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一战过后,就知晋国霸业已名存实亡:可惜晋文公死得太早!

这一战过后,就知晋国霸业已名存实亡:可惜晋文公死得太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1583 更新时间:2023/12/26 19:42:20

公元前597年,在与晋国争霸了十二年后,楚国终于攻克了郑国,迫使郑襄公光着膀子牵着羊迎接楚庄王,以示臣服。

郑国被楚国围攻数月之后,晋国才决定要去救援,结果刚到黄河边,晋国卿士们就听说郑国已投降的消息。晋中军元帅荀林父不敢去触楚庄王霉头,就想等楚军撤退后再去逼郑国再投降晋国。但是,晋国中军佐先縠却不听号令,率领属军强行渡过黄河,欲寻楚国决战。为避免师出无功,荀林父不得不命令晋国全军渡河,配合先縠作战。

最终,晋、楚大军在邲遭遇,展开了又一场决定未来霸主归属的大战。上一次晋、楚争霸的决战,是三十五年前的城濮之战,结果晋国大胜,争霸成功;三十五年后,晋、楚再次遭遇,展开又一场争霸大战,这次谁会获胜?

城濮之战时,楚国君臣异心,晋国则上下齐心,结果楚国大败。邲之战时,却恰好相反,晋国卿士互相拆台,楚国君臣却能和而不同、一致对外;最终,楚国战胜了晋国,争霸成功!

从此,楚庄王成为春秋霸主,也是楚国历史上第一位霸主!

楚国争霸成功,当然与楚庄王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密切相关。但是,晋国在经历了晋献公、晋惠公、晋文公三代君主的多次改革后,实力傲视天下群雄——那么晋国霸业又怎样会失去呢?

显然,邲之战的失利,不过是最终结果;邲之战之前的数十年,晋国霸业已悄然走向了衰落。在邲之战前十九年,一场晋、秦之间的战争,就已预示到了这次晋、楚争霸的结果。

晋襄公死后,晋国赵盾想立长君,便力主拥立在秦国担任亚卿的晋文公儿子公子雍为国君。但是,由于晋灵公母亲穆嬴的纠缠不休,让赵盾等人中途变卦,被迫改立晋灵公为君。晋国改立国君,秦人此时却还被蒙在鼓里,依然按照事前约定,把公子雍送到了晋国,驻扎在令狐。

为防止秦军作乱,赵盾便趁人不备,夜间偷袭,把秦人赶出了晋国!

令狐之战中晋人的背信弃义,让秦康公愤怒之极。

令狐之役的次年,即公元前619年,秦康公派兵攻占了晋国的武城,以示报复。公元前617年春,晋国又反击秦国,攻占了秦国少梁城;同年夏,秦康公再次亲率大军伐晋,攻取了晋国北征。

两次讨伐晋国,攻占了晋国两座城邑,但秦康公仍然怒气未消。

公元前615年秋,秦康公派大夫西乞术前往鲁国,告知鲁文公,秦国即将再度伐晋,以报令狐之役。此时的鲁国,只能下身事晋。秦使此番前来,并不指望鲁国能主持公道,与秦国一起伐晋。秦康公只不过是希望能争取到诸侯的同情票,让诸侯们不要被晋国蛊惑,将来又一起与晋国来伐秦。为达到目的,西乞术还随身携带了重礼,希望鲁国能在秦、晋之间保持中立。

秦人交好鲁国,对于其他诸侯国,势必也会同等相待,希望他们都能保持中立。为了讨伐晋国,秦康公在诸侯国发起了大规模的外交攻势,可见他对于即将发动的这场战争有多么重视!

公元前615年冬,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秦康公率领大军攻入晋国,占领了晋国羁马。

秦人再次入侵晋国,赵盾极为重视,亲率三军前往黄河河曲一带迎战。晋国一方,赵盾为中军元帅,荀林父为之佐;卻缺将上军,臾骈为之佐;栾盾将下军,胥甲为之佐。

这时,晋国上军佐臾骈向赵盾建议:“秦军必不能持久,请高筑营垒来等待秦军进攻。”

臾骈是赵盾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才,赵盾对他极为信任。当年赵盾与狐射姑争权,结果狐射姑竞争失败,逃亡狄国。因为有父子两代同僚之谊,赵盾也不赶尽杀绝,就把狐射姑的妻子儿女都送往了狄国。当时,赵盾派去护送狐射姑家属的人,就是臾骈。

当年,晋襄公在夷地举行春蒐,先任命狐射姑为中军主帅。就在春蒐过程中,狐射姑却将臾骈侮辱了一番。因此,两人就此结下了梁子。这次狐射姑逃亡国外,赵盾恰好就让臾骈送他的妻子,这可是臾骈报仇的绝佳机会。因此,臾骈手下便怂恿他杀了狐射姑的妻子儿女!

臾骈听了,却说:“不行。我听说《前志》有说:‘无论是与敌有恩还是有仇,都不应报复在他的后人身上。这才是忠恕之道。’赵盾对狐射姑以礼相待,我却因他的宠爱而报私仇,这怎么能行?依仗别人宠爱报仇,算不上勇敢;为减少怨气而增加仇恨,也算不上明智;因私仇而妨害公义,就是不忠诚。不勇、不智、不忠,还怎么侍奉赵盾呢?”

后来,臾骈就把狐射姑妻子儿女安全地交到了狐射姑手中。

经过此事后,赵盾对臾骈的信任又增添了几分。此次出兵前,赵盾更是一举将臾骈提拔为晋国六卿之一,成为上军佐。听了臾骈的话后,深知他为人的赵盾便听从了他的建议,让晋国大军都高挂免战牌,坚固防守,等待秦军来进攻。

秦康公准备了数月,一直期待着与晋国来一场痛痛快快的大决战。可是,他没想到,晋国军队居然装怂,躲在营垒之中就是不出战,这可让他大伤脑筋!这么拖上两三个月,秦军的粮草势必难以接济,不要说等晋人进攻,秦军自己就会崩溃了!

秦康公没办法,只得找了一位晋国人前来商议。这位晋国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跟随先蔑一块到秦国迎接公子雍的晋国大夫士会。士会为人足智多谋,又对晋国内部事务极为熟悉,秦康公找他前来,也是想看他有没有办法破解当下僵局。

士会果然名不虚传,很快就给秦康公出了一个主意:“赵氏刚刚提拔了一名下属叫臾骈,这必定是他的计谋,想以逸待劳来疲惫我军。不过,赵氏有一堂兄弟叫赵穿,是晋国国君女婿,深受赵盾宠爱又年少气盛;他不懂军事,却又好勇斗狠、狂妄自大。况且,赵穿一定会嫉妒臾骈当上了上军佐,如果能派人去挑衅,必定可逼他出战。”

秦康公立刻依计行事。

12月4日,秦军故意进犯晋国上军,晋国上军巍然不动。赵穿见臾骈如缩头乌龟一般避战,大为愤怒。他不听号令,直接率军冲出,前往追击秦军,结果却没能追上。返回后,赵穿愤怒地大喊大叫道:“携粮披甲而来,原本就是要与敌人作战。现在敌人来了却避而不战,还在等什么?”

他身边一军吏回答:“应该是要等待战机吧!”

赵穿嘲讽地说:“我可不知道什么计谋,那我就单独出兵吧!”

于是,赵穿率领他的部属就单独冲出了营垒。

赵穿私自出兵的事,很快就传到了赵盾耳中。赵穿虽然不是晋国六卿之一,但他却是自己堂兄弟,又是国君女婿,身份高贵。万一他被秦人俘虏,晋国的脸可就丢光了:“如果秦人俘获了赵穿,就相当于俘获了一位晋卿。如果秦军凯旋,那我怎么向国人交代?”

于是,赵盾临时决定改变战略,晋军全体出动,去救援赵穿!

晋军刚出营垒,就与秦军主力遭遇。双方一交手,都知对方实力太强,不敢盲目开战,便彼此都退兵了。

夜晚,秦康公派出使者到达晋国营垒,前来挑战:“两国士卒,今天都没能尽兴,请明天再决雌雄!”然而,赵盾身边的臾骈却看出了异常:“秦国使者眼神不定、言语却极为嚣张,这是害怕我们啊!秦人马上就将逃跑了。将他们压迫到黄河边,一定可大获全胜!”

秦人虽然盛气而来,却被晋人避战之法拖了良久,士气大大下降。白天双方的遭遇战,更是让秦康公亲眼看到了晋军实力,顿时也有些气馁,想要撤军了。为避免秦军撤退之时晋军前来追击,秦康公才故意派使者前来挑战。他是想趁晋人不备时连夜渡过黄河,以期安全撤退。

可不巧的是,臾骈之谋,却被赵穿听见了;下军佐胥甲刚好也在他旁边。两人一听此话,大为不忿,当场就大吵大闹:“我军死伤士卒还未收殓治疗,就弃之不顾,这是不仁;不按约定期限交战,就将敌人逼入险境,这是不勇!”

在他俩强力反对之下,赵盾不得不放弃了追击秦军的计划。

当天夜里,秦康公安全地率领秦军撤回到黄河对岸。不久后,秦军就再次入侵晋国,攻打到了瑕邑(河南陕县西南)。

此次秦、晋的交战过程,就是晋、楚邲之战的预演。

十九年前秦、晋之战中赵穿、胥甲违命在先,十九年后邲之战先縠、魏锜、赵旃(音沾)等人效法于后。可见,邲之战晋国的大败,在十九年前就已注定!这场秦、晋之战过后,晋国霸业已是名存实亡。

如果不是赵盾执法不严,晋国霸业又怎么会衰落得这么快?

城濮之战后,虽然晋国大获全胜,但是对在战中违抗军令的祁满与舟之侨二人,晋文公仍然豪不留情地将他们就地正法,以严肃国法!执法必严,才是晋文公能成功称霸的基础。

可惜赵盾作了晋国正卿之后,却没能继承晋文公这一传统,执政时往往念及人情世故,以致晋国国法难以落实到位,真可谓是赵盾执政的最大失误!

执法不严,正是晋国霸业衰落的最直接原因。后人只能无奈地叹息一句:晋文公实在是死得太早!

标签: 晋国秦国楚庄王秦军重耳赵盾

更多文章

  • 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却又被逼回国,为何能成春秋第二任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重耳,秦国,齐国,夷吾,骊姬,晋献公

    能够在春秋乱世中脱颖而出,取得霸主地位的诸侯各自都有着自己的不凡之处,而这其中晋文公重耳在位短短几年就能够谋得霸主地位,让人难以不敬佩。而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他流亡19年的遭遇。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他62岁时回到晋国自立,仅用了4年时

  • 晋文公重耳乘风破浪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白日萌硕标签:重耳,齐国,夷吾,狐偃,骊姬,秦国

    一、王子落难:重耳是晋献公的第三个儿子,大哥申生是太子,二哥叫夷吾,后来父亲又跟骊姬生了一个儿子奚齐。骊姬希望自己的儿子奚齐即位,就陷害太子,逼他自尽,然后又诬陷夷吾和重耳,夷吾得知消息后逃到了屈城(今山西吉县东北),重耳得到消息后逃到了蒲城(今山西隰县西北)两个公子本来以为远离权力中心就可以避祸,

  • 晋文公流亡楚国,仍出言强硬,楚王为何不杀他而坐视他日后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楚国,重耳,秦国,王族,楚成王,晋国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晋文公篇(6)主笔:闲乐生晋国内乱以后,晋国公子重耳就过上了悲惨的流亡生活,一流就十九年,前十八年,重耳过得很苦,基本上每个国家都不把重耳当人看,要么冷遇他,要么羞辱他,要么拿糖衣炮弹腐蚀他。重耳那政治家的老练,也在这世态炎凉中渐渐被磨砺出来。到了第十八年,重耳来到楚国,他的好日

  • 晋文公在齐国贪恋女色乐不思蜀,齐姜用计灌醉重耳,送其离开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齐国,重耳,齐姜,狐偃,秦国

    公元前638年的一天,晋文公重耳悠悠转醒,头疼得厉害,他用手锤了锤头,突然又感觉到了身体的颠簸,似是身处马车中,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他一下子坐了起来,使劲摇了摇头,看了看四周确定自己确实是在马车上,随即大喊:“停车,停车,快停车。”但是车子并没有停下来,重耳转头瞪向身边的狐偃,问:“这是要去哪里?”狐

  • 河南省面积最小地级市,晋文公在此树立过“诚信”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重耳,先轸,卫国,原邑,周朝,先秦,河南省,周王室,晋文公

    济源市是河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同时也是河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2005年才被正式升格为地级市。济源市位於黄河的北岸,北隔太行山与山西省的晋城相接,西靠王屋山,南临洛阳,东连焦作。面积仅有1931平方公里,人口约72万。济源市因济水的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四渎”,山东省的著名城

  • 晋文公重耳42岁流亡62岁登基,分别流浪了几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重耳,齐国,狐偃,秦国,晋献公,齐桓公

    晋文公(公元前697-628年),出生时叫做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中国春秋时期晋王室的继承人。晚年晋献公偏爱妃嫔李姬,而李姬则希望儿子继承王位。因此,她在晋献公面前诋毁太子,最终导致公元前656年太子的自杀。太子一死,重耳马上意识到下一步就该轮到他和夷吾哥儿俩了,这时候他马上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夷吾,

  • 东周列国故事284 晋文公凯旋回国,三军扩充为六军

    历史解密编辑:夏雪NNN标签:重耳,先轸,狐偃,东周列国,凯旋,文公

    东周列国故事284晋文公凯旋回国,三军扩充为六军再说晋文公受了周襄王的册命回国,虎贲勇士,弓箭等都排列在前后。回到晋国那天,一路百姓,扶老携幼,都来争相观看晋侯的威仪。百姓手持美食美酒,迎接晋师凯旋回来。大家一片称赞,都夸晋侯英雄。全国上下欢天喜地,尽显晋国兴旺。正是:捍艰复缵文侯绪,攘楚重修桓伯勋

  • 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缁尘绮陌标签:重耳,齐国,秦国,骊姬,夷吾,晋献公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早年间身世坎坷,不是遭到继母的威逼就是遭到父王的猜忌,数年间2次流落在母国之外,可以说势单力孤、波折重重。晋文公流亡在外半生,因信守承诺“退避三舍”,成就百年霸业而他最终能够称霸一方,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他以自己的诚信示予天下人,最终还是成为了人生的赢家。因骊姬之乱而

  • 东周列国故事280晋文公践土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标签:宁俞,楚国,晋国,陈国,卫国

    东周列国故事280卫国的前途秋践土会盟传檄四方诸侯,:“俱要再五月朔日,到践土汇集。”到了那时候,宋成公王臣,齐昭公潘,都是一直友好的关系;郑文公捷,是刚依附的,率先赶来。还有鲁僖公申,是和楚国通好;陈穆公款,蔡庄公甲午,和楚国一起发兵的,都是楚国的党羽,都担心有罪会讨伐他们,也都赶来赴会。还有邾国

  • 晋文公流亡十九年,不负时光的初心之旅

    历史解密编辑:奔跑吧向阳光标签:重耳,齐国,夷吾,流亡,骊姬,咎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又有几人能做到?不过,春秋时的晋国贤公子重耳做到了。在流亡十九年后,他终于登上了晋国君位,并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春秋又一霸主。也许是内乱基因强大,曲沃武叔一脉在传到第二位晋君献公后,晋国又爆发了一场内乱。这场内乱起源于晋国征伐骊戎。在这场征伐后,晋献公获得了骊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