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人故事范蠡为什么是财神爷?

名人故事范蠡为什么是财神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尘埃未浅 访问量:3607 更新时间:2024/1/23 8:47:26

#历史开讲#

范蠡,春秋时期楚国人,公元前536年出生于宛地,因不满楚国的腐朽统治,转而投奔越勾践,官拜大夫后,邀请楚宛令种一起辅佐勾践。因越王勾践在公元前494年执意伐吴,兵败于会稽,史称"会稽之耻"。

为帮助勾践振兴大业,42岁的范蠡毕其心于一役,施展了一生才华,主动请文种留在越国总揽政务,自己陪勾践夫妇于公元前493年去吴国当"奴仆"忍辱求和……最终,范蠡陪着勾践夫妇在吴国当牛做马服务3年后,得以安全回国。

范蠡为什么是财神爷?

回国后,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勾践每日“卧薪尝胆”,让自己牢牢的记住这次的耻辱,并下决心要重新打败夫差。而范蠡也竭尽全力辅佐勾践。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元前473年,勾践亲率大军攻破吴国,吴王夫差被逼自刎,勾践终于报仇成功,范蠡也因此获得了至高的荣誉。

然而,原本应该享受荣华富贵的范蠡,却在此时知趣的退出了朝野。他给老友文种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后便离开了。

虽然说,范蠡的这个举动令当时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但文种后来的下场,却间接证明了范蠡的正确。所谓功高震主并非玩笑话,历史上铁一般的事实证明,这是每一代当权者都必须警戒的一个威胁。所以,范蠡走后不久,文种便被赐死。而离开越国的范蠡已年过花甲,六十多岁了,他的晚年生活过得如何呢

事实上,隐退后的范蠡并没有完全淡出人们的视野,他先是和妻子西施迁居至杭州西湖一带,后又辗转齐国、宋国等地,开始了经商之路。他主营渔业和盐业,运用自己灵活的经商头脑,用“薄利多销”的营销手法,赚的盆丰钵满。

不仅如此,范蠡在积累巨额财富的同时,还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经商理论。对同代人及后代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过,范蠡虽然是一名商人,但他并没有一般商人“抠门”的特征,他坚持“财聚而不守”,曾先后三次散尽家财救济穷苦老百姓,但由于他突出的经商之道,很快便又能赚到更多的钱财。范蠡也因此被后人奉为“财神”。

更令人称奇的是,范蠡在齐国经商出名后,引起了齐王的注意。齐王邀请范蠡担任了齐国的相国,让他主持齐国政务。在范蠡的管理下,齐国的国力逐渐增强,百姓生活也日益富足。不过,范蠡仅在位3年,便主动退位让贤了。原因为:“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

之后,范蠡去了宋国,继续着自己的经商之路。最终,范蠡认为陶丘一地是最合适的经商之地,便在此地定居下来,并安享晚年。公元前448年,范蠡逝世,享年88岁。

更多文章

  • 范蠡留下一语,只有区区十二字,却给中国开了一个坏头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范蠡,勾践,商鞅,韩信

    关于春秋范蠡的传奇,如今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讲一讲范蠡“为恶”的一面。范蠡,越国复兴的灵魂人物,在勾践灭吴与争霸中原之后,事了拂衣去,立即远在他乡,留下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即“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似乎一旦帝王成就大业,功臣几乎必死无疑。千百年来,历史一遍又一遍的上演鸟尽弓藏、兔

  • 越王勾践复国后王后雅鱼自尽,范蠡十字道破玄机,文种死前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爱哭的晓一标签:范蠡,勾践,雅鱼,吴国,夫差,伍子胥,越王,文种,小说家,先秦

    说起雅鱼就不得不提越王勾践,说到勾践就不得不提到这三个人,范蠡、文种和雅鱼,除了范蠡选择离开没有死以外,留在勾践身边的人死的死,自杀的自杀。雅鱼是勾践的王后,为何最后要选自尽这条路呢?01,勾践复国后雅鱼自尽,范蠡一听不告而别,文种称病不得善终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国开战。越王勾践所率人马被夫差围困

  • 商圣范蠡,诚信仁义成就商业巨贾,顺应天道成就贸易大王!

    历史解密编辑:浅意时光标签:范蠡,齐国,勾践,越国,楚国,商圣范蠡

    “商圣”范蠡生活在春秋时期的楚国,范蠡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商业理论开创者。范蠡并没有出生在一个富甲一方的家庭中,而是家境贫寒,后来苦心经营事业成就了商业上的成功。范蠡在经商之初因为不满楚国的黑暗环境,决定投奔越国勾践,最终在越国成就了商业上的成就。范蠡经商之初在齐国开始,范蠡购买了一些靠海边的土地

  • 【上金谷文集】范蠡为何要拜一个年轻人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猗顿,勾践,西施,司马迁

    偶遇高人公元前489年的一日,47岁的越国大夫范蠡,巡至句章(今宁波)东钱湖一带时,只见前方好一片郁郁葱葱的接天莲叶,间杂小荷点点,一时兴起,除下外套,挽起裤管,赤足下水采摘起莲藕来。突闻斜刺里传来几声水响,一人自湖上向对岸横波驶去,看状这人还很年轻,不过二十四五的样子,一身青衣,头扎羽巾,足穿登云

  • 传播渔业文化,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首届范蠡渔文化节在南浔举办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南浔,古村,菱湖,渔业,范蠡渔文化节

    新民晚报讯 (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陆志鹏)“凉爽的湖风、摇曳的游船、美味的土特产,这里太美了,我很喜欢这里。”来自上海的游客赵灵一家人刚下船,就来到“大鱼鲜森”活动区品尝特色鱼美食,对这趟淡水渔都古村之旅赞不绝口。图说:活动现场 陆志鹏 摄(下同)悠游菱湖水乡,乐享渔乐无限。昨天下午,浙江省湖州市

  • 范蠡为恶的一面:用十二个字箴言,开启了中国君臣猜忌的坏头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范蠡,商鞅,韩信,越国,小说家,越王勾践

    关于春秋范蠡的传奇,如今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讲一讲范蠡“为恶”的一面。范蠡,越国复兴的灵魂人物,在勾践灭吴与争霸中原之后,事了拂衣去,立即远在他乡,留下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即“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似乎一旦帝王成就大业,功臣几乎必死无疑。千百年来,历史一遍又一遍的上演鸟尽弓藏、兔

  • 【上金谷文集】东村陶土西村烧,范蠡巧解两村怨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东村,西村,陶器,烧陶,窑主

    东村取陶坯范蠡在做陶器生意的时候,有天来到一个叫东村的地方,十多只陶窑正冒着烟,他就进村看看。窑主们见来了个举止不凡的商人,跑过来拉的拉,喊的喊:“先生,到我家窑看看。”“先生,我家的陶器烧得好,价钱便宜。”“先生,帮帮我们,这生意快做不下去了!”范蠡伸手捻着下巴几根灰白的胡子,一座座陶窑挨着看过去

  • 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领导一行莅临上金谷景区交流指导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南阳,上金谷,河南省,范蠡文化,文化研究院

    2023年5月21日,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领导一行在宁波市南阳商会会长嘉清先生的陪同下,莅临上金谷文化旅游风景区交流指导。上金谷景区董事长黄水财先生、总裁王淑姹女士携公司相关领导热情接待来宾。期间,来宾们参观了上金谷景区的文化长廊。景区专业导游为大家详细讲解范蠡的生平和成就。凭借多媒体互动展板,大家

  • “商圣”范蠡做生意的六条天规!蕴含大智慧,学习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范蠡,商圣,财神,勾践,大智慧,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说到范蠡大部分人是不熟悉的,但是说到财神,恐怕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了。时至今日,大部分人家中都供奉有财神,值得一提的是,人们虽然知道供奉财神,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财神供奉的是谁。现如今给人们解惑,人们供奉的财神就是范蠡。春秋战国时期,处在一个大乱世的局势中,在这样的乱世中,人们能够生存下去就是非常

  • 商圣范蠡:简单的1句话,一箭三雕让勾践信服,越国这才得以灭吴

    历史解密编辑:金轩闪闪标签:范蠡,吴国,西施,夫差,商圣,越国,周朝,先秦,小说家,越王勾践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说“少说多做”,但是有些事情,别人嘴上就完成了,自己却不需要努力,这就是语言的力量。而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已经告诉大家,会说话的商人太牛了。范蠡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道士。他曾经效力的越王勾践有“欧信尝胆”的典故,也是个狠角色。范蠡早在勾践欧信尝到他的勇气之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