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晚年齐国内乱,冷血特工谍影重重,其中恐有异族巨大阴谋

齐桓公晚年齐国内乱,冷血特工谍影重重,其中恐有异族巨大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4814 更新时间:2023/12/9 2:20:35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28)

主笔:闲乐生

公元前645年某夜,齐国圣人管仲静静的走了,正如他静静的来,挥一挥衣袖,带走无数的遗憾与牵挂。据《公羊传》记载,就在这一年夏五月,天空再次发生了日食。

仲父去了,齐桓公顿时觉得心里像被挖了一块,痛楚遍及全身,他失去了内心强大的支撑,也失去了仅存的勇敢与力量,一股无力的感觉渐渐弥漫上来,让他虚空。

这就是真实的痛苦与孤独,它们会让内心撕裂,凹陷下去,将一切吸入,狠狠噬咬,撕成碎片,化为虚无。

那些痛苦的日子,齐桓公经常令宫人敲起牛角,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琴音悲怆,闻者无不被感动到泣下如雨,莫能仰视。

唉,高山流水,美则美矣,但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齐桓公于是将号钟永远封存,以纪念他永远的仲父。

凡人的遇合,自有定数,往往仇雠后成知己爱敬,以至合作亲密无间绝对信任,管仲之于小白是也。

作为齐国霸业的象征,管仲的死亡,不仅重创了齐国霸业,也重创了齐国老一辈贤臣的雄心与健康。

十个月后,管仲的继任者隰朋也去世了。

不久,隰朋的继任者鲍叔牙也抑郁而终,弃齐桓公而去。

老兄弟们一个接着一个去世。曲终人散,齐桓公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现在他最需要的不是霸业,而是陪伴。

然而,齐桓公虽然风流好色,老婆众多,而且到处寻新访鲜,沾花惹草,家花野花一大堆,搞出一大堆儿子来,但这堆老婆孩子没一个省油的灯。这不仅让齐桓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馨,而且造成了一个巨大的麻烦。这就是选太子。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定立储君乃一国之本,不可轻忽。本来这事儿其实也挺简单的,春秋时代的贵族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按照宗法制选嫡长子就行了,但齐桓公就比较麻烦,因为他虽然有三妻六妾情妇无数儿孙满堂,但竟然没有嫡子,他的三任正妻周王姬、徐嬴、蔡姬,早死的早死,被逐的被逐,全都没有给齐桓公留下儿子,这可真是太倒霉了。

没有嫡子,那就只能从庶子中选了。齐桓公除了一大堆情妇外,还有六个比较正式的小妾,这六妾的称号叫做“如夫人”。所谓“如”,就是相当于的意思。这个称呼倒也算是惠及后世,从此称呼别人的小老婆,有了一个敬语。当然,相当于正妻,就不是正妻,所以生的儿子都只能算是庶子。这六位如夫人和他们儿子分别是:

郑姬,郑国宗女,生了儿子叫公子昭,后被齐桓公立为太子,也就是日后的齐孝公

大卫姬,生子武孟,也就是公子无亏,武孟是他的字。齐桓公死后这家伙打跑太子昭,自己当国君,可没当俩月就被人杀了,太子昭于是回国即位为齐孝公。

葛嬴,嬴姓小国葛国(今河南陵宁北)宗女,生了个儿子叫公子潘,他后来又杀死了齐孝公的儿子自立为齐昭公

密姬,姬姓小国密国(今河南密县)宗女,生了儿子叫公子商人,他后来又杀死了齐昭公的儿子自立为齐懿公

小卫姬,生了个儿子叫公子元,齐懿公当了四年国君被仇人杀了,齐国人便又把公子元请出来当国君,是为齐惠公。

只有宋国宗女宋子华生的公子雍,此人跟他的名字一样是个平庸之辈,所以没能抢到君位,后来他领着其他六个弟弟(其他没名分的小妾所生)一起投降了楚国,做了叛国贼。

不是手足相残,就是投敌叛国,瞧瞧齐桓公这帮麻烦儿子,头痛不头痛,就这样,齐桓公还是在很长的时间内一直没有确定接班人,他的老婆孩子们天天争宠求表现,搞得齐桓公晕头转向,实在不知道选谁好。

据《韩非子》一书记载,终于有一次,某人给齐桓公出了隐语,问:“一难,二难,三难,何也?”齐桓公不能答,便去请教管仲。管仲说:“一难也,近优而远士。二难也,去其国而数之海(指齐桓公经常离开国都去海边游玩,享受阳光沙滩海浪)。三难也,君老而晚置太子。”

前两“难”齐桓公不以为然,不过最后一“难”的确是当务之急,于是齐桓公顾不上择定吉日,就在宗庙里举行仪式,立郑姬之子公子昭为太子。之所以选择公子昭,可能他更孝顺一些(后来谥号为孝),另外恐怕也有结好于郑的意思,郑国刚脱离楚蛮的“魔爪”回到华夏联盟大家庭,身为大家长的齐桓公,当然要施以笼络。

另据《左传》记载,齐桓公对自己生的那帮狼崽子实在不放心,于是在葵丘盟会上接受管仲的建议,把太子昭的未来嘱托给了礼义齐备、年富力强的大国国君宋襄公。身为齐桓公的头号粉丝,宋襄公当然义不容辞。

至于这位宋襄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齐桓公与管仲为何如此看重于他,我们下一章还要专述,这里就不多讲了。总体说来,齐桓公把太子托付给此人,还是比较明智的,没有引狼入室,反而起到了稳定江山之举。

另外,从齐桓公六妾的“如夫人”的称号,以及特意将太子托付给宋襄公的行为来看。管仲与齐桓公对齐国后来发生的内乱是有预警的,对齐国后宫干政以及诸公子结党情况也是有所警惕的,所以才特意将“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这几项条款特意写进葵丘盟约里面去,让天下诸侯共同来监督齐国,以制约齐国宫廷势力。当然,由于齐国贤臣的陆续陨落,齐国宫廷势力还是不可避免的膨胀了,但管仲不愧是管仲,相当有远见,竟在葵丘盟会时就布下了宋襄公这步棋,这奇绝的一招,让八年后齐国内乱爆发时,太子昭得以引入决定性的外部力量,一举反败为胜,止住了齐国政局崩溃的态势。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当时,由于管仲鲍叔牙等人相继去世,齐桓公一时相当崩溃。于是他的如夫人大卫姬与易牙、竖貂等奸臣联合起来,向齐桓公大灌迷魂汤,哄得他竟然答应改立大卫姬的儿子公子无亏为太子。

诸公子一看,原来老爹这么好糊弄啊,于是一下子都看到了夺位的希望,一个个开始上蹿下跳的左右串联,广结党羽,争夺储君之位。齐桓公此时年纪应已在八十岁以上,英雄迟暮,志气渐颓,再加上多年的酒色浸淫,让他疾病缠身精力衰退,而没有了贤人相助,桓公终于发现自己原来根本就控制不了局面。结果,远离了齐国四十多年的内乱,开始步步逼近,一触即发。

宋濂的《燕书.齐》中记载了一件事儿,很能说明当时的情况。

有一次,宫中柏寝台年久失修,齐桓公于是命人翻新。当时齐国乱局已明,连一个小小工匠工师翰都看出来了,他故意用劣质木材来做栋梁,让桓公发现,齐桓公不有他,指责起来,工师翰辩解说:“我这个工程用的大多是上好材料,窃以为已做到尽善尽美了,君上奈何以这一丁点儿瑕疵就批评我呢?”齐桓公听了就说:“宫室的巩固全靠栋梁,栋梁一烂,整座房子都会塌,你说寡人该不该骂你!”工师翰乃趁机道出本意:“齐国现在不仅没有栋梁,而且有三只蠹虫(指易牙、竖貂、开方这三个齐国最大的奸臣),君上再不小心,崩塌的就不止是宫室了。”

这些情况齐桓公当然也有所了解,但他已经控制不了局面了,因为齐国朝中内外,已经通体尽烂,放眼望去,一块完整的木头都没了。齐桓公与管仲四十年辛苦经营自此毁于一旦。

而关于这次内乱,我发现有一个关键人物,行事作风相当恐怖神秘。这个人物就是齐国最大的奸臣易牙。

易牙本来不是一个大臣,而是一个厨子,但他的厨艺相当了得,而且他一进宫后,就开始变着法儿的讨好齐桓公,不管天上飞的,水里游的,田里种的,地上爬的,但凡可以吃,易牙就能把它变成美味佳肴端上桌,而且餐餐不重样,顿顿有新意,把齐桓公伺候的每天都跟过美食节一般,快乐似神仙。

就这样,易牙仍不满足,俗话说只要抓住男人的胃,就一定能抓住他的心。易牙一心想要更上一层楼,所以他更加努力,力争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力的厨子!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木匠不是好司机,人这辈子,一定要学会破圈!

于是,有一次,易牙给齐桓公上了一道菜,齐桓公尝了口觉得其鲜无比,忙问这是什么菜这么好吃。易牙回答说这道菜叫“鱼腹藏羊”,北方人以乳羊为鲜,南方人以鳖鱼为鲜,将老鳖与乳羊同蒸,聚南北两鲜于一盘,自然味道鲜美无比,而且腥、膻味全消,可谓他毕生巅峰之作。

齐桓公很开心,又有些失望,这就是巅峰啦,那么寡人岂不是再也尝不到比这更好的美味了么?空虚啊空虚,太空虚了。寡人一生已食遍天下美味,“惟蒸婴儿之未尝”,也不知是个什么味道。

齐桓公这句话,很不得体,即便是空虚后的玩笑话,也够恶心的。不过他说也就说了,臣子们当成笑话听听,也无所谓。可易牙这货可不是一般的臣子,他一见领导空虚了,立马觉得自己也空虚的不得了,他这辈子做过无数美食,倒也真没做过人肉,此事虽然稀罕,但这种原材料,倒也不难找,可以作为新菜品开发一下。得,今天晚上就是不睡觉,也要将其研发出来,决不让领导失望。

第二天,易牙满脸疲惫的进宫来,给齐桓公上了道菜,说这就是他一夜未眠钻研出的绝顶美味。

齐桓公揭开鼎盖,顿觉香味扑鼻,那是一道肉羹,具体是什么肉,看不出来。

羹是古代菜肴的传统做法,最早是一种不加味的肉汤,再加上些谷物碎粒混合而成。后来随着烹饪技术的进步,到了周代,人们开始在汤羹中加入五味,如《尚书 说命》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春秋时,人们又认识到了做羹的关键在于水火和五味的调和适度,而易牙就是当时宗师级的调羹专家,东汉王充的《论衡》书中就说:“狄牙之调味也,酸则沃之以水,淡则加之以咸,水火相变易,故膳无咸淡之失也。”

所以齐桓公食指大动,也顾不上问这是什么肉了,赶紧尝了一口。

“如何?”易牙面色紧张的问。

齐桓公没有回答,一滴泪却从他的老眼中渗了出来,缓缓滑过面颊。

“好嫩的肉,好香的汤,比鱼腹藏羊还要鲜嫩甘美百倍,真是太好吃了,太好吃了……”齐桓公喃喃的呓语道。

这肉羹不仅鲜美无比,而且透出一种莫名哀伤的感觉,齐桓公不由黯然销魂,好吃的哭了起来,呜呜呜,如此美食,如果以后吃不到了怎么办?

易牙见此大喜,连声道:“嘿嘿,好吃吧,好吃点好吃点好吃你就多吃点!”

齐桓公于是大快朵颐,将鼎中肉羹吃了底朝天,完了就问:这到底是什么肉,又到底是怎么做的,怎么可能嫩到这种程度?

易牙腆着脸笑:主公啊,烹饪其实没有什么秘诀,优质的原材料选才是关键。此肉之所以嫩,因为它是婴儿的肉,而且是钟鼎之家以母乳细粮精心喂养而成!微臣为了报答主公的宠爱,昨夜就把我那三岁的儿子给杀了,煮成此羹给主公享用。

这次齐桓公真的哭了,大哭,赶紧冲出门去,狂吐不止。

怪不得肉里面有种哀伤的感觉,原来是人肉!

然而,经过这件事后,齐桓公却更加宠爱易牙了,他认为易牙给自己吃人肉虽然不对,但他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竟然不惜杀死自己的儿子,此举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真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哇!

然而,事实证明,这位易牙并不是一个忠臣,在后来的齐国宫廷内乱中,易牙这位变态魔厨发挥了巨大作用,把整个齐国弄得乌烟瘴气,差点亡国。更恐怖的是,我发现在一些先秦古籍之中,易牙又被称为狄牙,据杨树达先生考证,他应是出身于蛮夷中的狄人。真若如此,是否有一种可能,狄牙如此不择手段,千方百计的潜伏到华夏霸主齐桓公身边,目的就是为了挤进齐国政权核心,寻找机会,阴谋颠覆齐国,以助狄人顺利入侵中原呢?此事史书无载,不过情理上还是说的通的,竖貂挥刀自宫,易牙烹杀其子,实在违反人性,恐怕也只有冷血而又野蛮的狄人才能做到。

另据《左传 僖公十八年》记载:“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狄救齐。”齐桓公死后第二年,宋襄公为了护送太子昭回国即位,率诸侯联军伐齐,齐国乱党战败,而狄族竟在此时派兵援助齐国。齐与狄一向水火不容,狄人怎会救齐?可见齐国内乱的背后,一定有狄人的参与,若不是管仲提前布局,将后事托付给宋襄公,齐国恐怕会被狄人异族所以支配,后果不堪设想。另外,狄人颠覆齐国失败后,在这年冬天又策反了华夏的姬姓诸侯邢国,联兵侵入卫国,吓得卫文公差点让位。齐国霸业方衰,狄人便贼心不死,蠢蠢欲动。细读史书,细思极恐,令人不寒而栗!

标签: 齐桓公齐国管仲竖貂鲍叔牙宋襄公

更多文章

  • 九合诸侯,尊王攘夷——齐桓公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鲁国,诸侯

    齐襄公在位时,齐国比较混乱。管仲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齐国大夫雍林杀公孙无知。得到消息的小白立刻启程回国,鲁国知道后也急忙发兵送公子纠回国。管仲知道纠落后小白一步,就带兵在即墨附近截击,亲自射中小白的铜带钩,小白急中生智倒

  • 齐桓公的一家有多奇葩:身居高位却丧失操守,堪比如今的伦理剧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齐国,管仲,国君,君主,先秦,周朝,齐桓公,周王室,历史故事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许多沉迷享乐的君主都好女色,不过齐桓公好女色的程度古今罕见,可谓“独树一帜”。齐桓公此人并非完全昏庸无能之辈,恰恰相反,他青年时大有作为,曾带领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中原霸主。然而如此光辉的履历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晚年时的齐桓公转而进入另一个极端

  • 管仲早已辨出易牙等佞臣,为何只让齐桓公驱逐,而不彻底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管仲,易牙,齐国,卫国,和珅,周朝,先秦,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桓公是五霸之一,拥有一时的辉煌,这与管仲的辅佐密不可分。但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竟然是被佞臣饿死的,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管仲临终前就曾经提醒要求齐桓公将朝廷中的三个奸佞小人驱逐出去,齐桓公也照办了,可后来又召回了。慧眼识人的管仲既然早已看出易牙、开方、竖刁三个人是奸佞之臣,为何不让齐桓

  • 我不愿做太子只愿做齐桓公的走狗——公子开方的伟大愿望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周天子,卫国,国君

    自从泰山封禅无疾而终齐桓公仿佛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平时也不专心朝政了也不召开诸侯大会了,这位霸主把政事都一股脑的交给了管仲,他自己开始了幸福的奢靡生活。管仲也不怕挑重担毕竟几十年都过来了,如今霸业已成随你怎么吃喝玩乐齐国都不会有事。管仲是自信的是骄傲的,只要他执政一天齐国就稳如泰山,然而管仲不是神仙总

  • 齐桓公——春秋第一任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国,齐桓公,管仲,鲍叔牙,鲁国,齐襄公

    齐桓公(生年不详--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先祖为姜太公,齐厘(僖)公的第三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第一任霸主。齐国,要说除了开国君主姜太公,其他国君有什么特长的话,就是在位时间特长。他父亲齐厘(僖)公在位三十三年,他爷爷齐庄公在位六十四年。也是祖宗太公养生有道,他们都很命长。只因齐襄公作死

  • 齐桓公的崛起之路:商业开发强国尊重周室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齐国,管仲,周朝,先秦,齐桓公,周天子,诸侯国,周王室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周王室东迁之后,那位住在王畿里的周天子,早已是貌似的老虎。天下诸侯为争地争人口,早把那貌似的老虎当成了墙上的广告,谁也不正眼瞧他,自顾自相互掐架。到公元前667年,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在与各诸侯国掐架的过程中,已是脱颖而出,并公开召集天下诸侯到宋国的幽地会盟。这是一次空前盛

  • 一美女引发的十国大战,华夏蛮夷大对决,却是齐桓公导演的一局棋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蔡哀侯,蔡国,楚国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19)主笔:闲乐生《公羊传》说,在公元前656年,南北两方面的戎狄蛮夷等异族交相入侵,中国虽还不曾断绝,但已宛如丝线。特别是南方的荆蛮楚国,此时已横扫江淮,挺进中原,值此危急时刻,齐桓公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准备带领诸侯,抵抗南蛮,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伟大使命。只是,其达成的

  • 齐桓公 · 齐长城之父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齐国,管仲,楚国,周朝,先秦,齐桓公,周天子,齐长城之父

    以下文章来源于“长城人”公众号齐长城之父 · 齐桓公[1]一、齐长城的兴建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最初齐长城是由在济水东岸、平阴邑西面以及南面修筑的防水堤坝基础上演化而来,因此齐长城又称为“巨防”。作为防御工事,齐长城现存最早的记载可以追述到公元前555年,《左传・襄公十八年》记载:“晋侯伐齐,……冬

  • 管仲,从阶下囚到国相,用经天纬地之才,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我非我我是谁标签:管仲,齐国,宋国,先秦,齐桓公,鲍叔牙,周王室,历史故事,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他一生历经坎坷,曾因帮助公子纠夺位失败而成为阶下囚,在挚友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下成为一国宰相,辅佐齐桓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他叫管仲,齐国颖上人,生于前723年,有经天纬地之才,幼时丧父,家境贫寒,从小就挑起了奉养母亲的重担。管仲年轻时结识鲍叔牙,两人志趣相投,成为至交好友。后来管仲因帮助公子纠夺

  • 齐桓公儿子杀侄继位,抢臣子妻砍臣子父亲脚,被联合杀死弃尸竹林

    历史解密编辑:尚宫女史标签:齐桓公,齐国,齐懿公,国君

    公元前609年,齐国一个猎户在一片竹林里发现了一具仰躺在草丛里的尸体,他吓得掉头就跑,然后报告给了官府。与此同时,齐国王宫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齐国的国君齐懿公消失不见了。齐国人很快就确认了一件事,即竹林里的尸体就是齐懿公,这本来是让齐国人很悲痛的一件事,毕竟一国国君死了,国民怎能不悲痛?但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