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至今2000多年,老少皆知,荆轲也号称史上第一刺客。
但是,在那个盛产侠客的年代,史记的刺客列传中,荆轲可谓是名气最大,武功最差的一位,为何燕国太子丹偏偏选中了他,去刺杀秦始皇呢?
1、 荆轲出生在卫国
荆轲出生在卫国,是当时诸侯国中,不起眼的一个小国家,兵力弱小,随时有被其他诸侯国吞并的危险。
荆轲的祖上是齐国人,祖上姓庆,后来迁居卫国,卫国人对荆轲非常尊重,称呼荆轲为庆卿。
齐国非常强大,是战国七雄之首。可能荆轲家族中一直有大国丰盈的教化,所以荆轲内心里志向很高远,希望求取功名,希望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
史记中记载:“荆卿好读书击剑”,短短7个字,说明荆轲很有才华,文武全通。但是,荆轲更认可自己文人的身份,古代对有文化的人才称为卿,荆轲喜欢人家称他荆卿。
他用自己的所学,去游说当时的卫元君,不知是所学不精还是其他缘故,卫元君并没有听取荆轲的意见。所以,他离开卫国,开始了他各国游历,寻找机会。
2、 被两大剑客鄙视
有一次,荆轲到了陕西榆次,结交了剑客盖(ge)聂,盖聂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剑客高手。大家在一起谈论剑术,荆轲一顿胡吹海侃,说得很兴奋。
盖聂听不下去了,大声让他停止,并用眼睛瞪着他,荆轲识趣地退了出来。有人说,去把荆轲找回来,这样不礼貌。
盖聂说,我刚才听他所言,很没有水平,所以才严厉地瞪着他,估计他不敢留下来,应该已经走了,不信你去找找看。
人们出去找荆轲,他的房东说,他已经驾着马车离开了榆次。
来源于网络 侵删
还有一次,荆轲到了邯郸,结交了另一个剑客高手鲁勾践。有一回,两个人在一起下棋,因为棋路发生争执。
鲁勾践发怒了,大声呵斥他,荆轲起身走了,史记上说“嘿而逃之,遂不复会。”默默地逃跑了,再不跟鲁勾践见面。
荆轲连续被两大高手鄙视,不知道内心是什么感觉,不以为然还是心崩,后人也只能自己揣测了。
3、 到达燕国,混于市井
荆轲到了燕国,结交了一位屠夫,吃肉喝酒后,就在街上唱歌,后来喜欢击筑的高渐离,也加入了他们,喝醉之后又谈又唱,旁若无人。
人们都以为这几个人不务正业,对他们指指点点。此事传到著名隐士田光耳中,田光却以为他们是英雄,要结交他们。
田光经常邀请荆轲到家里坐坐,他们在一起讨论剑术,讨论时事。他认定荆轲不是一般人物,深沉而有谋略,于是人们也渐渐高看他,尊他为荆卿。
卿是古代人们对人美好的称呼,荀子称为荀卿,皇帝称大臣为爱卿。
田光是荆轲的伯乐,他深信荆轲并非池中之物,只是暂时落魄,他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做大事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很快就会到来。
4、 太子丹寻求壮士
不久,太子丹从秦国逃回来了。早些年,太子丹和秦王嬴政都在赵国做人质,两个人同命相惜,成了好朋友。
后来,嬴政回国当了秦王,太子丹并没有回燕国当王,而是被送到秦国,继续当人质,同样是太子,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到了秦国,嬴政并没有善待太子丹,他内心十分失落,请求回国,嬴政告诉他“天雨粟,马生角”,天上不下雨,下粮食,马头上长出角来,你才能回去。
太子丹觉得,这不是在故意刁难他吗?于是和嬴政结了仇,又偷偷跑回了燕国。他找到自己的师傅鞠武,商量对付秦国的办法。
鞠武说,两国实力悬殊,打仗是不要想了,打也打不过。太子丹说,那怎么办呢?
此时,秦国的大将樊於期,因为反叛秦国,逃到燕国,没有人敢收留他。太子丹念及在秦国旧情,收留了他。
鞠武对太子丹说,秦王,咱们正面打不过,只能暗杀。我可以向您举荐一个人,就是田光。
5、田光举荐荆轲
田光拜见太子,太子非常恭敬,史记上说“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太子迎上去,慢慢后退着为他引路,跪在地上为他擦去席子上的尘土。
田光哪受过这种待遇,当下感动到不行,说,我年老了,不能担当大任,我推荐一个勇士荆轲。
太子丹说,愿通过您结交荆轲。田光告退,太子丹嘱咐他,今天所谈的都是国家大事,千万不可泄露。田光就说了三个字——臣遵命。
田光找到荆轲,说明来意,荆轲接受了。田光说请给太子带话,就说田光已经死了,不会泄露秘密的,说完,割脖子自杀了。
荆轲拜见太子,说了与田光会面的情形,太子拜了两拜,跪在地上大哭,说我只是嘱咐他保守秘密,怎么能让他去死呢?这不是我的本意啊。
荆轲安慰了太子,又密谋了一会,两人散会了。太子拜荆轲为上卿,让他住在大房子,车马酒肉,美女成群伺候着,为的是让他享受完了赶紧上路。
6、 易水潇潇送壮士
过了好久,荆轲还没有出发的意思,此时秦国大将王翦已经攻破赵国,眼看着就到燕国门口了,太子丹坐不住了,找到了荆轲。
荆轲怒了,说,你以为我是贪生怕死的人吗?我在等两件东西,否则秦王怎么会见我呢?太子问,哪两样东西?
荆轲说,一是樊於期的人头,二是燕国繁华地区督亢的地图。太子丹说,樊将军来投奔我,我不忍杀他,请想想其他办法吧。
荆轲自己找到樊於期,说明来意。樊於期说只要为我报仇,杀了秦王,我要这人头作甚?于是自杀了,荆轲把他的人头装到匣子里。
当时燕国有个人叫秦舞阳,平时张扬跋扈,说自己十二岁就敢杀人,于是太子丹就派他做荆轲的副手,一块去秦国完成任务。
太子丹准备了一把徐夫人剑,浸泡毒液,只要在人身上破个小口,必死无疑。他认为一切就绪了。
太子丹试探荆轲,说荆卿还有什么想法吗?我派秦舞阳先出发吧?荆轲大怒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没有出发是在等我的一个朋友,既然太子怀疑我,现在就请辞别吧。
于是,在易水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历史场景就这样仓促定格了。
7、登殿刺秦王
后面的故事大家很熟悉了,荆轲贿赂了秦王的宠臣蒙嘉,说服秦王在大殿上接见燕国使者一行。
秦舞阳在上台阶的时候,吓得腿发抖,东西差点掉在地上,荆轲笑着说,小地方来的人,哪里见过天子,看这幅德行。才化解了百官的怀疑。
所以说秦舞阳是个怂人,在市井上对弱小老百姓张牙舞爪,真见到了强者,吓得尿裤子那种人,指着他帮荆轲,简直天方夜谭了。
荆轲一个人献上地图,刺杀秦王,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荆轲剑术本身就一般般,没刺成秦王,反倒被秦王砍断胳膊,在大殿上被群臣杀死了。
后记: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相对缜密的计划,在缺少一个得力副手的情况下,仓促实行。文武兼备,但是都不精通的荆轲,选对了一个强大的目标,千古一帝秦始皇,阴差阳错下,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刺客。
所以说,干大事,目标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