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管仲有一条毒计,兵不血刃打垮一国,后来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管仲有一条毒计,兵不血刃打垮一国,后来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紫星薇辰 访问量:2318 更新时间:2023/12/27 19:10:15

战场上最优的作战方法,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过能做到这点的军事家少之又少,春秋时期的管仲算是一个。

他曾用一条毒计,帮助齐桓公兵不血刃地打垮了一个国家。甚至2000多年以后,这招还成了美国杀手锏使用,在与各国的贸易战中屡试不爽。

当年你差点弄死我,现在我让你当宰相,我咋想的?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去世。因为齐襄公没有子嗣,此时他两个逃亡的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成了继承王位最合适的人选。

人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立刻快马加鞭奔回齐国,但在半路上却忽然听说,他的竞争对手公子小白,早已经动身了。

这个时候,公子纠身边有一个叫管仲的人,觉得是时候表表衷心了,他表示愿意带30人轻装简出,在半路帮公子纠除掉小白。

管仲星夜赶路,很快便在莒国和齐国的大道上和公子小白相遇了。管仲趁着公子小白不注意,对准他的心口就射了一箭。公子小白被中箭后,捂着胸口倒地不起。见此情景,管仲高高兴兴地带着随从回去复命。

公子纠听闻管仲成功射杀小白,自是大喜过望,小白已死,自己继位便万无一失了。于是他开始一路上倒是游山玩水,慢慢悠悠地回到了齐国。

然而等公子纠到了齐国都城时,瞬间傻了眼。因为公子小白此时已经稳稳当当地坐上了齐国君主的宝座上,是为齐桓公。

实际上,管仲当时虽然射中了公子小白,但小白衣服前的铜制衣带替他挡过了一劫。得知小白已经即位,公子纠和管仲吓得连夜逃回了鲁国。

而齐桓公那边为了绝后患,让威胁鲁君杀死公子纠,并将管仲交出来。就这样,公子纠被处死,管仲被押送到齐国。

可没成想,恨管仲恨得牙痒痒的齐桓公,竟然将管仲直接奉为座上宾。这里虽然有齐桓公的宽宏大量,但也离不开一个人的斡旋,这个人名叫鲍叔牙

鲍叔牙和管仲很早就是朋友,二人一起经商时,管仲经常私自侵占鲍叔牙的利益,赚了钱总要多拿一些。但鲍叔牙从来不放在心上,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管鲍之交”。

其实从这件事就能看出,管仲是一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至少他根本不顾及兄弟情面,这也为他日后的那一条又一条“毒计”埋下了伏笔。

齐桓公继位后,欲任鲍叔牙为相,没成想他却拒绝了,鲍叔牙直截了当的指出:我才能不如管仲,您如果想让齐国称霸,这丞相之位,还是得由管仲来做。

最终,因为齐桓公的惜才之心,加上中间有鲍叔牙调和,他还是高风亮节地放下此前的一箭之仇,大胆用管仲为相。之后多年,管仲也的确用自身的才干向齐桓公证明当年的选择是没有错误的。

两个人从公元前684年,到管仲逝世的公元前645年,“共事”长达39年,管仲不但辅佐齐桓公成为了一方霸主,还留下了没费一兵一卒,让齐国的老对手楚国被打的一蹶不振的毒计。

齐国这么干,这是要亡国啊!

自管仲任相后,大力推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的制度,军政合一、兵民合一,使得齐国逐渐强盛,其他诸侯国纷纷朝见。

但此时,只有一个国家不老实,那就是南方的楚国。

楚国当时的君主乃楚成王,是个杀兄夺位的狠角。显然,楚成王这种人是不会乖乖向齐国俯首称臣的。于是,齐桓公就生出了出兵楚国的想法。

然而,想到楚国国民大多尚武,实力不见得在齐国之下,齐桓公强行用兵,显然不是绝妙的办法。于是他想听听管仲的意见。

“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削弱楚国的力量呢?”

管仲稍微一沉吟,心里便有了算计。

“您给我2000万钱,让我去楚国买鹿吧!”

买鹿,这是想干什么?

春秋时期,代天子的齐国在所有诸侯国中算是富裕的国家,2000万钱虽也不是什么小数目,但也在齐国国库能承受的范围内。

齐桓公果然从国库中拨出2000万钱财,让管仲吩咐手下去买鹿。

要知道,当时经济条件有限,鹿都是南方生长的自然鹿,只有位于中原大地南部的楚国才有。

但楚国人不知鹿之稀缺,楚国境内鹿群众多,寻常人也就是偶尔打猎,鹿对楚国人来说,就是单纯的食物,鹿皮就是那单纯的制衣原材料,所以一头鹿当时的市场价大约在2钱左右。

但是,管仲派出去的商人却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愿以高价收购活鹿。

刚开始,齐国商人定下买鹿的价格仅仅比市面价格高出一点点,楚国人并不感兴趣。管仲知道后,命令商人提高价格,从原本的三钱,渐渐提高到四十钱一头。

这价格可惊呆了楚国人,但大多数人依然半信半疑。直到有个楚国农民大着胆子献鹿,真拿回来了该得的钱,僵局才被打破。

但这也一脚迈进了管仲的圈套。

自从第一个卖鹿人出现后,这下子,楚国人彻底疯狂了。卖鹿就能大把的捞钱,那还种个什么地啊,直接进山捕鹿去!

一大伙人浩浩荡荡地进山捕捉梅花鹿,捕到鹿之后,立即就去齐楚交界处的中转站换钱。

以至于最后整个楚国都知道了这事,为了钱,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加入捕鹿大队,早上出门时扛着的物件不再是利于农时的农具,而是弓弩箭矢。

事情不久后传到了楚成王那里,他听闻属下汇报齐桓公喜欢鹿,并在楚国境内花高价钱买鹿的事情后,朗声大笑:“齐桓公此举,齐国离灭亡不远了。”

楚成王会这样想,其实也有着他的考虑。

早前卫懿公好鹤,便因此灭了国,这齐桓公好鹿,岂非要步那卫懿公后尘?

于是,楚成王不仅不加以阻止,反而抱着“助纣为虐”的想法,大力支持农人捕鹿。明明正是耕种之时,地里无农民,而山间捕鹿者却众多。

楚国人上山捕鹿,管仲这边也没闲着。他暗地里又派去楚国一大拨人,购买楚国粮商的粮食。

山上的鹿还有很多没捕完,楚国的粮仓快被抢购空了,田地也大片荒芜。可突然有一天。齐国宣布,从今往后不再收鹿了,遂关闭两国间的贸易中转站。

这还不算完,齐国还威逼利诱其他诸侯国,禁止将粮食卖给楚国。谁敢卖粮给楚国,我就进攻谁。

这下,楚成王慌了。因为随着楚国每家每户粮食的告罄,商户手上粮食的价格竟然比平时涨了十倍不止。

楚国百姓望着盛满铜钱的陶罐,又望向空荡荡的米缸,只能唉声叹气,有钱没处花。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不久后,楚国更大的灾难就来了。

钱花完了,买不到粮食的楚国顿时陷入了灾荒,老百姓很快就在各个地区发起了大大小小的暴动。

显然,这事管仲干的多少有点不地道,但对齐国来说可是个好消息,齐桓公此时嗅出了一丝可以和楚国一战的气息。但他还是决定先问问丞相。

“仲父,现在是不是咱们最好的出兵时机?”

本以为管仲会答应,没成想管仲却又摇头:“一旦征战,双方都会有伤亡,且人都有反骨,这个时候对楚出兵,他们被逼上绝路,一定会誓死反抗。我有一法,可兵不血刃削弱楚国的实力。”

齐桓公一脸感兴趣:“愿闻其详。”

“开通道,收难民。”

显然,这条计策相当于趁机挖楚国的墙角。不过这方法确实有效,不少楚国人听闻去齐国就能有饭可吃,当即奔逃至齐国。几个月之内,楚国竟然失去了接近四成的人口。

一个国家没有人,又谈何争霸?

一度强胜的楚国,因管仲使的这一毒技,走向衰弱。当后来齐国大兵真的压境时,楚成王不得不对齐桓公低下高贵的头颅,像其他诸侯国那样俯首称臣了。

至此,齐桓公成为了理所当然的春秋霸主。

但是管仲这条计策看似一帆风顺,可他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管仲自己心里清楚,这条计策有一个很大的漏洞:万一楚国的君主楚成王察觉到不对劲,以严刑酷法阻止农民捕捉梅花鹿,齐国就没啥好办法了。

但是楚王一时被利益蒙蔽双眼,当时根本没察觉出有任何问题。

“买鹿制楚”的典故,流传了2000年。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招如今被美国玩的风生水起。

两个比楚国还惨的国家

美国第一个用“买鹿制楚”对付的人,是智利。

智利发展水平不高,国土面积不大,但有着非常丰厚的矿产资源。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正是因为这丰厚的资源,智利就被老美给盯上了。

1970年,智利人民团结阵线领袖阿连德担任总统。阿连德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想让智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美国怎会容忍?

早在阿连德参加总统竞选时,美国就没少搞小动作,例如勾结智利右派亲美分子,暗杀了智利武装部总司令施耐德。

但没想到美国此举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智利人民怀着对美国的强烈不满,在总统大选时直接来了一手反向操作,将此前一度落后的阿连德送上了总统的宝座。

(阿连德最终获票1075616张,占总票数36.63%,而美国支持的民族党候选人罗德里格斯,最终获得1036278张选票,占总票数的35.29%。阿连德也仅仅是以1.34%的优势险胜。)

于是,美国政府见一计不成,就又心生一计。

二战后,美国基本上就确立了经济霸主的地位,他们有的是钱。于是,为了整垮阿连德政府,美国政府高价收购智利的铜矿,铜矿的价格一度被抬高到非常离谱的数值,1970年末,高峰期的铜矿售价66美元/吨。

奇货可居,智利的经济本身就不发达,矿产资源丰富,这下子,智利政府和人民似乎是找到了能够让自己立身甚至发家的资本。

大量铜矿流入美国的同时,因美元的大量流入,智利人民的收入有了质的提高,政府经济也一派繁荣景象。

然而,这种景象是短暂的。身为总统的阿连德也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像当年楚成王一样。

1972年开始,在美国的暗箱操作下,铜的价格跌至不足50美元/吨,而此时智利政府为了大力发展铜矿业,早已经忽视了林业、渔业以及农业的发展。

于是,一条腿走路的智利在铜价暴跌后,人们没了赖以为生的生计,生活水平也呈现断崖式下跌。

与铜矿价格大幅下跌同时而来的,是智利高达140%的通货膨胀。这一跌一涨,让智利百姓入不敷出,甚至连生活必须用品都买不到。

同千年前的楚国一样,呈现出粮食危机的智利,开始了席卷全国的大罢工,为期高达24天,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家雪上加霜。

这个时候,美国再继续从中插上一脚:煽动联合国,阻止国际组织给予阿连德政府援助,致使本就不堪的财政,陷入更加濒危的状态。

而老美一直想要干掉的总统阿连德,最终成为了智利百姓人人声讨的对象。

1973年9月11日,在美国暗中支持下,智利右翼分子皮诺切特发动政变,阿连德以身殉职。就此,智利重新回到亲美阵营。

但是,智利还不是被美国整的最惨的那一个。

80年代,日本制造业风生水起。当时日本的生产成本低,汇率较低,使得日本抢占了美国大量的市场,跃升至世界老二,大有超越美国的意味。

于是,美国开始大量购入日本商品,1984年,美国购买的日本商品总额为500亿美元,要知道当年美国进口总额才1200亿美元。1985年,日本正式取代了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此举看似日本赚到了,但实际上美国让资金流向了日本。

1985年9月22日,美、日、联邦德国、英、法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协议将之前的日元汇率由低变高。两年的时间里,日元就升值了一倍,由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

汇率的居高不下,让日本的制造业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竞争力。广场协议签订后,美元贬值,日元升值,日本出口产品价格变贵,销路受阻。曾经抢占了的美国市场又回到了美国的怀抱。

但此时日本人手里依然有钱,于是日本政府为了促进消费,就开始调解银行利率政策。没想到,人们将钱取出来后,投向了不会贬值的房地产。房价以坐火箭的速度上升,致使日本呈现出“要买下4个美国的”虚假繁荣。

但到80年代中后期,地价在日本政府干预下下跌,房地产泡沫逐渐破碎,日本经济陷入停滞,这个状态一度维持了整整十年。

美国这一招,打的日本至今都没缓过劲。

管仲毒计的致命弱点

从智利到日本,美国此举,也是兵不血刃,在贸易战中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同千年前管仲的高价买鹿制楚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其实这招有两个致命弱点,不是谁都可以用的。

首先,无论是2000年前的齐国,还是后来的老美,都是经济实力雄厚,底子硬。如果当年齐国拿不出那2000万钱,老美拿不出钱收购铜矿,购买日本商品,这招也就不管用了。所以此毒计不是想用就能用的。

其次,虽然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市场经济,但是只要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招也就不起什么作用了。例如当年楚成王如果禁止狩猎捕鹿,恐怕管仲那2000万钱也就只能打水漂了。

并且,从另一方面来看,从中尝到甜头的美国虽然已经将这招使得更加炉火纯青,但也正因为玩得多了,很多国家如今也都明白怎么回事了,也就不容易再上当了。

但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是一样的,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就算老美这条取自管仲的毒计不灵了,指不定哪天又玩个什么新花样。所以无论何时都要提防着,因为稍有不慎就容易着了道,酿成智利和日本一样的悲剧。

标签: 管仲齐国美国鲍叔牙毒计日本诸侯国

更多文章

  • 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说起,聊聊管仲的“不仁”之仁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管仲,孔子,鲍叔牙,齐国,齐桓公

    管仲的“仁”。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篇》对于管仲“仁”的评价较早的是春秋晚期的孔子,正如上述孔子所说,他认为管仲的“仁”表现为辅佐齐桓公建立了霸业,也明确地表示,齐桓公不用武力就可以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这都是管仲的力量,是他仁德的表现。而对于管仲

  • 管仲:保护中华文明的华夏第一相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管仲,齐国,周王室,鲍叔牙,齐桓公,鲁国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有许多雅号,其中最霸气的就是“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和“华夏第一相”。他本是周天子的同宗,从父亲那一辈就落魄的跟个三孙子似的,不得不走上经商的道路。要不是遇上中国最善解人意的合伙人,他早就提前出局了。他曾是干嘛嘛不行,吃嘛嘛都香。好不容易截胡公子小

  • 管仲的治国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观测者的资格标签:管仲,治国,耻辱

    何如用贫与富?曰: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怎样使用贫穷的人和富贵的人?管仲说,人太富了,就不好利用,人太穷了,就不知道耻辱。

  • 管仲用一条毒计,兵不血刃灭掉四国,如今成为美国对外贸易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管仲,齐国,鲍叔牙,丞相,楚庄王,齐桓公

    美国为了让智利总统阿连德在国际上的影响变弱,不再危及到美国的经济利益,偷学了齐国名相管仲当年兵不血刃灭掉四国的一条毒计。最终美国成功让智利全国上下陷入了虚假繁荣的情况,导致了智利政府破产,百姓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再也没有办法在经济贸易上制裁美国。智利美国对外贸易杀手锏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对

  • 管仲有一条毒计,兵不血刃打垮一国,如今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珺瑶婉史标签:管仲,齐国,美国,宰相,齐桓公,梁国

    从二战后美国彻底崛起,成为主导世界秩序的超级大国至今。其以另一种完全不同于人类历史上其他西方列强的方式和手段来控制世界,不断利用手中的金融、货币武器来“薅羊毛”。到处推行经济霸权,并利用各种制裁手段对自己认为有威胁的国家出手打击。其实这种方式世界各国都明白,但由于美国之前的布局做得比较完备,且在执行

  • 读懂了管仲买鹿的故事,你就明白了美国贸易战的打法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夏的诗标签:齐国,楚王,诸侯国,齐桓公,管仲买鹿,美国贸易战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征服了许多诸侯国。但是,有一个国家一直不服从齐国的号令,那就是楚国。楚国地大人多,经济富庶,军事强悍,是齐国最大的对手。管仲为了打败楚国,没有采用直接用兵的方式,而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计策,利用经济手段削弱楚国的实力,最终使楚国屈服于齐国。这个计策,就是著名的“买鹿之

  • 管仲的神预言,齐桓公到死才领悟!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管仲,齐国,竖刁,卫国,先秦,周朝,齐桓公,鲍叔牙,历史故事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是齐僖公最小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其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姜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

  • 行远征暴、弃德不祥-齐桓公的远略和郑文公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桓公,郑文公,齐国,楚文王,叔詹,郑国

    ——————————————————接上篇周惠王十一年(前666年),是郑文公继承郑伯之位的第七年,郑国南边的楚国,经过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三代国君的大力开拓,已经兼并了江汉平原周边的大多数姬姓诸侯国,并且通过向周天子进贡而获得了天子所赐的祭祀胙肉,以及‘镇守南方、平定夷乱、无侵中原’的王命;楚国

  • 面对异族倾轧 霸主齐桓公如何化解这来自外部的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齐国,管仲,周室,楚国,周朝,先秦,齐桓公,周王室

    南方的威胁上一篇文章我们把关注点聚焦在了中原列国与周王室之间的关系;此时南部与北部地区的部落我们也不能忽视。异族壮大了起来,逐步染指中原,对列国产生了不小的威胁。早在齐桓公在鄄[juàn]地当上盟主的时候,南边的楚国就已经灭掉了息、邓两国,洞穿了通往中原的道路。在郑厉公复位时,楚文王又率领楚人对蔡、

  • 大名鼎鼎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主,为何结局却落得无人收尸?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齐桓公,齐国,管仲,鲍叔牙,春秋五霸,鲁国

    前言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分崩离析,各路诸侯将相各怀鬼胎,国局一片混乱,百姓四处逃难避战,然此时的齐国在经历内乱后,齐桓公终于顺利登上了王位,接着大力招揽人才,并且不计前嫌任管仲为丞相,这等胸襟着实无人能及,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管是普通官员还是皇帝,在刚上任期间,为了使得手下执行命令以及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