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62年老农鱼塘挖出战国金瓜子,原来是伍子胥河中洒金三斗三升

1962年老农鱼塘挖出战国金瓜子,原来是伍子胥河中洒金三斗三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白名单 访问量:1884 更新时间:2024/1/5 9:16:22

“真有如此烈性的女子吗?”1962年,一老鱼农从河塘挖出一颗金瓜子,没想到,竟然揭开了一桩2000多年前的谜团。

那天,江苏溧阳县的村民董法清正在清理鱼塘,忽然看到淤泥里有一颗瓜子大小、亮晶晶的小石头,他抹了一把上面的淤泥,小石子居然呈现出黄澄橙的颜色。

难道是金子?他用牙咬了一下,果然出现了牙印,再仔细一看,上面还有花纹的字迹。

当时不允许私自买卖黄金,于是,他就偷偷地找了一个城里的文化人,问他要不要。

那个人看到后掂量了一下,说可以出价120元。这个价钱一下子把董法清惊住了,要知道120元在当时算一笔巨款了。

他满心欢喜的拿着钱回到家里,他的媳妇得知后也很惊讶,就鼓动董法清继续到池塘里摸金瓜子。

没想到,他们居然又摸到了一颗,这下,她的媳妇不敢让他私下买卖了,就出主意让他到银行试一试,看能兑换多少钱。

结果银行工作人员一看,就直接说:“6块钱。”

董法清一听比上次少了这么多,就把金瓜子拿过来说:“那我不卖了。”

工作人员继续问:“你这金子是哪里来的?”董法清坚决不说,拿着金子就跑了。

没想到第二天,派出所和县文化馆的人就登门了,问他的金瓜子是哪里来的,董法清不敢得罪警察,只好一五一十地说了。

后来,县里专门找来了文物局的人,到董法清说的地方去打捞,没想到专业人员一出马,竟然捞出了10多个一模一样的金瓜子。

经鉴定,这些金瓜子,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皇家金币,质量非常高,纯度达到了99%。

那么这块河塘里为什么有这么多金瓜子呢?

而后,文物部门又查阅的《溧阳县志》,竟然牵出两千多年前的一段备受争议的传说。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大夫伍子胥,在楚国当太傅的时候,受到小人陷害,父亲、哥哥、儿子也都被楚王杀害,为了避免灾祸,他就想偷偷前往吴国。

在逃往吴国的路上,伍子胥又累又饿,想去河边找水喝时,碰到一个女子在河边洗衣服。

可能因为女子觉得出来时间会较长,就自己带了一些干粮准备充饥用。看到伍子胥落魄的样子,她觉得他一定很久没吃东西了,就把自己的干粮拿出来让伍子胥吃了下去。

吃饱之后,伍子胥料定楚国的追兵会找到这里,就对女子说了自己的遭遇,还说如果有人问起我来,你别告诉他们我往哪个方向走了。

女子听完满口答应了,可是伍子胥因为在朝中受到太多奸人陷害,对人有些不够信任,就补充了一句:“你一定不要说出去啊。”

没想到女子是个性情中人,性子还有些烈,看到伍子胥对她抱有怀疑,她竟然抱起一块石头,一头扎进了河水里。

女子以死明志的行为,一下子触动了伍子胥,他对自己的行为非常羞愧,于是发下誓愿,十年之后,如果他能飞黄腾达,一定会用千金来回报女子之德。

后来伍子胥和孙武带兵攻打楚国,胜利后又掘开楚平王的墓地,将楚平王挖出来鞭尸。

同时,他也没有忘了女子对他的恩德,向河水中撒了三斗三升金瓜子。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凄美,但是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故事是后人编的,什么样的女子会为一个陌生人投河自尽呢?

但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的思想,你无法用现代的观念来衡量,也许当时女子受到的教育,就是品格和承诺比生命还重要,既然答应了,就要用一切方式证明自己。

如今,溧阳河塘里捞出了战国时期的金瓜子,看样子真是有人在这里撒了金子,至于撒了多少,经过这么多年的流逝,已经很难考据了。

没想到,一个村民无意间的一个行为,竟然证实了一个备受争议的古代谜团,看来中国古代的文明史真的是博大精深,值得后人去深入研究。

作者:沐泽

编辑:池鸿

标签: 伍子胥吴国战国孙武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逃命的伍子胥向姑娘讨饭,吃饱后,姑娘竟抱起石头投水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吴国,千金,浣纱,伍子胥,春秋战国

    姑娘复杂的眼神,望了伍子胥一眼,抱起一块石头,扑通一声,投水而死,伍子胥大叫一声,却也无可奈何!原来,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都被楚平王杀害。逃过一劫的伍子胥,去投奔吴国。他一路上只顾慌慌张张的逃命,身上也没带些食物。此刻饿的前心贴后背,别说赶路了,再不吃东西,被活活饿死的可能都有。正在这苍徨无助

  • 伍子胥自刎时长叹: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挂在东门楼,我要看着吴亡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吴国,齐国,夫差,吴王,伯嚭,伍子胥,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伍子胥仰天长叹道: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楼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寇杀入都城,灭掉吴国。 之后,惨烈的拔剑自刎。伍子胥作为吴国第一重臣,到底怎么了?竟然如此愤恨的死去,并且对吴国发出如此毒咒。话说,吴王夫差的部队打败越王勾践之后,勾践对吴王夫差又是送金银珠宝,又是送美女西施的,同时也

  • 管仲有一条毒计,兵不血刃打垮一国,后来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紫星薇辰标签:管仲,齐国,美国,鲍叔牙,毒计,日本,诸侯国

    战场上最优的作战方法,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过能做到这点的军事家少之又少,春秋时期的管仲算是一个。他曾用一条毒计,帮助齐桓公兵不血刃地打垮了一个国家。甚至2000多年以后,这招还成了美国杀手锏使用,在与各国的贸易战中屡试不爽。当年你差点弄死我,现在我让你当宰相,我咋想的?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去世。

  • 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说起,聊聊管仲的“不仁”之仁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管仲,孔子,鲍叔牙,齐国,齐桓公

    管仲的“仁”。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篇》对于管仲“仁”的评价较早的是春秋晚期的孔子,正如上述孔子所说,他认为管仲的“仁”表现为辅佐齐桓公建立了霸业,也明确地表示,齐桓公不用武力就可以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这都是管仲的力量,是他仁德的表现。而对于管仲

  • 管仲:保护中华文明的华夏第一相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管仲,齐国,周王室,鲍叔牙,齐桓公,鲁国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有许多雅号,其中最霸气的就是“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和“华夏第一相”。他本是周天子的同宗,从父亲那一辈就落魄的跟个三孙子似的,不得不走上经商的道路。要不是遇上中国最善解人意的合伙人,他早就提前出局了。他曾是干嘛嘛不行,吃嘛嘛都香。好不容易截胡公子小

  • 管仲的治国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观测者的资格标签:管仲,治国,耻辱

    何如用贫与富?曰: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怎样使用贫穷的人和富贵的人?管仲说,人太富了,就不好利用,人太穷了,就不知道耻辱。

  • 管仲用一条毒计,兵不血刃灭掉四国,如今成为美国对外贸易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管仲,齐国,鲍叔牙,丞相,楚庄王,齐桓公

    美国为了让智利总统阿连德在国际上的影响变弱,不再危及到美国的经济利益,偷学了齐国名相管仲当年兵不血刃灭掉四国的一条毒计。最终美国成功让智利全国上下陷入了虚假繁荣的情况,导致了智利政府破产,百姓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再也没有办法在经济贸易上制裁美国。智利美国对外贸易杀手锏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对

  • 管仲有一条毒计,兵不血刃打垮一国,如今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珺瑶婉史标签:管仲,齐国,美国,宰相,齐桓公,梁国

    从二战后美国彻底崛起,成为主导世界秩序的超级大国至今。其以另一种完全不同于人类历史上其他西方列强的方式和手段来控制世界,不断利用手中的金融、货币武器来“薅羊毛”。到处推行经济霸权,并利用各种制裁手段对自己认为有威胁的国家出手打击。其实这种方式世界各国都明白,但由于美国之前的布局做得比较完备,且在执行

  • 读懂了管仲买鹿的故事,你就明白了美国贸易战的打法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夏的诗标签:齐国,楚王,诸侯国,齐桓公,管仲买鹿,美国贸易战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征服了许多诸侯国。但是,有一个国家一直不服从齐国的号令,那就是楚国。楚国地大人多,经济富庶,军事强悍,是齐国最大的对手。管仲为了打败楚国,没有采用直接用兵的方式,而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计策,利用经济手段削弱楚国的实力,最终使楚国屈服于齐国。这个计策,就是著名的“买鹿之

  • 管仲的神预言,齐桓公到死才领悟!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管仲,齐国,竖刁,卫国,先秦,周朝,齐桓公,鲍叔牙,历史故事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是齐僖公最小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其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姜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