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王共遭受三次刺杀,为何只有荆轲被后人熟知?

秦王共遭受三次刺杀,为何只有荆轲被后人熟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娃哈哈娱乐 访问量:230 更新时间:2024/2/10 23:33:57

一:秦王遭遇过几次刺杀

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是一共有三次刺杀秦王的事实。分别是:荆轲刺秦,在搏浪莎的张良刺秦和高渐离谋杀秦王

二:荆轲刺秦

荆轲刺秦雕像

秦王共经历了三次谋杀,这三次谋杀了应当说最有名的就是荆轲刺秦。荆轲选了一个据说十几岁就杀人的勇士秦武阳作为陪同,一起刺杀秦王,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秦朝的宫殿后杀人不眨眼的秦武阳直接被吓得两腿发抖,以至于根本上不了大殿,因此秦始皇后来就没有让他上殿,所以最后去刺杀秦王的就只有荆轲一人。

荆轲提前把一把匕首泡在有毒的药水里面很多天,使这把匕首只要划破人的皮肤就会立刻见血封喉,荆轲带着这样一把匕首,然后拿了一个对手国的地图。督亢地图,说把这个地图要献给秦国,同时又献上了一个秦王最痛恨的叛将樊于期的人头。正是由于荆轲准备得很充分,而且都让秦王觉得很合他的心意,所以秦王嬴政就没有任何的防备,也就没有做出任何的准备。结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荆轲把地图慢慢打开后,最后露出来的竟是一把匕首,这就是被人熟知的图穷匕首见(xian)的由来。

随后荆轲就抓住秦王的一个袖子,并想要刺杀秦王,秦王拼命挣脱后,随即绕着柱子奔跑,荆轲就紧追其后,当时大殿上的大臣们都是不能带任何兵器的,而大殿台下的士兵虽然有兵器,但是没有皇帝的诏令士兵们是不能上殿的。因此就出现了上殿的人没有兵器,有兵器的人不能上殿。所以就出现了拿着带毒药水匕首的荆轲围着大殿柱子追杀秦王的场景。

秦王绕着柱子拼命奔跑,虽然秦王自己腰间佩戴着剑,但是奈何剑的长度实在太长,在那样紧急的状况和环境下 ,根本没有拔出来的条件,情况万分紧急,而就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有一个名叫夏无且的御医出现了,作为御医,身上的药囊是不离身的,于是夏无且就把他身后背的一个药囊,朝着荆轲砸了过去, 荆轲只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飞了过来,条件反射地就闪了一下, 而就是荆轲闪身的一两秒钟的时间,惊恐的秦王已经多跑出去了好几步。

而现在秦王和荆轲两人之间的距离就从原先的荆轲再快一点匕首就可以刺中秦王的状态,转变为秦王有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但是由于秦王的剑很长,让秦王仍旧不能轻易地拔出来。大臣们见此情形 ,齐声高呼“王负剑,王负剑”。负剑的意思就是,让秦王把别在腰间的剑往身后背,这样拔剑就变成了从身后抽剑。相比从腰间拔剑,从背后抽剑就变得更为轻松了。

秦王听见群臣的声音后,一边跑一边把剑往身后挪,于是长剑就在秦王的头顶划出一个大大的弧线,剑就这样被抽了出来。众所周知,在冷兵器时代,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荆轲见此,瞬间无望,就被秦王的第一剑砍中大腿,只得瘫倒坐了下来,坐下来后背水一战的荆轲仍然不忘继续刺杀

秦王,于是用尽全身的力气将匕首扔向了秦王,可是被秦王躲了过去。此时的荆轲已然变成了手无寸铁的待宰羔羊,只见秦王迅速走上前向荆轲刺去,连续砍下七八剑,杀了荆轲。

三:搏浪莎刺秦

张良的搏浪莎刺秦发生在秦始皇出行的时候,秦始皇当时早有安排,有若干辆一模一样的车子一道同行,张良在不知道秦始皇坐在哪一辆车上的情况下。把一个200斤重的大铁锤砸向车子, 其实就是殊死一搏,而事实证明碰运气是一定行不通的。铁锤砸向的刚好就是秦始皇没有乘坐的其中一辆。所以秦始皇很轻松地躲过一劫。而这次秦始皇能够躲过刺杀,正是由于秦始皇做了充分的准备,想在许多一模一样的车中找到秦始皇,本身就是一件极难的事情。

四:高渐离刺秦

高渐离击筑

因为秦王很喜欢听音乐,高渐离就用灌铅的筑(一种乐器)去刺杀秦王。而当时高渐离已经被辨认出来是荆轲的朋友,此时的高渐离已被刺瞎双眼,凭借声音判断出秦王的位置后,拿着筑就向秦王砸了过去,秦王也很轻松的就躲了过去。

五:为何荆轲刺秦最为出名

1:首先看了他们对秦王的刺杀,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了,荆轲为刺秦准备的最为充分,成功的几率也是最大的,对秦王的威胁也是最大的,荆轲可谓是有勇有谋。

2:荆轲刺秦直接被写到史记的《刺客列传》,其中写了五个刺客,最有名的就是荆轲。而且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确实把荆轲刺秦写得十分精彩,甚至于还留下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样一个易水送别的悲壮的场景。

3:荆轲刺秦还留下来了一个人尽皆知的成语——图穷匕首见(xian), 大家都知道成语是中国流传最广的一种语言形式,所以就很容易就流传下去。

4:很容易看出,荆轲刺秦的整个过程,被记录得十分详细,反观张良在搏浪莎刺秦,还有高渐离刺秦都写得十分简单,没有那么多的细节。

所以这些所有的原因就是荆轲刺秦最被人熟知,广为流传的原因。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对这几次刺秦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讨乱,我们评论区见,期待您的观点。

标签: 荆轲秦王高渐离嬴政张良秦始皇先秦周朝

更多文章

  • 司马光、朱熹为什么认为荆轲是一个愚蠢的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荆轲,司马光,朱熹,秦国,刘邦,古典乐,唐宋八大家

    “荆轲刺秦”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只要是上过初中认真听课的朋友,都会知道这么一篇故事。看完“荆轲刺秦”这篇故事的朋友,基本上都会为荆轲的死感到惋惜,从情感上来说,惋惜的其实并不是荆轲,而是他的侠义精神。荆轲的侠义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尊敬,但是为什么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以及圣人朱熹会认为荆轲是一个愚蠢的刺客

  • 遇荆轲刺杀,秦始皇为何3次拔不出剑?兵马俑中一件文物揭开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飞鱼说史标签:荆轲,嬴政,秦王,秦国,秦舞阳

    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王翦兵破赵国都城,俘虏了赵王,将赵国原本的领土全部纳入到了秦国的版图,秦国大军继续向东北挺进,兵临燕国南部边界。燕太子丹很是着急,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秦王嬴政的性格,下一个要灭掉的就是燕国。此时的燕太子丹已经从秦国逃回燕国有一段时间了,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在秦国当人质时秦王嬴政对他人

  • 荆轲,你怎么还不出发去刺杀秦王?我,我这就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荆轲,秦王,太子丹,秦舞阳,秦国,嬴政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至今2000多年,老少皆知,荆轲也号称史上第一刺客。但是,在那个盛产侠客的年代,史记的刺客列传中,荆轲可谓是名气最大,武功最差的一位,为何燕国太子丹偏偏选中了他,去刺杀秦始皇呢?1、 荆轲出生在卫国荆轲出生在卫国,是当时诸侯国中,不起眼的一个小国家,兵力弱小,随时有被其他诸侯国

  • 荆轲的武功到底有多差?面对面刺不死秦始皇,史书一句话揭晓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荆轲,嬴政,秦王,秦国,秦军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公元前227年,易水湖畔,燕太子丹为荆轲送行。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和秦王的大敌樊於期的首级一路西去,随行的还有游侠秦舞阳,二人带着刺杀秦王的使命前去咸阳。荆轲为秦王献上地图,图穷匕见,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二人为秦诛杀,不久后秦军直逼易水,燕王喜将燕太子丹的首

  • 《大秦赋》“荆轲刺秦”太草率,忽略一重要角色,嬴政:此人爱我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荆轲,嬴政,大秦赋,秦王,太子丹,秦舞阳

    西汉时期,司马迁执笔写下无韵之离骚——《史记》,在这部长篇巨著中,司马迁特地写了《刺客列传》一文。文中,列举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位刺客,其中对“荆轲刺秦”一事做了非常详细的记载。在《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共有10个人物参与其中,人物关系复杂,但整个过程却十分精彩。最近播出的《大秦赋》,给

  • 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荆轲,秦王,荆轲刺秦王,秦舞阳,秦国,齐国

    荆轲刺秦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知名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故事流传下来的那句名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让人感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在解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四大问题。一: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二:荆轲刺秦王前做了哪些准备?三: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是怎样的

  • 荆轲刺秦虽失败,却被誉为第一刺客,刺杀需要的是勇气还是大义?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荆轲,刺客,刺秦,秦舞阳,秦王,太子丹

    刺客,藏于暗者,一击必杀。虽然刺客是个比较隐晦的“职业”,胜在出其不意,暗箭伤人,但在我国,刺客的地位却非常高。早在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就单独为刺客作了一章《刺客列传》,刺客从此也成为了侠义的代名词,而司马迁在其中笔墨最多的那便是刺客荆轲。也有人发现了荆轲这个刺客和我们想象中的刺客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 群鬼斗荆轲——羊左之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无处不风景标签:荆轲,楚王,刘邦,书生,高渐离,左伯桃,羊左之交

    大汉初年,天下方定,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受封楚王,奉旨治理楚地。刘交勤奋好学,是刘邦几兄弟中才学最佳的一位,而且有勇力,堪称文武双全。说他是刘氏宗族中最有能力的一位也不为过。受封楚地后,息武兴文,与民休息,招贤纳士。羊左初相遇积石山有一位贤士,年近五旬,叫做左伯桃,听说楚王贤明,左伯桃不想埋没了自己的

  • 带核武的荆轲:法国幻影4轰炸机,一击必杀的核打击体系

    历史解密编辑:莹昌生活菌标签:荆轲,战机,核弹,法国,轰炸机,核武器,戴高乐,军工企业,劳斯莱斯幻影,洲际弹道导弹

    法国是五常之一,这或许会引来一些人的笑声。但这么多年来,法国在国防安全上表现出来的独立强悍,也为世界瞩目。在这其中,法国达索公司研发的幻影系列战机,就是法国傲立天下的基石之一,其中的幻影4轰炸机,堪称是“核武刺客”。一个带着“核弹”的荆轲,任谁也会畏惧三分。在二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中,法国一直在谋求走

  • 荆轲刺杀秦王时,秦王命悬一线,为何大臣都没有上前救驾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荆轲,秦王,太子丹,秦国,嬴政,秦舞阳,吕不韦,秦始皇,周朝,先秦

    荆轲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之一。元前227年,他受燕太子丹嘱托,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他利用给秦王献图的机会,接近了秦王,然后“图穷匕首见”,他拿起匕首要刺杀秦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秦王出于求生的本能,绕着柱子逃跑,荆轲手握匕首追杀他,当时大殿中,还有不少大臣,为何秦王命悬一线,即将要被荆轲杀掉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