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伍子胥自刎时长叹: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挂在东门楼,我要看着吴亡

伍子胥自刎时长叹: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挂在东门楼,我要看着吴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 访问量:1916 更新时间:2024/2/11 17:54:09

伍子胥仰天长叹道: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楼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寇杀入都城,灭掉吴国。

之后,惨烈的拔剑自刎。

伍子胥作为吴国第一重臣,到底怎么了?竟然如此愤恨的死去,并且对吴国发出如此毒咒。

话说,吴王夫差的部队打败越王勾践之后,勾践对吴王夫差又是送金银珠宝,又是送美女西施的,同时也贿赂了吴王手下的大臣伯嚭

这样一来,吴王夫差和大臣伯嚭,都表示愿意接受勾践的投降,放他一马,可有军事远见的伍子胥,却一再要求灭掉越国,除掉勾践,否则以后必有大患。

吴王夫差表示:我是老大,我爱怎地就怎地,你闭住嘴没人会把你当哑巴。

之后,吴王夫差又趁着齐景公死去的机会,率兵攻打齐国。

伍子胥又劝谏吴王:现在勾践勤俭节约,一顿饭连个肉菜都舍不得吃,一件衣服补丁摞补丁了还在穿。他在他的国家又是收买人心,又是训练军队的,以后必有作为,他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大王您不攻打越国却去攻打齐国,您不觉得很荒谬吗?

吴王非常简单的回答了伍子胥:闭嘴。

之后,率军攻打齐国,竟然打了一个胜仗。

在伍子胥劝谏吴王灭掉勾践的时候,勾践却一直给吴王夫差和伯嚭不停的送礼。

吴王夫差越来越讨厌伍子胥,伯嚭在吴王耳边对伍子胥的坏话也越来越多,可伍子胥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忠臣,就应该说出忠臣该说的话。

你讨厌我是你的事,我劝谏你是我的事。

于是,在吴王夫差再次出兵齐国时,伍子胥再一次耿直的进谏:越国是我们的心腹大患,您攻打齐国就好比得到一块石田,没有实际意义,我希望您赶快放弃攻打齐国,派军攻打越国才对。

吴王看着这个讨厌的大臣,干脆让他出使齐国。

伍子胥料到不听劝谏的吴王以后必败。便在出使齐国的时候,把儿子留在齐国做人质,已备将来与越国交战时,吴国不致腹背受敌。

伍子胥为吴国将来打算的这部棋非常臭,因为政敌伯嚭马上抓住了机会,向吴王说道:咱们与齐国的作战中步步胜利,伍子胥却说大王这不好、那不好的来显示自己的高明。您让他出使齐国,他却把儿子留在齐国为质,他这明明是感觉在咱们国家混不下去了,要准备外逃了,大王您可得采取措施。

于是,吴王夫差做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错事,派使臣把属镂宝剑赐给了伍子胥,让他自尽。

深谋远虑的伍子胥见事已至此,无力回天,他料定越国必兴,吴国必败,因此愤恨的说道:我死之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楼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寇杀入都城,灭掉吴国。

伍子胥对吴国未来的预测,彻.底激怒了吴王,吴王命令把他的尸体装进皮革袋子里,抛尸江中。

伍子胥就这样悲惨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伍子胥自刎九年之后,越王勾践一举灭掉吴国,杀死吴王夫差,又杀死伍子胥的政敌伯嚭。

虽然伯嚭在吴国强盛时,一直在为越国说好话,但越王勾践却认为,他对自己的国君不够忠诚,将来怎么会对自己忠诚呢?还是去死吧。

伍子胥是一名忠臣,预测也非常准确。可他悲惨的结局,是自己的错呢?还是吴王夫差的错呢?欢迎您在评论区讨论。

更多文章

  • 管仲有一条毒计,兵不血刃打垮一国,后来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紫星薇辰标签:管仲,齐国,美国,鲍叔牙,毒计,日本,诸侯国

    战场上最优的作战方法,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过能做到这点的军事家少之又少,春秋时期的管仲算是一个。他曾用一条毒计,帮助齐桓公兵不血刃地打垮了一个国家。甚至2000多年以后,这招还成了美国杀手锏使用,在与各国的贸易战中屡试不爽。当年你差点弄死我,现在我让你当宰相,我咋想的?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去世。

  • 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说起,聊聊管仲的“不仁”之仁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管仲,孔子,鲍叔牙,齐国,齐桓公

    管仲的“仁”。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篇》对于管仲“仁”的评价较早的是春秋晚期的孔子,正如上述孔子所说,他认为管仲的“仁”表现为辅佐齐桓公建立了霸业,也明确地表示,齐桓公不用武力就可以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这都是管仲的力量,是他仁德的表现。而对于管仲

  • 管仲:保护中华文明的华夏第一相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管仲,齐国,周王室,鲍叔牙,齐桓公,鲁国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有许多雅号,其中最霸气的就是“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和“华夏第一相”。他本是周天子的同宗,从父亲那一辈就落魄的跟个三孙子似的,不得不走上经商的道路。要不是遇上中国最善解人意的合伙人,他早就提前出局了。他曾是干嘛嘛不行,吃嘛嘛都香。好不容易截胡公子小

  • 管仲的治国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观测者的资格标签:管仲,治国,耻辱

    何如用贫与富?曰: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怎样使用贫穷的人和富贵的人?管仲说,人太富了,就不好利用,人太穷了,就不知道耻辱。

  • 管仲用一条毒计,兵不血刃灭掉四国,如今成为美国对外贸易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管仲,齐国,鲍叔牙,丞相,楚庄王,齐桓公

    美国为了让智利总统阿连德在国际上的影响变弱,不再危及到美国的经济利益,偷学了齐国名相管仲当年兵不血刃灭掉四国的一条毒计。最终美国成功让智利全国上下陷入了虚假繁荣的情况,导致了智利政府破产,百姓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再也没有办法在经济贸易上制裁美国。智利美国对外贸易杀手锏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对

  • 管仲有一条毒计,兵不血刃打垮一国,如今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珺瑶婉史标签:管仲,齐国,美国,宰相,齐桓公,梁国

    从二战后美国彻底崛起,成为主导世界秩序的超级大国至今。其以另一种完全不同于人类历史上其他西方列强的方式和手段来控制世界,不断利用手中的金融、货币武器来“薅羊毛”。到处推行经济霸权,并利用各种制裁手段对自己认为有威胁的国家出手打击。其实这种方式世界各国都明白,但由于美国之前的布局做得比较完备,且在执行

  • 读懂了管仲买鹿的故事,你就明白了美国贸易战的打法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夏的诗标签:齐国,楚王,诸侯国,齐桓公,管仲买鹿,美国贸易战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征服了许多诸侯国。但是,有一个国家一直不服从齐国的号令,那就是楚国。楚国地大人多,经济富庶,军事强悍,是齐国最大的对手。管仲为了打败楚国,没有采用直接用兵的方式,而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计策,利用经济手段削弱楚国的实力,最终使楚国屈服于齐国。这个计策,就是著名的“买鹿之

  • 管仲的神预言,齐桓公到死才领悟!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管仲,齐国,竖刁,卫国,先秦,周朝,齐桓公,鲍叔牙,历史故事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是齐僖公最小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其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姜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

  • 行远征暴、弃德不祥-齐桓公的远略和郑文公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桓公,郑文公,齐国,楚文王,叔詹,郑国

    ——————————————————接上篇周惠王十一年(前666年),是郑文公继承郑伯之位的第七年,郑国南边的楚国,经过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三代国君的大力开拓,已经兼并了江汉平原周边的大多数姬姓诸侯国,并且通过向周天子进贡而获得了天子所赐的祭祀胙肉,以及‘镇守南方、平定夷乱、无侵中原’的王命;楚国

  • 面对异族倾轧 霸主齐桓公如何化解这来自外部的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齐国,管仲,周室,楚国,周朝,先秦,齐桓公,周王室

    南方的威胁上一篇文章我们把关注点聚焦在了中原列国与周王室之间的关系;此时南部与北部地区的部落我们也不能忽视。异族壮大了起来,逐步染指中原,对列国产生了不小的威胁。早在齐桓公在鄄[juàn]地当上盟主的时候,南边的楚国就已经灭掉了息、邓两国,洞穿了通往中原的道路。在郑厉公复位时,楚文王又率领楚人对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