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金谷文集】范蠡为何要拜一个年轻人为师?

【上金谷文集】范蠡为何要拜一个年轻人为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上金谷景区 访问量:3415 更新时间:2024/1/22 17:38:17

偶遇高人

公元前489年的一日,47岁的越国大夫范蠡,巡至句章(今宁波)东钱湖一带时,只见前方好一片郁郁葱葱的接天莲叶,间杂小荷点点,一时兴起,除下外套,挽起裤管,赤足下水采摘起莲藕来。

突闻斜刺里传来几声水响,一人自湖上向对岸横波驶去,看状这人还很年轻,不过二十四五的样子,一身青衣,头扎羽巾,足穿登云靴,细瞧乃踏二根圆木,也未见其如何操作,那圆木便带动此人向前滑行,十分飘逸。范蠡看得呆了,欲朝前喊话施礼,那人却早已去远了。眼见他到了对面岸上,足尖往水面勾了两下,二根圆木便一前一后腾空而起,稳稳地落在双肩上,唱着山歌,流水一般地行去,身影顷刻缩小,渐至歌声人影皆杳不可见。

范蠡慌忙寻找小船摆渡过去,却哪里能觅其踪迹?

范蠡失之交臂,心下怏怏,一路访问,好在有几个路人倒也见过,于是顺着指引向东南追踪,三日后到了桃源(今宁海),在城里找了家客栈歇宿。

第二天一早,刚起身,耳际便听得人声鼎沸,原来正逢市集,范蠡饶有兴趣,且行且看,没多久便将集市走了个遍,一直走到城南面的杨溪岸。杨溪宽阔,水面几处露出人工堆砌的石墩,便于行人渡溪,范蠡眼光扫过,蓦然发现自己苦苦寻找的高人肩扛两段圆木,仍然飘逸潇洒地足踏溪墩向对岸行去,范蠡大喜,分开人潮,急急跑了过去。还未近前,就传来一阵激烈的吵骂。

原来对岸也有一个壮汉挑着两大筐木瓜相向而行,行到中途,石头窄狭,空手对过尚且艰难,何况两大重筐与二根圆木换位?只有一人退回原地或下水,方才得过。时维初秋,水深及臀,双方都不肯相让,一位是身大力壮的大汉,对头的一位稍显瘦小些,但能以双肩扛着两木轻松行走也是见所未见,至少力气不小,两人都不甘示弱,各自肩膀扛着物事,就站在水中央破口大骂,口沫飞溅,种种污言秽语层出不穷,句句下流阴毒,腌臜不堪,双方的祖宗十八代都难以幸免,直骂得青筋绽怒,眼珠暴出。范蠡饶是出身寒微,也不由听了个面红耳赤,羞赧无地,思忖:此人只是有些力气,武功或许不弱,可为门客。打定主意,只作旁观。

吵了个把时辰,瘦汉却依旧精神抖擞,不紧不慢,对方骂一句,他也接着回骂一句,不多骂一句也不少骂一句,对方一声高,他便一声低,对方一声低了,他便一声高起,到最后壮汉也不自觉地配合起来,起伏连绵竟然有点契合音乐节奏,溪岸附近一带能听到的人,有的笑得打跌,有的吹起口哨,都不过去劝阻,只是笑嘻嘻地瞧热闹。

那壮汉不停地换肩,显然耐力有所不如,唇干舌燥,便渐渐焦躁起来,伸手往筐里抄起一只木瓜咬了几口,把余下的瓜柄恶狠狠地砸向对方,瘦汉等他吃瓜,竟然停住不骂,见半截掷来,腾手接住,也不嫌脏,张口吃了起来,嘴里咀嚼,发觉清凉生水,味道不错,不由得哈哈大笑:“罢了,你我吵了许久,也分不出输赢,就把你二筐瓜都卖与我如何?”壮汉一呆,会意过来后,转怒为喜:“如此甚好!我转回交付便了。”他已精疲力尽,急欲歇息,顿时脚下生风,一道烟便回到岸边,抛下担子倒在地上不停喘气。

范蠡拜师计然

范蠡在一旁看得又好气又好笑,万没料到耽搁半天竟是这般结局,也随着跟到对岸,也不急着见礼,且看瘦汉轻松将圆木卸在一边,手指拿捏木瓜一番,对壮汉点了点头:“兄台,这木瓜是你贩运来的”。壮汉露出讶异的神色:“你却怎么得知?”瘦汉笑道:“这有何难,新摘的木瓜,瓜蒂处会有滴水,现在这筐里的瓜蒂粘稠,说明地里到此处约莫过了个把时辰,适才吵架,看你思路敏捷,口才不差,南腔北调应有尽有,定是经历甚多,再则看你衣衫干净整洁,腰间的搭袋比寻常人大了数倍,定是装散钱的,非贩运何为?”

壮汉肃然起身,拱手道:“先生所言不差,小可猗顿,鲁国人,因生计走到此处,不堪艰贫,贩桑稼赚些薄利苟以活命,见笑!”

瘦汉大笑:“贩运好啊,通有余而济不足,农民耕种庄稼来供给人们食物,樵夫开出木材来供给人们使用,工匠做成器皿来供人们的所需,所有的一切要靠商人把货物带到各处,不贩运何以汇通天下?”

范蠡一旁听到,心知此人当真不凡,鼓掌喝彩:“好一个汇通天下!”抱拳施礼道:“越国士大夫范少伯见过先生!请教先生尊称?”

猗顿吓了一跳,顿时矮下身子,瘦汉却脸色如常,只是一拱手:“原来是范大夫,在下计然。”便不加理会,转头欲交割货物,猗顿却恭敬说道:“我见先生不是常人,请先生教些贩运的道理,请怜我贫苦,两筐木瓜赠与先生,聊表心意,请先生务必答应。”说着作了一个长揖,计然笑道:“不妥,不妥,我也是略知皮毛,何以教人?约略有点心得,可与兄台切磋罢了。”

于是继续说道:“买卖货物,无非是贱买贵卖。研究货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如此则万物循环。”说着瞥了范蠡一眼:“为政者当顺应天时,顺应民心物理,一人用以兴家,一国用以兴疆。”

范蠡大悟,隐约觉得自己苦思多年的问题有了答案:“故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经商如此,为政也应该是这个道理啊!”一撩衣襟,长跪了下去,俯身于地:“先生大才,闻所未闻,少伯原以为自己学识不浅,于治国谋划已经够用,今得见先生,才知自己乃是井底之蛙。少伯愿拜先生为师,跟随左右。”

计然这下吓了一跳,连忙摆手:“使不得,我一山野之民,鄙薄浅陋,于道虽有小得,却并无通悟,再者我年岁少大夫甚多,怎么可以做你老师呢?”范蠡连连叩头,竟至额头出血:“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望先生答应。”计然扶起范蠡:“也罢,既然你意已定,我答应就是,你我教相互长,可互相学习。”

猗顿甚是机灵,也跪下道:“我愿作先生小厮,追随身旁,学些本领。”计然笑道:“且慢寄身,你着眼不妨长远,比如稻米本产于桃源,后再慢慢推广中原,然西北方向仍然未见此物,我出些资本,你可往西往北一行,一来贩买得些收获,二来增加见识,以后为立身之本。十年之后可再寻我,找我不着,也可找少伯帮你。”

范蠡、猗顿不由都是大喜。

隐居东钱湖畔

范蠡想起一事,问计然:“少伯自东钱湖起便看见老师拖二条榆木至此,不知为何?”

计然难得黑脸一红:“哎,此事说来话长,我本宋国葵丘(今河南商丘县)人,自幼拜老子(李耳)为师。五年前,老师要我漫游天下,增广见识。一日走到东钱湖隐学山中,本待谒见徐偃王旧居,不期林中遇见一女子手持竹杖与白猿斗剑,极为精妙,我一时看得入神,发出声音,惊动那白猿恼我旁观,竟然舍了对手,迅雷闪电一般冲我刺来,幸被女子喝住,由此认识。我因仰慕,化了三年功夫才求婚成功,结为夫妇。”

“此后我夫妇漫游,见此处跃龙、飞凤两山相对,常年郁郁葱葱,又杨溪如镜,碧波锦鲤,我夫妇醉心此处风光,便买山在顶上结庐,凡一年有余矣。不久前,内子阿青,哦,她也叫赵处女,欲在这飞凤山临水崖上建一凉亭,缺少二根梁木,吩咐我去故地寻得良材,运到家里。”

范蠡大惊:“原来是越女剑赵姑娘在此,我常听大王(勾践)提起,想请赵姑娘教军士剑法,多时寻找不得,不想原来与老师隐居此地。少伯不胜欣喜,当与师母见礼!”

计然一笑,朝着山顶撮啸一声,盏茶功夫,便见山上一人一猿踩越树梢,飘然而下,眨眼之间便已近前,一个青衣少女远远嗔怪道:“夫君为何耽搁这许久?”话声未落,便在二丈之外,范蠡见之,极是美貌的一个女子。计然赔笑道:“阿青,你怀有身孕,怎么又从树梢跳跃?”

范蠡、猗顿重重施礼。当下白猿抬木,猗顿挑担,跟着计然回到山上,阿青闲来喂养白鹤乌鸡,一面煮茶,白猿采摘山果,过的是神仙日子。二人住了几日,范蠡从计然处学得兴国灭吴七策,猗顿学了经商之法就告辞下山,各奔前程而去。

此后,越国确立以商业兴国、经济治国为国策,迅速富强。五年后,越王勾践兴师,吴国灭。十年后,范蠡、猗顿,皆成巨富,范蠡改号陶朱公,二人事迹被司马迁载入《史记》。晚年范蠡与西施隐居东钱湖畔陶公山上,与老师计然为邻。

今与宁海县北面相邻的奉化市方桥街道何家村有计家桥,此地原有计家村,东距陶公山约20公里。清光绪《奉化县志》记载了此处有计然墓的传说。

来源 | 山海经杂志

标签: 范蠡猗顿勾践西施司马迁

更多文章

  • 传播渔业文化,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首届范蠡渔文化节在南浔举办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南浔,古村,菱湖,渔业,范蠡渔文化节

    新民晚报讯 (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陆志鹏)“凉爽的湖风、摇曳的游船、美味的土特产,这里太美了,我很喜欢这里。”来自上海的游客赵灵一家人刚下船,就来到“大鱼鲜森”活动区品尝特色鱼美食,对这趟淡水渔都古村之旅赞不绝口。图说:活动现场 陆志鹏 摄(下同)悠游菱湖水乡,乐享渔乐无限。昨天下午,浙江省湖州市

  • 范蠡为恶的一面:用十二个字箴言,开启了中国君臣猜忌的坏头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范蠡,商鞅,韩信,越国,小说家,越王勾践

    关于春秋范蠡的传奇,如今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讲一讲范蠡“为恶”的一面。范蠡,越国复兴的灵魂人物,在勾践灭吴与争霸中原之后,事了拂衣去,立即远在他乡,留下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即“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似乎一旦帝王成就大业,功臣几乎必死无疑。千百年来,历史一遍又一遍的上演鸟尽弓藏、兔

  • 【上金谷文集】东村陶土西村烧,范蠡巧解两村怨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东村,西村,陶器,烧陶,窑主

    东村取陶坯范蠡在做陶器生意的时候,有天来到一个叫东村的地方,十多只陶窑正冒着烟,他就进村看看。窑主们见来了个举止不凡的商人,跑过来拉的拉,喊的喊:“先生,到我家窑看看。”“先生,我家的陶器烧得好,价钱便宜。”“先生,帮帮我们,这生意快做不下去了!”范蠡伸手捻着下巴几根灰白的胡子,一座座陶窑挨着看过去

  • 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领导一行莅临上金谷景区交流指导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南阳,上金谷,河南省,范蠡文化,文化研究院

    2023年5月21日,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领导一行在宁波市南阳商会会长嘉清先生的陪同下,莅临上金谷文化旅游风景区交流指导。上金谷景区董事长黄水财先生、总裁王淑姹女士携公司相关领导热情接待来宾。期间,来宾们参观了上金谷景区的文化长廊。景区专业导游为大家详细讲解范蠡的生平和成就。凭借多媒体互动展板,大家

  • “商圣”范蠡做生意的六条天规!蕴含大智慧,学习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范蠡,商圣,财神,勾践,大智慧,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说到范蠡大部分人是不熟悉的,但是说到财神,恐怕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了。时至今日,大部分人家中都供奉有财神,值得一提的是,人们虽然知道供奉财神,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财神供奉的是谁。现如今给人们解惑,人们供奉的财神就是范蠡。春秋战国时期,处在一个大乱世的局势中,在这样的乱世中,人们能够生存下去就是非常

  • 商圣范蠡:简单的1句话,一箭三雕让勾践信服,越国这才得以灭吴

    历史解密编辑:金轩闪闪标签:范蠡,吴国,西施,夫差,商圣,越国,周朝,先秦,小说家,越王勾践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说“少说多做”,但是有些事情,别人嘴上就完成了,自己却不需要努力,这就是语言的力量。而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已经告诉大家,会说话的商人太牛了。范蠡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道士。他曾经效力的越王勾践有“欧信尝胆”的典故,也是个狠角色。范蠡早在勾践欧信尝到他的勇气之前就

  • 范蠡西施关系扑朔迷离,西湖以西施命名,以范蠡命名的蠡湖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江南实时分享标签:范蠡,西施,蠡湖,太湖,蠡园,西湖,鼋头渚,小说家,先秦,周朝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期间,范蠡和西施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这两人的关系有人说是真挚的爱情,有人说是西施被迫,扑朔迷离。其实从景点分布的角度看,范蠡西施的关系恐怕并不算太浪漫,比如以西施命名的西湖,是在杭州,但以范蠡命名的蠡湖,却是在无锡,相隔两地,风格迥异。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蠡湖。从鼋头渚鹿顶山俯瞰

  • 即是复国宰相,又是经商鼻祖,范蠡为什么不做宰相当商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范蠡,齐国,勾践,宰相,吴国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亲率大军一举消灭吴国,报了当年会稽之仇;并乘胜北渡淮河,大会齐、晋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连周天子也专门遣人送来一块祭祀过祖先、象征尊贵和荣誉的大肥肉(雅称“福胙”),以示祝贺,越国终于从失败与屈辱中崛起。可就在这样的鼎盛局面下,上将军范蠡却郑重其事地交出了一份辞职报告

  • 弟弟去救哥哥,却只带回一具尸体,范蠡:就知道你去是这个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范蠡,楚王,史记,庄生,楚国,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春秋时,范蠡二儿子在楚国犯事,大儿子以死相逼请求救二弟,范蠡赐他锦囊妙计,他却只带回二弟尸体,范蠡大笑:我就知道派老大去是这样的结果!得知老二在楚国误伤了人,被关进大狱,范蠡救子心切,立即准备一车车金银财宝,安排老三前往楚国救人。可老三还没出发,老大就找到了范蠡,他忧伤地对范蠡说:“弟弟有难,父亲派

  • 江苏出土三片竹简,上面文字颠覆传统认知,难怪勾践要杀范蠡!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范蠡,勾践,吴国,西施,司马迁,越国

    《史记》中,司马迁描述了范蠡泛舟江湖,化身陶朱公慈善天下,但唐朝史学家司马贞、现代国学大师钱穆等古今名人考证,陶朱公和范蠡根本不在一个时代,这是两个人,因此司马迁记载有误!勾践灭吴之后,范蠡命运到底如何?比司马迁更早的汉初贾谊在《新书·耳痹》中,给了一个颠覆历史的答案:事济功成,范蠡负石而归五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