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赛后梁靖崑认为,自己

  • 中国直板名将输球!1:3不敌韩国张禹珍,刘国栋爱徒被淘汰出局

    历史解密编辑:国乒二三事标签:张禹珍,黄镇廷,刘国栋,韩国,国乒

    北京时间10月7日,国际乒联世乒赛正在进行。目前,女团四强大名单已经出炉。女团半决赛,国乒迎战同胞中国台北女团,日本女团迎战德国。男团方面,八强大名单已经全部出炉。国乒将在四强席位争夺战中,迎战夺冠大热门瑞典男团,两支强队提前相遇,可以说是决赛水平的对抗。男团四强席位争夺战中,中国香港迎战韩国男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