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是如何任用一代名相管仲成就霸业的?

齐桓公是如何任用一代名相管仲成就霸业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 访问量:4560 更新时间:2024/1/24 8:58:04

作者:赵心放

齐桓公名小白,姜太公吕尚的十二代孙,姜姓齐国的第十六位国君。他继位后齐国逐渐强盛,成为中原第一位霸主。本文专叙他在鲍叔牙的力荐下,如何任用自己的仇人管仲,为其谋划霸王之策,辅佐他成功的。

(一)鲍叔牙竭力荐管仲

说起来齐桓公对管仲有天大的仇恨耶。在齐桓公和哥哥公子纠争夺王位的时候,管仲是公子纠阵营的,要命的是曾射过齐桓公一箭,全靠齐桓公急中生智,咬破舌头吐血装死才蒙混过去。

齐桓公继位之初,鲍叔牙向他庆贺。齐桓公问鲍叔牙你庆贺啥?鲍叔牙说,你能得到贤相管仲,我啷个不庆贺呢?提起管仲,齐桓公气得咬牙切齿。鲍叔牙刚把话说完,便气汹汹地说,他差点儿要了我的命,射我的那支箭还保存着的,吃了他的肉才能解我的心头之恨。哼,我还能用他吗?

鲍叔牙说,当人臣的是各为其主,那时他只认识公子纠而不认识你。现在你如果任用他,他会为您射得天下!

齐桓公仍然没有消除怒气,对鲍叔牙说,看在你的份上,赦免他的罪不杀他就是了,我不想用他,你不要再说了。

鲍叔牙没法,只好把管仲接到家里住下,两人朝夕谈论时政大事,鲍叔牙等待机会再向齐桓公推荐。

过了不久,齐桓公奖励支持他上位的人,准备提拔鲍叔牙担任上卿,负责处理国家大事。鲍叔牙推辞说,你对我的恩惠我永志难忘,至于说治理国家自己就不能胜任了。齐桓公来了兴趣,询问世上有像你这样能力强的人吗?鲍叔牙说自己在安抚老百姓、制订礼仪、治理国家等方面不如管仲, 如果一定要用就用他为宜。

齐桓公思考良久,请鲍叔牙陪管仲一起来相见,他要当面考核管仲。

(二)齐桓公用贤不避仇

鲍叔牙给齐桓公说,用非常人要用非常的办法,不能随意派人去召唤,要择吉日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才行。

齐桓公一丝不苟地照办后,迎来了管仲。管仲见到齐桓公就稽首请罪,说我是一个该杀的人,承蒙你赦免就实属万幸了,不敢接受你这么隆重的礼遇。

齐桓公请管仲坐下,说有重要的事情向您请教。齐桓公向管仲请教治国的办法。管仲详细陈述了治国和强国的策略。齐桓公越听越来劲,两人不知不觉聊了三天三夜,一点没感到疲倦。齐桓公十分高兴,决定拜管仲为相加以重用。

管仲不接受任命,说雄伟大厦不能靠一根木头支撑,茫茫大海不能只靠一条河流流去。要治理好国家,靠在外交、农业、司法、军事、谏议等五个方面的能人才行。并介绍了五个能人的尊姓大名。接着,管仲说道,如果想建立强国,自己虽然不才,免强可以完成这个使命。

有理想有志气的齐恒公把管仲的诸多建议照单全收。准备好猪牛羊三牲大礼,贡奉在太庙里,当着祖先牌位任命管仲为相国,并赐给他国都一年的市租。根据管仲的推荐,任命那五个能人各司其职。

齐桓公虽有大志,但不愿过分约束自己,从而失去生活的乐趣,就问管仲自己喜欢玩耍,影不影响建立强国的大事?管仲说您只要认准能人,放手让他们做事,不听小人们的谗言,就能心想事成。齐桓公大喜,尊管仲为仲父,并给大臣们说国家大事先告诉仲父,再告诉自己。要办的事,全部由仲父决断。齐桓公真正做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三)管仲大展强国宏图

如何实行提出来的强国之策呢?管仲认为要注重礼、义、廉、耻,这是维护国家的根本原则,他请国君要管好自己的宗族,臣子们要管好自己的家,把他们的待遇和工作联系起来,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责、权、利相结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国家要减轻刑罚,赋税劳役不能过重,不能去掠取牲畜,要严格按照自然规律从事农业生产,不能耽误了农时。要把老百姓中的贤德之人和手艺高的人树立为榜样,让大家来学习。这样老百姓的行为就会端庄起来。用现在的话说,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好了。

管仲把士、农、工、商称为四民,认为他们不能混杂在一起居住,否则言行就混杂了,就会改变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工匠安顿在靠近官府的地方,安顿商人靠近市井,农人居住在田野边,他们就会心无旁骛的工作,后代就会干该做的事,其中的优秀者由主管官员推荐出来加以利用。

在加强国防力量建设和司法方面,把军令寄寓在行政管理上面,以五家为一轨,轨设轨长。十轨为一里,里设司里。四里为连,连设连长。十连为乡,乡设乡良人。用这种制度保证军事命令的执行,战时就能很快的组成军队......如果铠甲兵器不足,可以规定那些犯罪的人用铠甲和车戟赎罪,轻罪处以罚金,宽宥嫌疑罪。

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公元前681年正月,齐恒公问管仲,现在我们治理国家的能力增强了,军队精良,钱粮充足,如何与诸侯会盟,定立霸主呢?齐恒公向管仲明确表示了想当中原霸主的意愿。

虽然周王室趋于式微,但那时代是诸侯各国认定的正统。管仲明智地坚持在周王室的旗帜下开创霸业,才有成功的保证。在他亲自策划和操作下,年复一年的按既定目标奋斗,国家越来越强盛,在诸侯中声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得到周王室的器重。

公元前653年,周惠王病逝,齐桓公邀约宋、鲁、卫、陈、郑、曹、许等国饮血酒盟誓,拥戴王世子继位,是为周襄王。周襄王为表彰齐桓公的拥戴之功,春祭完毕,给予他最高奖赏——祭肉。齐桓公随后在葵丘(今山东淄博境内)大会诸侯,当上历史上中原的首任盟主。

文末补语:鲍叔牙(?——公元前644年),姒姓,鲍氏,齐国大臣,与管仲是从小交好的朋友,他知人善任,推荐有能力的挚友管仲为相,地位在自己之上。管仲病危时,齐桓公询问他可否由鲍叔牙继承相位,他表示不同意,推荐另一人为相。有人将此事告诉了鲍叔牙。鲍叔牙笑着说,管仲为了国家不偱私情来顾及朋友,这正是他的高尚之处啊!世人把这对朋友的交往誉为“管鲍之交”,值得后人学习。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理事、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理事。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

标签: 管仲齐桓公鲍叔牙齐国周王室任用

更多文章

  • 春秋首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晚年不祥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扁鹊,周天子

    春秋首霸齐桓公活活饿死,死后67天才被人发现,他晚年犯了什么错,为何下场如此凄惨?齐桓公的野心在管仲的辅佐和监督下,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至于连周朝王室都得按照他的意思来确立天子,齐国的霸业一度达到了巅峰。然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志得意满的齐桓公看到齐国发展得如此强大,就觉得眼下齐国国君

  • 齐桓公伐楚:起因不光彩,过程不精彩,结局更是狼狈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齐桓公,齐国,周王室,诸侯国,蔡国

    一公元前657年,东周霸主齐桓公家里突然闹出了点小纠纷。这一天,齐桓公“偷得浮生半刻闲”,放下家国大事,和老婆蔡姬相约,一起到私家花园里的湖里去划船。齐桓公齐桓公是春秋首霸,纵横天下、傲视群雄。高高在上的周天子,都得常常仰仗于齐桓公,靠齐国来摆平各类麻烦。在周王室日渐没落的大环境下,齐桓公就成为东周

  • 从葵丘之盟看齐桓公政治理想,虽伟大却只能四百年后由秦始皇实现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嬴政,齐国,管仲,秦国,封禅,周朝,先秦,周天子,齐桓公,秦始皇,葵丘之盟,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24)主笔:闲乐生据《孟子》一书记载:关于齐桓公与列国诸侯葵丘之盟的盟约内容,一共有五条。第一条:诛不孝,无障穀,无曲防,无贮粟,无遏籴,同恤灾危,备救凶患;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所谓障穀、曲防,就是当初楚成王对宋国干的缺德事儿。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自

  • 群雄逐鹿,桓公志在八方,浅论齐桓公称霸中原的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归客历史标签:齐国,管仲,周朝,先秦,齐桓公,周天子,周王室,鲍叔牙,汉高祖刘邦

    分合是历史进程的一个观察维度。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由分裂走向统一总是伴随着大国的崛起,而由统一走向分裂总是伴随着大国的衰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历史进程的分合规律实际上是大国的兴衰规律。当我们谈及大国的兴衰规律,我们首先触及的问题就是大国的崛起。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许多王朝,他们力挽狂澜,凭借

  • 黑夜中一句谣言,让齐国霸业戛然而止,罪人不是齐桓公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诸侯国,诸侯

    公元前644年冬,山东半岛上一小国鄫国突然向霸主齐桓公发出求救信号。鄫国位于今山东枣庄市兰陵县境内,为夏朝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国。因为地处山东半岛南部边缘,临近淮河流域,鄫国时常都受到淮夷威胁。作为江湖“带头大哥”,小弟有难,当然不能不管。这年12月,齐桓公专门召集诸侯在淮水边开会,准备救援鄫国,且讨论

  • 春秋首霸齐桓公是怎样惨死的! 这个原因说不定你身上也有

    历史解密编辑:洪保谈科技标签:管仲,齐国,竖刁,国君,周朝,先秦,齐桓公,历史故事,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春秋首霸齐桓公齐桓公继位之后,在管仲、鲍叔牙等一众能人的辅佐之下,很快便将原本混乱不堪的齐国政局治理的井井有条。后来兵强马壮的齐国更是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在驱逐了入侵华夏的少数民族之后,齐桓公被称为天下诸侯的霸主,史称春秋首霸。一、管仲的遗言但是在齐桓公晚年时期,一生辅佐于他的名相管仲病重,齐桓公

  • 齐桓公称霸诸侯,为鲁国大义灭亲,为蔡姬讨伐蔡国,为周伐楚

    历史解密编辑:Summer的圈子标签:齐桓公,鲁国,齐国,管仲,燕国

    齐桓公五年,齐国出兵讨伐了鲁国,鲁军战败,于是鲁庄公请求割让遂邑来议和,齐桓公答应了,他同鲁庄公在柯地会盟,鲁庄公正要宣读盟誓,曹沫在祭坛上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他说:“返还被侵占的鲁国领土。”齐桓公答应了,然后曹沫放下匕首,回到面向北面的臣子的位置上。齐桓公后悔了,他不打算归还鲁国土地,而且还要杀了

  • 一代霸主齐桓公的下场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选对朋友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惊鸿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易牙

    一代霸主齐桓公最后落得如此下场,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选对朋友很重要。齐桓公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的,一次在他回国的途中遭到了管仲的伏击,被管仲一箭射来,射中了齐桓公的衣带,齐桓公假装口吐鲜血,装死过去,狡幸回到齐国成功的当上了齐国的国君。齐桓公回国当上了齐国的国君之后,听了鲍叔牙的建议,不计前仇重用

  • 春秋五霸之一,十分讲究饮食,雄主齐桓公晚年为何反而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犹如山中清风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春秋五霸,鲍叔牙,丞相

    春秋五霸之一,十分讲究饮食,雄主齐桓公晚年为何反而活活饿死?读史明智Z2022-05-2922:53福建历史领域爱好者关注生于公元前716年的齐桓公,是春秋时代的齐国国君。齐桓公本姓姜,名小白,他在位的大部分时间都举贤纳谏,轻徭减赋,关心人民生活,使得齐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最终,他成为春秋时期

  • 齐国为什么能称霸春秋?浅谈齐桓公的可赞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诸侯国,鲍叔牙,鲁国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春秋初期,随着周王室的衰退,各诸侯国纷纷崛起,希望能成就一番霸业。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登上齐国君位,即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国力日渐强盛,在诸侯国中声望越来越大,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然而,管仲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