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太年 | 夏收轶事

刘太年 | 夏收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大河文学 访问量:4545 更新时间:2023/12/30 6:23:09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小满以后,麦子由青渐黄。麦收也就从此徐拉开序幕。

在以前,这个阶段的日子是难过的。难就难在上一年的粮食已经吃完,当年的麦子还没有成熟,真正的青黄不接。旧社会,穷人家在这个时候,眼看一家人都饿得饥肠辘辘,实在熬不到麦熟时刻了,就把地里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麦子割上一些,急急忙忙地又是簸又是筛,然后放石磨上推。青麦子经过石磨研磨,形成了长长的麦絮絮,我们叫它“碾转”。当今,这个季节的街上也有卖的,买碾转的人不是为了充饥,是吃饱喝足之后的尝鲜。而那个时候,它可是让青黄能够相接的“桥梁纽带”。甚至有的人实在饿的不行,不等拿回去煮熟,在磨盘上就用手掬着往嘴里塞。因为长期饿肚子,肠胃薄弱,经受不住这暴食的突如其来,也因为肚子太饿而吃的多了,这种情况下撑死人的例子屡见不鲜。

生产队的时候,粮食集体化,多少年没有吃碾转的条件。只是在上学经过麦地的路上,或去麦地拔猪草时,两头瞅瞅,趁着没人看见,就偷偷拔几个麦穗,两个手掌合着那么一搓,用嘴吹去麦糠,倒进嘴里嚼嚼,有种青青的麦香味儿。还有胆大的,竟敢拽上一裤兜儿麦穗,拿回去放煤火上烤熟,那味道就又是一个档次了。

造场,是麦收大战的基础工作。场地要选择在通风通路和离家较近的地方,这场地一般是提前预留好的。如果该造场的时候没有下雨,土质太干燥就压不瓷实。就要泼些水,用来调剂干湿程度。衡量土壤干湿的方法是:把土捏成团,从胸口齐的高度自然掉到地上,刚好散开为宜。通过犁耙找平后,就套上牲口,拉着石滚反复碾压。直到压得起明发亮,车轮走过不显车辙,才能保证收麦打场的正使用。

夏天的麦收是虎口夺食。有“春争日,夏争时”之说。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麦子颗粒归仓。男劳力负责拉麦碾麦这些重体力和技术性较强的活儿;女劳力负责割麦打场,还要回家做饭,劳动量也不小。

为了让孩子们也能帮助夏收,类似现在的暑假就用那时候的“忙假”给代替了。主要任务是拾麦穗。把收割散落在地里的麦子拾干净。由一个成年人领着,按斤秤的多少记工分。竟有俏皮捣蛋者,往拾麦子的篮子底下放石头来增加重量。一经发现,必遭一顿痛骂。

文革时期,也给夏收工作蒙上了“红色”和“政治”的色彩。高音喇叭里天天播放的都是“农业学大寨”和“大干快上”的声音;表现积极的人,他如果累得干不动活了,就会忽然“想起”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英雄事迹;或者“想起”了最高指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马上就会干劲倍增。

遮阳的草帽上除了写自己的名字外,还要写上“斗私批修”或“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着写有口号的草帽很得意,因为这些词语就是当年最大的时髦。

无论麦收再忙,出工干活那是必须要带“红宝书”的。甚至不认字的老头老太太也要带上。以方便干活间歇时掏出来学习,提高思想觉悟。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麦场上,社员们摊了一大片麦子,等着晒干了入库。这时候忽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着一场大雨即将降临。麦场负责人就吆喝树底下正在学习语录的人,让他们赶快起来拢麦子,免得集体的粮食遭受雨淋,造成损失。可是,政治小组长领着他们坚持学习,就是不去拢麦子。麦场负责人心疼麦子,那心里头能不着急吗!就指着小组长的鼻子质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小组长把语录本放到胸前,显示出“无限热爱”的架势,斩钉截铁地回答:学习语录要雷打不动。淋湿了麦子算什么,学习才是高于一切的头等大事。你让我们去拢麦子,就是以生产压革命,你是要犯大错误的!吓得麦场负责人再也不敢多说话了。学习还在进行,麦子依然淋雨。现在看来,这是多么的荒唐和可笑。

交公粮,往往是农民为国家做贡献的具体体现。是既严肃又光荣的政治任务。在对麦子的计划安排上,也是先交足公粮,留下种子,储存了备战备荒的粮食,然后再按上级规定的吃粮标准分给大家,少了应该少吃,多了则不能多吃。种粮的没有粮吃,是农村长期存在的奇怪现象。

我叔父世琏当年在开封市粮食局工作,“反右”运动时,因工作需要,写了一篇很好的切中时弊的短文,被打成右派,全家遣返老家蒙冤受屈二十年。一次,麦场上的麦子已经晒干装好,贫下中农出身的社员们都扬眉吐气地坐上胶皮轱辘马车,去给国家交公粮扛麻袋了。唯独我世琏叔不能去。因为他政治面貌有问题,担心他到粮站这样重要的国家物资部门搞破坏。也就是说,他连去粮站扛麻袋的资格都没有。

而后来,落实政策官复原职后,开封市粮食局的重要决策,得世琏叔参与;有关粮食方面的重要文件,得世琏叔起草……

历史,有意无意地给世琏叔开了一个大玩笑。可这个玩笑他是一点也笑不出来。因为它夺走了他人生不可挽回的二十年黄金时代。

作者简介

刘太年,曾在西安工作,现居河南济源。文学爱好者,历年来偶有作品散见于纸刊和电子平台。

乔海平 | 贵阳的雨

许奎明 | 最喜小儿无赖

标签: 刘太年麦子夏收麦场公粮

更多文章

  • 为何刘煓被后世称为“史上最特别”的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太上皇,刘邦,皇帝,项羽,吕雉,李渊,汉王,长安,刘煓,刘太公

    公元202年3月的某天,四川有位农民老伯正在田野里劳作,突然有一队穿着华丽,骑着高头大马的军兵来到田间地头。见到农民老伯后,这些将士纷纷下马跪拜,并且高声说:恭迎太上皇启程前往长安。这番景象,让那位农民老伯大吃一惊,他不知所措,只能拿着手里的农具呆立在田间。此时,一位将军起身来到农民老伯身边,躬身施

  • 项羽要煮刘邦的父亲,如果前者真敢下手,刘邦会喝刘煓的肉汤吗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刘邦,彭越,刘煓,汉朝,楚怀王,刘太公,楚汉相争,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项羽曾经以烹煮刘邦父亲刘煓(刘执嘉,又被尊称为刘太公)作为威胁,以图让其投降,可刘邦却喊出了“分我一杯羹”的雷人之语,让后人疯传了两千年。如果项羽真的煮了刘太公,再分给刘邦“一杯羹”,刘邦究竟会不会喝他爹的肉汤呢?如果您想知道,今天小编就来给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

  •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望走访深圳校友会和校友企业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刘望,深圳市,深圳校友会,湖南工业大学党委

    红网时刻新闻5月22日讯(通讯员 傅家旺)近日,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望一行赴深圳走访校友会,考察调研校友企业。双方就产教融合、毕业生就业以及科技联合攻关等事项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广泛共识。5月14日下午,刘望到访深圳市校友会,广西国辰投资集团驻深圳子公司——深圳元动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望调研指导校档案馆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刘望,档案馆,人事处,党委书记,湖南工业大学党委

    红网时刻新闻5月25日讯(通讯员 范智琴)5月23日上午,湖南工业大学校党委书记刘望到学校档案馆调研指导工作,副校长李若梅陪同调研,党政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档案馆及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档案馆负责人汇报了馆内基本情况、现阶段主要工作、下一步发展思路,与会部门负

  •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望走访调研校友企业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刘望,校企,学校,调研,党委书记,湖南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红网时刻新闻5月22日讯(通讯员 傅家旺)近日,湖南工业大学校党委书记刘望一行赴广东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重点考察调研了校友企业——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校友胡德明,副董事长、总经理、校友宋永波热情迎接刘望一行。刘望一行参观了亚辉龙的仪器和试剂研发中心实验室、展厅、生产

  • 好茶!好书!焦作刘贤锋一路前行!一路生花!

    历史解密编辑:焦作日报标签:好茶,茉莉,路遥,刘贤锋,蒲公英,铁观音,焦作市,一路前行,一路生花

    来源:焦作日报2023年5月25日《焦作晚报》A05版刘贤锋一手制好茶 一手写小说很多人说,人生从60岁开始,60岁是人生的白金时代。在博爱县寨豁乡,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他叫刘贤锋,既能制作一手好茶,又能写一手好文章,那种精气神绝不输于现代的“斜杠青年”。刘贤锋的理想是让蒲公英茶走向全国。中国是茶

  • 汉初风云:刘启博弈打死刘贤,袁盎相吴阻止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贤,刘启,刘濞,袁盎,刘恒,文帝

    汉初风云:刘启博弈打死刘贤,袁盎相吴阻止谋反话说齐王刘襄助诛诸吕,收兵回国,未几便即病亡。刘襄之子刘则嗣立为王,至文帝前元十五年(公元前163年),又复去世,后无子嗣,遂致绝封。文帝追念前功不忍撤除齐国,又记起贾谊遗言,曾有国小力弱的主张。于是,分齐地为六国,封悼惠王刘肥六个儿子为王。长子刘将闾为齐

  • 【文明实践】点赞!吴堡人刘信信荣登“陕西好人榜”

    历史解密编辑:吴堡新闻标签:吴堡,刘信信,吴堡县,陕西,绥德

    陕西好人榜7月22日,陕西省委文明办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陕西好人榜”。吴堡县高级职业农民刘信信光荣上榜!让我们向好人学习!为模范点赞!让他的事迹在“们吴堡”熠熠生辉!诚实守信好人—刘信信01坚守诚信经营 打造“放心鸡蛋”在著名作家柳青故里的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有一位年仅35岁,只有初中文化的

  • “重庆第一贪”刘信勇的双面人生:既是副厅高官,又是重庆赌王

    历史解密编辑:每时刻史标签:赌博,受贿,贪腐,刘信勇,黑老大,重庆市,重庆赌王

    2010年2月24日,原重庆市渝北区副区长、丰都县县长刘信勇,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经过调查,刘信勇贪污受贿高达3160余万元,也因此超越狂贪2226万元的原重庆巫山县交通局局长晏大彬,成为“重庆第一贪”。刘信勇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8月,晏大彬被判处死刑,并于2010年1月执行。而刘信勇受贿

  • 鬼扯东汉(廿四)刘歆散布自己是真命天子的谶语,结果便宜了刘秀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刘歆,王莽,皇帝,汉朝,汉哀帝,科学家,鬼扯东汉,历史学家,光武帝刘秀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才华横溢的大家,居然也是个算命先生,对所谓的谶纬之术非常痴迷。谶纬之术是中国古人的儒家神学,也是占卜算命之学的统称。先秦时候流行谶纬之术,汉朝以来诸侯和勋贵之中更是有不少人痴迷于此,甚至皇帝治国都用谶纬之术占卜吉凶。由于刘歆是东汉朝廷少有的大才,又掌管着内秘府的藏书,所以成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