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逃了,但是天下之大,他能逃去哪里呢?
既然是受了太子建的连累,太子建又在宋国,那么伍子胥也打算去宋国,并且打算借兵复仇。
当然,这话也不好明说,只能先打着太子建这杆大旗。
但是宋国此时也在内乱,自顾不暇,借兵无望,于是伍子胥就和太子建一起到了郑国。
此时郑国掌权的是郑定公,而郑国也曾经小霸春秋,于是想联合伍子胥灭掉楚国,然后和伍子胥平分。
伍子胥一听忙问:我和你平分楚国,那太子建怎么办?
郑定公说:“简单,弄死得了。”
伍子胥觉得不妥,如果弄死太子建,那么自己就有杆儿没旗了,于是又跑,但这次只带走了太子建的儿子“胜”。
但太子应该是死了,因为有文章说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遗孤”。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一夜白头过昭关了。
其实光白头也没用啊,恰好此时有个同情伍子胥的人叫东皋公,东皋公有个朋友长的有点像伍子胥,然后就由这个朋友先过关,故意被逮住,然后再由伍子胥过关,由于他头发全白,所以没被认出来,顺利过关。
后来有人把类似的情节放在的关羽身上,说关羽少年行侠杀了人,为了躲避追捕发愁,结果把脸给憋红了,没被官差认出来。
但是那个冒充伍子胥的朋友怎么样了呢?没查到,也许被查明身份释放了,也许受了牵连被杀死了,这都有可能,反正伍子胥这一路的逃亡,牵连害死了不少人。
比如伍子胥逃亡时遇到一条大江拦路,后面又有追兵,多亏一个渔夫把他送过了江。
伍子胥就把随身携带的宝剑“七星龙渊剑”相赠,并且说:这把宝剑值一百两金子哦。
渔夫笑道:我知道你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怕我泄漏你的行踪嘛。
说完挥剑自刎,倒地身亡,于是伍子胥又把宝剑给拿走了。
这个故事版本很多,也有说渔夫没死的,但是另外一个故事能说明一些事。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韩信。
韩信入川的时候,找了个樵夫带路,走的是陈仓小路,走完之后问樵夫还有别人走过这条路没有,樵夫傻乎乎的说没有,韩信就把樵夫杀了。为日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打下了保密基础。
所以韩信最后被兔死狗烹一点儿也不值得同情。
而在那个时代,有人会为了“义”自杀,有人会为了“大业”杀人,个人的生命权利反而并不为人看中。
另外关于伍子胥还有个千金小姐的传说。
伍子胥逃亡的时候饿的发慌,于是就像一位正在吃饭的浣纱女求食,浣纱女很同情他,就把自己的饭给伍子胥吃。
等伍子胥吃完了,浣纱女才发现:哎呀,男女授受不亲,他吃了我的饭,那不是等于间接接吻吗?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呀,于是噗通一下就跳河了。
也不知道伍子胥是不会游泳还是不想救人,反正浣纱女就此淹死了,伍子胥写下血书:十年之后,千金为报。
后来伍子胥真的做到了,只是据说找不到浣纱女的家人,就把千金扔进当时跳水自杀的地方了。
真不知一个死人要这么多金子有啥用,倒是便宜了日后的潜水员吧。
不过这个故事应该是后人杜撰,至少也是程朱理学畅行之后才编出来的。
不过伍子胥倒是最终进入了吴国,但太子建的儿子“胜”此后再也没出现,我粗略查了一下,也没查到。
也许到了吴国之后,伍子胥就成了吴臣,太子建这一系的大旗也就不需要了吧。
我是十三哥,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