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刘煓被后世称为“史上最特别”的太上皇

为何刘煓被后世称为“史上最特别”的太上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255 更新时间:2024/1/21 4:55:10

公元202年3月的某天,四川有位农民老伯正在田野里劳作,突然有一队穿着华丽,骑着高头大马的军兵来到田间地头。

见到农民老伯后,这些将士纷纷下马跪拜,并且高声说:恭迎太上皇程前往长安。

这番景象,让那位农民老伯大吃一惊,他不知所措,只能拿着手里的农具呆立在田间。此时,一位将军起身来到农民老伯身边,躬身施礼后说:汉王已经登基称帝,特下诏书让我等前来迎接太上皇去往长安宫内居住。说完这话后,农民老伯似乎才回过神来。随后,他坐上了队伍里的一辆马车,在那些兵将们的簇拥下赶往长安。

刘煓太上皇画像

这幕场景发生在西汉开国初年,当时正在田里种地的那位农民老伯,正是刘邦的父亲刘煓。他到底有过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为何不少后世人会说他是“史上最特别”的太上皇?而刘煓身上所发生的故事,又有哪些值得后人回味呢?

一,凭种地过上好日子,还给儿子刘邦“安排”了工作

说起古代身份最尊贵的人,或许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皇帝”。但要从“身份尊贵”这个层面出发,按照古代礼制去评判,似乎有一类人,其身份要比“皇帝”还尊贵,那便是人们常说的“皇帝他爹,太上皇”。

刘煓虽贵为大汉王朝“头号太上皇”,但却跟后来唐朝的李渊,及大明朝的朱世珍(朱五四)等人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我国历史上,一穷二白开创封建王朝的,也就前汉后明而已!

李渊在做太上皇之前,有过当皇帝的经历,朱五四是在坟里做的太上皇。而刘煓却截然不同,他几乎是从一个“农民老伯”摇身一变成为了天下臣民敬仰的太上皇。

刘煓祖上也曾显赫过,只是在刘煓父亲这一辈家族败落,于是只能远走他乡,逃往丰县去重新开启生活。

中国有句老话:上天总会给笨家雀一个生存的机会。刘煓家也不例外,虽然遭遇过战争灾荒,过着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但刘煓身上却有一项超于常人的技能,那便是“会种地”。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年间在丰县老家,刘煓就是十里八村里乡亲们公认的“种地能手”。他家的庄稼,不论长势还是收成都比普通人家的强很多,而刘煓也靠着卓越的种地技能,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家人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或许是出于爱子太深的缘故,也有可能是知晓种地的辛苦,刘煓虽然很会种地,也很喜欢劳动,但他却从不让刘邦下田干活。并且刘邦好像也没遗传老爹的种地基因,不仅对田间劳动一窍不通,甚至十分反感种地,因此,刘邦从小就成了乡亲们眼里“游手好闲的小混混”。

刘太公剧照

随着时间推移,刘邦逐渐长大成人,刘煓看着老大不小的儿子终日瞎混,也不是个出路。于是就拿出多年积蓄,开始花钱给刘邦“找工作”,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刘煓一番运作后,还真为刘邦找了份好工作,那便是后来人们都熟知的“泗水亭长”,这个岗位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派出所所长”,在古代,那可是妥妥的“吃皇粮”体面工作。

刘邦走马上任泗水亭长后,刘煓总算是松了一口气,那时他觉得儿子刘邦有了正式工作,随着年龄增大,日后全家人必定也能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但殊不知,接下来刘邦身上发生的事情,却远远超出了刘煓的预期。

二,为刘邦“操碎了心”,还差点丢了性命

提起大汉王朝太上皇刘煓,或许很多人脑海里立刻会联想到:楚汉之争时期,项羽在双方阵前支起大锅,放言要把刘煓“煮了”喝汤。然后刘邦回答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语:分吾一杯羹。

这是各种史料都记录的一则故事,而透过这个故事,其实也不难发现,刘邦在创立千古伟业的过程中,他的父亲不免也会受到各种牵连,甚至是危及生命。

刘邦剧照

当年刘邦有了泗水亭长的铁饭碗后,并没有像父亲设想的那样改邪归正好好工作,然后娶妻生子过安稳生活,而是选择继续混社会。

刘邦头上有了乌纱帽,手里每月有固定收入后,结交的“社会人”更加广泛,跟形形色色的人士都成了铁哥们,这让刘煓头疼不已,随着时间推移,刘邦混到三十大几岁,除了跟情妇生了个儿子外,还没正经娶媳妇。

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刘邦三十几岁还没成家这种举动,简直让刘煓在乡亲们面前头都抬不起来。好在后来,刘邦用“贺万钱”的吹牛举动,搞定了吕太公的女儿吕雉

在刘煓心里,不管刘邦是用什么方式拿下的吕雉,反正儿子明媒正娶了一位夫人,这也让刘煓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并且刘邦老丈人吕太公家境殷实,这也不失为一门好亲事。于是,刘煓又开始畅享日后“安稳富足,儿孙绕膝”的美好生活。

结果万万没想到,刘邦结婚不久后,在一次出公差押送刑徒过程中误了时辰,于是他就“斩了白蛇”,带领着一帮刑徒,成了像陈胜吴广那样的“反贼”。

刘邦这种行径,在当时不少人眼里是“豪侠之为”,但在父亲刘煓眼里,这简直就是拿全家人的脑袋开玩笑,为此,刘煓也变得终日惶惶不安,生怕那天自己也被押上刑场。

刘邦起势不久后,便带领人马杀回老家,并且还成了“沛公”。

老家那些亲朋故友似乎都很高兴,但一辈子老实巴交,只懂得种庄稼,再加上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刘邦的这些举动,实在是让父亲刘煓高兴不起来。

后来,刘邦开始去各处征战,而由于条件所限,家眷们只能留在沛县老家。后期,随着楚汉之争爆发,刘邦老家成了项羽控制的地盘,而包括刘煓在内的家眷们则沦为了“人质”。

刘太公剧照

楚汉战争吃紧之时,项羽曾用“烹煮”刘煓的方式要挟过刘邦,但刘邦这个从小混社会的“市井无赖”,却丝毫不为所动,并且还跟项羽说:咱俩是结拜兄弟,我爹也是你爹,假如把我爹煮熟了,可以分一杯羹喝。

但好在刘邦这种举动,似乎对付项羽很管用。项羽用刘煓威胁刘邦的法子行不通后,为了避免背上要挟老弱病残的骂名,从而影响自己的英雄形象,于是把扣押了三年的刘煓及家眷,也都平安的送还给了刘邦。

三,一心只爱“种地”,新丰村成了刘煓最后的心理慰藉

刘邦做汉王的时期,刘煓被安排在了四川,天府之国肥沃的土地,再加上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让种了一辈子地的刘煓,重新燃起了种地的欲望。

于是,那段时期,刘煓在四川物色了一大块好地,开始了自己喜爱的,也是最擅长的“农耕事业”。结果还没过上几天安稳的田园美好生活,刘邦便打败了项羽,并且成了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在这种情形下,刘煓也无法继续在四川从事农业工作,只能被刘邦接到长安皇宫里养着。

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且惶惶不安了大半辈子的刘煓,显然无法适应深宫大院的生活,住在皇宫里,享受着太上皇至高无上的待遇,但说句话都有回音,放个屁都是巨大响动的宫殿里,却让刘煓终日闷闷不乐。

后来,刘邦似乎也看出了父亲的痛苦,于是便下令让皇宫里的仆人们,帮着父亲把御花园开垦成为耕地,以方便父亲在皇宫内种植蔬菜等农作物。

在御花园里种庄稼,或许也是历朝历代里,刘煓这位太上皇“独一份”的举动,但没过两年,小小的御花园,似乎已经没办法满足农业专家刘煓的需求,于是,他又跟儿子刘邦提出想去更广阔的田地里耕种。

已经上了年纪的刘邦,或许那时候也明白了父亲一辈子的爱好和追求,于是刘邦颁布了一道旨意:在帝都长安城东南方向,选着了一大片良田区域,设立了一个“新丰村”,并且把沛县老家大量乡邻迁到了“新丰村”陪伴父亲。

刘煓太上皇的墓碑

一大批老家的亲朋乡邻,拖家带口,牵着牛羊,赶着鸡鸭来到长安后,让刘煓十分高兴,随后那几年时光,刘煓在长安新丰村终日和老乡们为伴,过着快乐幸福的田园生活,直到寿终正寝。

现如今,西安城东南方向,还留有当年刘邦为父亲建立的新丰村遗址。而从刘煓的一生里,也不难发现一些道理,他虽然是身份尊贵的太上皇,却更像现实生活中那些农民伯伯出身的父亲!

前半生几乎竭尽全力为儿子奋斗,也为其操碎了心,当儿子长大,并且有了成就后,又不习惯过城里的生活。

因此,说刘煓是历史上“最特别”的太上皇也不足为奇,毕竟他是一个父亲,他心里在乎的不应该是“太上皇”这个称呼,而是刘邦的爹!

更多文章

  • 项羽要煮刘邦的父亲,如果前者真敢下手,刘邦会喝刘煓的肉汤吗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刘邦,彭越,刘煓,汉朝,楚怀王,刘太公,楚汉相争,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项羽曾经以烹煮刘邦父亲刘煓(刘执嘉,又被尊称为刘太公)作为威胁,以图让其投降,可刘邦却喊出了“分我一杯羹”的雷人之语,让后人疯传了两千年。如果项羽真的煮了刘太公,再分给刘邦“一杯羹”,刘邦究竟会不会喝他爹的肉汤呢?如果您想知道,今天小编就来给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

  •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望走访深圳校友会和校友企业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刘望,深圳市,深圳校友会,湖南工业大学党委

    红网时刻新闻5月22日讯(通讯员 傅家旺)近日,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望一行赴深圳走访校友会,考察调研校友企业。双方就产教融合、毕业生就业以及科技联合攻关等事项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广泛共识。5月14日下午,刘望到访深圳市校友会,广西国辰投资集团驻深圳子公司——深圳元动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望调研指导校档案馆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刘望,档案馆,人事处,党委书记,湖南工业大学党委

    红网时刻新闻5月25日讯(通讯员 范智琴)5月23日上午,湖南工业大学校党委书记刘望到学校档案馆调研指导工作,副校长李若梅陪同调研,党政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档案馆及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档案馆负责人汇报了馆内基本情况、现阶段主要工作、下一步发展思路,与会部门负

  •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望走访调研校友企业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刘望,校企,学校,调研,党委书记,湖南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红网时刻新闻5月22日讯(通讯员 傅家旺)近日,湖南工业大学校党委书记刘望一行赴广东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重点考察调研了校友企业——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校友胡德明,副董事长、总经理、校友宋永波热情迎接刘望一行。刘望一行参观了亚辉龙的仪器和试剂研发中心实验室、展厅、生产

  • 好茶!好书!焦作刘贤锋一路前行!一路生花!

    历史解密编辑:焦作日报标签:好茶,茉莉,路遥,刘贤锋,蒲公英,铁观音,焦作市,一路前行,一路生花

    来源:焦作日报2023年5月25日《焦作晚报》A05版刘贤锋一手制好茶 一手写小说很多人说,人生从60岁开始,60岁是人生的白金时代。在博爱县寨豁乡,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他叫刘贤锋,既能制作一手好茶,又能写一手好文章,那种精气神绝不输于现代的“斜杠青年”。刘贤锋的理想是让蒲公英茶走向全国。中国是茶

  • 汉初风云:刘启博弈打死刘贤,袁盎相吴阻止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贤,刘启,刘濞,袁盎,刘恒,文帝

    汉初风云:刘启博弈打死刘贤,袁盎相吴阻止谋反话说齐王刘襄助诛诸吕,收兵回国,未几便即病亡。刘襄之子刘则嗣立为王,至文帝前元十五年(公元前163年),又复去世,后无子嗣,遂致绝封。文帝追念前功不忍撤除齐国,又记起贾谊遗言,曾有国小力弱的主张。于是,分齐地为六国,封悼惠王刘肥六个儿子为王。长子刘将闾为齐

  • 【文明实践】点赞!吴堡人刘信信荣登“陕西好人榜”

    历史解密编辑:吴堡新闻标签:吴堡,刘信信,吴堡县,陕西,绥德

    陕西好人榜7月22日,陕西省委文明办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陕西好人榜”。吴堡县高级职业农民刘信信光荣上榜!让我们向好人学习!为模范点赞!让他的事迹在“们吴堡”熠熠生辉!诚实守信好人—刘信信01坚守诚信经营 打造“放心鸡蛋”在著名作家柳青故里的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有一位年仅35岁,只有初中文化的

  • “重庆第一贪”刘信勇的双面人生:既是副厅高官,又是重庆赌王

    历史解密编辑:每时刻史标签:赌博,受贿,贪腐,刘信勇,黑老大,重庆市,重庆赌王

    2010年2月24日,原重庆市渝北区副区长、丰都县县长刘信勇,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经过调查,刘信勇贪污受贿高达3160余万元,也因此超越狂贪2226万元的原重庆巫山县交通局局长晏大彬,成为“重庆第一贪”。刘信勇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8月,晏大彬被判处死刑,并于2010年1月执行。而刘信勇受贿

  • 鬼扯东汉(廿四)刘歆散布自己是真命天子的谶语,结果便宜了刘秀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刘歆,王莽,皇帝,汉朝,汉哀帝,科学家,鬼扯东汉,历史学家,光武帝刘秀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才华横溢的大家,居然也是个算命先生,对所谓的谶纬之术非常痴迷。谶纬之术是中国古人的儒家神学,也是占卜算命之学的统称。先秦时候流行谶纬之术,汉朝以来诸侯和勋贵之中更是有不少人痴迷于此,甚至皇帝治国都用谶纬之术占卜吉凶。由于刘歆是东汉朝廷少有的大才,又掌管着内秘府的藏书,所以成为所

  • 刘歆:编制《山海经》,助王莽篡汉夺位奉为国师,又密谋反叛?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歆,王莽,刘秀,刘彻,汉朝,汉哀帝,山海经,历史学家,国防政策,汉高祖刘邦

    影视剧中的刘歆形象在动荡不安的西汉末年,汉代经学大师刘歆也一直在追寻着明主,以期为西汉带来繁荣富强。陷身于政权之争的文人有许多。但是能像刘歆一样头脑清醒且明是非,不陷于愚忠的文人却少之又少。受王莽赏识,仕途开始一帆风顺刘歆,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其父为刘向。父子二人共同编制《山海经》。刘歆十分有才,他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