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身为春秋第一霸主,为什么会被人活活饿死呢?

齐桓公身为春秋第一霸主,为什么会被人活活饿死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1762 更新时间:2023/12/9 10:34:19

齐桓公,在内励精图治,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促使齐国逐渐强盛;在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位于春秋五霸之首。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强势的君主,老年却被人活活饿死,死的时候几个月都没人为其收尸,下场却是春秋五霸中死得最惨的一个。

齐桓公身为春秋第一霸主,为什么最终会被人活活饿死呢?

其实直接原因就是—宠溺小人

齐桓公非常信任和宠爱三位小人,并认为他们对自己的忠心超过了亲情、爱情、友情甚至是所有。

一位名叫竖刁,原本是齐桓公宫里的小内侍,成年后被遣送出宫,原本可以娶妻生子的,硬是自行切割,自残身体,情愿当个太监来服侍齐桓公。

齐桓公很中意他,因为竖刁很有奉献精神,能够为了国家的伟大领袖而主动自残的人。

第二个叫公子开方,他原本是卫国世子,为了讨好齐桓公,主动放弃太子之位,屈尊奉承齐桓公十五年,就连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

齐桓公打心眼里喜欢这种公子哥,因为这可以使得自己很有优越感。

最后一个名为易牙,原本只是个宫里的厨子,但是为讨齐桓公喜欢,竟然烹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只为了齐桓公一句玩笑话“想吃人肉”。这个真是个狠人。

所以说,在古代想当个合格的小人都太内卷了,因为小人都比忠臣难当。

即使齐桓公再怎么宠爱这三位小人,但只要有管仲在,他们三个也翻不了天。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在齐桓公晚年,管仲先一步离开人世,临终时特意叮嘱齐桓公远离这三位小人。

齐桓公最终也是听取了管仲的建议,驱逐了竖刁、公子开方、易牙三位小人。只是没过多久,齐桓公就将其三人又找了回来,其原因是年纪大了只听得下好话。

但没想到的是他们三个好“宠臣”,却要了齐桓公的命。

公元前643年,年迈的齐桓公得了重病,他的五个儿子开始争夺国君之位。

易牙和竖刁见齐桓公不久于人世,就派人堵住宫门,假传君命,不让任何人进入其中,就连粮食和水都不准人送。

结果称霸四十年之久的齐桓公竟被两个小人活活给饿死了。

齐桓公死时,用衣袖遮住脸,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我后悔没有听管仲的话,在黄泉遇上管仲,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呢?”

所以齐桓公之所以下场如此凄惨,直接原因是宠溺小人造成的。

当然,齐桓公教子无方是自己活活被饿死的根本原因。

史书记载:“桓公好内,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

齐桓公先后娶了三位嫡妻周王姬、徐嬴、蔡姬都没有给他生下嫡子。

只有六位宠姬生下来几位庶子,长卫姬,生无诡;少卫姬,生惠公元;郑姬,生孝公昭;葛赢,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华子,生公子雍。

这里面除了公子雍之外,齐桓公的五个儿子都想当齐国的君主,每个人手中都有各自的拥立者。

其中以公子无亏势力最大,有易牙和竖刁支持,公子潘有开方支持,总之谁也不让谁。

世子昭呢?

原本稳稳地世子之位,但是支持他的大臣管仲、鲍叔牙、隰朋相继死去,导致实力大减。

这也是间接导致齐桓公被饿死的原因之一。

易牙和竖刁为了防止其他公子政变,封锁宫内的一切消息。想凭着这一点,来掌握第一手齐桓公的死讯,借此来拥立公子无亏继位。

这才有了—易牙和竖刁为了自己的利益饿死齐桓公这件事。

本来他俩还想将世子昭一起杀掉的,不过他提前逃走了。

更悲惨的事,齐桓公死了之后,他五个儿子忙于自相残杀,争夺国君之位,就连齐桓公的尸体及丧事都没有人来处理。

几个月后,公子无亏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得到了国君之位,才有空制定齐桓公的丧事方案。

但此时的齐恒公尸体已经严重腐烂,尸虫都从宫殿的门窗中爬了出来,当场的人无不恶心呕吐的。

从此以后,“停尸不顾,束甲相攻”就成了对一国之君安排继承人最大的警醒,也算是齐桓公当了一回反面的教材了。

两千年后的康熙知道此事后,还曾担心自己会步入齐桓公的后尘。

可想而知,对于君主而言,儿子多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但齐恒公死了那么久,都没有一个儿子帮他收尸,不得不说齐桓公的教育出现了很大问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齐桓公和管仲苦心经营的霸业被几个败家子给全部败光了。

至此齐国的国力再也达不到齐桓公那个时代的强盛水平了。

标签: 齐桓公齐国管仲国君君主

更多文章

  • 霸主手册:齐桓公的绝对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齐桓公,齐国,郑国,周天子,郑庄公

    周平王东迁都城之前,周天子的命令还是基本管用的。只要周天子的命令一下,大部分的诸侯还是要听话的。那时候的周天子们,权威还是在的。而在周平王东迁都城之后,以前那些远离都城的诸侯们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周天子除了会命令,一无是处。周天子的命令要靠诸侯们传达,周天子的宫殿也要诸侯们出钱出力修筑,周天

  • 春秋五霸之齐桓公-从九合诸侯跌落到被幽禁饿死的凄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春秋五霸,周天子,诸侯

    序言在这三百多年时间里,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诸侯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戏,在这场群雄逐鹿的纷争中,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在这五大诸侯中,最跌宕最具有悲剧色彩的当属齐桓公,他从号令诸侯、称霸中原的盟主到晚年被软禁饿死的凄凉下场让人扼腕叹息。姜小白的逆袭之旅齐桓

  • 齐桓公称霸天下,除了武力,他还依靠了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齐桓公,齐国,诸侯国,周王室,管仲,周天子

    春秋五霸当中,真正称霸诸侯的,只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其中,齐桓公是第一个称霸的人。跟晋文公和楚庄王不同的是,齐桓公称霸靠的不仅仅是武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这是什么呢?《史记》载:“ 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也就是说,齐桓公靠的还有德行。这个听起来有点虚,毕竟一个道德品质高的人是不适合

  • 齐桓公晚年齐国内乱,冷血特工谍影重重,其中恐有异族巨大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竖貂,鲍叔牙,宋襄公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28)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45年某夜,齐国圣人管仲静静的走了,正如他静静的来,挥一挥衣袖,带走无数的遗憾与牵挂。据《公羊传》记载,就在这一年夏五月,天空再次发生了日食。仲父去了,齐桓公顿时觉得心里像被挖了一块,痛楚遍及全身,他失去了内心强大的支撑,也失去了仅存的勇敢与力

  • 九合诸侯,尊王攘夷——齐桓公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鲁国,诸侯

    齐襄公在位时,齐国比较混乱。管仲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齐国大夫雍林杀公孙无知。得到消息的小白立刻启程回国,鲁国知道后也急忙发兵送公子纠回国。管仲知道纠落后小白一步,就带兵在即墨附近截击,亲自射中小白的铜带钩,小白急中生智倒

  • 齐桓公的一家有多奇葩:身居高位却丧失操守,堪比如今的伦理剧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齐国,管仲,国君,君主,先秦,周朝,齐桓公,周王室,历史故事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许多沉迷享乐的君主都好女色,不过齐桓公好女色的程度古今罕见,可谓“独树一帜”。齐桓公此人并非完全昏庸无能之辈,恰恰相反,他青年时大有作为,曾带领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中原霸主。然而如此光辉的履历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晚年时的齐桓公转而进入另一个极端

  • 管仲早已辨出易牙等佞臣,为何只让齐桓公驱逐,而不彻底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管仲,易牙,齐国,卫国,和珅,周朝,先秦,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桓公是五霸之一,拥有一时的辉煌,这与管仲的辅佐密不可分。但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竟然是被佞臣饿死的,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管仲临终前就曾经提醒要求齐桓公将朝廷中的三个奸佞小人驱逐出去,齐桓公也照办了,可后来又召回了。慧眼识人的管仲既然早已看出易牙、开方、竖刁三个人是奸佞之臣,为何不让齐桓

  • 我不愿做太子只愿做齐桓公的走狗——公子开方的伟大愿望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周天子,卫国,国君

    自从泰山封禅无疾而终齐桓公仿佛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平时也不专心朝政了也不召开诸侯大会了,这位霸主把政事都一股脑的交给了管仲,他自己开始了幸福的奢靡生活。管仲也不怕挑重担毕竟几十年都过来了,如今霸业已成随你怎么吃喝玩乐齐国都不会有事。管仲是自信的是骄傲的,只要他执政一天齐国就稳如泰山,然而管仲不是神仙总

  • 齐桓公——春秋第一任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国,齐桓公,管仲,鲍叔牙,鲁国,齐襄公

    齐桓公(生年不详--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先祖为姜太公,齐厘(僖)公的第三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第一任霸主。齐国,要说除了开国君主姜太公,其他国君有什么特长的话,就是在位时间特长。他父亲齐厘(僖)公在位三十三年,他爷爷齐庄公在位六十四年。也是祖宗太公养生有道,他们都很命长。只因齐襄公作死

  • 齐桓公的崛起之路:商业开发强国尊重周室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齐国,管仲,周朝,先秦,齐桓公,周天子,诸侯国,周王室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周王室东迁之后,那位住在王畿里的周天子,早已是貌似的老虎。天下诸侯为争地争人口,早把那貌似的老虎当成了墙上的广告,谁也不正眼瞧他,自顾自相互掐架。到公元前667年,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在与各诸侯国掐架的过程中,已是脱颖而出,并公开召集天下诸侯到宋国的幽地会盟。这是一次空前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