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坐拥几十万大军,明明能救国却不回去,被后世名人称赞

此人坐拥几十万大军,明明能救国却不回去,被后世名人称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812 更新时间:2024/7/1 0:41:24

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完成统一后,秦朝实际上对外用兵,还有两次,一次是蒙恬北击匈奴,另外一次就是,攻打南越。秦朝对南越非常重视,攻打南越时候,军队居然达到了50万。

秦对南越重视远远超出想象,秦朝攻打南越的兵力超过击退匈奴所耗费的兵力。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秦朝对南越如此重视,原因是法家理念在秦朝尤为重要,嬴政将开疆裂土作为自己最大的目标。

公元前二一八年,屠雎率军攻打南越,但这一次失败了,屠雎也在这场战争中死亡。

公元前二一四年,秦朝第二次攻打南越。带兵的是赵佗任嚣,秦朝这一次稳扎稳打,一步步都走得特别踏实,没有重蹈上次的覆辙。秦朝攻占南越后,在南越设立三郡,长期派兵驻守,兵力达50万之多。

但是在秦朝灭亡的时候,这50万军队都一直驻守在这里。没有丝毫营救秦朝的行动,那么是守军不愿意,还是统治者没有召回呢?

可能嬴政担心的是,一旦军队撤军。南越将会重新被占领,那他的心血就白费了。

所以说,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让这支军队在这里驻守。

公元前二〇九年,陈胜吴广起义。秦军在南越的统帅任嚣去世之前嘱托赵佗,在这里休养生息,等待时局的变化。可见这时候他们还没有回归中原的打算。

可是,就算是统领不愿意回去,那他们的下属也难道不愿意吗,他们家人都在秦朝境内,他们难道就不担心自己家人的安危吗?难道他们就不担心自己的父母妻儿吗?

但事实是在中原战火面前,他们异常的平静。并没有军队哗变情况出现,他们筑起城墙,布置防线。依旧守卫着这片土地。

这不得不让我们相信,他们确实是有使命在身,统帅赵佗也一直没有回去的意图。可能有的读者会有疑问,赵佗是不是压根就不想驰援救主,而是想自立为王。或许不是,虽说赵佗后面建国称王(南越),但如果说赵佗真的有庞大的野心,在当时秦乱时,他大可以自立为王拿下更多的土地,但他没有。

赵佗在南越的长期驻守,也加快了南越融入中华的过程,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来说意义重大。后世不少牛人对赵佗也是称赞有加,如汉高祖、毛等人。

标签: 赵佗

更多文章

  • 乾隆出一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下联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清朝

    根据野史记载,在乾隆年间,有一年,纪晓岚跟乾隆皇帝一同乘船游西湖,只见乾隆皇帝手提一锡壶,坐在船头上饮酒欣赏美丽的月色,忽然,乾隆皇帝失手将锡壶掉进了西湖中。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跟大多数皇帝不同,他是十分喜爱文学的,乾隆见此景,突来灵感,即兴出了一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尽管说

  • 这位皇帝本想御驾亲征,没想到却损失50万精锐,明朝由此由盛转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明英宗

    古代大一统皇朝长则数百年,短不过十余年,覆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无一都有一场大战的惨胜或惨败造成中央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下降,进而使得王朝由盛转衰直至灭亡,有的能苟延残喘一时,甚至回光返照一下,但也不复盛况。秦末巨鹿之战秦军瓦解,西汉征讨匈奴国内空虚,东汉黄巾起义四方割据,西晋八王之乱后三百年国难,隋炀

  • 李世民母亲是谁?为什么被称为隋唐第一奇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太穆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是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之女,也就是周武帝宇文邕的亲外甥女, 史称“太穆皇后窦氏”。窦氏打小就聪明伶俐,十分有才华,深受周武帝喜爱,于是一直留在皇宫后宫抚养长大。太穆皇后窦氏绘像宫廷的环境使窦氏较早地接触了政治核心,加上天资聪慧,因此对一些细微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 两位汉初功臣,没上过战场,却是汉朝战胜匈奴的幕后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汉武帝

    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场荡气回肠的战史,正是汉朝反击匈奴。从开国初年受困于匈奴入侵,不得不以和亲换和平的屈辱,再到六十年卧薪尝胆后,汉武帝亮剑匈奴的滚滚征程。热血一吼的汉军,以追亡逐北的慷慨战斗,不但一举击败了阴云压顶的匈奴强敌,更打出华夏文明大国崛起的征途。诸如卫青霍去病等抗匈名将,更以其痛打匈奴的辉

  • 董卓手下的这位将领,坑死两员猛将,最后却被活活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董卓

    董卓之所以能够控制洛阳、挟持献帝,祸害国家数年时间,靠得就是手中的凉州军团。凉州军团以精悍骁勇著称,军中善打硬仗的猛将很多,牛辅、徐荣、李傕、郭汜、张济、华雄等人都是其中的“翘楚”,此外还有一个胡轸。不过胡轸这个人的经历很奇葩,属于专业“坑队友”的角色,在两场关键性战役中,竟然“助攻”对手斩杀本方两

  • 中国古代社会,五大得位不正的皇帝,为何总能开创盛世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汉文帝

    在中国古代社会,皇帝在继承问题上总是会讲究法理性。认真的说,并不是按照法理继位的皇帝就是好皇帝,比如宋徽宗等等。换句话说,那些得位不正的皇帝,并不是都没有能力。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有这样一群皇帝,本来不该自己继承皇位。但自己成为皇帝之后,将国家治理的非常好。那么,哪些皇帝属于这种类型的皇

  • 800年前发生的日本登陆战,以元朝的失败而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忽必烈

    元日战争 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袭来",或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战事为"文永之役",第二次为"弘安之役"。镰仓、室町时代呼称用凶徒称呼之。这两次入侵也以北九州为主要战场。当时元朝舰队是世界史

  • 该怎么评价李白?因为一件事没当上宰相,却多了位诗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类似风格的诗句,在《李太白集》中可谓俯拾皆是。它们表露的意思用直白的话翻译就是:我很牛!我不是一般的牛!我非常非常牛!甚至,李白在写给当朝显贵的自荐信中,虽然非常艺术性地送了人家一顶高帽子,却依然不忘“自吹自擂,

  • 欧洲人为什么一直不喜欢俄罗斯人?他们有什么历史恩怨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世界,俄国

    欧洲人不喜欢俄罗斯其实是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的,俄罗斯人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其国际地位非常尴尬,他们虽然一直声称自己是欧洲国家,但大部分国土都在亚洲。而欧洲的一些传统国家则非常排斥俄罗斯。如果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需要从宗教,种族人口,历史战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基督教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巨大

  • 司马炎后宫佳丽三千,是如何做到雨露均沾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炎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是站在权力最巅峰、最耀眼的男人。他们富拥四海,而且每一位皇帝都至少有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加上宫女的话,那么整个后宫中可能就有着几千名女子来服务皇帝一个人。那么问题来了,皇帝面对如此庞大的后宫团,是如何做到雨露均沾的呢?如果让晋武帝司马炎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那么他肯定只有一