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五霸之一,十分讲究饮食,雄主齐桓公晚年为何反而活活饿死?

春秋五霸之一,十分讲究饮食,雄主齐桓公晚年为何反而活活饿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犹如山中清风 访问量:1596 更新时间:2024/3/11 8:07:28

春秋五霸之一,十分讲究饮食,雄主齐桓公晚年为何反而活活饿死?

读史明智Z2022-05-2922:53福建历史领域爱好者关注生于公元前716年的齐桓公,是春秋时代的齐国国君。齐桓公本姓姜,名小白,他在位的大部分时间都举贤纳谏,轻徭减赋,关心人民生活,使得齐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最终,他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遗憾的是,这一代霸主最终竟然在公元前643年饿死在了宫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代霸主最后变成了饿殍了呢?现在,就让诸位读者跟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团吧。

1.讲究饮食的齐桓公齐桓公在打下江山之后,觉得自己的地位稳固了,自然也就动起了享受生活的心思。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因此,齐桓公把饮食享受放在了第一位。想吃好的,有两种途径,或者自己做,或者请厨师做,但是齐桓公以一国国君的地位,自然不能自己亲自下厨焖饭做菜,所以只能找个好厨子来给自己做饭吃。齐桓公为了找个好厨子,下了很大一番的功夫,找来找去,最终选了一名厨师,这名厨师叫易牙

易牙到底有什么高超的厨艺,使得他被齐桓公选为厨师呢?关于易牙的厨艺,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是在《临淄县志·人物志》中却记载了易牙超群的天赋:“易牙善调五味,渑淄之水尝而知之(易牙善于调和五味,即使把渑河和淄河的水混在一起他也能尝出来)。”就连“亚圣”孟子也在《孟子·告子上》中称赞易牙的厨艺:“口之于味,有同嗜者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以嗜者也……至于昧,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这段话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们都说众口难调,但是因为易牙的舌头要比其他人敏感得多,所以易牙做出的饭菜可以满足每一个人的口味。但是,易牙之所以能够获得齐桓公的欢心,不仅仅是因为他会做菜,更是因为他会不惜任何代价来讨齐桓公的欢心。

有一次,齐桓公在易牙上菜的时候念叨:“我吃遍了天下美味,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吃过人肉,这人肉到底是什么味道呢?”虽然这只是齐桓公无意之间的念叨,但是易牙却把齐桓公的话记在了心里。几天之后,易牙就把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蒸了送给了齐桓公。这一天,齐桓公在吃午饭的时候,尝到了一盘味道十分特别的蒸肉,于是就问易牙:“这是什么肉,我怎么从来没有吃过啊?”易牙听到齐桓公问他,立刻趴在地上一边哭一边说:“这是我的儿子的肉,因为大王说没有吃过人肉,所以我把我的亲生儿子杀了给大王尝鲜。”听了这话之后,齐桓公立刻放下了筷子。齐桓公因为易牙杀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颇感易牙衷心,从而更加宠爱易牙。

2.齐桓公惨死当时,齐国的宠臣除了易牙之外,还有开方、竖刁管仲。在这些人中,除了管仲之外,其他人都是靠着奴颜媚骨赢得齐桓公的欢心的。公元前645年,管仲患了重病,奄奄一息,齐桓公去探望管仲。见到管仲之后,齐桓公就问管仲,管仲死后,谁可以继承丞相的位子。管仲说:“大王您心中有没有人选呢?”齐桓公说:“鲍叔牙怎么样呢?”管仲说:“鲍叔牙的确算个君子,但是这人过于爱憎分明,不够圆滑,不善于变通,因此不能做太大的官。”

齐桓公说:“那么,易牙怎么样,他为了满足我的口腹之欲,不惜杀害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人还不可信吗?”管仲说:“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儿子的,易牙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舍得杀害,何况对大王您呢?”齐桓公又问:“开方为了服侍我,舍弃了自己卫国太子的位置和广大的封地,在齐国一呆就是十五年,连自己父亲去世都没有回去奔丧,这样的人难道还不值得信任吗?”管仲说:“人没有不爱自己的父亲的,开方连自己的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说明这个人的心肠特别歹毒啊。再说了,开方可以放弃自己广大的封地而来到大王您的身边做一个侍从,说明他要从大王您这里得到的东西要远远大于自己的封地啊!这样一个心机深重的人,大王您怎么可以亲近他呢?”齐桓公沉吟半晌之后又问:“那么竖刁呢?他为了亲近我,宁可自宫变成太监来侍奉我,这样的人难道还不值得信任吗?”管仲摇摇头说:“连自己的身体都不懂得爱惜的人,又怎么会真心对待大王您呢?如果大王心中真的没有合适的人选的话,我建议您考虑一下隰朋吧。隰朋不但为人谨慎,而且清正廉明,同时又关心国事,善于团结同僚。”

后来,易牙听到了管仲和齐桓公的对话之后,就悄悄找到了鲍叔牙,说完全是因为管仲说了鲍叔牙的坏话,才使得鲍叔牙没当上丞相。没有想到,鲍叔牙说:“管仲敢于冒犯我而推荐别人,正说明他是一心为了国家社稷才推荐别人的,如果真的要我做了丞相,哪里还有你们的容身之处啊?”易牙只得灰溜溜地走了。没过几天,管仲就去世了。管仲去世不久之后,齐桓公就将易牙三人贬为庶民,并且下令这三个人永远不能入朝。但是没过多久,齐桓公就觉得不适应了,他习惯了被易牙等人伺候,见不到这几个人,他连吃饭都不香了,于是他时不时就念叨:“管仲说的大概有点夸张了吧。”不久,齐桓公就把易牙、开方、竖刁三人又召回了朝中。

易牙、开方、竖刁三人回国的第二年,齐桓公就得了重病,在易牙等人的鼓动下,齐桓公的几个儿子发生了内战,太子昭被迫逃到了宋国。易牙等人堵住宫门,不准任何人进宫。有两个健壮的宫女,因为担心齐桓公的安危,就趁人不备,翻墙跃入宫中探望齐桓公,只见齐桓公早已因为多日水米未进而面如菜色了。一看两个宫女来了,齐桓公就向两个宫女要吃的,两个宫女只好告诉齐桓公,由于易牙等人作乱,宫门已经被堵死,根本无法供应饮食。听了这话,齐桓公仰天长叹:“我怎么有脸去地下见管仲啊!”说完,就用衣袖盖着脸,活活饿死了。齐桓公死后,宫中彻底大乱,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打得天昏地暗,根本没心思管齐桓公的尸体,以至于齐桓公的尸体停在宫中六七十天都没人收敛,后来尸体腐烂,蛆虫都爬到了宫外。

第二年,太子昭在其他诸侯的拥戴下回到了齐国,齐国人拥戴太子昭为国王,并协助太子昭杀了所有的乱臣贼子,只是易牙不知去向。据说,易牙见大势已去,就逃走去了彭城(现在的徐州),后来一直在彭城做厨子,直到老死。而齐国在这场内乱后,国力大大衰落,不久,齐国中原霸主的地位就被晋国代替了。3.结语在现代社会中,如易牙、开方、竖刁者不计其数,他们把讨得领导欢心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标准。被领导表扬两句,就开心得不得了;被领导批评两句,就很沮丧!宠辱之间,情绪波动很大。这样的人,不值得托付要事,因为他们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作为考虑事情的第一标准,这就是“贵大患若身”。人的脑子就这么点儿大,满脑子如何做人,哪能好好做事?领导者只有自己“用心正、做事专”,才能打造出“简单做人、用心做事”的高绩效团队。

更多文章

  • 齐国为什么能称霸春秋?浅谈齐桓公的可赞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诸侯国,鲍叔牙,鲁国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春秋初期,随着周王室的衰退,各诸侯国纷纷崛起,希望能成就一番霸业。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登上齐国君位,即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国力日渐强盛,在诸侯国中声望越来越大,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然而,管仲去世后,

  • 齐桓公一家到底有多奇葩?比现代伦理剧还狗血,个个道德沦丧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齐桓公,齐国,鲁桓公,诸侯,国君

    齐桓公,有个非常萌萌哒的名字“小白”,春秋五霸第一猛男,是齐国有名的君主。在位期间任管仲为相,开创齐国霸业,他所创作的丰功伟绩在历史上广为流传,以至于很难想象得到他私人生活异常混乱。不仅他,齐桓公全家人的所作所为以及遭遇都非常奇葩。首先,齐桓公的哥哥姜诸儿爱上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并长时间保持着

  • 齐桓公病逝后,五个儿子相继为齐侯达44年,最短3个月,最长20年

    历史解密编辑:尚宫女史标签:齐桓公,齐国,宋国,管仲,宋襄公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病逝后,他的五个儿子争权,纷纷做了一回齐国国君.也让齐国陷入数十年的内乱中,以至于在争霸之路上不敌晋国和楚国。实际上,五公子争权在齐桓公晚年就已经开始了,齐桓公没有嫡子,庶子倒是不少,三位夫人无所出,六位如夫人却个个都有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说,如夫人所

  • 原来齐桓公不是饿死的,而是自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齐国,管仲,竖貂,诸侯,先秦,周朝,齐桓公,鲍叔牙,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29)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43年,当了四十三年齐国国君的齐桓公,终于走到了人生路的尽头。他病了,病的不能起身,他知道,他的时日无多了。按照正常的故事情节,此时该有几十个妻妾子孙围着他痛哭流涕,然后他语重心长的交代后事才对。然而别说人了,他现在身旁连半个喘气的都欠奉。原来

  • 春秋霸主齐桓公为何饿死宫中?世人:人若反常必有刀,不得不防!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宰相,鲍叔牙,卫国,易牙,春秋霸主,春秋(书),中国古文献,周朝,先秦

    万丈深渊终有底,三寸人心不可量。正因为人心深不可测,所以就有了一句警世名言——“人若反常必有刀”。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身居高位之人,都要谨记“人若反常必有刀”的名言,防患于未然,不然被小人蒙蔽,为其所害,那就得不偿失,连后悔都来不及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晚年病重卧床,被活活饿死宫中无人知晓

  • 齐桓公霸业:夫人蔡姬“改嫁”,亲率大军攻打蔡国、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齐桓公,蔡国,楚国,蔡姬,齐国,管仲

    前657年,“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与夫人蔡姬嬉戏玩水,享受二人世界的美好时光,满满的幸福模样。突然,生性爱玩的蔡姬决定玩刺激的,她故意晃动船只,掀起河水喷洒到齐桓公身上,还哈哈大笑。此时,齐桓公年近六旬,经不住船只晃荡,担心受怕,害怕溺水;蔡姬才二十出头,正是贪玩的年纪,她不听齐桓公劝告,继续摇晃

  • 齐桓公2——春秋首霸的强大与没落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齐国,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先祖,桓公

    齐桓公因为鲍叔牙辅助当上总经理,又因为管仲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打理好了公司,除了本公司的鱼业和盐产业还相继开展了服务业,外贸业,和金融业。齐国不但做大,还做强了。齐桓公五年,因为齐国做大做强了,就要去收购隔壁鲁国的地皮。鲁国资金本来就不够,就没抢过,鲁国便把遂邑的那块地送给齐桓公,以求其他市场的业务齐

  • 春秋首霸齐桓公如何把自己作到死后无人收尸的境地?(上)

    历史解密编辑:演员你是呀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鲁国,齐襄公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曹操《短歌行》说起“姜小白”,你可能不是特别熟悉,这个名字听起来一点都不霸气,甚至还有点“萌”。但说起“齐桓公”,肯定不陌生。没错,姜小白就是姜

  • 齐桓公误用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后人类时代标签:管仲,齐桓公,桓公,奸佞,常情,缘故

    管仲生了重病,齐桓公去看他,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命在旦夕,有句话要和大王说。我死后,大王一定要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和卫公子启方。 ” 齐桓公大惑不解道:“为什么要这样?" 管仲说:“这几个人都是奸佞,我担心我死后,他们会对大王不利。 ” 齐桓公说:“不会吧?易牙为了我

  • 齐桓公曾经“援助”京城,却把地盘让给燕国,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齐桓公,燕国,齐国,管仲,诸侯,戎人

    周朝为什么东迁呢?是因为当时周朝都城的镐京被西戎给搞得没法住了。可是西戎一直跟在后边不停地骚扰,一路跟着东进。其中有一支部落居然跑到了现今河北省东部,在那里的山区扎了根,称为山戎部落。在齐桓公称霸之时,山戎部落也是人丁兴旺,到达了一个鼎盛时期。发展得快了自然也会带来别的问题,比如粮食就不够吃了,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