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晋文公——评大型原创历史话剧《晋文公》

春秋晋文公——评大型原创历史话剧《晋文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凤凰网山西 访问量:610 更新时间:2024/2/7 19:00:55

由太原市话剧团创排的大型历史话剧《晋文公》,通过深挖重耳流亡经历,突出重点环节,利用主角对话的展现人物内心,进而在剧中呈现重耳秉性、思想、心灵、情感、命运互相交织的精神世界,以平凡人的视角剖析了晋文公重耳的霸主成长历程。该剧由李春裕出品,杨昕巍导演,鲁晓东、曹秋霞、邹韬监制,杨昕巍、龚丽莉编剧,马天桥、刘创、孙明义、郑撼天等人主演,不论是编导,还是表演,抑或舞美、灯光、道具、旁白,都可圈可点,表现不凡。

该剧既表现了公子重耳青年时的英姿勃发,又表现出其历经坎坷之后耽于享乐的沉沦,还展现了重耳在追随者的鼓励下内心自省与升华的心路历程,诚是一部普及三晋历史文化典故、传递中华文明热情的文旅大戏。笔者观看之后,认为该剧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剧本脉络来看:脉络尊重历史,细节编排到位。

该剧以“骊姬之乱”时,晋国宦官勃鞮奉晋献公、骊姬之命率军到蒲城追杀晋公子重耳为开端,刀兵四起,杀声一片,重耳在随从的护卫下侥幸逃走,勃鞮只割断了重耳的一只袖子,这种开场非常引人入胜。在舅父狐偃的建议下,重耳一行前往母舅之国白狄(翟国)避难。之后编剧以7幕的内容将故事徐徐展开。此剧的结尾,重耳成为晋君,以内心独白的方式阐述了为君之道、治国之道、称霸之道,将整部剧推向了高潮。通观全剧,剧情基本符合重耳游历诸国的历史史实,只是局部做了删节与调整,导演与编剧的历史功底还是非常深厚的。

二、从人物设定来看:人物虚实结合,内容重点突出。

历史上,随同重耳出奔的文武臣僚,人数远比剧目中的要多,而编剧之所以将追随重耳逃亡的家臣人数大为缩少,主要是为了更突出狐偃、辛宵等人在伴随重耳逃亡中所发挥的助力作用。如重耳遭到卫国农夫的戏弄,被赠予土块当做饭食一事,狐偃劝谏重耳“农夫给予公子土块象征着晋国的国土都会归属于公子你”,建议重耳拜谢农夫并装起土块到马车上。历史上劝谏重耳接受土块的不是狐偃,而是赵衰。关于辛宵这个人,正史中没有记载,随同重耳周游列国的大臣中也并无此人,因此可以说辛宵是编剧杜撰出来的角色。同样虚构出来的还有被齐姜杀掉的姑荚,正史中齐姜为了防止泄密杀掉的是自己的侍女,而非跟随重耳的原从姑荚。

重耳一行与各国诸侯和贵族多有交往,亦发生了很多故事,但是限于篇幅,编剧将宋国、郑国两国直接省略掉,在楚国与楚王约定的“退避三舍”一事,也是一笔带过,只将重点剧情放在了曹共公对重耳的极度不礼遇和秦穆公对重耳的极度赏识,利用曹、秦两国对待重耳的礼遇差距营造出一种曹共公荒诞昏晕,秦穆公慧眼识人,晋公子重耳则是来日明君的戏剧形象。编剧将追随重耳的家臣人数缩减,游历的国家数量缩减,游历过程中发生的故事缩减,证明编剧正是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为创作原则,利用既有的历史资料,结合剧中人物性格,以艺术加工后的故事内容,最大限度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进而创作为一种历史的侧写或者说是缩写,其根本目的依旧在于向观众普及历史文化,展现晋文公重耳的内心成长史。

三、从剧情内涵来看:剧情反转不断,故事高潮迭发。

本剧以顺序的方式平铺展开,基本上以重耳周游列国的历程为经,以其遭遇诸多变故后的心路成长历程为纬,对于观众接受来看比较容易。缺点是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否则平铺直叙,略显枯燥。为了避免这种缺陷,在剧目演出中先后设置了五次剧情反转,使得故事高潮迭发,内容引人入胜。

四、从表演效果来看:角色演出精髓,对白富含哲理。

观看此剧,感觉演员群体表演到位,宛若时空错位,将观众的视野一下子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马天桥扮演的重耳,忍辱负重,颠沛流离,从一个彷徨失措的少年,历经重重艰难险阻,最终成为一个胸怀天下,气吞山河的晋国君主;刘创扮演的狐偃,忠心为主,一路追随,时时进谏,曲意维护,不断为重耳复国做出努力;孙明义扮演的辛宵,文质彬彬,智谋过人,信守诺言,善于隐忍,最终为了回报故主之恩而自戕;曲艺扮演的齐姜,美丽动人,而又深明大义,为了夫君重耳返晋成为晋国公,暗中与狐偃同谋,将重耳灌醉,为了不走漏风声,毅然杀掉姑荚,在重耳酒醒之后怀疑二人感情虚伪之时,毅然自刎表明心迹;王晗宇扮演的曹共公,荒诞不经但却愚昧可爱,如窃贼般偷窥重耳沐浴,被发现后又板起脸来训斥重耳,两张面孔随意切换,将曹国傲慢诸侯的无礼演出了极致……观看此剧,可以发现,不论是主角抑或配角,每个人都有血有肉,尤其是夷吾与曹共公两位反派角色,更是以幽默风趣、插科打诨的表演为这台庄严肃穆的历史正剧平添了许多喜剧效果,提升了观看质量。

演员精彩的演出,离不开过硬台词的加持,换言之,《晋文公》这部剧的亮点之一就在于台词的精良。如一开始,重耳出奔翟国四年,但是归国无望,想要通过跳崖、自缢、刎颈自尽时,狐偃安慰外甥的“就算晋君不信任你,晋国的公卿大臣都信任你,晋国的百姓信任你,天下人都信任你”,虽属安慰语,但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众多的文臣武将都愿意跟随重耳出逃。又比如重耳与辛宵讨论晋国动乱的原因之时,辛宵说出了“骊姬之乱,正是坏了信、孝、礼、仁、法,晋国才衰败至今日光景”,事实上“以信安抚四邻,以孝治理国家,以礼守护人伦,以仁惠及万民,以法端正国纪”也正是传统社会国家大治的纲领。再比如,曹共公趁着夜色偷窥重耳“骈肋”并命画师偷绘取乐而被重耳发现之后,荒诞不经的曹共公面对重耳的责问,尽然说出了一句“惊不惊喜,刺不刺激,意不意外”这种极具现代感的回复语,此种台词无疑是为了增加喜剧诙谐效果。

整体来看,太原市话剧团的《晋文公》是一部主旋律的历史正剧型话剧,整部剧富含历史视野、历史责任、历史观点,选题明确,主创得力,剧本精彩,表演精湛,从剧本脉络、人物设定、表演效果、剧情内涵等方面,都是可圈可点,重彩纷呈。当然此剧亦存在些许不足,比如道具方面重耳的佩剑选用了现今明清剧中那种细长明亮的窄剑,须知春秋战国之际的兵器多为青铜质地,颜色为青黄或青黑色,青铜剑的造型多为剑身宽阔,利于劈砍的阔剑。又比如重耳的服饰为明黄色,这种色调在先秦时期包括两汉时期并不多见,不论是周天子抑或春秋时期的各国君主,他们的服饰多数为黑、灰等冷色调,此处值得商榷。此外,重耳在离开秦国之后,在曲沃宫遇刺现场脱险之前,中间似乎略过了很多内容,比如重耳如何同晋怀公姬圉争夺君位,如何同秦晋大夫们会盟,如何在曲沃朝拜先祖,这些都被省略掉了,在剧情方面显得略微突兀,可以继续完善。(文 石磊)

标签: 重耳狐偃骊姬秦国

更多文章

  • 这一战过后,就知晋国霸业已名存实亡:可惜晋文公死得太早!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晋国,秦国,楚庄王,秦军,重耳,赵盾

    公元前597年,在与晋国争霸了十二年后,楚国终于攻克了郑国,迫使郑襄公光着膀子牵着羊迎接楚庄王,以示臣服。 郑国被楚国围攻数月之后,晋国才决定要去救援,结果刚到黄河边,晋国卿士们就听说郑国已投降的消息。晋中军元帅荀林父不敢去触楚庄王霉头,就想等楚军撤退后再去逼郑国再投降晋国。但是,晋国中军佐先縠却

  • 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却又被逼回国,为何能成春秋第二任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重耳,秦国,齐国,夷吾,骊姬,晋献公

    能够在春秋乱世中脱颖而出,取得霸主地位的诸侯各自都有着自己的不凡之处,而这其中晋文公重耳在位短短几年就能够谋得霸主地位,让人难以不敬佩。而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他流亡19年的遭遇。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他62岁时回到晋国自立,仅用了4年时

  • 晋文公重耳乘风破浪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白日萌硕标签:重耳,齐国,夷吾,狐偃,骊姬,秦国

    一、王子落难:重耳是晋献公的第三个儿子,大哥申生是太子,二哥叫夷吾,后来父亲又跟骊姬生了一个儿子奚齐。骊姬希望自己的儿子奚齐即位,就陷害太子,逼他自尽,然后又诬陷夷吾和重耳,夷吾得知消息后逃到了屈城(今山西吉县东北),重耳得到消息后逃到了蒲城(今山西隰县西北)两个公子本来以为远离权力中心就可以避祸,

  • 晋文公流亡楚国,仍出言强硬,楚王为何不杀他而坐视他日后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楚国,重耳,秦国,王族,楚成王,晋国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6)主笔:闲乐生晋国内乱以后,晋国公子重耳就过上了悲惨的流亡生活,一流就十九年,前十八年,重耳过得很苦,基本上每个国家都不把重耳当人看,要么冷遇他,要么羞辱他,要么拿糖衣炮弹腐蚀他。重耳那政治家的老练,也在这世态炎凉中渐渐被磨砺出来。到了第十八年,重耳来到楚国,他的好日

  • 晋文公在齐国贪恋女色乐不思蜀,齐姜用计灌醉重耳,送其离开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齐国,重耳,齐姜,狐偃,秦国

    公元前638年的一天,晋文公重耳悠悠转醒,头疼得厉害,他用手锤了锤头,突然又感觉到了身体的颠簸,似是身处马车中,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他一下子坐了起来,使劲摇了摇头,看了看四周确定自己确实是在马车上,随即大喊:“停车,停车,快停车。”但是车子并没有停下来,重耳转头瞪向身边的狐偃,问:“这是要去哪里?”狐

  • 河南省面积最小地级市,晋文公在此树立过“诚信”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重耳,先轸,卫国,原邑,周朝,先秦,河南省,周王室,晋文公

    济源市是河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同时也是河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2005年才被正式升格为地级市。济源市位於黄河的北岸,北隔太行山与山西省的晋城相接,西靠王屋山,南临洛阳,东连焦作。面积仅有1931平方公里,人口约72万。济源市因济水的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四渎”,山东省的著名城

  • 晋文公重耳42岁流亡62岁登基,分别流浪了几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重耳,齐国,狐偃,秦国,晋献公,齐桓公

    晋文公(公元前697-628年),出生时叫做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中国春秋时期晋王室的继承人。晚年晋献公偏爱妃嫔李姬,而李姬则希望儿子继承王位。因此,她在晋献公面前诋毁太子,最终导致公元前656年太子的自杀。太子一死,重耳马上意识到下一步就该轮到他和夷吾哥儿俩了,这时候他马上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夷吾,

  • 东周列国故事284 晋文公凯旋回国,三军扩充为六军

    历史解密编辑:夏雪NNN标签:重耳,先轸,狐偃,东周列国,凯旋,文公

    东周列国故事284晋文公凯旋回国,三军扩充为六军再说晋文公受了周襄王的册命回国,虎贲勇士,弓箭等都排列在前后。回到晋国那天,一路百姓,扶老携幼,都来争相观看晋侯的威仪。百姓手持美食美酒,迎接晋师凯旋回来。大家一片称赞,都夸晋侯英雄。全国上下欢天喜地,尽显晋国兴旺。正是:捍艰复缵文侯绪,攘楚重修桓伯勋

  • 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缁尘绮陌标签:重耳,齐国,秦国,骊姬,夷吾,晋献公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早年间身世坎坷,不是遭到继母的威逼就是遭到父王的猜忌,数年间2次流落在母国之外,可以说势单力孤、波折重重。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而他最终能够称霸一方,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他以自己的诚信示予天下人,最终还是成为了人生的赢家。因骊姬之乱而

  • 东周列国故事280晋文公践土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标签:宁俞,楚国,晋国,陈国,卫国

    东周列国故事280卫国的前途秋践土会盟传檄四方诸侯,:“俱要再五月朔日,到践土汇集。”到了那时候,宋成公王臣,齐昭公潘,都是一直友好的关系;郑文公捷,是刚依附的,率先赶来。还有鲁僖公申,是和楚国通好;陈穆公款,蔡庄公甲午,和楚国一起发兵的,都是楚国的党羽,都担心有罪会讨伐他们,也都赶来赴会。还有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