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曾言:“窃国者诸,窃国者诸侯。”这样看似可笑的一句话,实则满含庄子对虚伪律法的嘲弄。而这句话,讲的就是田氏代齐的故事。因为田氏取代了姜氏和吕氏,于是,在历史上有了两位齐桓公的存在。而这两位齐桓公,下场都很凄惨,一个被活活饿死,一个最后病死在榻上。
公子小白
这两位齐桓公,一个是鼎鼎有名的公子小白——姜小白,一位则是田氏代齐之后的田午。说到前者,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动乱,原本和国君之位毫无关系的公子小白也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不过,公子小白并不是稳操胜券,当时他还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公子纠。争夺国君之位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输赢不论,在这场斗争中,赢家才能活下来。就当时的形势来看,公子纠的实力是比公子小白要强一些的,但公子小白比他聪明。公子小白知道自己在回国的路上必然会遭到阻拦,所以当公子纠和管仲出现时,他并没有感到意外。
管仲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钩带,他只受了一些皮外伤,可他却顺势倒下了。管仲和公子纠以为事成,便打道回府了。但实际上,公子小白当时吐出来的,只不过是他咬破的舌头的血。他以绝佳的演技和聪明的头脑为自己赢得了生机,同时也麻痹了敌人的注意。
而公子纠以为自己已经杀了公子小白,就不慌不忙的花了六天的时间打造排场,想要风风光光的回去。可等他到了齐国,迎接他的却是公子小白的军队。就这样,毫无准备的公子鸠被打的落荒而逃,而公子小白也顺利的坐上了国君的位置。
活活饿死
看到这个标题时,有许多网友可能就会感到困惑了,以公子小白当上国君的心智和计谋,怎么会落得一个活活饿死的下场呢?其实在早年间,公子小白刚刚当上国君时,确实是一个为百姓办实事的明君。首先,他没有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重用了他,并且,在国家政策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改革。在他的统治下,齐国日渐壮大起来。只不过,到了晚年时,他却变得昏聩荒唐。
公子小白晚年时,生活十分的荒唐靡乱。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他吃人肉这一事件了。根据史料记载,公子小白在很长一段时间睡眠质量非常差,经常失眠到半夜,而且还容易惊醒。他的手底下有个大臣,为了讨好他,不惜杀了自己的儿子,煮成了肉羹献给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尝了那道肉羹之后,对大臣大加赞赏。
晚年时,公子小白并没有嫡子,手底下庶子倒是不少。他勉强从中定下了太子人选,可不等到太子登基,管仲就离开了人世。管仲死后,公子小白宠幸的三个奸臣开始作乱,导致朝堂一片混乱。公子小白本人也被软禁在了宫殿里面,因为其他人都忙于争夺国君的位置,根本没有人管他的死活。可怜的公子小白竟然被活活地饿死在宫殿里。并且,在他死后,尸体停放了两个月,都生出虫来,才被人发现。
讳疾忌医
公子小白死后的两百多年,齐国又出现了一位齐桓公,这位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田氏代齐后的田午了。但这个人特别轴,在《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就记录了有关田午的故事。
有一次,神医扁鹊云游到了齐国,他在拜见田午的时候,发现他有一些小病,这个时候采取治疗的话,是很容易能够治好的。但田武却很不在乎,觉得扁鹊在恐吓他。此后,每隔一段时间,扁鹊都要去见一次田午,而他的病也从表面一直深入到内脏,一点一点的加重了。尽管这样,田午也仍然坚信自己没病,并且还对扁鹊的劝说感到十分愤怒。
扁鹊见田午后最后一面时,发现他的病已经严重到了没有办法救治的地步,于是就离开了齐国。扁鹊走后,又过了几天,齐桓公突然感到身体十分疼痛难耐,他这才想起扁鹊的话来,于是赶紧派人去寻找扁鹊来给自己医治。结果,扁鹊早就不知所踪了。田午最后也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病死了在了床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