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秦对六国国君都说了些什么,才使六国合纵起来,一起对付秦国

苏秦对六国国君都说了些什么,才使六国合纵起来,一起对付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2035 更新时间:2024/1/16 2:07:34

合纵路线

其实一开始,苏秦是先跑到秦国,给秦提供统一天下方案的。

但是,苏秦运气不好,秦王对他不感兴趣,两人不合拍。

所以,苏秦一气之下,离开秦国,就改变了志,开始玩合纵了。

苏秦的合纵游说之路如下:燕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

依据每个诸侯国的国情,苏秦分别说出不同的话语。

在苏秦一张嘴的功夫下,六国合纵ZUI终达成。

那么,苏秦对六个国家的掌控人,分别说了些什么话呢?

1.燕国

苏秦到达燕国后,拜见燕公。

苏秦对燕文公说:

大王,咱们燕国,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受到秦国JUN队的侵犯,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有赵国在燕国南面,为咱们起到屏障的作用啊。

秦国如果想要进犯咱们燕国,需要奔波千里;而赵国如果想要进犯燕国,只需百里;

如今,大王您怎么不担忧百里之内的祸患,反而重视千里之外的忧患呢?

依据目前的国际形势,您觉得眼下燕国的国防政策,是不是搞颠倒了?

希望大王您能够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和赵国睦邻友好,守望相助。

两国统一行动,共同对付秦国,这样咱们燕国才能无患啊。

燕文公听了苏秦的一番话后,觉得有道理,认可了苏秦的建议。

燕文公还资助了苏秦车辆和马匹,方便苏秦去赵国游说。

2.赵国

苏秦到达赵国后,拜见赵国第五代君主---赵肃侯

苏秦对赵肃侯说:

大王,当今天下的形势,崤山以东的这些个国家,都没有咱们赵国强大,秦国zui害怕的也是咱们赵国。

但是,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害怕韩国、魏国在背后合谋算计。

秦国要是攻打韩国、魏国,这两个国家,没有什么名山大川来阻碍秦军;

秦国就会慢慢地蚕食他们的土地,一直逼近到他们的国都;

到那个时候,韩国、魏国就会放弃抵抗,向秦国称臣。

当秦国没有了韩、魏两国的暗中算计时,那么,战祸是不是就来到了赵国的头上?

我查看了天下的地图,看到各诸侯国的土地面积,是秦国的5倍;

另外估算了一下,各诸侯国的JUN队,是秦国的10倍;

所以,凭借这些实力,只要六国统一行动,联合起来向西进攻,就一定会歼灭秦国!

大王,那些主张连横的人,都是利用割掉六国的土地,献给秦国,以达到暂时的安宁;

秦国成功地获得了土地,而连横派的人,也获得财富和荣耀;

但是,六国还要继续遭受秦国的侵犯,连横派的人,却不再分担这个祸患;

所以,那些主张连横的人,其实就是在拿着秦国的大棒,来恐吓六国,让六国继续做割地求和的事。

因此,请大王您看清楚眼下的形势,仔细谋划,慎重决策。

在此,我诚恳地建议大王,不如联合韩、魏、齐、楚、燕等五国,六国合纵为亲,统一行动,共同抵抗强秦。

让六国的将相在洹水会合,互换Ren质,结成同盟;

六国相互约定:秦国不论进攻哪一国,其他五国都要派出精锐之师;

要么去攻打秦国,要么去救援被进攻的国家;

如果哪一国不遵守盟约,其他五国共同Tao伐它。

大王,一旦六国合纵,一起对付秦国,那么,秦国就再也不敢东出函谷关,来祸害崤山以东的国家了。

赵肃侯听了苏秦的这一番言论后,非常高兴。

他用高规格接待了苏秦,并对苏秦表达了尊重和崇敬之情。

他还赏赐了苏秦一大笔财富,以供他去游说联合其他国家。

3.韩国

苏秦到达韩国后,拜见韩宣惠王。

苏秦对韩宣惠王说:

大王,贵国的土地面积方圆900多里,有几十万强兵猛将;

同时,贵国又是制造业大国,天下的强弓、劲弩、利剑,都是贵国生产出来的。

我听说贵国的士兵,能够双脚踩着Gong弩射箭,连续发一百发也不会停止,真是厉害啊!

我认为,凭着贵国士兵的勇猛,他们身上披着坚固的盔甲,脚下踩着强劲的Gong弩,腰间佩戴着锋利的宝剑,一个人,抵挡一百个敌人也不在话下。

凭着这样的实力,大王,您若是还要向秦国示弱的话,秦国一定会让您割让宜阳、成皋这两座城;

如果您就这么轻而易举地献给他,那么,明年他还会继续要求割地。

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您还有多少城池可献?

但是,如果不献的话,以前献给的,不就白费了吗?

您不是还要再次蒙受屈辱吗?

再说了,大王您的土地和城池,总有送完的时候,但是,秦国的索求却是没完没了的呀。

用有限的土地,来解决没完没了的索求,能不招来祸根吗?

照此下去,不用打仗,贵国也就离Wang国不远喽!

俗话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凭着大王您这么贤明,又拥有这么强大的JUN队,现在却顶着一个“牛后”的名声;

啧啧啧,大王,我都为您感到羞愧啊。

韩宣惠王听了苏秦这一通白话后,脸上一阵白一阵红。

但是,咂摸过来味儿以后,他还是听从了苏秦六国合纵的建议。

4.魏国

苏秦到达魏国后,拜见魏王。

苏秦对魏王说:

大王,您的国土方圆千里,土地面积虽然狭小,然而耕地和房屋的数量,已经多到了无处放牧的地步;

民众和车马的数量也非常多,不论白天黑夜,路上都行迹不绝,车马的轰鸣声,好像三军通过;

我看这情况,大王您的国家实力,Jue不在楚国之下。

听说大王的JUN队里,武士有20万,步军有20万,敢死队有20万,特种兵有10万;

另外,还有战车600辆,战马5000匹;

凭借着这么厉害的实力,怎么我听说,大王您竟然打算听从群臣的劝说,要去臣服秦国,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现在,我奉赵王的派遣,向您献言进策:六国一家亲啊。

大王您看,我手里捧着的这份盟约,燕、赵、韩等都已签下;

现在,只等着大王您下令,签订盟约了。

魏王听取了苏秦的建议,签订了盟约。

5.齐国

苏秦到达齐国后,拜见齐王。

苏秦对齐王说:

大王,咱们齐国是一个四面都有要塞的国家,国土面积有两千多里;

士兵有几十万,粮食堆积如山;

三军装备精良,士兵作战勇猛。

还有,兵源充足,即使遇到紧急战事,也不用跨过泰山、渡过清河、到达渤海去征兵;

光是在咱们国都临淄城里,就有7万户人家;我私底下算了算,每家男子不少于3人;

所以说,大王您不必到边远地区去征兵,光临淄城里就有21万了。

这临淄城里非常富有,我看这里的老百姓没有不玩鸡斗狗、下棋踢球的;

城里的道路上,经常堵车;集市上的人,摩肩接踵。

韩国和魏国为什么那么害怕秦国?那是因为这两国的国土与秦国接壤啊;

这两国的JUN队与秦国的JUN队作战,用不了10天,就已经决定胜负成败了。

假如韩国和魏国战胜了秦国,那么他们的JUN队也损伤过半,四方边境更难以守卫;

如果战胜不了秦国,那么,国破家亡的局面,就紧随其后了。

所以,韩国和魏国很慎重地对待与秦国作战,作战后,也很轻易地就臣服于秦国。

但是,假如秦国要攻击齐国的话,情况就不同了;

一、秦国要背向韩国、魏国的国土,路过卫国的道路;

二、秦军一路艰险,车辆不能并行,战马不能并排奔跑;

三、遇到险要的地方,只需一百个士兵把住关口,一千个秦兵也不能通过。

所以,秦国虽然很想驱兵深入齐国,但是,他非常担心韩国、魏国在后面图谋算计。

因此,秦国现在只是虚张声势,他根本不敢贸然进攻齐国;

这么明显的形势,大王,难道你看不出来吗?

秦国对齐国,已经无计可施了,大王,你怎么却反而打算对秦王俯首称臣呢?

我看这是齐国群臣谋略的过错啊。

齐国现在是一个强国,却转而向秦国臣服,这样的名声好听吗?

希望大王您能重新再谋虑这件事儿。

王经过一番思虑后,也答应了苏秦六国合纵的谋划。

6.楚国

苏秦到达楚国后,拜见楚威王。

苏秦对楚威王说:

大王,咱们楚国,可是天下的强国啊!

国土方圆6000多里,士兵100多万,战车1000辆,战马10000匹;

存储的粮食可以吃10年,这可是称王称霸的资本。

秦国zui害怕的就是咱们楚国!

楚国强大了,秦国就会衰弱;秦国强大了,楚国就会衰弱;

秦、楚两国,势不两立啊!

所以,我建议大王,不如合纵其他五国,大家一起来孤立秦国。

如果大王同意合纵的话,我会让其他五国,一年四季向您进献礼品,来彰显您的王威;

其他五国的JUN队,也都臣服在您的麾下,统一归您调动指挥。

大王您看,如果您同意合纵的话,其他五国就会割地臣服楚国;

如果您选择连横的话,那么楚国就会割地臣服秦国。

这两种策略,大王,您要选择哪一种呢?

楚王当然也听从了苏秦的合纵劝说。

合纵成功

于是,苏秦就成了六国合纵的盟主,同时兼任六国国相。

随后,苏秦返回赵国,向赵王报告了合纵结盟的情况。

苏秦乘坐的车马,以及跟从运送物资的车辆,比六国国君的配备,不差上下。

标签: 苏秦秦国魏国齐国惠王

更多文章

  • 同是衣锦还乡,韩信让人看到了人性的恶,苏秦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善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韩信,苏秦,秦国,张仪,刘邦,秦朝,汉朝,燕文侯,衣锦还乡,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经不起考验?那一定是人性,尤其是人性的恶,人的外表好认,但人心和人性最难了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永远不要低估人性。人是一种善于伪装的动物,越是在平时,越喜欢伪善,越难看清人性,而人在志得意满之时,越容易忘记掩饰,露出马脚,越容易被人看到人性的真假善恶。读历史

  • 《大秦帝国》苏秦和张仪用亲身经历总结了4条职场新人的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六月的自留地标签:苏秦,张仪,秦国,齐国,秦王,田忌

    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谋略家,一个合纵,一个连横,把战国搅弄得风云突变。苏秦策动齐、楚、魏、韩、赵、燕六国合纵,一致抗秦,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六国外相。张仪在秦国为相,首创“连横”策略针对苏秦的“合纵”政策,一时间,天下成为这对师兄弟的天下,两人真正是“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的风

  • 一口气看懂苏秦之死!战国时期最有名的纵横家,最后为何惨遭车裂

    历史解密编辑:宝宝常见问题标签:苏秦,齐国,秦国,燕国,战国,齐宣王,纵横家,科学家,历史故事

    苏秦最后之所以被车裂,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间谍。晚年的苏秦,一直在以间谍的身份,帮助燕国破坏齐国。当然,这里面发生了很复杂的事情,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都不知道苏秦的内心深处,到底是在对谁效忠。如果是从史料记载的角度来看,我们有理由推测,苏秦真正效忠的,应该是燕国。但是考虑到苏秦一生做的那些事情,后世普

  • 从大忽悠到睡太后,苏秦是如何获得战国时期第一外交家称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苏秦,秦国,张仪,齐国,战国,诸侯国

    战国时期,风云激荡,无数明君贤臣被现在人称颂,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因为这个乱世即将酿造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国家,秦朝,无论是社会发展水平还是社会文化,在当时整个世界中,都是屈指可数的最发达最先进的国家,没有之一。如果非要用一个字来形容春秋战国时期的话,那就是乱,乱到什么

  • 不愧为鬼谷子徒弟,苏秦配六国相印,张仪做秦国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小馨讲故事标签:苏秦,张仪,魏国,齐国,秦王,鬼谷子,科学家,秦国丞相,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鬼谷子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他的徒弟很多,孙膑和庞涓继承了鬼谷子的兵法,而且相爱相杀,下面给大家介绍的这两位和他俩也差不多,这两人继承了鬼谷子的口才,分别是苏秦和张仪。苏秦是东周洛阳人,纵横家,外交家。当年苏秦家里比较穷,家里好不容易攒够了他上大学的钱,结果毕业后钱没混到,地位也没混到,只能选择回到家

  • 战国辩士之王苏秦是如何成为手握六国权杖的天下盟主?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苏秦,秦国,齐国,魏国,燕国,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也最为纷乱的年代,那时候东周王朝的体制“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并兼争霸,无所不用其极。而有心扶助各路诸侯,欲功成名就的谋臣勇士也可谓数不胜数,一时间百家争鸣,不少的风流人物技冠天下,术震古今,成为中国历史上永为世人所记的明星。若论及辩才游士,说动诸侯成就一番惊天动

  • 【战国时代】18大哥,王太后你也敢睡啊?——苏秦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衣赐履读通鉴标签:苏秦,王太后,齐国,秦国,秦王,齐王

    苏秦是一个传奇。前面我们讲了他的合纵之路,今天讲一讲他的精彩人生。前倨后恭对了,这个成语来自苏秦。据说,苏秦早年到处游说各国国君,但没有人把他当回事儿,在外混了多年,弄得穷困潦倒,狼狈地回到家里。兄嫂、弟妹、妻妾都私下讥笑他,说他天天耍嘴皮子、不着调,活该!苏秦羞愧难当,闭门不出,继续苦读,困了就用

  • 司马南不像洪秀全,他更像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锵锵呓言堂标签:苏秦,莫言,秦国,洪秀全,司马南,何祚庥,科学家

    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说司马南就是洪秀全。论据就是洪秀全很懂利用宗教洗脑,弄了个拜上帝教,让下边人深陷其中;另外,洪秀全有“大同”旗帜,称大家都是兄弟姐妹,搞了均田制。觉得这两点和现在司马南愚弄粉丝、杀富济贫、粉丝还死心塌地的情景很像。对比,司马南好像并不否认,反而还很享受,借力打力做了《我在美

  • 【战国时代】17在国君们的汪洋大海中畅游——横纵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衣赐履读通鉴标签:苏秦,秦国,齐国,魏国,张仪,燕国

    衣赐履按:对纵横家,儒家非常反感,觉得他们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无原则无气节,就凭一张嘴四处招摇、骗吃骗喝。苏秦、张仪是纵横家的杰出代表,苏秦终其一生都在忙活合纵,张仪直到死都对得起秦国,还真没觉得他们朝三暮四、反复无常。苏秦本来是想事秦的,你看,连名字都是秦。但是秦惠王嬴驷没用他,只好投奔别的国家。但

  • 《资治通鉴有意思》12:舌灿如花张仪善终,纵横六国苏秦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藤藤爸说学习标签:苏秦,张仪,资治通鉴有意思,秦国,齐国,魏国

    ─── 资治通鉴有意思 ─── 第12篇 上一篇讲了苏秦和张仪的故事。这一篇讲讲他们的 人生结局。 你会发现,都是纵横天下的舌辩之士,人生结局竟如此不同。 看过今天的故事,你会知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1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