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如此烈性的女子吗?”1962年,一老鱼农从河塘挖出一颗金瓜子,没想到,竟然揭开了一桩2000多年前的谜团。
那天,江苏溧阳县的村民董法清正在清理鱼塘,忽然看到淤泥里有一颗瓜子大小、亮晶晶的小石头,他抹了一把上面的淤泥,小石子居然呈现出黄澄橙的颜色。
难道是金子?他用牙咬了一下,果然出现了牙印,再仔细一看,上面还有花纹的字迹。
当时不允许私自买卖黄金,于是,他就偷偷地找了一个城里的文化人,问他要不要。
那个人看到后掂量了一下,说可以出价120元。这个价钱一下子把董法清惊住了,要知道120元在当时算一笔巨款了。
他满心欢喜的拿着钱回到家里,他的媳妇得知后也很惊讶,就鼓动董法清继续到池塘里摸金瓜子。
没想到,他们居然又摸到了一颗,这下,她的媳妇不敢让他私下买卖了,就出主意让他到银行试一试,看能兑换多少钱。
结果银行工作人员一看,就直接说:“6块钱。”
董法清一听比上次少了这么多,就把金瓜子拿过来说:“那我不卖了。”
工作人员继续问:“你这金子是哪里来的?”董法清坚决不说,拿着金子就跑了。
没想到第二天,派出所和县文化馆的人就登门了,问他的金瓜子是哪里来的,董法清不敢得罪警察,只好一五一十地说了。
后来,县里专门找来了文物局的人,到董法清说的地方去打捞,没想到专业人员一出马,竟然捞出了10多个一模一样的金瓜子。
经鉴定,这些金瓜子,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皇家金币,质量非常高,纯度达到了99%。
那么这块河塘里为什么有这么多金瓜子呢?
而后,文物部门又查阅的《溧阳县志》,竟然牵出两千多年前的一段备受争议的传说。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大夫伍子胥,在楚国当太傅的时候,受到小人陷害,父亲、哥哥、儿子也都被楚王杀害,为了避免灾祸,他就想偷偷前往吴国。
在逃往吴国的路上,伍子胥又累又饿,想去河边找水喝时,碰到一个女子在河边洗衣服。
可能因为女子觉得出来时间会较长,就自己带了一些干粮准备充饥用。看到伍子胥落魄的样子,她觉得他一定很久没吃东西了,就把自己的干粮拿出来让伍子胥吃了下去。
吃饱之后,伍子胥料定楚国的追兵会找到这里,就对女子说了自己的遭遇,还说如果有人问起我来,你别告诉他们我往哪个方向走了。
女子听完满口答应了,可是伍子胥因为在朝中受到太多奸人陷害,对人有些不够信任,就补充了一句:“你一定不要说出去啊。”
没想到女子是个性情中人,性子还有些烈,看到伍子胥对她抱有怀疑,她竟然抱起一块石头,一头扎进了河水里。
女子以死明志的行为,一下子触动了伍子胥,他对自己的行为非常羞愧,于是发下誓愿,十年之后,如果他能飞黄腾达,一定会用千金来回报女子之德。
后来伍子胥和孙武带兵攻打楚国,胜利后又掘开楚平王的墓地,将楚平王挖出来鞭尸。
同时,他也没有忘了女子对他的恩德,向河水中撒了三斗三升金瓜子。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凄美,但是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故事是后人编的,什么样的女子会为一个陌生人投河自尽呢?
但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的思想,你无法用现代的观念来衡量,也许当时女子受到的教育,就是品格和承诺比生命还重要,既然答应了,就要用一切方式证明自己。
如今,溧阳河塘里捞出了战国时期的金瓜子,看样子真是有人在这里撒了金子,至于撒了多少,经过这么多年的流逝,已经很难考据了。
没想到,一个村民无意间的一个行为,竟然证实了一个备受争议的古代谜团,看来中国古代的文明史真的是博大精深,值得后人去深入研究。
作者:沐泽
编辑:池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