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推上位的晋文公,其实是军政复合体选出的代言人,寡头出笼了

被推上位的晋文公,其实是军政复合体选出的代言人,寡头出笼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3836 更新时间:2024/1/14 2:24:15

公元前636年,重耳在姐夫秦穆公的斡旋和保护下,结束了19年的流亡生涯,回到晋国坐上晋国的铁王座,史称晋文公

当年,晋文公准备封赏一同流亡十九年患难与共的忠臣贤士,封赏的名单中遗漏了介子推,介子推就带上母亲隐居到深山中。想把隐居起来的介子推找回来一起安顿后奖赏,结果没找着介子推,就先封赏了一处田地作为介子推的祭田,暂时稳定了一众士子。

马上一条爆炸性的事件吸引住晋国并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

当年秋,东周王室王子带叛乱,劫掠了王后叔隗,天子周襄王逃亡去了郑国

而郑国也在内乱当中,郑文公还在剿杀群公子,派人将逃亡在宋国的公子臧诱骗去了陈国,事先潜伏的杀手刺杀公子臧以及他的随从。

一直到冬天,天子周襄王才派出使臣赴鲁国商议勤王事项,鲁上大夫臧文仲一边请求去郑国慰问天子,一边建议周襄王同时派出使节赴秦国和晋国求援。

第二年,公元前635年,开春时节。

收到天子求援函的晋文公,听得秦穆公也要出兵援救周襄王,狐偃认为勤王是个建功立业称霸中原的最艰机会了,机会好当然风险也大,不能让恩公秦国承担风险,还是我们晋国自己来承担吧。

于是晋文公辞掉了姐夫秦穆公秦军要过境的申请,说小舅子我刚上位,这次出镜的机会就让给小舅子吧。

路都被封住了,还怎么出兵,姐夫秦穆公这回碰上的是个“神兽”啊。

晋文公带上晋军,大兵分成两路,一路困住王子带的叛军,一路往郑国迎接并护送周襄王。接通到周襄王,直接送进王城洛邑,然后往围困王子带的晋军合兵一路,基本上是手到擒来,斩王子带及叛乱之徒于隰城之下。

周襄王可感激了,天子是齐桓公拥立的,齐桓公去世后,现在齐国群公子夺位大戏正热闹上映中,忙不过来搭理周天子了。周襄王现在又找到靠山了,一高兴就问晋文公要什么奖赏。

晋文公眼珠子一转,心想我提一个高不可及的要求,然后天子返一个退而求其次的优惠折扣,总不会太寒碜吧。

晋文公向周襄王请求奖赏自己死后享受天子级别的国葬。

周襄王一听,这也太离谱了吧,赶紧安抚晋文公说,天子的国葬自然只能天子享受,这是礼制啊;要不这样,寡人将洛南一带的阳樊、温、原、茅四个城邑以及公田赏给你吧。

晋文公愉快地接受了周襄王的奖赏。

拿到这四处王室的领地,还折腾了一下,差一点擦枪走火了,还好晋文公眼珠子再一转,以仁义的形象和人设标签展示给这四处的国人,国人感动了,自觉地将城邑贡献出来,向晋文公宣誓效忠,作为晋国的臣民了。

得到了城邑的晋文公,才有了奖赏的奖品,转手就将原邑赐给赵衰为食邑,将温邑赐给狐氏为食邑。

秦穆公看小舅子晋文公上位后的军队战斗力还不错,为进一步评估晋军的战斗力,提出双方组成联军,攻打一下鄀国。

现在中原的诸侯都是楚国的联盟国,连汉阳诸姬的诸侯也大部分加入楚国的联盟,晋文公想接过齐桓公的霸主权杖,确实要捋一下楚国的须子,也乘机掂量一下禁军的实力。

于是晋文公派出一支军队,与秦国组成联军,由秦穆公统一调度指挥,攻打楚的盟国鄀国。

鄀国毗邻中原的一半领地被秦国占据了。

此时,中原的宋国国君宋成公,宋襄公的儿子,一看中原崛起的晋国是个硬汉,于是主动脱离楚国联盟,示好晋文公,要求成为晋的盟国。

南方的楚成王,这下着急起来了,鄀国被打、宋国背叛,再不出招,那就乱套了。

楚成王想着秦国隔着远了,只能先搞一搞晋国,搞晋国现在没有直接的理由,那就搞宋国吧,看看晋国敢不敢出头。

于是楚成王宣布出兵宋国,要好好教训一下叛盟的宋国。

宋国紧急向晋文公求援。

晋文公答应出兵,直接下场,跟楚蛮子练一练,以确立晋国在中原诸侯的核心影响力和实力的地位。

晋文公将晋国军队,由原来的上下二军扩编成上中下三军,以中军为尊,上军次之,下军再次之。

三军各设一个将,一个佐,将和佐都领晋国卿士,组成军政一体的内阁。

中军将为上卿,中军佐为亚卿;上军将和佐、下军将和佐,皆为下卿。

内阁六卿的军政一体制度初步形成。

第一轮的将佐是这样安排的:

中军将,郤豰(上卿);

中军佐,郤溱(亚卿);

上军将,狐毛(下卿);

上军佐,狐偃(下卿);

下军将,栾枝(下卿);

下军佐,先轸(下卿)。

后来又成立新军,依次将荀林父、赵衰、胥臣、箕郑,以及众多的先氏子弟纳入到卿大夫的顶层班底中。

出晋文公即位后如何平衡各方力量的,大概可以梳理这样的结论出来:

1、团结原来与自己没有怎么交集的世家大族,比如郤氏、栾氏;

2、与旧世家保持某种程度的力量平衡,强化自己班底中的优秀成员,比如狐氏、先氏;

3、同时吸纳老世族中被边缘化的力量,凝聚他们,以平衡其他老世族,比如荀氏;

4、逐步扩大自己核心班底的成员,比如赵衰、胥臣、箕郑等;

5、然后更多的流亡忠臣贤士、更多的世家大族,就需要更多的战事,获取更多的资源来给予封赏......

所以以抢掠为立国之本的北方大国晋国,武装到了牙齿,猛兽出笼了!

相关文章链接:

小说|秦穆公神助攻,流亡19年的公子重耳14天坐上晋国铁王座

更多文章

  • 齐桓公与晋文公两人有何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钦点历史标签:重耳,齐国,管仲,范睢,战国,周朝,先秦,齐桓公,晋文公,历史故事

    齐桓公和晋文公是中国历史上两位杰出的君主,他们的统治时期分别属于春秋时期晚期和战国时期早期。尽管他们的统治时间相隔较远,但他们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力却非常相似。齐桓公、晋文公经历之比较齐桓公是春秋时期晚期的君主,他执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旨在削弱诸侯的势力、减少贵族的特权,以

  • 跳出中国历代明君“年老昏庸”的怪圈,晋文公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琳之说史标签:重耳,明君,卫国,狐偃,秦国,先秦,周朝,晋文公,历史故事

    遥想当年,晋惠公、晋怀公父子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的小人行为早给天下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晋国的公信力也为此大打折扣。再加上经受诸多磨难和遍游各国的经历,已经使得年过花甲的重耳深深认识到重诺守信是一个人,进而言之,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如果说,晋文公大义凛然、“退避三舍”的践诺行为还重在对楚成

  • 为什么齐桓公身死霸灭,而晋文公死后,晋国仍可延续其百年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齐桓公,重耳,晋国,齐国,管仲,刘邦

    提到春秋五霸,有一个问题经常被人忽视,那就是在五霸之中,只有晋国保持了长期的霸权,同时作为中原霸主,他东面是齐国,西面是秦国,南面则是楚国,在这样的不利环境下,自然能够保持长久的霸业和威慑,和开创晋国霸业的晋文公有很大关系,尽管重耳在位不过几年。尊王攘夷:身死霸灭的齐桓公。齐桓公最早称霸于诸侯,得益

  • 成功男人背后的故事-一代霸主晋文公重耳身后的三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话情谈心标签:齐国,秦国,骊姬,周朝,先秦,诸侯国,晋献公,晋文公重耳

    春秋时期是一个礼乐制度逐渐崩坏的时代,是各个诸侯逐渐开始苏醒争雄之心的时代,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征战逐渐变多,政权更迭、兼并时有发生。可以说春秋时期就是一个群雄逐鹿,诸侯并起的时代。晋文公重耳是留下印记最深的那位,晋国在他的带领下长期占据春秋时期第一强国的宝座,即使后

  • 介子推真的被晋文公烧死了吗?寒食节的起源或与介子推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林屋公子标签:重耳,皇帝,周朝,先秦,介子推,寒食节,晋文公

    虽然今天清明节算是一个重要节日,不过在唐宋及以前,清明还真不算什么大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的寒食节,就远比清明更为热闹,甚至可以说,寒食节就是清明节的前身。寒食节有哪些习俗?正如说到端午节就要说屈原一样,说到寒食节就离不开介子推。东汉桓谭在《新论》中就说,东汉的太原郡(今山西太原)一带,民众在隆冬有

  • 晋文公为什么要助周天子平叛?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周天子,秦国,周王室,宋国,重耳,诸侯国

    晋文公重耳刚继位没多久,就有了一次露脸的机会,那就是周王室发生了动乱。当时的周天子是周襄王,据说他的胞弟王子带与嫂子有私情,东窗事发之后恼羞成怒,居然与周边的蛮族联手,把周襄王赶走了,史称“子带之乱”。且不论这种记载的真实性有多高,但周王室爆发内讧显然是不争的事实,于是秦国和晋国都准备出手,帮助周襄

  • 晋文公如何从流亡走向了人生的巅峰,为什么不想与秦穆公交战?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重耳,楚王,骊姬,晋国,周朝,先秦,晋文公,秦穆公

    晋国一直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战国时期纵然分裂,韩赵魏仍然能够拥有那么强大的实力,那么晋国是什么时候强大起来的呢?晋国能够强大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晋文公。这晋文公可不是一般人,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曾经的流亡公子重耳。重耳能够称霸,与他早年的经历也有关。重耳其实远可以当一个公子潇洒的生活,就算不能继承

  • 城濮之战:若听楚王楚国必不败,若听晋文公晋国必不胜,解谜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重耳,晋国,楚国,齐国,先轸,晋军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公元前632年年初,晋文公统率晋军主力逼近晋卫边境。他以曹共公当年对己无礼为借口征讨曹国,向卫国借道,为卫成公所拒绝。晋文公遂统兵绕道南河(即南津,今河南淇县南、延津县北)渡过黄河,接着乘机袭占了卫国

  • 晋文公在外流浪19年,到62岁才即位,执政5年就成为春秋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重耳,齐国,晋献公,晋国

    公元前632年,由郑文公主持了一场盛大的践土之盟。在这场盟会中,以周襄王为首的重要诸侯均到场。这一次,按照周礼,周王室将“侯伯”这一称谓赐予晋文公,并赏赐晋文公勇士三百,红黑弓箭百千,兵车一辆。晋文公走向众诸侯中央,百年晋国霸业拉开序幕。晋文公何以用得短暂五年光阴走上霸主之位。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

  • 太原: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行2023“国风晋韵·上巳风雅”文化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三晋在线标签:晋韵,国风,山西,晋祠,文物,太原市,文化活动,传统文化,晋文公艺术博物馆

    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获得感、幸福感,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4月22日,由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园林中心、龙山石窟博物馆和华辰纵横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国风晋韵·上巳风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