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兵圣孙武,攻破楚国后为何下落不明?可能死于大秦帝国歼星弩!

兵圣孙武,攻破楚国后为何下落不明?可能死于大秦帝国歼星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故事上集 访问量:2206 更新时间:2024/1/18 16:44:53

兵圣孙武,攻破楚国后为何下落不明?可能死于大秦帝国歼星弩!

兵圣孙武,于吴国攻楚之战后,事迹全无、下落不明,极可能是因为和秦国派往援楚的军队作战,失利甚至惨败,而遭到了吴王惩处,罢黜、流放,再也不能带兵,甚至也不排除被秦军直接阵斩的可能。

这一说法,绝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确实是史有明文记载的。

兵圣:孙武

孙武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战略家,但并不代表他同时也是历史顶级名将。甚至可以说,他虽然不像两千年后的西欧兵圣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作者)那样,是一个根本不会打仗的纯军事理论家,但单纯作为军事将领的战绩,放诸华夏五千年历史中,也绝算不上出色。

攻克舒城之战,孙武率军杀了两个投靠楚国的吴国叛将盖余、烛佣,也是目前一切史料记载中,孙武独立指挥的唯一一战。

【孙子为将,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盖余、烛佣。】

而三万吴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柏举之战,吴王阖闾才是一军主帅,伍子胥是军师谋主,吴王之弟夫概是大军先锋,并立下破敌首功,孙武只是和后来的祸国奸臣伯禧一样,作为部将跟从征讨而已。

吴王阖闾与孙武

吴国在攻破楚都后,毁楚国宗庙,掘楚王坟墓,对民众烧杀掳掠,老弱妇孺都不放过,激起楚国民众普遍反抗。吴军甚至将楚国王后、楚国大臣妻女都视为任意宰割和分配的俘虏。吴王阖闾带头,君臣们上行下效,对这些贵族女子加以污辱。此举严重背离了春秋时代各国通行数百年的礼法准则。

孙武同样不能免俗,他在《孙子兵法》中,便鼓吹为将者「廉洁可辱,爱民可烦」,率军攻略别国,要「侵掠如火」,在他看来,只要取得战争胜利,那么便当不择一切手段,去打击敌人士气,摧毁敌人战争潜力,而完全无需去对敌国民众也秋毫无犯,更一反此前兵家如《司马法》「以仁为本,以战止战,攻其国,爱其民」的主张。

孙武主张「兵者诡道也」,那么敌国自然也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诡上加诡,也将战争从春秋时代的列国贵族的礼仪化战争,拖向了残酷冷血的战国乱世。

对吴国君臣种种背弃礼法的暴行,别说是晋国、齐国、郑国、鲁国这些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原各国,感到匪夷所思。即使是被中原各国一向轻鄙的秦国君臣,也甚为不齿。

因此,楚国大臣申包胥哭秦庭七日,感动秦哀公,派出兵车五百乘发兵援楚。春秋时期,兵车一乘,有甲士三人,随行步卒七十二人,因此秦国这次援楚的五百乘兵车,相当于37500人,在当时算得上一支兵力强大的大军了。

申包胥

秦哀公亲送这支惩戒不义、救亡存续的正义之师出征时,作诗一首,便是名传千古的《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军和残存反抗的楚军会师,骄横自以为天下无敌的吴军,在稷之战第一次遭到迎头痛击,连吴王阖闾也被击伤。接着,秦楚联军马不停蹄,在沂之战又大败夫概所部。夫概畏兵败之罪,不敢回报阖闾,又觉得阖闾身负重伤,大势已去,便率所部东归吴国,压制留守本土的军队,自立为吴王。

夫概

阖闾闻讯,心急如火,急忙率部分吴军回国平叛,和夫概去打内战,伍子胥、孙武、伯禧奉命留守楚都郢城。

当阖闾、夫概两支兵马相继回国,同室操戈之后,楚国境内所剩的吴军已经人数不多,他们放弃了此前鲸吞楚国的妄想,全面收缩阵地,只求守住繁华的郢城。然而秦军连战连捷,亦绝不容他们有喘息之机。在淮澨之战,伍子胥和孙武被秦楚联军大败,吴军尸横遍野,狼狈窜逃,连收拾己方战死者的尸骨也来不及。

随后,楚将子期和子西为节省时间,尽快追击吴军,便将战死吴、楚两国将士尸骨一并焚烧。子期举火时祷祝:「楚国阵亡将士们,你们若在天有灵,必将乘烟而上青云,助我们大破吴军,光复家国!若你们无识无灵,我们又怎能因为爱惜草中枯骨,而错失灭亡吴国的良机?」

【子胥、孙武、白喜留,与楚师于淮澨,秦师又败吴师。楚子期将焚吴军,子西曰:“吾国父兄身战暴骨草野焉,不收,又焚之,其可乎?”子期曰:“亡国失众,存没所在,又何杀生以爱死?死如有之,必将乘烟,起而助我;如其无知,何惜草中之骨而亡吴国?”遂焚而战,吴师大败。】——《吴越春秋》

士气被激励的楚军一鼓作气追上了吴军,在随后进行的悲壮的“焚尸之战”中,取得一场大胜、完胜,彻底将侵略者尽数从自己的国土上驱逐、歼灭。

楚昭王在出逃一年后,回到满目疮痍的国都,悲喜交加。复国成功的楚国,先接受了兵败流亡的夫概的投诚,将他安置于堂溪,更竭力扶植吴国南方的越国,东西两面夹攻吴国。如范蠡、文种,原本都是楚人,都是受楚国指派而进入越国,去辅助越王勾践的。

此后伍子胥和伯禧继续作为吴国重臣活跃在历史舞台,孙武却下落不明,事迹再无记载。因此,历史上有些论者,甚至有伍子胥和孙武本是同一人的推测。但即使将这两人的生平事迹合而为一,作为主帅,连续不敌秦楚联军,打出两场大败仗,此前的破楚之战又只是吴王阖闾的部将和军师,如此战绩,也很难进入历史顶级名将之列了。

伍子胥

至于孙武到底是战后归隐了,还是在淮澨之战中阵亡了,史无明文,大可见仁见智。这场吴楚战争,终以吴国先胜后败而结束。几十年后,越灭吴,又过了上百年,楚灭越,将原吴国疆土尽数纳入版图,而自那以后,江东子弟,皆以楚人自居,助项羽破釜沉舟,竟灭强秦……

这其中的兴衰成败,正应了《司马法》那句话:【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纯娱乐:壮哉,我大秦帝国歼星弩师,千古兵圣一战授首,威武霸气,所向披靡!

——风!风!大风!!!

更多文章

  • 孙武如何准确预言国家的兴衰存亡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孙武,阖闾,齐国,秦国,赵氏,赵盾

    @真知新坐标孙武来到吴国后,在伍子胥的引荐下,认识了吴王阖闾。阖闾读了他所写的《孙子兵法》,大加赞赏。一天,吴王阖间同孙武讨论天下大事,说起了晋国的政事。吴王突然问道:“中原晋国的大权掌握在范氏、中行氏、智氏,和韩、魏、赵这六家大夫手中,孙将军认为他们这六家之中,哪个家族能够强大起来呢?”一、范氏晋

  • 事发滨州孙武不夜城!“猴哥”被拘!

    历史解密编辑:印象滨州标签:孙武,滨州,猴哥,拘留,不夜城,科学家,春秋战国

    ◆本文来源:印象滨州综合惠民融媒、新滨州◆编辑:小印据惠民融媒:在孙武不夜城,三名身着“猴哥”等特殊服饰吸引游客合影,后强制收费的男子经警方调查取证后被给予行政拘留处罚。这件事,干得漂亮,必须点赞!转发提醒!

  • 号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孙武,为何职业生涯却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孙武,吴国,齐国,伍子胥,阖闾,夫差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中,有一本书曾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本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直到如今,国内外的一些成功人士和高校中,依旧会将其当作必读教材。这本书就是名流千古的《孙子兵法》。祖上显贵,却因乱世逐渐没落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由于当时历史时代的原因,其详细的出生年月已经无法考究。

  • 山东出土古书,终结孙武千年争议,学者:孙武或是纸上谈兵之辈!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孙武,阖闾,吴国,伍子胥,孙伯灵

    作为中国的兵家之圣与兵学之祖,孙武拥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但所谓人红是非多,古代也是这样,围绕在孙武身上的话题很多,其中一个最大的非议是:历史上根本没有孙武其人,实际与孙膑是同一个人,或者与伍子胥是同一人!那么,事实真相又是如何?上世纪七十年代,山东出土一批古书,终结了关于孙武是否存在的千年争议,证实历

  • 《史记》制造的兵圣:孙武与伍子胥是如何从一人分化为两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看鉴人文历史标签:孙武,吴国,阖闾,吴王,史记,伍子胥,孙伯灵,科学家,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注:本文首发于“澎湃新闻—私家历史”)《孙子兵法》可以说是享誉海外、家喻户晓的军事名著,其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都是琅琅上口的经典名句。作者孙武也因此被后世称为“兵圣”和“兵学鼻祖”。不过,先秦诸子的作品往往不成于一人一时,这个已经是公认的

  • 兵圣孙武的实战水平:柏举之战,3万吴军为何能大败20万楚军

    历史解密编辑:冷兵器研究所标签:吴军,吴国,秦国,楚国,孙武的,科学家,柏举之战,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吹雪字数:9186,阅读时间:约23分钟编者按:爆红于网络的《孙子兵法》,众所周知是春秋末年的中国第一兵法家孙武写的。而在春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楚国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单独对抗着北方的大多数诸侯国。但就是这么个强国,居然被区区几万吴军打的几乎亡国。而率领吴军的正是孙武。那么孙武是如何

  •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出身富二代加官二代,拿的却是逆袭剧本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孙武,吴国,吴王,齐国,伍子胥,科学家,古装片,战争片,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王安石曾这样评价《孙子兵法》:“得孙子一二句,便可成功名。”或许当时的王安石也没想到,在1000多年后,这句话会被电视剧《狂飙》中的反派高启强诠释得淋漓尽致。不得不说,高启强能从一个老实巴交的鱼贩子到黑白通吃的京海市黑社会老大,这本书居功至伟。高启强他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理

  •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是如何打仗的?看这场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林屋公子标签:孙武,吴国,吴王,阖闾,唱片,科学家,音乐专辑,孙子兵法(专辑)

    近期,正在热映的电视剧《狂飙》将一部书带火了一把。高启强能够从一介小贩做大做强,一路“狂飙”,逆袭翻盘;据他自称,是有经常研读《孙子兵法》的习惯。当然,《孙子兵法》作为最早最系统的军事学著作,早在电视剧上映前,《孙子兵法》就已经是流传千年、享誉世界、惠泽众生了。它的作者,据说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孙武,那

  • 李承霖受邀参加苏州孙武纪念馆开馆仪式

    历史解密编辑:数字经贸标签:苏州,国学,山东,李承霖,科学家,孙子兵法,开馆仪式,春秋战国,孙武纪念馆

    初夏的苏州,绿意盎然,犹如在半天间洒下一副天然的水墨画,处处展现出五彩缤纷的生机。值此美好季节,河南黄河国学联盟李承霖老师和曹慧中老师乘机抵达苏州,受邀参加癸卯年孙武祭祀大典暨继孙武纪念馆开馆仪式。5月12日“2023苏州相城孙武文化活动日”同时在苏州市相城区孙武-文徵明纪念园举行。来自新加坡、马来

  • 【悦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Yan读标签:应侯,秦国,魏国,魏王,白起,秦昭襄王,秦宣太后,四大名将,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前言]《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居七十列传第十九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秦国两位政治家——范雎和蔡泽的事迹。[范雎蔡泽]范雎,范氏,名睢,字叔,战国时魏国人。起初,范雎想事奉魏王,但因家贫无资,只得先事奉魏中大夫须贾。一次,范雎跟随须贾一同使齐,经过数月任务都没有完成。齐襄王听闻范雎善辩,就派人给他送去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