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将扁鹊移出课本教材?专家:你看他的病人年龄有多大,就懂了

为何将扁鹊移出课本教材?专家:你看他的病人年龄有多大,就懂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丹宝说文史 访问量:3516 更新时间:2024/3/18 14:05:34

2007年,80后90后熟悉的神话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从人教版第11册的语文教材中删除,给人以极大的遗憾。

据相关人员介绍,牛郎织女排在“嫦娥奔月”、“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传说爱情故事之首,歌颂青年们自由恋爱,追求自由的精神。但当代要求理智对待爱情、事业和家庭,用综合的眼光去处理问题,过于片面化的追求自由不适合青少年心理发展,因此应当除去。

除《牛郎织女》外,小学教材中的《名医扁鹊》也被从课文中删,让人感到很不理解。从扁鹊的身上,读者可以读到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医者精神,对培养新一代从医人员的从医初心很有帮助,但为什么要删去呢?专家直言看看他的病人年纪有多大就知道了。但是这跟扁鹊的病人的年纪有什么关系呢?

时间有冲突

专家认为,课文扁鹊所提倡的医者仁心的确值得保留与弘扬,但关于扁鹊的记载在时间上有出入,很可能确有其人。然而史学家对他的记载偏向虚构,从而影响到学术的严谨性,对治学态度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应当删除。那么,关于扁鹊的故事,到底有多少个时间上的出入呢?

据《史记·扁鹊列传》记载,扁鹊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约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出生,周赧王五年(前310)去世,享年90多岁。

第1个时间出入是给赵简子看病。年轻时,扁鹊曾经周游列国,做一些悬壶济世的工作。当他经过晋国时,发现赵简子生病而神医妙手地帮其恢复。

然而,从时间维度上看,赵简子生活在晋昭公期间,而晋昭公在位的时间是公元前531年至公元前526年。如此计算,赵简子和扁鹊不属于同一个时代的人,两者相隔100多年。

如此明显的错误,只能认为司马迁在整理《史记》的时候,将时间记载错误,或者是把人物的名字整错,更甚的是将不同的故事编凑到一起(主要是从民间传闻中得到材料,没有经过细致的整理与剖析)。

故事围绕扁鹊而来,所有发生在扁鹊身上的故事应当属于他所处的年代,否则那件事将是虚构出来的。除给赵简子看病以外,第2个是扁鹊给虢国的太子看病在时间上也有出入。

据《史记》记载,扁鹊路过虢国时,发现虢君因太子得病而郁闷不已,于是帮助虢君解决问题,给太子开药方,不日后便病好。

然而,在《隐公元年》中,虢国于公元前655年就已经被晋国灭亡,不可能存留到公元前407年,两者相距100多年的时间,虢国灭亡时扁鹊还没有出生。

第3个时间错误是扁鹊给蔡桓公看病,即课文中《扁鹊见蔡桓公》。然而,史料考证发现,历史上并没有蔡桓公这个人,当时只有“齐桓公”有这一称号,因此应当指代的是给“齐桓公”看病。

不过,两人相差的时间年龄是200多年的时间,齐桓公在位的时间为公元前714年至前695年,他去世时距离扁鹊出身的407年还要早288年。

故事围绕扁鹊而来,不可能因为这三件事而将他的年龄提前100~200年。假设扁鹊于公元前700年就出生,那也不可能活到晋昭公时期。从这里只能说,发生在扁鹊身上的许多事并不是真的。此外,关于他本身也是扑朔迷离。

本身过于玄幻

《扁鹊内经·暧视篇》记载,扁鹊从小就得到一种“特别神奇”的能力,可以透过人体外层皮肤看见人体内部的运作,从而给人诊断疾病的根源和进行治疗。

这里就有“穿越”的嫌疑,能够穿透人体的只有X光机器,它于19世纪末被研究出来,并很快被应用到医学之中,后经多次的升级和改造,最终形成如今见到的X光诊断器。所以,如果扁鹊真的是穿越者,那么他至少得是20世纪以后的人。

据《秦越人洞中咏》、《史记》等记载,扁鹊拥有的能力是望、闻、问、切,通过观望病人的气色、听闻病人的喘息之声和表现出来的状态、询问病人的病痛情况和为病人把脉来实现疾病的诊断,从而对症下药,而不是拥有透视眼,能一眼望穿病人哪里生病。

因此,可以推断出的是《扁鹊外经》的记载不正确,虽然它属于一本医学书籍,但基本上是托古改制,类似的作品非常多,比如《黄帝内经》等都是假借古人的名字来推销自己的作品。

在黄帝时期,是否出现文字都还没有考证出来,更不用说黄帝如何制作医学经书,就算是他能够制作出来,其中的许多技术和文化内涵是春秋至秦汉时期才有,因此只能将其归类为托书籍。

《扁鹊外经》出自《汉书·艺文志》,而《汉书》系列要晚于《史记》,距离扁鹊生活的时代更是相差差不多四五百年,对扁鹊的信息不可能有《史记》能够收集到的多,因此其表述扁鹊能看穿人的身体属于编造出来的东西,不足以相信。

因此,扁鹊的真实身份不得不让人怀疑。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将许多的功劳都归到扁鹊的身上?

古人这么做的原因

从现有的许多书籍来看,大多的史料记载都被归类为伪书。之所以有这些,很大程度上是作者在整理材料的时候,想要通过古人的名字来推动书籍的畅销。

以《列子》、《孔子家语》等为例。从书籍中作者的自我介绍来看,《列子》被认为是先秦列御寇的作品。然而,经过仔细的分析以后,学术界一般认为是近代时期的伪书(如杨伯峻)。书的内容大多讲述寓言故事,不过其中的描述风格在汉晋时期才出现,故不得不让人怀疑。

《孔子家语》之所以被列为伪书,主要是与东汉末年王司徒(王允)的儿子王肃有关,王肃比较喜欢打嘴炮,同郑玄辩论的时候。由于自己的手中没有足够的材料,所以编制出《孔子家语》来压制郑玄,后书籍和笑话一并被传下来。

之所以介绍这些,是因为后世在描述扁鹊的时候,都已经将他神化,把许多本不该发生在他身上的事都聚拢到一起,用以实现某一种目的。

介于这一因素的存在,课文中就不应当有扁鹊的存在,否则在传播扁鹊的同时就是承认谎言的真实,与《十日谈》中将讲述的人们将恶棍当成圣贤来祭拜没有多大的区别。

结语

从扁鹊得名来看,他的真实身份应该是历史上有名的秦越人。如果将细致考究秦越人的真实经历,那么要比“起死回生”、“拥有透视眼”等能力普通的多,秦越人最多只能望闻问切,由于医术高超而有“扁鹊”的称呼,不过这个称呼也是后人给他套上去。

既然扁鹊的身上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那么将其留在课文上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表明让许多人去相信那些编造出来的不真实的历史。中国可以没有这样的人,但不能像印度和韩国那样给自己编造出漂亮的神话,否则取乐的就只是自己人而已。

参考资料

《史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被教科书除名,神医扁鹊被质疑是否存在?出土的9本医书揭开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长亭标签:扁鹊,史记,秦武王,司马迁,神医扁鹊,张仲景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活死人,肉白骨,医术可通神”,这句话用来形容扁鹊,可以说再贴切不过。可就是这样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近年来却被人们质疑起了“是否真实存在”,就连教科书中都将扁鹊给“除名”了。而就在“扁鹊虚拟说”大

  • 为啥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出土后,扁鹊却被移出了历史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扁鹊,华佗,史书,医书,孙十常,春秋战国

    说到古代的医学家,我们会想到最早尝百草来为人们鉴定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能吃,而哪些东西又和哪些东西相生相克的神农氏,也会想到后来奠定了中医基本框架的《黄帝内经》,还会想到华佗、想到李时珍、孙思邈。这些人物里,距离我们时间越近的,往往建立的形象也更清晰,远了的,免不得要有一些神话色彩了。毕竟早期

  • 扁鹊从教科书中删除?四川一古墓挖出9部医书,揭开扁鹊身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History纪实标签:扁鹊,司马迁,神医,古墓,史记

    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历经多代换朝,百废俱兴,也不难在这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诞生出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无论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曾涌现大批学识广博的人才。文学界有“至圣先师”孔子,被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军事界有被鲁迅称赞“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治世之

  • 扁鹊为何被教科书移除?四川发现9本竹简医书,揭开扁鹊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扁鹊,神医,司马迁,医书,竹简,后世

    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司马迁。提起扁鹊一定会联想到:“神医”二字,他在医学有着很高的成就,推动着中医的发展,医学界同样将扁鹊尊为古代中医学的鼻祖。然而这位被称为“神医”的人却被教科书移除了,近些年来,兴起了一阵“去鲁迅化”,删删减减了许多鲁迅文章,又移除了一些不合

  • 3岁的太子重病昏迷,请扁鹊看病,扁鹊:让王后陪我3天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扁鹊,齐王,神医,王一,宫女,太子,医学家

    3岁太子生病,齐王找来为影子扎针就能治病的神医。神医一看,狮子大开口:“相思病,王后归我,王宫归我,药到病除。”这天,扁鹊急着出诊,突然,一群带刀侍卫冲上来,拦住去路,不由分说押着他就走。侍卫押着扁鹊一路来到皇宫,齐王问:“你就是扁鹊?听说你的医术很厉害,为影子扎针就能治病?”扁鹊瞬间明白,抓他进宫

  • 扁鹊被语文课本移除 四川古墓曾出土9部医书 其身世之谜被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宿越味道标签:扁鹊,古墓,史记,身世之谜,韩非,陪葬品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跨过同一条河流。依稀记得当时听到这句话时的反应:我觉得这是歪理,还能被称为哲学家,着实有些可笑,按照这个说法我还不能两次都踏进同一个小水塘呢!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真正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确实,当我们两次看似跨过的是同一条河流,但其实两次面对的河流已经完全不同

  • 国医大师李玉奇,被誉为“当代扁鹊”,他的5条养生秘诀值得借鉴

    历史解密编辑:老程健康谈标签:李玉奇,扁鹊,养生,养生之道,中医,李老

    李玉奇是有着“当代扁鹊”之称的国医大师。他生于1917年,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也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的老师。他的舌诊堪称一绝,对于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的诊疗方法,打破了胃癌不可逆的说法。年近百岁的李玉奇大师却不像此年龄的老者老态龙钟,而是体态康健,脑力充盛,脏腑无病,

  • 扁鹊为何被移出教科书! 专家, 你看他病人多大年纪, 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炎谈体育标签:扁鹊,神医,华佗,中医,医术,张仲景,教科书

    “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史记》自从上古时期,神农氏遍尝百草,中医就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里。几千年来,中医史上出现了许多有名的神医,比如华佗、孙思邈、张仲景等等。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神医扁鹊。扁鹊见蔡桓公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有一次见到蔡桓公,告诉蔡桓公他的

  • 成都地铁挖出扁鹊医书,失传2000多年,传闻能够让人起死回生?

    历史解密编辑:议史纪标签:扁鹊,墓葬,墓室,古墓,医书

    成都地铁施工挖出三座西汉大墓,据说与传说中的神医扁鹊有关,就连失传千年的医书也重见天日,里面是否真的如世人所说记载了起死回生之术呢?2012年七月成都地铁三号线正在施工,其中几位正在忙碌的建筑工人发现了一些不同,在工地的附近出现了很多破碎的青砖。等工人们走进一看看,一个黑乎乎的洞口出现在眼前。有经验

  • 扁鹊为什么被教科书删除?看看他病人的年龄有多大,就知道原因了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扁鹊,华佗,史记,司马迁,秦国

    中医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河中,华夏民族出过不少世人皆知的名医。包括华佗、李时珍、扁鹊等人物。而当年,扁鹊的事迹曾入选过中国教科书,供中小学生学习,可为什么后来被删除了呢?这点我们只要看看扁鹊治疗的病人就懂了。扁鹊早于华佗降生,有关文献记录扁鹊活跃于春秋战国时代,乃渤海郡人氏,出生在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