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秦式的奋斗:战国知识分子的悲哀,落魄又可怕的文人!

苏秦式的奋斗:战国知识分子的悲哀,落魄又可怕的文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2254 更新时间:2024/1/28 3:54:27

苏秦,战国时洛阳人,师从鬼谷子,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战国时纵横捭阖,呼风唤雨,以游说各国君王而名噪一时。后促成六国合纵,任从约长,身配六国相印。终因离间齐国而被处于车裂之刑。

据《史记》记载,苏秦早年抛弃当时周王室属地人的经商习俗,而去学习游说之术,数年归乡,一事无成。“: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面对乡间兄弟嫂妹妻妾的讥笑,这个擅辩之士竟然无言以对。他夜间摆出十几本书,以锥子刺大腿防止困倦。成就“锥刺股”的传说。苦学阴符书,终于悟得游说当世君王的道理。苏秦推开夜门,再次开游说之路。终于获得成功,腾达富贵,身居高位。再次路过家乡准备回家时,家人伏地跪迎,不敢仰视。

苏秦再次归乡,家人伏地

太史公曾评苏秦“其术长於权变”“天王除道,家人扶服。”可以看出,苏秦的一生,布衣、荣臣、“间谍”、死囚,身份多变,起伏跌宕。但是真正对他的情感产生重大冲击的就是他的家人。在他辉煌的游说生涯中,都是为他人出谋划策,目的是自己获取禄位,并不是展示自己的才学。试想,他的游说君王之道,是在半夜困倦之时,以锥刺大腿而习得,哪还有什么治学之理想?哪还有贤者之理想?所以,司马迁在评价他时,说他的学问是“术”,说他最后的成就是“家人扶服”。

以锥子刺自己来读书

苏秦为什么会以锥刺股得去学习?在关于他不多的记载中,他仿佛不停地喃喃道:“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是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他读完书,学完道之后,离开恩师,没有获得官爵禄位,所以流落回乡,可是最应该也最有可能带给他温暖的家乡,让他羞愧难当,让他痛不欲生。

苏秦之后的游说是不是都是功利之术?

接下来,很简单,苏秦要出人头地,咬着牙拿着锥子读书,这个可怜的读书人!他学习的阴符书,就是游说君王之道,就是能带给他高官厚禄的学问,就让他的家人重新作出态度选择的学问。等到终于有一天他再回乡的时候,看见伏在路边的兄嫂,他是否发出了一声复仇般的哂笑?不得而知。

为世道人心而变冷的知识分子

战国,那个遥远的古代,几乎是国人文化思想源头。可是那时的苏秦已经有了这样的遭遇和感慨,今日听来,仍旧是直捣人心。他家人的两次变脸,使他看到了人情冷暖。所以,此后的苏秦,不是奋斗的苏秦,不是前进的苏秦,不是坦荡的苏秦,不是开怀的苏秦。他是被时代挟裹的读书人,是失去了灵魂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不是最软弱的群体?起初应该是的,性格优柔,不愿付诸血和铁。但是他们却是最有力量的群体,思想的力量,他们最不应该对社会失望,因为这是社会的灾难。在他认识到人世间最阴冷的东西时,他要拿最炽热的火和铁去融化或者去毁灭。此后的苏秦是个木头人,是个只会为保官位而不用其极的人。再也没有他个人的真情实感,只有他为报复冷漠的脸而进行的复仇,他的奋斗是悲哀的奋斗,是让后人想来还阵阵心寒的奋斗。

更多文章

  • 苏秦根本就不是什么纵横家,而是一名超级间谍!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苏秦,燕昭王,张仪,战国策,史记,齐国

    【苏秦根本就不是什么纵横家,而是一名超级间谍!】《史记》与《战国策》对苏秦与张仪的记载,有许多的谬误,比如说,苏秦身披六国相印,六国国君都对他言听计从,显赫无比。并且他还派自己的师弟张仪去秦国搞合纵,师兄弟两人将战国七雄玩弄于股掌之中。把纵横家说得神乎其神,其实是错误的,最早提出质疑的是钱穆,钱先生

  • 发现滥竽充数的齐湣王没发现苏秦是间谍,齐国从巅峰瞬间险遭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厌食的大胖标签:齐湣王,苏秦,齐国,秦国,乐毅,齐宣王

    战国时齐国的巅峰时期,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所在的齐宣王和齐闵(湣)王时期。曾经在小学课本中的滥竽充数课文,史书记载的原文是:“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齐宣王听吹竽要三百人的乐队,每个乐人也要数百人的粮食供养,所以宣

  • 浙江小百花新编历史剧《苏秦》杭州首演

    历史解密编辑:向东向西标签:苏秦,小百花,越剧,历史剧,浙江,六国,杭州市,浙江省,大运河,中国文物,中国世界遗产

    诗画的舞台,唯美的爱情,这是很多人喜欢浙江小百花越剧的地方。但这次的《苏秦》,是史诗的风格。11月25日晚,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出品、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全新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苏秦》在杭州剧院首演。该剧由王宏编剧、杨小青导演,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领

  • 张仪曾在邯郸街头流浪,苏秦不顾情谊,当众让他难堪

    历史解密编辑:桃花酒不换标签:张仪,苏秦,秦国,邯郸

    张仪出生于魏国安义(今山西省万荣县望县乡张义村)。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战略家,开创了“联横”外交战略,劝说六国进入秦朝。受到秦惠文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奉命派使者游说各国。接下来给大家做一些相关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张仪曾经在邯郸街头流浪,找不到工作。一天,突然有人对他说:“苏秦找

  • 苏秦成功的两大关键:以合纵满足不同需求|秦实力不足以独霸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苏秦,合纵,秦国,齐国,魏国,魏惠王

    公元前334年,周人苏秦跋山涉水来到燕国,求见燕文侯。虽然是召公之后,但进入春秋后,因为远离中原,燕国就一直处在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燕国国力甚至还不如郑、宋等等二流诸侯国。然而,地理位置上的劣势,某种程度上又成了燕国的优势。处在中原的诸多国家,在列强的长期争霸战争中不断被侵蚀、甚至

  • 张仪、苏秦能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交官吗?其实不然,他才是!

    历史解密编辑:闲人观史标签:张仪,苏秦,张骞,匈奴,皇帝,大月氏,科学家,春秋战国

    如果说起历史上的外交官,大家会想起哪些人呢?我一直认为,张骞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官,而非张仪苏秦之类。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在战国时期,张仪、苏秦巧舌如簧,舌战群儒,采取合纵连横来改变天下局势,怎么能说他们不是外交官呢?在春秋时期,恐怕张骞的爷爷还没有出世吧。仅从历史角度来评判张仪、苏秦

  • 合纵抗秦的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意默语晨标签:苏秦,秦国,齐国,合纵,赵王,燕国,科学家,历史故事

    有谁能够同时被六个国家任命为相国?有谁可以做到“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有谁可以凭借出众的口才和智慧叱咤战国时期的政治舞台?做到这点的人,恐怕只有善于辞令和外交的苏秦一人。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邑人。他出身贫寒,但是素有大志,据说曾与张仪一起向鬼谷子学习纵横术。学成后,他想要到秦国施展自己的才华

  • 白起、苏秦、李牧、项燕皆被封为武安君,哪个最名副其实呢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苏秦,李牧,项燕,白起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乱时期,都是英雄们建功立业的时期。正如三国时的吴国名将太史慈说的那样“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时势造英雄,乱世给了英雄们大展宏图的舞台,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好机会。在古代,出将入相、拜将封侯一直是很多人的人生理想。君主们往往会对居功至伟的将军们赐予爵位

  • 六国封相的苏秦用行动告诉后人,拒绝躺平才能咸鱼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苏秦,鬼谷子,六国,纵横家

    随着现在社会压力变大,很多深陷困境的人觉得翻身无望于是选择了躺平,可当大家了解了苏秦的故事后,才发现六国封相的苏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后人,拒绝躺平才能实现咸鱼翻身。苏秦是战国时期洛阳人,年轻的时候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以后的苏秦信心满满地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路,可是现实却狠狠的给了苏秦一个响

  • 浙江小百花越剧《苏秦》杭州首演,以史诗风格讲述世界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日报网标签:苏秦,越剧,小百花,浙江,艺术,戏曲,杭州市,浙江省,大运河,中国文物,中国世界遗产

    诗画的舞台,唯美的爱情,这是很多人喜欢浙江小百花越剧的地方。但这次的《苏秦》,是史诗的风格。11月25日晚,新编历史剧《苏秦》在杭州剧院正式首演。该剧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出品、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全新创作演出。由王宏编剧、杨小青导演,由文旅部2021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