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居七十列传第十九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秦国两位政治家——范雎和蔡泽的事迹。
[范雎蔡泽]
范雎,范氏,名睢,字叔,战国时魏国人。
起初,范雎想事奉魏王,但因家贫无资,只得先事奉魏中大夫须贾。一次,范雎跟随须贾一同使齐,经过数月任务都没有完成。齐襄王听闻范雎善辩,就派人给他送去金钱、牛肉、美酒,范雎推辞不受。须贾听说此事,大怒,认为范雎通齐。回到魏国后,须贾向相国魏齐报告此事,魏齐大怒,命令门客笞击范雎。范雎装死,被扔入厕中,又受到魏齐宾客撒尿侮辱。范雎向看守求情,得以逃出。范雎在魏国人郑安平帮助下得以藏身,更名张禄,后又经郑安平引荐,见到秦国使者王稽。王稽赏识范雎,将他带到了秦国,途中还躲过了穰侯魏冉的搜查。
范雎在被王稽介绍给秦昭襄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并没有受到秦昭襄王的重视。在穰侯魏冉打算越过韩、魏伐齐的当口,范雎上书秦昭襄王以自荐。秦昭襄王很高兴,于是召见范雎。范雎见到秦昭襄王后,举止言谈步步为营,对于秦国形势的分析头头是道。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之策,正中秦昭襄王下怀,被拜为客卿。五年后,秦昭襄王废宣太后,逐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拜范雎为相国。范雎被封于应地,号应侯。
应侯范雎执掌秦国大权后,“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王稽被拜为河东守,郑安平出任将军,须贾受羞辱,魏齐、白起被逼死。后来,郑安平降赵,王稽私通诸侯,按秦法,范雎荐人不善,罪当收三族,虽然秦昭襄王没有治罪,但范雎还是托病引退了。
范雎辞相后,继任者是燕国人蔡泽。蔡泽做了几个月相国后,因受谗言而托病归还相印,被秦昭襄王封为纲成君。蔡泽在秦国十几年,曾先后事奉过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及秦始皇。
[后记]
范雎劝谏秦昭襄王与蔡泽劝退范雎这两部分文字可互相参看,甚是精彩。
——2023.5.17
抛吾砖,引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