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武如何准确预言国家的兴衰存亡

孙武如何准确预言国家的兴衰存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廊人 访问量:2223 更新时间:2024/1/21 6:24:31

@真知新坐标

孙武来到吴国后,在伍子胥的引荐下,认识了吴王阖闾。阖闾读了他所写的《孙子兵法》,大加赞赏。

一天,吴王阖间同孙武讨论天下大事,说起了晋国的政事。

吴王突然问道:“中原晋国的大权掌握在范氏、中行氏、智氏,和韩、魏、赵这六家大夫手中,孙将军认为他们这六家之中,哪个家族能够强大起来呢?”

一、范氏

晋国的六卿之首是范氏。

范氏是士会的后代。士会,就是当年赵盾派他到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为君的那个人。在回来的路上,赵盾又反悔了,不许他们回国,士会不得已,流亡秦国三年,后来赵盾用计又把他接了回来。

在与楚庄王的霸权争夺战中(邲之战),士会为上军将,后来晋军那个优柔寡断的主帅荀林父死了,士会便升任晋国执政,成为晋国的望族。因为他的封地在范邑,所以他的后裔子孙都以范为姓。

因此,范氏家族在当时晋国的实力最强。

二、中行氏

中行氏是荀林父的后代。荀林父年轻时是为晋文公重耳驾车的车夫,所以他的资历很老。后来晋楚邲之战中,他担任晋军主帅,吃了大败仗后,他的家族排在了范氏之下。

三、智氏

智氏是荀首的后代。荀首是荀林父的弟弟,在邲之战中,为晋国下军大夫。吃了败仗溃败时,儿子被楚军俘虏,荀首又奋不顾身地回头杀去,亲手射死了楚将连尹襄老,抓到楚庄王的一个儿子,作为互换的本钱。

因为荀首的封地在智邑,所以他的后裔子孙就都以智为姓。智氏家族排名第三。

四、韩氏

韩氏是韩厥的后代。韩厥是赵衰收养的义子,为赵家的臣仆。后经赵盾举荐,当上了晋国的司马,韩氏家族才兴旺了起来。

五、魏氏

魏氏是魏犨的后代。魏犨是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的大功臣,但终因

一阶莽夫未被重用,直到他的孙子辈才进入六卿之列。

六、赵氏

赵氏是赵衰、赵盾的后代。因为势力太大,被灭了族,只留下赵武一棵独苗。赵武十几岁时才又重新恢复了赵氏家族,又熬了二十多年后才当上晋国执政,所以赵氏家族的势力要稍单薄一些。

这是晋国最大的六个家族。

所以吴王阖闾比较关心他们的运势,就随口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孙武胸有成竹,回答说:“范氏、中行氏,这两家最先灭亡。”“为什么呢?”阖闾问。

“根据他们的亩制以及收取的租赋可以看出。拿范氏、中行氏来说,他们以一百六十平方步为一亩,亩小而收取的租税却是最重,高达五分抽一。横征暴敛无度,最终就必然会众叛亲离、土崩瓦解!”

[图片9]

五分抽一是什么概念呢,就是百分之二十的税率,好比我们今天买彩票中了大奖要交百分之二十的税,基本上就算你辛苦劳作的收入都是意外所得。

所以孙武推论,这样敛财的结果,就必然会导致最先灭亡。

吴王见孙武的推论很有道理,就又问道:“范氏、中行氏灭亡之后,又该轮到哪家了呢?”

孙武回答说:“根据同样的道理,范氏、中行氏之后,就轮到智氏了。智氏的租税也是五分抽一,但他们的亩制却比范氏、中行氏要稍大一点,以一百八十平方步为一亩。这样,租税虽然同样苛重,但人民的负担却相对地稍微减轻了一点,所以他们会后灭亡。”

[图片11]

吴王又问:“智氏灭亡以后,又该轮到谁了呢?”

孙武回答说:“还是根据同样的道理,那就该轮到韩氏、魏氏了。这两家的税率仍是五分抽一,但他们的亩制又要稍大一些,以二百平方步为一亩。人民的负担相比前面三家来说,又要稍轻一些,所以他们残喘的时间会更长,灭亡在三家之后。”

孙武不等吴王再问,又接着继续说:“而赵氏的情况,又有不同。在晋国的六卿之中,只有赵氏的亩制最大,以二百四十平方步为一亩,而且他们收取的税赋历来不重。亩大、税轻、宽政得人,赵氏必然会兴旺发达起来。”吴王阖闾听了孙武的这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深表赞同。

[图片13]

孙武的预言依据,非常地简单,但后来的历史,也基本验证了孙子的论断是正确的。

从这次“孙子答吴王问”之后的第二十二年,范氏和中行氏这最大的两家就最先垮台了,永远地退出了六卿之列。又过了八年后,被赶出了晋国,迁居到了东方的齐国。

又过了三十年,剩下的这四家中,以智氏的势力最大,智氏企图侵吞其他三家的地盘,不料却被三家联合起来先把他给消灭了。韩、赵、魏这三家干脆把晋国也瓜分了,分别独立成三个国家,历史也就进入到了战国时代。

又过了许多年以后,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前,才把他们各个击破,灭了韩、赵、魏,而齐国最终顽强地坚持到最后一个灭亡。

标签: 孙武阖闾齐国秦国赵氏赵盾

更多文章

  • 事发滨州孙武不夜城!“猴哥”被拘!

    历史解密编辑:印象滨州标签:孙武,滨州,猴哥,拘留,不夜城,科学家,春秋战国

    ◆本文来源:印象滨州综合惠民融媒、新滨州◆编辑:小印据惠民融媒:在孙武不夜城,三名身着“猴哥”等特殊服饰吸引游客合影,后强制收费的男子经警方调查取证后被给予行政拘留处罚。这件事,干得漂亮,必须点赞!转发提醒!

  • 号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孙武,为何职业生涯却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孙武,吴国,齐国,伍子胥,阖闾,夫差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中,有一本书曾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本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直到如今,国内外的一些成功人士和高校中,依旧会将其当作必读教材。这本书就是名流千古的《孙子兵法》。祖上显贵,却因乱世逐渐没落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由于当时历史时代的原因,其详细的出生年月已经无法考究。

  • 山东出土古书,终结孙武千年争议,学者:孙武或是纸上谈兵之辈!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孙武,阖闾,吴国,伍子胥,孙伯灵

    作为中国的兵家之圣与兵学之祖,孙武拥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但所谓人红是非多,古代也是这样,围绕在孙武身上的话题很多,其中一个最大的非议是:历史上根本没有孙武其人,实际与孙膑是同一个人,或者与伍子胥是同一人!那么,事实真相又是如何?上世纪七十年代,山东出土一批古书,终结了关于孙武是否存在的千年争议,证实历

  • 《史记》制造的兵圣:孙武与伍子胥是如何从一人分化为两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看鉴人文历史标签:孙武,吴国,阖闾,吴王,史记,伍子胥,孙伯灵,科学家,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注:本文首发于“澎湃新闻—私家历史”)《孙子兵法》可以说是享誉海外、家喻户晓的军事名著,其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都是琅琅上口的经典名句。作者孙武也因此被后世称为“兵圣”和“兵学鼻祖”。不过,先秦诸子的作品往往不成于一人一时,这个已经是公认的

  • 兵圣孙武的实战水平:柏举之战,3万吴军为何能大败20万楚军

    历史解密编辑:冷兵器研究所标签:吴军,吴国,秦国,楚国,孙武的,科学家,柏举之战,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吹雪字数:9186,阅读时间:约23分钟编者按:爆红于网络的《孙子兵法》,众所周知是春秋末年的中国第一兵法家孙武写的。而在春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楚国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单独对抗着北方的大多数诸侯国。但就是这么个强国,居然被区区几万吴军打的几乎亡国。而率领吴军的正是孙武。那么孙武是如何

  •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出身富二代加官二代,拿的却是逆袭剧本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孙武,吴国,吴王,齐国,伍子胥,科学家,古装片,战争片,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王安石曾这样评价《孙子兵法》:“得孙子一二句,便可成功名。”或许当时的王安石也没想到,在1000多年后,这句话会被电视剧《狂飙》中的反派高启强诠释得淋漓尽致。不得不说,高启强能从一个老实巴交的鱼贩子到黑白通吃的京海市黑社会老大,这本书居功至伟。高启强他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理

  •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是如何打仗的?看这场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林屋公子标签:孙武,吴国,吴王,阖闾,唱片,科学家,音乐专辑,孙子兵法(专辑)

    近期,正在热映的电视剧《狂飙》将一部书带火了一把。高启强能够从一介小贩做大做强,一路“狂飙”,逆袭翻盘;据他自称,是有经常研读《孙子兵法》的习惯。当然,《孙子兵法》作为最早最系统的军事学著作,早在电视剧上映前,《孙子兵法》就已经是流传千年、享誉世界、惠泽众生了。它的作者,据说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孙武,那

  • 李承霖受邀参加苏州孙武纪念馆开馆仪式

    历史解密编辑:数字经贸标签:苏州,国学,山东,李承霖,科学家,孙子兵法,开馆仪式,春秋战国,孙武纪念馆

    初夏的苏州,绿意盎然,犹如在半天间洒下一副天然的水墨画,处处展现出五彩缤纷的生机。值此美好季节,河南黄河国学联盟李承霖老师和曹慧中老师乘机抵达苏州,受邀参加癸卯年孙武祭祀大典暨继孙武纪念馆开馆仪式。5月12日“2023苏州相城孙武文化活动日”同时在苏州市相城区孙武-文徵明纪念园举行。来自新加坡、马来

  • 【悦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Yan读标签:应侯,秦国,魏国,魏王,白起,秦昭襄王,秦宣太后,四大名将,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前言]《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居七十列传第十九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秦国两位政治家——范雎和蔡泽的事迹。[范雎蔡泽]范雎,范氏,名睢,字叔,战国时魏国人。起初,范雎想事奉魏王,但因家贫无资,只得先事奉魏中大夫须贾。一次,范雎跟随须贾一同使齐,经过数月任务都没有完成。齐襄王听闻范雎善辩,就派人给他送去金

  • 商鞅、张仪、魏冉和范雎,谁对秦国的贡献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花颜语心标签:商鞅,张仪,魏冉,应侯

    商鞅、张仪、魏冉和范雎对秦国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谁对秦国的贡献最大?我认为首功在商鞅。魏冉的贡献要大于张仪、范雎张仪、范雎是文臣,主要贡献在外交方面,减轻了秦国的压力。张仪的贡献主要有三:一是瓦解了东方六国的合纵盟约;二是担任魏相,说服魏王不要攻秦;三是连续忽悠楚怀王,楚国国力下降,秦国压力减轻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