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临死前,为啥会发出哀叹?

齐桓公临死前,为啥会发出哀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鱼的故事 访问量:2016 更新时间:2023/12/8 12:47:55

齐桓公临死前,为啥会发出哀叹?

春秋时期的齐国,在齐桓公的统治与管仲的管理下,变得非常强盛,号称霸主。而此时的齐桓公身边有三个宠臣,分别是公子开方、竖刁易牙,这三个人陪着齐桓公吃喝玩乐,非常得齐桓公的宠幸。

他们除了能想着法子哄齐桓公高兴之外,还都有“感动齐桓公”的事迹。

公子开方是个公子,可是并不是齐国的公子,而是卫国的公子。他放弃了卫国公子的地位来服侍齐桓公,而且,他的父亲去世的时候他都没有回去奔丧,而是留在齐国陪齐桓公。按齐桓公的话说:公子开方爱我胜过爱他亲爹。

竖刁的事迹更动人一些,原本他是一个贵族家的孩子,小的时候被送到宫里来服侍齐桓公。别以为到了宫里的孩子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事实上,春秋那时候都是有地位人家的孩子才能到宫里工作。

后来长大了,竖刁开始遗精了,这就意味着他不能再在宫里干活了,于是,被父母接回了家里。接下来,就应该是上学、娶媳妇、生孩子这种事了,再仗着曾经在宫里伺候过齐桓公,捞个一官半职不是问题。可是竖刁对这些事情没兴趣,反而特别怀念宫里的生活,于是,趁着大人不在家的机会,自己拿把剪子把自己的小鸡鸡剪下来喂狗了,然后休养了半年,重新回到宫里伺候齐桓公。“刁这小子,爱我胜过爱他自己啊。”齐桓公感慨,更加喜欢竖刁。是啊,对于常人来说,割小鸡鸡比死还痛苦。他为什么叫竖刁?竖是一种职业,就是太监的意思。

易牙的故事也很感人。易牙是个非常优秀的厨师,也是中国厨师的祖师爷之一。齐桓公很喜欢他做的菜,有一次,易牙做了一个烹乳猪给齐桓公吃,齐桓公顺口说了一句:乳猪这么好吃,不知道婴儿肉有没有这么好吃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易牙真的烹了一个婴儿来给齐桓公吃。齐桓公吓了一跳,问易牙这是怎么回事,易牙说:主公想吃婴儿肉,我就把我儿子给烹了。

齐桓公当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人肉吃没吃不知道,但至少有一点让齐桓公感动得不得了,为了自己一句话,人家把儿子就给杀了。

对于三宠,齐桓公的宰相管仲是很不喜欢的。管仲临终之前,齐桓公来探视他的时候,他就提到了这三个人。

“主公,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这三个人不是好人,离他们远一点。”管仲说。

“可是,易牙很爱我啊,他把他儿子都蒸来给我吃了呀。”

“人之常情是最爱自己的儿子的,他连儿子都忍心杀掉,对别人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可是,竖刁为了留在我身边,自己把自己给阉了啊。”

“人都是把自己的身体看得最重,他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在乎,他会在乎别人吗?”

“公子开方呢?他放弃了卫国公子的位置来跟随我,父母死了都不回去奔丧,他难道不是真爱我吗?”

“连父母都可以抛弃,还有什么人不能抛弃?”

管仲的一番话,让齐桓公大感困惑:怎么这三个人的感人事迹,到了管仲这里,就成了没人性了?

尽管齐桓公有困惑,可是他知道管仲看问题是有道理的。所以,他尽管不愿意,还是把这三个人都赶开了,不许他们在自己的身边。

但是,管仲死了之后没多久,齐桓公实在感觉生活没什么乐趣,忍不住又把三宠给招回来了。

后来的事情则完全按照管仲的推论进行,因此,齐桓公生病,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太子的位置明争暗斗,三宠加入了这场争斗,最终,易牙和竖刁将齐桓公关在后宫,将他活活饿死了。

“唉,仲父真是圣人啊,我不听他的话,才落得今天凄惨的下场。我死之后,哪里还有脸见仲父啊,呜呜呜呜。”齐桓公临死之前,发出这样的哀叹。

更悲惨的是,一代霸主齐桓公去世六十七天后,尸虫已从宫中爬出来,才有人为他收尸。

对于同样的三件事,三个人,齐桓公和管仲得出的结论却是完全相反的,为什么?

齐桓公只看到了表象,却不去探寻本质。管仲从人性出发去看问题,因此能够看到本质。

人性首先是自私的,每个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其次,人是有亲情的,父母之恩,妻子之爱,这种亲情甚至超过了自私。不同的文化中,亲情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亲情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但是,亲情是人性重要的一个部分。至于其他,都是次要的。

当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这说明要么这个人有更大的阴谋,要么就是心理变态,人性扭曲。如果一个人基本的人性都不存在,他可能超级高尚,也可能超级残忍。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他的行为具有不可预知性。不要违背人性,也不要鼓励违背人性。

(本篇完)

发布于:广东

标签: 管仲齐国卫国宰相公子周朝先秦齐桓公

更多文章

  • 烹饪鼻祖做得一手好菜活活饿死了齐桓公本人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鲍叔牙,易牙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既然有个行当,那么自然就有一个行业的祖师,俗称鼻祖。民以食为天,人们若要食,自然少不了下厨房烹饪。积年累月,厨房烹饪成了一门职业,有了专业的厨师来烹饪菜品。那么百工百业各有其祖,烹饪有没有鼻祖?答案是有,被后世尊为厨师鼻祖的就是春秋时代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当然,易牙肯定

  • 一顿操作猛如虎,齐桓公作为春秋霸主,却在晚年亲手毁掉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江山,桓公

    导言:一顿操作猛如虎,齐桓公作为春秋霸主,却在晚年亲手毁掉了江山。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是对于齐桓公一生的写照。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霸主,但后期却因为用小人导致齐国国力大衰。实际上齐桓公毁掉江山是因为自己的不良嗜好所导致的最终结果。齐桓公就是公子小白,姜太公吕尚的后代。在鲍叔牙的帮助下脱颖

  • 诸侯各国均有实力,齐国是怎样成就霸业的?探究齐桓公的用人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桓公,国君,诸侯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根据《管子》的记载,齐桓公本人存在很多弱点,他之所以能够继承君位,与其身边聚集的济济人才分不开。春秋时期,齐国能成就“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霸业也仰赖齐桓公身边的人才,最终齐桓公身败名裂,齐国也走向衰落之路

  • 管仲平民出身,和齐桓公有生死之仇,如何得到齐桓公的信任和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管仲,齐国,鲁国,先秦,周朝,齐桓公,鲍叔牙,历史故事

    齐桓公在乾时之战中大败鲁国和公子纠,成功巩固了自己在齐国的地位。但是兄长公子纠仍在鲁国,始终是齐桓公心头的压力,于是派鲍叔牙亲自率军进入鲁国境内,以绝后患。鲍叔牙向鲁庄公派去了密使,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哥哥,小白不忍杀他,请鲁国杀了他。公子纠的老师管仲是齐君的仇人,小白要亲手处置,请鲁国把他送过来。如果

  • 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结局如何?为何死得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宋襄公,国君,楚国

    齐桓公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死得那样惨,更没有想到死后还会被那样对待。他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这种波澜壮阔从他归国途中遭到管仲伏击就开始了,当时管仲一箭射来,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公子小白机智的装死,奇迹般地躲过了死亡,然后回国成为齐桓公。齐桓公在管仲、鲍叔、隰朋、高傒等的辅佐下,将齐国治理的蒸蒸日上

  • 齐桓公:春秋五霸领头羊,最终结局挺凄凉,一切皆因没听管仲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管仲,齐桓公,齐国,春秋五霸,姜子牙,鲁国

    春秋时期,齐桓公凭借他知人善用的能力广纳天下贤才成就了自己的一番霸业,被后人称之为“春秋五霸之首”。不仅如此,他的身世也是让很多人望尘莫及。他是姜太公吕尚的第12代孙,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影视电视剧当中看到的姜子牙。齐僖公的第3子,妥妥的名门之后帝王之家。然而,即便是如此声名显赫的君王,最后却落了一个非

  • 古文观止: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没有把握之时,要互相体面地成全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

    读《古文观止》,品文言之美。吸古今之精华,学人生之智慧。今天为大家带来第九篇——《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此文选自《左传》,行文起伏跌宕、文辞渊懿雅丽;其中所记之行人辞令委婉含蓄、刚柔得体而言简意深,为春秋时期行人辞令典范之一。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齐桓公于公元前657年亲自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

  • 齐桓公能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这三件事足以说明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齐桓公,齐国,宋国,管仲,荆轲,鲁国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公元前679年,各诸侯与齐桓公在鄄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

  • 行远征暴、弃德不祥——齐桓公的远略和郑文公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齐桓公,郑文公,齐国,楚文王,叔詹,郑国

    周惠王十一年(前666年),是郑文公继承郑伯之位的第七年,郑国南边的楚国,经过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三代国君的大力开拓,已经兼并了江汉平原周边的大多数姬姓诸侯国,并且通过向周天子进贡而获得了天子所赐的祭祀胙肉,以及‘镇守南方、平定夷乱、无侵中原’的王命;楚国也据此名正言顺地吞并江汉各地,扩张国土上千

  • 齐桓公结盟江国黄国,管仲却竭力反对,能以结果判定对错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齐桓公,管仲,黄国,齐国,郑国,诸侯国

    齐桓公称霸江湖期间,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楚国。从齐桓公称霸江湖的那一刻起,楚国就从没向齐国臣服过:齐桓公因为郑厉公背盟而伐郑,楚文王随后也带兵入侵郑国栎地;齐桓公率领诸侯大军前往伐楚,楚国在召陵向齐国低头,隔年就背盟,将齐国盟友弦国灭了;齐桓公要定周襄王太子之位,楚国就与周惠王、郑文公一起与齐桓公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