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合诸侯,尊王攘夷——齐桓公的传奇人生

九合诸侯,尊王攘夷——齐桓公的传奇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3617 更新时间:2023/12/8 23:48:03

齐襄公在位时,齐国比较混乱。管仲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齐国大夫雍林杀公孙无知。得到消息的小白立刻程回国,鲁国知道后也急忙发兵送公子纠回国。管仲知道纠落后小白一步,就带兵在即墨附近截击,亲自射中小白的铜带钩,小白急中生智倒地装死。鲁国这边以为小白已死,慢慢的走了六天才到达齐国。此时,兼程回国的小白早已被贵族国、高两氏立为国君,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发兵击败鲁国,在鲍叔牙的要求下,鲁侯杀死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到齐国。齐桓公想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劝说他:“君上如果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我们就够了。如果想成就霸业,非管仲不可。”齐桓公听从建议,以隆重的礼节亲自出迎管仲,连着三天和他谈论王霸之术,非常投机,之后拜管仲为相,并称管仲为“仲父”。

齐桓公和管仲君臣同心,对内进行政治、军事、经济全方位改革,对外尊崇周天子权威,抵御戎、狄、蛮对中原的侵扰。这一时期,齐桓公起用了一批以“桓管五杰”为代表的出色人才:举动讲规范、进退合礼节、言辞刚柔相济的隰朋任大行,负责外交;擅长开荒建城、垦地蓄粮、兴修水利的宁戚任大司田,负责农业;能让战车不乱、兵士不退,指挥将士视死如归的王子城父任大司马,负责军事;断案合理公道,不杀无辜者,不诬无罪者的宾胥无任大司理,负责司法;敢于犯颜直谏,不避死亡、不图富贵的东郭牙任大谏,负责监察。

在众人的辅佐下,齐桓公在行政方面实行“参国伍鄙”制。参国是把国都附近划分为3个工乡、3个商乡和15个士乡,乡里设置行政机构和军事组织。伍鄙是把国都以外的广大区域分为五属,建立邑、卒、乡、县、属的基层组织,由五属大夫分治。这一举措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使农、工、商各司其职,维护了社会稳定。

军事方面,齐桓公强调寓兵于农。在十五个士乡设立轨(5家)、里(10轨)、连(4里)、乡(10连)四级组织。战时每家出一人,十五个士乡共3万人组成三军,由齐桓公和上卿国子、高子分别统领。在“参国伍鄙”制的管理下,百姓不能随意迁徙,士兵之间通过样貌和声音就能辨识敌我。每年的春秋两季,齐国还会通过狩猎等形式进行练兵。这就大大提升了齐军的战斗力,为大规模用兵做好了准备。

经济方面,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根据土地的产量高低来收税,使人民负担趋于合理。齐国还实行粮食“准平”政策,由政府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收卖,平衡粮价,保障生产利润。设“轻重九府”,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贸易。这些经济政策使齐国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齐、宋、陈、蔡、邾五国国君在齐国举行“北杏会盟”,商讨平息宋国内部变乱。齐国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先河,齐桓公的威望在诸侯中开始不断升高。会盟前齐桓公曾经邀请遂国加入,但遭到拒绝。为了提高威望,齐吞并了遂国。同年,鲁国因接连被齐所败,鲁庄公请求割城求和,齐与鲁在柯地会盟。会上,鲁臣曹沫拔剑挟持齐桓公,迫使齐桓公答应归还鲁国失地。事后齐桓公想反悔,管仲劝谏说:“不能因为逞一时之快失信于诸侯,这样天下就没人愿意帮我们了!”齐桓公履行承诺后,诸侯都认为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气度和信誉,渐渐开始依附齐国。

齐桓公六年,宋桓公违背了“北杏盟约”。齐桓公先派使者带重礼朝拜周釐王,说宋国随意废立国君,不尊重周天子,请天子兴师问罪。周釐王见齐国如此恭敬,加上自己也想树立威望,就派单伯带兵会同齐、陈、蔡三国联合伐宋。宋国不敢担上和王室为敌的罪名,请求与天子、诸侯和解。公元前679年,齐桓公请周天子代表以及卫、郑、宋三国国君一起在鄄地会盟。看到连周天子如此支持齐国,诸侯共推齐桓公为盟主。次年,齐又约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诸侯再次推举齐桓公为盟主,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二十三年,北方少数民族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想集中精力对付楚国的扩张,不愿出兵。后经管仲劝说,认为不能失去人心,于是出兵打败山戎。燕庄公出于感谢,一直把齐桓公送到齐国境内。齐桓公对他说:“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把燕庄公所经过的地方尽数送给燕国。

齐桓公二十六年,西北方的狄人起兵进攻邢国。齐桓公作为诸侯盟主,马上派兵解救。不久狄人又灭掉卫国,齐桓公派五百兵车和三千甲士保护卫国新君和逃出来的百姓。齐桓公二十七年,狄人再次攻邢。齐、宋、曹联军救邢,并帮助邢国把都城迁到靠近齐国的地方。人们赞赏地说:邢国人迁进新都城,好像回到了老家;恢复后的卫国,人们也忘记了亡国的悲痛。

齐桓公二十九年,楚国进攻郑国。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联军先是大败楚国盟友蔡国。随后大军进逼楚国。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楚国答应恢复向周天子纳贡。于是诸侯在召陵订立盟约,结束南北对峙,史称“召陵之盟”。

齐桓公三十一年,齐桓公约集诸侯解决王室立嗣之乱,拥立王太子郑为天子,是为周襄王。齐桓公三十五年,周襄王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标志着齐桓公霸业达到了顶峰。

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危。齐桓公认为易牙、开方、竖刁、常之巫这几个人很爱自己,想让管仲从中选一个接替相位。管仲回答:“易牙杀自己的儿子做羹来讨好君主;开方背弃卫国的亲人来讨好君主;竖刁阉割自己来讨好君主,他们的做法都不合乎天理人情,难以亲近信任,必有所图。”至于常之巫,管仲则回答:“生老病死是正常现象,您却完全依赖常之巫,那他就会对君主无所不为。”管仲死后,齐桓公先是放逐了四人,但没过多久就召回他们并官复原职。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危,他的几个儿子率领党羽争位。易牙等人分别拥护不同的公子,趁机作乱,将齐桓公关在寝宫之中,筑高墙隔绝与外界的联系。齐桓公病死后,五个儿子展开混战,齐国大乱。齐桓公的尸体在床上停放了六十七天,直到尸虫都从窗子里爬出来才被新君收殓。

标签: 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鲁国诸侯

更多文章

  • 齐桓公的一家有多奇葩:身居高位却丧失操守,堪比如今的伦理剧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齐国,管仲,国君,君主,先秦,周朝,齐桓公,周王室,历史故事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许多沉迷享乐的君主都好女色,不过齐桓公好女色的程度古今罕见,可谓“独树一帜”。齐桓公此人并非完全昏庸无能之辈,恰恰相反,他青年时大有作为,曾带领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中原霸主。然而如此光辉的履历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晚年时的齐桓公转而进入另一个极端

  • 管仲早已辨出易牙等佞臣,为何只让齐桓公驱逐,而不彻底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管仲,易牙,齐国,卫国,和珅,周朝,先秦,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桓公是五霸之一,拥有一时的辉煌,这与管仲的辅佐密不可分。但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竟然是被佞臣饿死的,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管仲临终前就曾经提醒要求齐桓公将朝廷中的三个奸佞小人驱逐出去,齐桓公也照办了,可后来又召回了。慧眼识人的管仲既然早已看出易牙、开方、竖刁三个人是奸佞之臣,为何不让齐桓

  • 我不愿做太子只愿做齐桓公的走狗——公子开方的伟大愿望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周天子,卫国,国君

    自从泰山封禅无疾而终齐桓公仿佛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平时也不专心朝政了也不召开诸侯大会了,这位霸主把政事都一股脑的交给了管仲,他自己开始了幸福的奢靡生活。管仲也不怕挑重担毕竟几十年都过来了,如今霸业已成随你怎么吃喝玩乐齐国都不会有事。管仲是自信的是骄傲的,只要他执政一天齐国就稳如泰山,然而管仲不是神仙总

  • 齐桓公——春秋第一任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国,齐桓公,管仲,鲍叔牙,鲁国,齐襄公

    齐桓公(生年不详--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先祖为姜太公,齐厘(僖)公的第三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第一任霸主。齐国,要说除了开国君主姜太公,其他国君有什么特长的话,就是在位时间特长。他父亲齐厘(僖)公在位三十三年,他爷爷齐庄公在位六十四年。也是祖宗太公养生有道,他们都很命长。只因齐襄公作死

  • 齐桓公的崛起之路:商业开发强国尊重周室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齐国,管仲,周朝,先秦,齐桓公,周天子,诸侯国,周王室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周王室东迁之后,那位住在王畿里的周天子,早已是貌似的老虎。天下诸侯为争地争人口,早把那貌似的老虎当成了墙上的广告,谁也不正眼瞧他,自顾自相互掐架。到公元前667年,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在与各诸侯国掐架的过程中,已是脱颖而出,并公开召集天下诸侯到宋国的幽地会盟。这是一次空前盛

  • 一美女引发的十国大战,华夏蛮夷大对决,却是齐桓公导演的一局棋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蔡哀侯,蔡国,楚国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19)主笔:闲乐生《公羊传》说,在公元前656年,南北两方面的戎狄蛮夷等异族交相入侵,中国虽还不曾断绝,但已宛如丝线。特别是南方的荆蛮楚国,此时已横扫江淮,挺进中原,值此危急时刻,齐桓公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准备带领诸侯,抵抗南蛮,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伟大使命。只是,其达成的

  • 齐桓公 · 齐长城之父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齐国,管仲,楚国,周朝,先秦,齐桓公,周天子,齐长城之父

    以下文章来源于“长城人”公众号齐长城之父 · 齐桓公[1]一、齐长城的兴建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最初齐长城是由在济水东岸、平阴邑西面以及南面修筑的防水堤坝基础上演化而来,因此齐长城又称为“巨防”。作为防御工事,齐长城现存最早的记载可以追述到公元前555年,《左传・襄公十八年》记载:“晋侯伐齐,……冬

  • 管仲,从阶下囚到国相,用经天纬地之才,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我非我我是谁标签:管仲,齐国,宋国,先秦,齐桓公,鲍叔牙,周王室,历史故事,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他一生历经坎坷,曾因帮助公子纠夺位失败而成为阶下囚,在挚友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下成为一国宰相,辅佐齐桓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他叫管仲,齐国颖上人,生于前723年,有经天纬地之才,幼时丧父,家境贫寒,从小就挑起了奉养母亲的重担。管仲年轻时结识鲍叔牙,两人志趣相投,成为至交好友。后来管仲因帮助公子纠夺

  • 齐桓公儿子杀侄继位,抢臣子妻砍臣子父亲脚,被联合杀死弃尸竹林

    历史解密编辑:尚宫女史标签:齐桓公,齐国,齐懿公,国君

    公元前609年,齐国一个猎户在一片竹林里发现了一具仰躺在草丛里的尸体,他吓得掉头就跑,然后报告给了官府。与此同时,齐国王宫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齐国的国君齐懿公消失不见了。齐国人很快就确认了一件事,即竹林里的尸体就是齐懿公,这本来是让齐国人很悲痛的一件事,毕竟一国国君死了,国民怎能不悲痛?但奇怪

  •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治国有道,可你知道他一家有多奇葩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齐桓公,齐国,春秋五霸,嬴政,齐襄公,鲁国

    但是谁都不会想到,春秋时期其实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这一时期,充满着各种丑闻和恶趣味。不信我们打开历史,翻开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的家族历史,我们就能看到其中的端倪。春秋时代的历史,我们只看到了那最光辉的一面,例如,齐国的齐桓公,但是这光辉的一面的背后,却是充满着各种恶心,如同东周列国志中的故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